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陛下,盡快成婚給大漢沖喜吧第90章陛下,盡快成婚給大漢沖喜吧→、、、、、、、、、、、、、、、、、、、、、、、、、
未央宮椒房殿內,光線透過雕花窗欞,灑下的光影斑駁陸離,可這明媚的光景卻怎么也無法驅散衛子夫心頭那片如鉛般沉重的陰霾。
近段時間,黃河再度泛濫成災的消息如洶涌的潮水,將她淹沒在無盡的擔憂與哀愁之中。
聽聞那滔滔洪水如同脫韁的猛獸,肆意橫沖直撞,十六郡剎那間淪為一片汪洋,百姓們流離失所,凄慘的哭聲與哀嚎聲在天地間回蕩,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家破人亡。
身為皇太后,衛子夫心懷天下蒼生,黃河水患的慘狀像一把尖銳的利刃,狠狠地刺痛著她的心,讓她寢食難安。
這日,衛子夫獨自端坐在殿內,手中捧著一卷經卷,試圖憑借誦讀經文來撫平內心的慌亂與不安,可眼前的文字如同跳躍的音符,無論如何都無法匯聚成她能理解的內容,腦海里被黃河水患的畫面填得滿滿當當。
就在她出神之際,身旁的貼身宮女輕聲提醒道:“太后娘娘,皇帝陛下前來請安了。”
衛子夫如夢初醒,連忙整理好衣裝,臉上擠出一絲溫和的笑容。
劉據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走進殿內,恭恭敬敬地向衛子夫行禮:“母后,兒臣給您請安了。”
衛子夫望著眼前已然長大成人、氣宇軒昂的兒子,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可一想到黃河水患帶來的災難,又忍不住深深地嘆了口氣道:
“據,如今黃河水患肆虐,百姓深陷苦難之中,到處都是哀鴻遍野的景象,這可如何是好啊。”
劉據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語氣鏗鏘有力地說道:“母后放心,兒臣已在朝堂之上明確表達了治理黃河水患的決心,定要竭盡全力,還百姓一個安寧祥和的生活。”
衛子夫看著劉據堅毅果敢的模樣,心中既驕傲又心疼。
她輕輕地拉過劉據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據,你有這份心系百姓、憂國憂民的胸懷,母后深感欣慰。但這治理水患之事,千頭萬緒,困難重重,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母后近日思來想去,聽聞民間有沖喜一說,若是你能早日成婚,說不定能為大漢帶來好運,驅散這黃河水患帶來的陰霾。”
說到這里,衛子夫的眼中閃爍著慈愛與期待的光芒,繼續道:“母后也盼著能早日抱上孫子,享受天倫之樂呢。”
劉據微微一怔,完全沒想到母后會突然提起自己的婚事。
他面露為難之色,有些無奈地說道:“母后,兒臣如今一心撲在治理黃河水患上,實在是無暇顧及其他事情。等水患徹底治理完畢,兒臣再考慮婚事也不遲。”
衛子夫輕輕搖了搖頭,溫柔而堅定地說道:“據,這兩件事并不沖突。你早日成婚,有了賢妻在身邊輔佐,在治理水患的過程中也能讓你少些后顧之憂。而且,皇家子嗣的綿延昌盛,向來都是國之大事,不容忽視。”
就在這時,宮外傳來太監尖細的通報聲:“啟稟皇后娘娘,皇帝陛下,眾位大臣求見。”
衛子夫和劉據對視一眼,衛子夫輕聲說道:“宣他們進來吧。”
一眾大臣魚貫而入,為首的田千秋率先上前,“撲通”一聲跪地行禮,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皇后娘娘,臣等聽聞黃河再次泛濫成災,這無疑是國之大難。在這危急存亡的時刻,唯有陛下早日成婚,才能為大漢沖喜,祈求上蒼的庇佑,消除這水患之災。”
其他大臣見狀,也紛紛跪地,齊聲附和道:“臣等懇請陛下早日成婚,以安民心,以穩國本。”
劉據看著跪地的大臣們,心下好笑,沒想到這些人第一時間還是想到了此事,跟衛子夫一樣,任他們再精明強干,也擺脫不了這個時代的固有思維。
同時他也心中十分清楚,這些大臣之中有不少人是想借著這個機會攀附上自己的關系,為家族謀取更多的利益。
