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103章 青蒿素

第103章青蒿素第103章青蒿素→、、、、、、、、、、、、、、、、、、、、、、、、、

夕陽的余暉灑落在大帳上。

劉據正端坐在主位之上,與諸位大臣商討著災區重建之事,氣氛雖不算輕松,但還算有條不紊。

就在這時,一個身影跌跌撞撞地沖進殿內,正是張時。

他衣衫凌亂,頭發蓬亂,臉上滿是疲憊與焦急之色,剛一踏入大殿,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喊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劉據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間一凜,他微微前傾身子,目光如炬地看向張時,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張時,你為何如此狼狽?究竟發生了何事,竟如此慌張?”

張時喘著粗氣,快速整理了一下思緒,然后將瘧疾在災區橫行的嚴峻形勢,以及太醫令申宏不顧科學救治,反而帶領民眾舉行迷信祭祀活動,阻礙正常醫療救助的倒行逆施之舉,一五一十地向劉據匯報了一遍。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無奈,說到激動處,身體都忍不住微微顫抖。

劉據聽完,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砰”的一聲巨響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

“荒唐!簡直是荒唐至極!”

劉據怒聲喝道,眼中的怒火仿佛要將整個大殿點燃,沉聲喝道:“申宏身為太醫令,不思以醫術救人,反而搞這些迷信的把戲,置百姓生死于不顧,他這是在誤國誤民!”

殿內的大臣們聽聞此事,也都紛紛露出震驚與憤怒的神色。

丞相田千秋眉頭緊鎖,雙手微微顫抖,痛心疾首地說道:“陛下,此事實在令人發指!瘧疾本就來勢洶洶,若是不能及時科學救治,不知又會有多少百姓喪命。申宏此舉,無疑是在給災區百姓雪上加霜啊!”

張湯更是氣得滿臉通紅,他“唰”地一下抽出腰間佩劍,重重地拍在身前的桌案上,大聲吼道:

“申宏這等昏庸之輩,竟敢如此胡作非為!陛下,臣請命,即刻帶兵前往,將申宏繩之以法,以正國法!”

其他大臣們也都紛紛附和,有的義憤填膺地指責申宏的愚蠢行為,有的則焦急地為災區百姓的安危擔憂。

整個大殿內,氣氛瞬間變得緊張。

劉據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的怒火。

他深知瘧疾在這個醫療水平不高的時代,會是如何的恐怖。

劉據來到醫療站時,看到的是一片凄慘的景象。

隨即便下令逮捕太醫令申宏,當場處斬。

然后看著張時道:“張時,你做得對。我們應該依靠科學和醫術來治療患者,而不是迷信。你繼續負責疫情的防治工作,我會全力支持你。”

張時感激地看著劉據,他說:“陛下,臣一定不辜負陛下的期望,盡力救治患者。”

劉據點了點頭,說:“好。現在,我們必須盡快研制出有效的藥物,來控制疫情的蔓延。青蒿素,聽說過嗎?”

張時回答道:“陛下,青蒿素是?”

劉據一拍額頭,這個時代確實還沒有青蒿素,最多有青蒿做成的湯劑。

他召集太醫院的醫官們,將青蒿是何物普及給眾人,然后立刻命令他們組織民眾采摘。

同時在醫療站搭建起簡易的實驗室,憑借現代的記憶,提出青蒿提取物治療瘧疾的設想。

李時年站在簡陋的醫帳中,環顧四周,看著那些因瘧疾而痛苦呻吟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經過一番研究與商討,在劉據的諭旨下,他們決定嘗試提取青蒿素,這是他們目前能抓住的唯一救命稻草。

“各位同仁,瘧疾橫行,百姓受苦,我們身為太醫,肩負著救死扶傷的重任。如今,提取青蒿素或許是治愈瘧疾的關鍵所在,哪怕前路荊棘密布,我們也絕不能退縮!”

張時年聲音堅定,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太醫們紛紛點頭,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們迅速行動起來,然后借助簡陋的蒸餾裝置,開始艱難的提取有效成分。

醫帳內,爐火熊熊燃燒,蒸餾裝置發出“滋滋”的聲響,太醫們的額頭布滿了細密的汗珠,他們的目光緊緊地盯著裝置,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

然而,科研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第一次提取,當李時年滿懷期待地將提取物遞給病患服用時,心中滿是憧憬,以為找到了戰勝瘧疾的法寶。

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病患的癥狀卻沒有絲毫改善,依舊高熱不退,痛苦不堪。

“怎么會這樣?難道我們的方向錯了?”一位太醫滿臉失落,聲音中帶著一絲絕望。

張時年皺緊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甘:“不,我們不能輕易放棄。這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我們一定能找到問題所在。”

