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劃時代的產物第127章劃時代的產物→、、、、、、、、、、、、、、、、、、、、、、、、、
張時懷著沉重的心情再次上朝向劉據匯報。
“陛下,我等雖成功分離出青霉素,可制成藥劑時卻困難重重。青霉素穩定性極差,即便嘗試加入蜂蜜、鹽等防腐劑,在高溫濃縮時,依舊極易失效,無法制成穩定藥劑。”
他的聲音中滿是挫敗感。
朝堂上瞬間陷入一片寂靜,大臣們面面相覷,神色憂慮。
就在這時,有禮官匯報東方朔帶著他的方士朋友匆匆趕來覲見。
不消片刻,東方朔進了大殿,對劉據行禮道:“參見陛下。”
劉據連忙虛扶起東方朔,自從上次朔方一別,他也是許久沒有見到東方朔了。
他原本還以為東方朔會跟著漢武帝遠赴西域開疆拓土,卻不想他游歷天下去了,如今這個時候回來了。
東方朔拱手行禮后說道:“陛下,臣聽聞太醫們研制遇阻,便與幾位方士朋友緊急商議,或許能有解決之法。”
劉據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連忙說道:“曼倩卿,你來得正是時候,快講。”
他自然是知道東方朔交友廣泛,沒準還真能帶來些好辦法。
“草民參見陛下。”
這時站在東方朔身側的方士公孫羽上前一步,說道:“陛下,我等認為,青霉素在高溫下易失效,關鍵在于缺乏合適的保護介質與低溫濃縮手段。”
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錦囊,接著說道:“這是我們在深山采藥時發現的一種特殊苔蘚,它有極強的保水性與穩定性,或許可作為青霉素的保護介質。將青霉素與苔蘚混合,或許能抵御高溫影響。”
另一位方士李逸塵接著道:“至于濃縮難題,我們想到利用水的蒸發特性。在一個密封容器內,放置青霉素溶液,容器下方用微火緩慢加熱,上方用冷水不斷冷卻,使容器內形成冷熱循環。如此一來,水分可緩慢蒸發,青霉素則能在相對低溫環境下濃縮,減少失效風險。”
劉據驚訝的起身,忙問道:“李先生,你怎么了解這么多物理知識?”
李逸塵拱了拱手,恭敬的說道:“早年陛下在咸陽時,我便聽聞諸多圣明之舉,于是便慕名前去,僥幸托朋友關系在咸陽國防大學學習過時日。”
“陛下將天下學術分為各個學科的辦法,簡直是天人之策,必將流芳百世,蔭蔽萬代!”
李逸塵說完,竟然是直接向劉據跪倒,深深的三拜。
劉據連忙將李逸塵扶起來,道:“大漢能有李先生這樣的人才,真是朕之幸,天下百姓之福啊。”
他還是低估了老祖宗的智慧啊,他們或許對科學知識的了解不如現代,但只是受限于這個時代罷了。
就比如之前在他的提點下,張時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還有黃河紡織機的發明,便是最好的例子。
聽到李逸塵這么一說。
張時和太醫們聽后,眼中燃起希望之火。
劉據這時微微點頭,說道:“此方法看似可行,張愛卿,你們可即刻嘗試。”
然后轉頭對東方朔等人道:“曼倩卿,諸位先生,隨朕一同去實驗室看看吧。”
幾人再次跟著張時等太醫來到了實驗室。
回到實驗室,張時和太醫們立刻按照方士的建議展開實驗。
劉據和東方朔等人在一旁認真小心的觀看。
太醫們將青霉素與特殊苔蘚小心翼翼地混合,放入密封容器,按照李逸塵所說設置好加熱與冷卻裝置。
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緊緊盯著實驗器具。
在眾人緊張的注視下,時間仿佛變得無比漫長。
密封容器下方的微火輕輕跳躍,舔舐著容器底部,上方的冷水不斷冷卻,使得容器內逐漸形成了冷熱循環。
張時的雙手微微顫抖,他死死地盯著容器,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身旁的太醫們也都大氣不敢出,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實驗器具,仿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
東方朔雙手背后,神色平靜,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與期待。
他時不時轉頭看向劉據,似乎在從天子的神情中尋找著某種安慰和信心。
劉據則站得筆直,目光堅定地凝視著實驗裝置,他的心中既有對成功的渴望,也有對未知結果的擔憂。
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實驗,更是關乎南方戰事成敗和無數將士生命的關鍵。
以及直接決定了大漢的醫療水平,影響了千千萬萬人,更是他接下來宏偉計劃的最關鍵一環。
隨著時間的推移,容器內的水分開始緩緩蒸發,形成一層淡淡的霧氣。
張時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緊緊握住拳頭,指甲幾乎嵌入了掌心。
太醫們也都不自覺地向前傾身,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終于,當容器內的水分蒸發殆盡,張時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容器。
一股淡淡的清香飄散出來,只見容器底部,一層淡黃色的物質靜靜地躺著,那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穩定的青霉素藥劑。
“成功了!”
張時激動地大喊起來,聲音中帶著難以抑制的喜悅和淚水。
他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眼中閃爍著勝利的光芒。
太醫們也都歡呼雀躍起來,他們相互擁抱,喜極而泣。
這些日子以來的艱辛和努力,在這一刻都化作了無盡的喜悅和自豪。
東方朔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拱手向劉據說道:“陛下洪福齊天,天佑大漢,終得此神藥。”
劉據的臉上也洋溢著喜悅和自豪,他感慨地說道:“這是諸位齊心協力的結果,張時、東方先生、諸位方士,你們都功不可沒。”
隨后,劉據立即下令,將新研制出的青霉素藥劑火速進行臨床試驗,成功后便送往南方戰場。
幾日后,張時便傳來了好消息,青霉素臨床試驗測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