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歸來:侯門毒妃

第72章:太后召見

嫡女歸來:侯門毒妃_第72章:太后召見影書

:yingsx第72章:太后召見第72章:太后召見←→:

姜臨秋掩下眸中光采,盈盈下拜,唱聲道:“臣女參見太后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見到姜臨秋的身影,太后的臉上閃過一絲道不明的神色,卻被她掩飾得極好,柔聲道:“起身吧,坐到哀家身旁來。”

姜臨秋直了身子,抬步行至太后右側坐下,小心打量著太后,等待著她下一步動靜。

太后端起茶盞輕泯一口,眼珠子盯著她的臉瞧,臉上帶著笑意盈盈,稱贊道:“你不愧是彤丫頭的閨女,若彤丫頭還在世上,看著你在殿上大放異彩定然欣慰得很。”

聞言,姜臨秋有些羞赧地沖著太后笑了一下,謙虛道:“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還要多虧娘娘及時開口幫襯才讓臣女不至于下不了臺階”

方才在大殿上時她便察覺到太后一直在幫襯著她,她本身還以為不過是看在陳氏的情面上,可她如今卻單獨召見她,這意圖……她實在想不明白。

她思慮一轉,太后如此親切地稱呼李如彤為彤丫頭,莫非是因為娘親的關系才召她過來?

可若真是如此,為何前世就是她嫁到了皇家后也不見太后照佛她一二?

太后見她如此,將她的心思猜出了大半,出言道:“你外祖母與哀家乃是手帕交,你娘親更是個招人疼,在哀家心里頭,她就如哀家嫡出的閨女一般。”

姜臨秋心頭雖仍然還有些疑慮,但也信了大半。

“就連先帝也甚是喜歡她,還說要在她及笄之禮之時封她為郡主呢。”太后眼中存了幾分笑意,眼角也起了幾絲皺紋。

“興許也是她這一生的福報都用在了前頭,”太后摸著姜臨秋如羊脂玉般纖細的小手,嘆息道:“還沒等到及笄,她便鬧著下嫁給了你爹,有一日,先帝也不知在書房與她說了什么,出了書房之后,先帝發了好大一場脾氣,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不過哀家卻也沒有想到,她才嫁到臨國候府短短幾年,便撒手離去了。”

聞言,姜臨秋不禁一愣。

她從不知道她娘親差些就為郡主之尊。

不過聽太后講完了這些事,她的心里不免也存了不少疑慮。

從前她以為李如彤會鬧著嫁給姜末天當真是因為愛慕,可如今看來,只怕不是這么一回事。

不論是在她的記憶中還是在旁人的口中,李如彤都是一個極其聰慧的女子,她怎么可能會干出話本子里那樣為了愛情而甘愿舍棄一切的事情?

甚至她去世前的幾日里,最常在她耳邊念叨的話就是要她不要恨姜末天。

姜臨秋忽的覺得,此事并不像表面看得這么簡單。

姜臨秋將心中的疑慮壓下,嘴頭上說著場面話:“娘親雖去得早,但她生前卻能得太后娘娘如此惦記,也算不枉此生了。”

聞言,太后并沒有再過多的在這個話題上停留,她的眼神觸及到她腕間鐲子,唇角笑意又添了幾分:“你外祖母倒也疼你,就是這個鐲子都贈于你了。”

她話語一頓,疼惜的目光仍是停留在了姜臨秋的身上,接著道:“你自幼喪母,雖說有李家在背后撐腰,但總歸不能時時顧及到你,這鐲子既是給了你便是你的東西了,見此物如見哀家,斷然不能叫旁人欺了你,若真有人欺到你頭上,盡管進宮來找哀家,哀家替你撐腰!”

姜臨秋聽了這么一席話,雖還是有些拘束,但此時也擺出了副嬌俏的模樣,她揚了揚下巴,嬌聲道:“謹遵太后娘娘懿旨,既是如此,那臣女得了此鐲子是否就可以無法無天了?”

聽了這話,太后不怒反笑,伸手刮了刮姜臨秋高挺的鼻梁,卻是笑罵道:“你這丫頭倒是會得了便宜還賣乖,不論是你外祖母贈予你這鐲子還是哀家說會替你撐腰,那都不是讓你去欺負旁人無法無天的,你若真無法無天,那這鐲子我就要替你外祖母收回來了。”

姜臨秋自然知道太后不過是與她開著玩笑,卻連忙拿袖子掩住了袖子,一副財迷的樣子:“這鐲子可是我的護身符,太后娘娘位高權重,可不能隨意拿我的東西。”

太后笑出了聲,望向姜臨秋的眸中帶了些不明的神采,道:“你這丫頭當真是古靈精怪。”

姜臨秋撇了撇嘴,一副想要反駁卻說不出口的模樣,太后也笑得越發開懷。

等到太后笑了個夠后,她的臉上也隨之帶了幾分疲憊,用手撐著腦袋:“哀家年紀到底大了,身子骨都不好使了,方才在宮宴上坐了許久,才和你聊了這么一會,就覺得有些乏了。”

聞言,姜臨秋斂了方才的神色,起身向太后行了一禮,盡顯端莊:“既是如此,那臣女便不打擾太后娘娘休息了,臣女先行告退。”

“以后若是沒事,就常陪著你外祖母進宮來陪哀家坐坐,你那兩個表姐,冉竹太過鬧騰,槿蘭又太過拘束,唯有你最得哀家心意,”太后似乎對今日姜臨秋極其滿意,喊道:“來人,送姜三小姐回府。”

