穿越養家小農女

第一百四十二章 感謝我的小姐妹們投的各種票票和提的建議,鞠躬

清瑤今天還打扮了一下,務必讓自己看起來jing神抖擻,正兒八經,讓人一看就覺得自己是個好孩子。

她也沒裝作自己不知道齊先生在家的樣子,反而捧著比別家厚重一層的吃食站在門口輕輕地問道。

“學生王來金拜見齊先生,未曾提前遞送拜帖,請先生原諒。”

齊子安打開大門,門外站著一個微胖的小公子,身上穿的不是什么綢緞,就是普通的書生服,寬袍斜襟,頭上沒帶帽子,倒是用個同色的帶子綰了頭發。

這是還不曾滿二十,樣貌看起來眉清目秀的,雙手捧著個裝吃食的盒子,那盒子用的透明的罩子,讓人一眼就看見了里邊的東西,除了吃食別無他物。

這樣的盒子,別說齊先生看的一清二楚,就是其他人也看的見。

齊先生笑了,“快快請進。”

清瑤便落落大方的行了個見老師的禮儀。

“雖是老師府邸,但是沒有學生先走的道理,還請老師引路。”

齊先生暗自點頭,基本禮貌還是過關的。

家里沒有女主人,只有齊先生的母親,清瑤也不需要避嫌,看見了一個老太太,便嘴里稱老夫人。

倆人分了主次落座,清瑤便識趣的拿起桌面上的茶壺給齊先生倒了一杯,不等齊先生開口發問,清瑤便自己先說出來。

“學生來自偏遠小城,此番千里迢迢到晉城是為了求學。”

齊先生道,“你是哪年的秀才,為何不去當地的書院?”

清瑤早就備好了一篇說辭,就是有點對不住王大富,她此時便裝作十分不舍的樣子。

“我乃去年中的秀才,我是家中獨子,族中一大家子要靠我來養,舍不下商賈之事的,我也……”

說著,清瑤低下頭去,按了按眼角,jing心做過的袖子上邊就隱隱出現一片水澤,她再抬起頭來,眼睛就紅紅的。

偏偏她還嘴角掛著笑容,“但是學生的心不曾磨滅,我欲讓我族中子弟都能有個好的前途,便想來學一學更高的學問,不求再進一程,但求回去了也好讓我族中子弟上進。”

“實不相瞞,齊先生,我族中的子弟讀書如今也是我在供應,我也兼職教書先生一職,只是我學問未能全部答疑解惑,心下有愧啊……”

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家中獨子是真,只不過是女扮男裝被除了族的,供趙家村免費上學是真,只不過不光她自己供應,學更高的學問也是真的,畢竟未來出教材啥的還得學呀不是

真真假假的,又伴隨著小把戲,齊先生沒看出來假,反而覺得這孩子赤誠又知感恩。

“原來,你家里竟是如此狀況,難為你了。”

齊先生嘆了口氣,有的學生有天賦偏偏為瑣事所累,忠孝不能兩全,有的學生卻不珍惜學院生活,整日渾渾噩噩,不知進取。

齊先生很同情清瑤,便道,“那你上門來?”

“先生,我不能再進一步,可是我希望我能多學點東西,所以還望先生幫忙引薦一下山長,學生覺得學子寒窗苦讀甚是勤勉,師長諄諄教導實屬辛勞,愿意將家鄉的一些土特產贈與書院,就是不知道書院會不會嫌棄我太寒酸。”

“你有心便好!”齊先生只以為是家里產的山野之食,根本沒往別的地方想。

齊先生是個好夫子,他覺得文人嘛,便應該這種不管在什么樣的環境跟身份下都向往讀書,不放棄讀書,清瑤的作為他很欣賞。

最關鍵的是,人家沒提過分的要求,只想讓幫忙引薦一下山長,留與不留那是山長說的算的,跟自己也沒關系,所以,他就大方道。

“那后日我去書院,你便帶著戶籍身份文牒與我同去書院。”

清瑤見好就收,立馬起身行了個大禮。

“學生多謝齊先生!”

齊先生摸了摸胡須,“無需多理。”

清瑤也說起了別的,不再提這個事,“頭一次蹬先生的門來,就提了盒點心,讓先生見笑了,不知道先生平日里都喜歡什么書?”

