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青霉素提上日程第104章青霉素提上日程→、、、、、、、、、、、、、、、、、、、、、、、、、
然而,這場災難也宛如一記沉重的警鐘,讓劉據深刻洞察到大漢在應對疫病災害時,現有救災體系與醫療制度的千瘡百孔。
如今,疫情雖已平息,災區也正逐漸重拾往日生機,但劉據內心的憂患意識卻愈發強烈。
他清楚地意識到,若不能借此契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大漢未來仍將在疫病的陰霾下搖搖欲墜。
這一日,未央宮內莊嚴肅穆,寂靜無聲,只有微風拂過殿外檐角的風鈴,發出清脆的聲響。
劉據身著龍袍,神色凝重地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深邃而堅定,緩緩掃過殿下一眾大臣。
他輕咳一聲,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聲音沉穩而有力道:“此次瘧疾之災,讓我大漢子民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無數家庭支離破碎,朕每每回想起來,都痛心疾首。”
“這不僅是一場天災,更是對我大漢救災體系與醫療制度的一次嚴苛拷問。朕決定,從今日起,必須嚴格制定完善的救災流程與措施,全面推進醫療改革,絕不能讓類似的悲劇再次上演。”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議論紛紛。
大臣們交頭接耳,有的面露贊同之色,微微點頭;
有的則滿臉疑惑,小聲地討論著。
劉據并未理會眾人的反應,繼續神情嚴肅地說道:“諸位愛卿,救災流程與措施,關乎百姓生死,關乎社稷安危。朕希望你們各抒己見,共同商討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
丞相田千秋率先走出隊列,恭敬地拱手說道:“陛下,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套完備的疫情監測體系。在各地設立專門的醫官,負責日常的疫病監測工作。一旦發現疫情的蛛絲馬跡,便立即上報朝廷,以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將疫情遏制在萌芽狀態。”
劉據微微頷首,眼神中透露出認可:“丞相所言極是。唯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才能為后續的救治工作贏得寶貴的時間。”
緊接著,蘇武也上前一步,進言獻策道:“陛下,疫情發生后,物資的調配至關重要。我們應當在各地儲備充足的糧食、藥品和醫療器械等救災物資,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調配到災區,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醫療救治。”
劉據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片刻后說道:“此建議甚好。但物資儲備不僅要數量充足,更要保證質量可靠,絕不能讓那些劣質物資流入災區,延誤救治。另外,調配物資的過程必須做到公正透明,杜絕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
隨后,其他大臣也紛紛踴躍發言,有的提出要加強對災區的隔離管控,防止疫情擴散;
有的建議組織專業的醫療隊,深入災區進行救治;
還有的認為要普及疫病防治知識,提高百姓的自我防范意識。
劉據全神貫注地傾聽著每一位大臣的意見,不時與他們進行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大殿內的氣氛愈發熱烈。
經過數日的激烈討論和反復斟酌,一套詳盡而完善的救災流程和措施終于制定完成。
劉據親自審閱后,滿意地點了點頭,下令將其頒布全國,要求各地嚴格執行。
在救災流程和措施制定完成后,劉據又將目光聚焦在了醫療改革上。
他深知,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大漢的醫療水平,保障百姓的健康福祉,就必須對現有的醫療體系進行徹底的變革。
“傳張時覲見。”
劉據對著殿外的侍從吩咐道。
不多時,張時腳步匆匆地步入大殿,神情略顯緊張,跪地行禮:“微臣張時,參見陛下。”
劉據溫和地看著張時,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期許道:“張時,此次瘧疾疫情,你表現出色。不僅敢于直言,指出申宏的錯誤行徑,還積極投身于救治工作,為戰勝疫病立下了汗馬功勞。朕決定,任命你為太醫署副署長,負責領導大漢的醫療改革工作。”
張時聞言,心中既激動又忐忑。
激動的是,自己得到了陛下的高度認可和信任;
忐忑的是,深知這副擔子的沉重。
他連忙叩首謝恩,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劉據接著說道:
“這醫療改革,千頭萬緒,但朕認為,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你要在太醫署內設立專門的醫學學堂,廣招天下有志于醫學的青年才俊,聘請經驗豐富的太醫擔任教師,傳授他們先進的醫學知識和治療技術。同時,要鼓勵他們進行醫學研究,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
張時認真聆聽著劉據的指示,心中暗暗記下每一個要點。
他堅定地說道:“陛下英明,人才是醫療發展的根本。微臣一定按照陛下的旨意,辦好醫學學堂,為大漢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
劉據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另外,你還要組織太醫們對現有的醫學典籍進行整理和修訂,去偽存真,將那些真正有用的醫學知識傳承下去。同時,要加強與民間醫者的交流與合作,吸收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共同推動大漢醫學的發展。”
“微臣明白。”
張時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劉據稍作停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與憧憬,說道:“還有一事,朕聽聞有一種名為青霉素的藥物,對治療疫病有著神奇的功效。”
“雖然目前我們對它還知之甚少,但朕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研究,定能有所收獲。朕命你繼續研究青霉素,爭取早日研制出這種藥物,為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張時的心中猛地一震,他深知這一任務的艱巨性和重要性。
青霉素,這個陌生而又充滿希望的詞匯,此刻如同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在了他的心頭。
但他感受到了劉據寄予的厚望,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
劉徹緩步走到張時面前,近距離地看著他:“你要記住,你不是在為朕做事,而是為了大漢的百姓。只有心系天下蒼生,才能不辱使命。”
“微臣謹記陛下教誨。”張時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
看著張時認真的表情,劉徹微微點了點頭。
他知道這個年輕人雖然稚嫩,但心思縝密、敢于擔當。
這正是大漢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