但他也不好直接將這層窗戶紙捅破,只能耐著性子解釋道:“諸位愛卿的心意,朕心領了。但如今黃河水患嚴重,百姓們正遭受著巨大的痛苦,朕實在無心考慮婚事。等水患治理完畢,朕定會聽從母后和諸位愛卿的安排。”
然而,大臣們并不打算就此放棄。
饒是連一直跟隨劉據的司馬遷,也語氣中滿是憂慮與誠懇:
“陛下,這黃河水患固然緊急,但皇家的婚事同樣至關重要。您身為大漢天子,早日成婚,誕下子嗣,不僅是皇家血脈延續的大事,更是國之幸事。從天象的角度來看,陛下大婚象征著陰陽調和,天地順遂,這對于穩定大漢的氣運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張騫也說道:“陛下,在民間,百姓們對皇家的一舉一動都極為關注,尤其是陛下的婚事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皇家的繁榮昌盛,看到國家的希望與未來,從而穩定民心。”
張湯附和道:“陛下唉,如今水患當前,百姓們人心惶惶,對未來充滿了恐懼和迷茫,天子的婚事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能夠驅散他們心中的陰霾,給予他們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第90章陛下,盡快成婚給大漢沖喜吧第90章陛下,盡快成婚給大漢沖喜吧→、、、、、、、、、、、、、、、、、、、、、、、、、
“而且,陛下也到了適婚的年紀,理應尊崇禮法。”
陳英也接著補充道:
“陛下,自古以來,婚姻都是家族和國家的大事。通過聯姻,能夠加強皇室與各大世家的聯系,促進各方勢力的團結與合作。如今黃河水患嚴重,治理水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各大世家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陛下能夠早日成婚,與合適的世家聯姻,不僅能夠鞏固皇室的地位,還能為治理水患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和資源。這對于早日解決水患問題,恢復百姓的正常生活,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還有大臣也急切地說道:
“陛下,大婚之事也是彰顯我大漢國力和威望的絕佳機會。屆時,四方來賀,各國使者齊聚長安,能夠讓他們看到我大漢的繁榮昌盛和皇室的威嚴。這對于提升我大漢在國際上的地位,維護邊境的和平與穩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衛子夫見此情景,也在一旁勸說道:“據,大臣們說得在理。你就聽母后的話,先把婚事定下來吧。”
劉據看著母后殷切期盼的眼神,又看看跪地的大臣們,心中滿是好笑。
他堂堂大漢天子,竟然被逼婚了!
他深知衛子夫盼著自己結婚抱孫子的急切心情,也明白大臣們的心思,但他實在不想在這個時候談什么兒女之情。
況且放在上一世,這個時候還是清純男大,談談戀愛也就罷了,但奉旨成婚,就著實有點離譜了!
“如今百姓流離失所,朕反而不應該大操大辦自己的婚禮。”
他看著愣住的大臣們,猶豫了片刻,最終說道:“母后,諸位愛卿,既然如此,待朕考慮一番,再做決定吧。”
大臣們見劉據沒有直接拒絕,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
他們再次行禮,然后退了出去。
衛子夫看著劉據,眼中滿是期待道:“據,你就聽母后的話,早日把婚事辦了吧,你相中了哪家女子,母后給你安排。”
劉據點了點頭,說道:“兒臣知道了,還請母后耐心等待幾日,待我考慮一番。”
待劉據離開后,衛子夫獨自坐在殿內,心中默默祈禱著黃河水患能夠早日平息,也盼望著兒子能早日成婚,為皇室添丁進口。
在她的觀念里,這兩件事對于大漢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大事。
而她能做的,只有在背后默默支持著兒子,為大漢的江山社稷盡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