“哪里哪里,讓你破費了,我喜歡什么書?”

“正是,覌先生品德,學生慕名,也愿意讀一下先生喜歡的書,那必然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學之不盡的好書,學生求了,也好回去苦讀。”

齊先生被捧的高興,便說了幾個他常看的書。

清瑤一一記下了,又撿好聽好玩的地方風俗給齊先生安利了一下。

“先生有空啊,可不要錯過學生的家鄉,我們那的人不吃動物油的,只吃的起植物油,比如那葵花油,就是咱們國花榨的,還有我們的路面都是灰突突的,可沒有咱們的宿城青磚鋪的好看。”

齊先生面露同情,他一個教書先生,雖說大富大貴不能,但是吃穿還是不愁的,這學生的家鄉實在是艱難。

連葷油都吃不起,還要把向日葵嚼出油來,連路都沒有,灰撲撲的……

這種情況下,這孩子還大老遠的過來求學,難等可貴啊!

齊先生想幫襯的心就強烈了些,清瑤告辭的時候,齊先生還拍了拍她的肩膀。

清瑤……

仔細回想了半點,也沒想起是哪句話觸動了齊先生的軟肋。

準備了一日,后日一早,清瑤便準備好了馬車,在齊先生家的門前等候了。

這幾日齊先生的早餐都是清瑤送來的,今日更是換了新花樣。

名為水晶蝦餃,皮薄暄軟,蝦肉餡鮮香嫩滑。

齊先生的女兒吃的是一口接一口,這兩日,齊先生感覺自己以前吃的早點完全比不得,他自己都回味無窮,別說小女兒了。

怪不得王小公子放棄不了這門生意,就是他也愿意經常去光顧一下。

他誤以為清瑤家是開吃食鋪子的。

馬車緩緩向文昌書院行駛過去。

文昌書院建在半山腰,千級臺階拾級而上,馬車止步,不論師生身份,俱要自己爬上去。

怪不得要住校呢,這么高,每天都要爬上爬下太廢腿了……

齊先生也不例外,他沒空跟清瑤說話了,努力的往上爬。

清瑤倒是十分閑適,別說她了,就是趙家村的老人隨便來一個,爬這個除了腿疼點,也是輕輕松松大氣不喘的,當覃錦元這個老師是假的嗎?

齊先生抽空回頭看了一下清瑤,發現身后沒有身影,他還想著上去等一等他,哪知道,好不容易氣喘吁吁的爬到山頂上,就看見他正在對著山門看熱鬧。“你爬的這么快?”齊先生喘了好久才問出來這句話。

“先生,我們家鄉做慣了活的,爬個山容易的很,先生,這文昌書院太壯觀了!真羨慕您在這個地方教書,太厲害了。”

這句話不是拍馬屁,是發自肺腑的。

那文昌書院四個大字橫在牌樓的最中央,

下邊有個小字,求學縱苦三伏三九,壯志以長行。

左邊上聯:寒窗苦讀無人問津,右邊刻著:金榜題名天下皆知。

齊先生指著那飛揚的文昌書院四個大字,“匾額是花國書法大家李席文提字而成,撰聯人為盛京天驕書院監督王閱知大人。”

清瑤做了個揖,“沒想到學生還能如此三生有幸,見識了兩位大人的墨寶。”

齊先生笑了,領著清瑤進了二門,此時學子穿著白藍的學院衣服擦身而過,大家都很有禮貌,齊先生穿深藍色的衣冠,那是老師的裝束,看見了便都上前行禮問安。

清瑤非常舒適,這才是禮儀之國,跟她那時候的古代一樣,尊師重道是刻在傳承里的。

齊先生領著清瑤往山長的住處走,一路上亭臺相濟、樓閣相望、山水相融……

清瑤羨慕不已,以后她也要建一座這么美這么大的書院,引天下英才來求學向往。

正想著,便到了目的地,文昌書院的山長是個胡子頭發半百的老人。

齊先生說了清瑤的來意,便上課去了。

山長姓陶,面容慈祥,他看向清瑤,沒有半分山長的架子,拍拍身前就喊清瑤過去坐。

“坐著坐著,坐著說,不要拘謹。”

陶山長轉了一圈,從架子上拿了一本書下來,翻了翻,又放了回去,他似乎要在書架上面找一本書,但是上面的書太多了,找不到。

清瑤三步兩步上前去,“山長,您找書嗎?要我幫忙嗎?”

