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022已經名聲在外了

天極藍,因為剛被一場初冬的小雪洗過。這場小雪洗過了藍天,變成薄薄的一層,將大地遠遠近近的都覆蓋起來,整個天地乾坤,都通透干凈起來。

一隊車馬滾滾而過,碾碎了白雪,就露出一條蜿蜒的瀝青馬路來。

張美溪掀開馬車上的簾子,深深吸了一口野外新鮮的空氣,舒服極了。

坐在她身邊的張太太著急了:

“趕緊把簾子放下來,受了風,著了涼怎么辦?你這么小,一個人去上海我怎么放心。”

張美溪故意用很驚訝的語氣說:

“怎么是一個人,周家的三個少爺不是都去嗎?還有小桃杏子,還有那些管家兵丁,看著也不像是去讀書的,倒像是去打仗的。”

“那些人都不頂事。”

張太太憐惜的把自家姑娘攔在懷里,把一杯熱好的西柚汁遞給她:

“非要趕著這個時候出門,怎么就不能等到過了冬天,再過了年,春天暖和了,到時候又出了孝,可以多準備些鮮艷衣裳。”

張美溪笑嘻嘻的捧著張太太遞過來的西柚汁暖手:

“多喝這個好,防止輻射病,讀書的事情,一定要趕早,不然這一個冬天,可不是就荒廢了。”

張太太又一次表明態度:

“身體要緊,讀書的事,姑娘家馬馬虎虎也就行了,這次也就是讓你出門長些見識。”

張美溪笑:

“是呀,上海那邊料子都是時興的,衣服樣子都是最新的,可是能長很多見識那!”

張太太一聽說衣服料子的事情,就來了興致,細細的給女兒講起以前在年輕的時候在上海的事。

這個時候馬車慢慢停了下來。

有管事的走過來回話:

“對面過來一輛洋鬼子的汽車,周家三個少爺都不想給他們讓路。”

周太太微微皺了眉毛:

“周家的老二和老三就算了,真不該讓周家老大送你,我看著那個孩子,跟個混世魔王是的。”

張美溪只要能去上海,什么都是妥協的,趕緊安撫周太太:

“有爹在那!”

張家大姑娘要去上海讀書,周二少爺和周三少爺也同去,周大少爺是護送。

張家大爺和張太太兩個夫妻雖然不親自送去上海,但是還是堅持要送到青島上船。

護送女兒去青島上船的張家大爺并不想多事,所以糾紛很快解決了。

張家的車隊往邊上靠了靠。

張美溪掀開馬車的簾子,看見一輛樣式古舊的古董汽車駛過,是最古老的那種,造型很夸張,青蛙一樣突出出來,車燈很大很圓。

已經冬天了,這輛汽車還是敞篷的,一個戴著高頂寬邊紳士帽的中年白人男子,站在副駕駛座上,冷冷的向這邊看過來。

張美溪厭惡的將簾子放了下來,從晚晴開始,這片古老厚重的大地,就已經是西洋人的半殖民地了。

多虧民國的風氣開明起來。作為女孩的自己才能有去上海讀書的機會,到了上海,就可以放開手腳,至少在制藥一行上,為這一片多災多難的土地,出一份力。

在張美溪的計劃里,她將從青島起航,在上海慢慢開展自己的事業。

可她還不知道,她其實已經在外有了名聲,那輛轎車上的中年白人,正是為她而來。

去年旱災,張美溪郵寄了兩百美金給英國一家歷史悠久的知名律師事務所,瑞葛律師事務所,委托他們給自己注冊全球范圍內的青霉素生產專利。

這家律師事務所很快完成了張美溪的委托,但是等陸續有知名的制藥商人和研究人員找上門來之后。

瑞葛律師事務所才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找不到專利聯系人的地址了,只有一個專利人的名字,山東平安先生。

最后事務所考慮到這個專利巨大的經濟價值,而且據他們所知,那個古老的東方國度雖然各種愚昧和落后,但是在醫藥上還是有他們的獨到之處的。

所以找那些制藥商人籌集了一筆錢,派了一個精明干練的中年律師泡利先生,前往中國找人。

泡利先生第一站先是到了上海,開始登報紙找人。

一連幾天大有收獲,每天都有不少手持報紙來找他的人。

大部分都是給他推薦中國的名醫圣手的,也有上門來毛遂自薦包治百病的江湖幫派。

泡利先生也見了幾個傳聞的中國名醫,聽他們說的云天霧地:

什么陰陽調和,什么五行金木水貨,針灸拔罐,望聞問切。

泡利無從判斷,只好給總部發電報,請求他們派一個專業的鑒定人員過來。專業的鑒定人員還沒有等到,多年混在上海租界的英國老鄉們給他提供了一個線索:

“山東是個大地名,平安是個小地名,山東平安先生,應該是一位居住在山東平安的著名醫生。”

不得不說,這個推斷已經無限接近于現實了。

泡利先生也覺得很對,所以就從上海買了船票,到青島下船,租賃了汽車和向導,一路直奔山東平安縣而來。

泡利先生滿心里都是那位著名醫生,山東平安先生,自然不會在乎路上遇到的什么馬車隊,更不會留意馬車隊里有個小女孩在掀開簾子看他。

泡利先生一路奔馳到山東平安,馬上通過一位和氣的縣長紳士先生,聯系到一位在英國游學過的醫生。

這位前門牙都是用黃金鑲嵌的(正版門牙被周大少爺打掉了)醫生,很殷勤的給他介紹了幾個本縣知名的名醫圣手。

名醫圣手們給他背誦了一通,陰陽調和,五行金木水貨,針灸拔罐,望聞問切,賣了幾包消炎止血的石灰米分給他,然后恭敬的送他離開。

不得不說,這位泡利先生是非常幸運的,因為,要早個一二十年,本地教派和洋教士之爭的時候,這片地方是殺洋人殺二毛子最厲害的。

這位泡利先生算是進了土匪窩了,進了土匪窩還能安全出來,還進行了一筆非常公平的交易,花兩百英鎊買了幾大包石灰米分。真是太幸運了。

雖然泡利先生回到上海,見過總部派來的專業人員后,獨自關門哭了一會兒。

但是,在幾十年后,每當提起,自己到過大名鼎鼎的山東平安博士的故鄉,這位泡利先生還是蠻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