緊接著,他們又開始了第二次嘗試。

這一次,太醫們更加小心翼翼,仔細調整著每一個環節。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由于對溫度的把控出現偏差,溫度過高,破壞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

當看到提取出的物質與預期相差甚遠時,眾人的心情跌入了谷底,醫帳內彌漫著一股沉重的壓抑感。

第103章青蒿素第103章青蒿素→、、、、、、、、、、、、、、、、、、、、、、、、、

“這可如何是好?已經失敗兩次了,我們還能成功嗎?”一位年輕的太醫聲音顫抖,眼中滿是迷茫。

張時年深吸一口氣,強打起精神說道:“陛下說過,失敗乃成功之母,每一次失敗都讓我們離成功更近一步。我們不能被眼前的困難打倒,一定要堅持下去!”

盡管張時年不斷地鼓勵著大家,但連續的失敗還是讓太醫們的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第三次嘗試時,張時年改進了蒸餾裝置,滿心期待著能有好的結果。

可當提取出的液體給病患服用后,效果依舊不佳。

這一次,太醫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無奈,有些人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大人,我們已經失敗了三次,還要繼續嗎?”一位年邁的太醫疲憊地走到李時年面前,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力。

就在這時,劉據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了醫帳。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位太醫,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鼓勵:

“繼續。每一次失敗,都是離成功更近一步。

你們肩負著拯救百姓的重任,朕相信你們一定能成功!”

張時年抬起頭,看著劉據堅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咬牙點頭,大聲說道:“陛下說得對,我們不能放棄!”

然而,接下來的幾次嘗試依舊收效甚微,醫帳內的氣氛變得愈發凝重。

太醫們的臉上寫滿了焦慮與疲憊,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不知道這條路究竟還能不能走得通。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劉據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或許,我們可以用酒浸泡青蒿,再進行低溫蒸餾。酒能溶解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低溫蒸餾又能避免破壞藥性。”

張時年聽到劉據的話,眼前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激動地說道:“陛下英明!這個方法或許可行,我們立刻開始嘗試!”

太醫們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迅速行動起來,按照劉據的提議進行實驗。

這一次,他們格外小心,每一個步驟都反復確認,每一個數據都仔細記錄。

經過多次調整,終于,淡黃色的液體緩緩流入琉璃瓶中。

那一刻,整個醫帳內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地盯著那瓶液體,仿佛在見證一個奇跡的誕生。

張時年小心翼翼地將液體裝入琉璃瓶,雙手微微顫抖,眼中滿是期待。

他知道,這瓶液體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是他們無數個日夜努力的結晶。

“快,給病患服用,看看效果如何。”張時年聲音顫抖,將琉璃瓶遞給身旁的太醫。

第一批試藥的十名病患服用了提取出的青蒿素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他們的高熱明顯消退,臉色也逐漸恢復了紅潤。

原本奄奄一息的他們,眼中重新煥發出了生機與希望。

“有效果了!真的有效果了!”一位太醫激動地跳了起來,眼中閃爍著淚花。

張時年看著病患們逐漸好轉的病情,心中的喜悅如同決堤的洪水,洶涌澎湃。

他轉身看向劉據,眼中滿是敬佩與感激:“陛下,若不是您的指導,我們根本不可能研制出青蒿素。”

劉據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溫和地說道:“你的努力和天賦才是關鍵。朕只是提供了一個方向。”

消息傳開后,整個災區都沸騰了。

災民們紛紛涌向醫帳,他們的眼中滿是希望,仿佛看到了重生的曙光。

一位被治愈的老人跪在劉據面前,老淚縱橫:“陛下,您真是我們的救星!是您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劉據趕忙扶起老人,語氣溫和地說道:“老人家,快起來。這是太醫們的功勞,朕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災民們自發地跪地高呼:“陛下萬歲!大漢萬歲!”

聲音響徹云霄。劉據站在人群中,

目光掃過每一張充滿感激的臉龐,心中滿是欣慰。

他知道,這一場與瘧疾的戰斗,他們終于取得了勝利。

隨著青蒿素的廣泛應用,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原本死氣沉沉的災區,逐漸恢復了生機與活力。

百姓們的臉上重新綻放出了笑容,生活也慢慢回到了正軌。

張時的名聲也逐漸傳開,災民們稱他為“神醫”,對他充滿了敬仰與感激。

數日后,疫病徹底平息。

張時年遵照劉據的懿旨,將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以及治療瘧疾的經驗詳細地記錄下來,完成了《青蒿治瘧方略》。

他希望這份珍貴的資料能夠流傳后世,為后人在對抗瘧疾等疫病時提供借鑒與幫助,讓更多的人免受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