姜臨秋應了聲是,便隨著過來領路的婢女出去,太后卻在她正要踏出殿門時又揚著聲調意味深長地道了一句:“皇家欠你娘親的東西,都會在你的身上補上的。”

聞言,姜臨秋步伐一頓,朱唇微張卻又閉上,柳眉微微蹙起,她娘親的事……似乎越發有些撲朔迷離。

姜臨秋不知道的是,在她走遠過后,太后坐直身子,方才臉上的疲憊之色一掃而空。

立在她身旁的于嬤嬤似乎有些感慨:“許久沒有見到太后像方才那般笑過了,這臨秋小姐到底是如彤小姐所出,都極會討娘娘的歡心。”

太后一改方才的慈愛模樣,眸子中是看不透底的陰冷,竟是忽的冷笑出聲:“正所謂有其母必有其女,她的確是像極了她的母親,只是......卻更像她的外祖母。”

于嬤嬤見了太后如此,只是低著頭不曾再應話。

而這邊,姜臨秋坐在轎子上,墨兒與沁兒不住嘴地詢問著方才太后與她說了什么,她們兩人前世都是為她付出過生命的人,她自然也沒有任何的隱瞞。

聽了姜臨秋的描述,墨兒一個勁的夸著太后慈愛。

沁兒是從李家出來的人,自然比她多了個心眼,皺著眉頭道:“奴婢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些天來,姜臨秋對沁兒極好,沁兒也打心里將她當做了唯一的主子,可她卻有些擔心她直接將這話說出來后姜臨秋會發怒。

姜臨秋眉心一跳,她雙指按著眉心,道:“但說無妨。”

“奴婢之前跟在太夫人身邊時便有些覺得李家與太后的關系其實并不如面上瞧著親密……”沁兒小心地打量著姜臨秋的臉色,見她一切如常,才壯著膽子繼續說道。

聞言,姜臨秋倒是沒說些什么,墨兒卻跳出來插嘴道:“方才在宮宴上我就覺著太后人好,幫了小姐姑爺大忙呢,太后那般尊貴的身份,若不是看在李家與夫人的情面上,又怎會出言相助?”

兩人又吵了幾嘴,姜臨秋皺了眉頭呵道:“都少說兩句,吵得我心煩。”

姜臨秋極少動怒,如今這樣自然是將她們唬住了,齊聲應了聲是,都沒有再開口了。

轎子內再無人發出過聲音,皇宮與臨國候府距離不遠,很快就到了。

姜臨秋被墨兒與沁兒攙著下了轎子,卻見姜末天與臨國候府一大家子都守在了府門口,看到她下了轎子,連忙迎了上來。

雖然她極其不想認姜末天這個父親與秦氏這個外祖母,但該有的規矩如果廢了只怕會落人話柄,她行禮道:“見過祖母,見過奶奶。”

姜末天的臉上浮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甚至還帶上了一絲討好,他連忙攙起了姜臨秋,詢問道:“方才宮里來人說你被太后召過去談話,太后與你聊了些什么,你竟這么晚才回府?”

望著姜末天那虛偽的模樣,姜臨秋不免覺得有些惡心,更是覺得有一股悲涼,她的生父竟然是這種只顧利益之人。

她垂著眸不愿意直視姜末天的眸子,開口道:“太后娘娘不過是拉著我敘了幾句舊。”

聞言,姜末天還未開口,秦氏就皺著眉頭說道:“你從未與太后娘娘見過面,哪里來的舊敘?”

在姜末天成為臨國候之前,秦氏乃是一介小家之女,說話時自然不似那些京城貴婦一般一句話要拐幾道彎。

姜末天聽了秦氏的話,望著她的眼神中也帶了一分嫌棄。

“我雖與太后未曾見過面,但我娘親曾經卻是太后跟前的活人,太后不過是拉著我說了幾句娘親生前的事情。”姜臨秋語調一冷,直直的瞧著秦氏道。

秦氏面上一寒,張張嘴想要說些什么,終究還是生生的壓了下去。

聽到了李如彤的名頭,姜末天立馬沒了興致,他平生最恨的就是旁人在她跟前提到李如彤。

因為每每別人跟他面前說到李如彤時,他就覺得這是別人在暗示他他不過是靠著亡妻才成就的如今的身份。

他瞇著眼睛又問了姜臨秋幾句話,卻仍然是一無所獲,對她的態度越發不如方才了,招了招手:“回你的鳴秋閣去吧。”

姜臨秋也不愿在此處久留,瞟了一眼他身后的姜家一大家子,抬步就往里面走去。

見姜臨秋已經離去,姜末天皺著眉頭,態度比對待姜臨秋時更加不好,道:“都散了吧。”

鬧騰了一日的姜臨秋回到了鳴秋閣之后總算靜下了心來。

她褪去了華衣錦裳,再將身上的首飾珠寶一一取下,洗盡鉛華,吩咐墨兒與沁兒退下休息過后,自個兒躺在了榻上,很快地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日一早,姜臨秋還在榻上睡著,墨兒就急急地沖了進來,將她給搖了起來,嘴間還一直喊著:“小姐,小姐。”

墨兒搖她搖了大半天,姜臨秋總算半睜了眸子,用手撐著身子坐了起來,看著一臉著急的墨兒,出聲問道:“怎么這般驚慌?可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