“那就麻煩你了,我要找一本《花國五字集》,哎呀,現在書放的亂了,我記性也不如從前好了,便有些找不到了。”

山長如鄰家的爺爺一般絮絮叨叨,還自己嘲笑自己。

清瑤默不作聲,默默的一本翻過一本,這些書原本都是沒有書皮的手抄書,看字體都是同一個人,怕都是這位山長自己抄寫的。

沒讀過這本書的人根本找不出來,恰巧,清瑤就是沒讀過這本書的。

沒讀過……如何找?

清瑤不知道這是這位山長在考驗她還是真的找不到。

不過她也有自己的小方法,她故意跟山長搭話。

“山長先生,您平時按什么方法排列這些書啊?”

陶山長說,“就是按照分類啊。”

“其實呀,山長先生,我以后可以撰寫一篇敘錄,記述這部書的作者、內容、學術價值及校讎過程,寫的簡化點,然后把每一個人標上編碼,這樣就可以用查數的方式查找了,以后再有了新書,也可以編在后邊。”

“那要是同一個人的書呢?”

陶山長十分感興趣的問。

“那就把同一個人的書按照分類或者拼音啊,分類就跟現在用的一樣,把著錄的書分為六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再在前面加上一個總論性質的“輯略”。”

“你用的慣六略就繼續使用這種,要是用的慣拼音,也可以按書名的首字母去找。”

“拼音是什么?”陶山長完全忘記了自己還再讓人找書。

“拼音呀就是一種讀書的輔助辦法……”

清瑤把拼音的好處巴拉巴拉的一頓說。

陶山長絕對是有眼光的,他對這個拼音完全起了興趣,這東西對現在的學生用處不大,可是如果對啟蒙的孩子,按意義就不同了。

清瑤不光說,還親自動手操作。

“比如這本書,書名是國書,開頭是?”

“……閉門造車……”陶山長張口便答。

“那我們就把大致的內容挑出來,然后這本的作者是同一個人,按照首字母就是……”

不一會兒,清瑤就在陶山長無知無覺的時候套出來了哪本是《花國五字集》。

還整理出來一個大綱,把所有的書分類放好。

這時候,她就對山長說,“您看,山長,這樣你再找這本書,您只需要先知道作者是誰,我們一番目錄,哦,在第十五位,第十位到第二十位的書在第二層,我們就去第二層翻找,你看著就找到了。”

翻開的書赫然是那本手抄的《花國五字集》。

陶山長似乎是明白了什么,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夠聰明,我聽齊夫子說,你是來求學的?”

“學生正是為了求學而來。”

“那我且問你……經商與為官哪個重要?”

清瑤看著眼前的山長,之前那些小動作全然不敢也不想使出來。

經商與為官?

陶山長像是在隨口一問,其實是在問她為了做商賈之人放棄大好的前途值不值。

值嗎?

肯定是不值得的,在花國,當官的自然是要比經商有前途和有錢途。

可是她自家知道自家事,她是女的!

跟她以前那個古代沒有法律嚴明女子不可以考科舉不同,花國的國律清楚的寫了,女子不可考科舉!

直接封死了她往上的青云路,要不然她何必這么辛苦,往上爬,官居一品才是她的終極目標。

可是……門被封死了,窗戶都沒給她留啊

但是這個肯定不能實話實話的,還得答的出彩,清瑤快速的斟酌了一下。

“回山長大人,我覺得一樣重要!”

不等山長發問,清瑤便繼續說道。

“我知道商人重利,但是沒有了商人就沒有市場,生活極不方便,物資不能夠流通,信息閉塞,對社會進步不利,就連我們學生讀書習字都沒了工具。”

“學生認為事物都有兩面性,商人也有儒商,不瞞山長,我家鄉的路都是我這個商人在修,讓我的鄉鄰能不受雨天之苦。”

陶山長臉色緩和,“那你再說說,這官有何好與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