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門市里還有兩種新鮮的葡萄,一種是綠的,晶瑩透亮長粒像一串串瑪瑙。一種是紫的,葡萄粒結實的擠在一起。
營業員告訴姥姥,綠葡萄叫瑪瑙葡萄,比較甜。紫葡萄叫玫瑰香,帶著一種玫瑰香味。
可能是運輸不易,葡萄價格較高,三毛一斤,用竹筐裝著,一筐20斤,姥姥看著悠悠的饞樣,一樣要了一筐。
雖然才進八月,月餅已經架了。悠悠看了下,都是五仁的,兩個一斤的大月餅,一斤六毛錢,姥姥也買了五斤。
悠悠沒看見有蘋果,就問營業員:“阿姨,你們咋沒蘋果啊?”
“蘋果還得等兩天,八月十五以后的煙臺國光蘋果才好吃,你那時候再來買吧。”
回家的時候,姥姥的自行車后面馱著個簍子,里面裝著梨和葡萄,還有四只燒雞。先去的舅姥姥家,大家圍著洗好的水果,高興的吃著,都說比在集市買的好吃。
舅老爺每樣都吃了一些,又發感慨:“妹妹啊,別看哥走南闖北的,還真沒你有見識,這東西哥都沒見過,更不知道在哪買,一大家子都跟著你享福了。”
八月初五,學校里放了秋假,這次開學還沒夠一個月。不過,“三秋”和“三夏”不同,由于各種莊稼成熟的時間不同,“三秋”相對的松快點,但拉的時間較長。
高粱熟了,三百畝的高粱連成一片,遠遠望去,紅彤彤的高粱穗像天的彩霞落了下來,美麗又壯觀。
砍高粱真累人,男勞力都累得汗流浹背。婦女勞力就相對輕松了,和谷子相比,高粱穗少好多。大家把高粱穗用鐮刀削下來,高粱秸捆起來,按人頭分到各家。
高粱秸在這個時代,可是好東西。直接打成帛bo蓋房子棚頂用,破開壓成篾編成各種席,是必須的生活用品。就是從中間折斷的高粱秸也有用處,把頂的高粱莛折下來,可以做饃筐、鍋柸。去了高粱粒和殼的穗,可以綁成刷鍋的炊帚。
不加工直接賣出去,一捆直徑三十公分的高粱秸,也能賣一塊多錢。村里每人一年分十來捆高粱秸稈,這也是一筆較大的收入。
高粱是人們的主食,吃的干糧主要是高粱豆窩窩,早喝的稀飯是高粱面糊糊。與堤外村莊的“地瓜飯,地瓜饃,離了地瓜不能活”相比較,灘區的人們的口頭語就是:“高粱豆窩窩就辣椒,越吃越膘。”
村里人均分了350斤高粱,桂蓮一家三口,因為工分少,分的少了點,一人也有200多斤。她倆口子高興極了,張留根激動的說“俺老家一年的糧食都加,一人也分不到100斤。”
高梁收了,就開始耕地。各家和隊里的積肥,大車小車的往地里運。地排車一車十個工分,膠輪車一車三個工分,清完一家記一次。
悠悠家的幾個大糞堆,一共記了八百多個工分,姥爺原來在菜園一天才六個工分,相當于他半年的工值了。
今年村里喂得豬多,積的肥也多,一畝地了十多地排車的土雜肥,一車一千多斤。
村民都說,終于達到了五八年提出來的,畝施基肥一萬斤的標準,就是不知道畝產糧食一萬斤啥時間能實現。
難,就是到了后世,高速發展的科技也沒能實現,噸糧田倒是沒問題。
隊里的兩輛拖拉機發揮了作用,能拉梨子能拉耙。兩輛拖拉機一天能耕一百畝地,三天的時間三百畝地就耕耙完了。
隊里的耕牛全用來往地里拉糞,減輕了群眾的勞動強度。今年的“三秋”大忙比原來輕松了好多,大伙都非常滿足。
姥姥喂的小雞長成了大雞,特別是公雞,都長到了二斤左右。
收公雞的來了,條件非常苛刻,只要當年的小公雞,還得是一斤半以的。悠悠看得咂舌,現在的農民真是冤大頭,買難賣也難。
八月初六,姥姥帶悠悠去了張集。集市,除了供銷社的飯店,開始有個人擺攤賣燒雞的,一大盆的燒雞用紗罩罩著,香味飄出去好遠。悠悠拽著姥姥,聞著香味找了過去。
買燒雞的還真有幾個,他們都是要六個。悠悠看了覺得奇怪,“姥姥,他們咋都要六個啊?”
“這是要了送節禮的,現在時興送六個燒雞。”原來八月十五,未婚的男方得去女方家送節禮,還得在初十前的雙日子送。其實就是八月初六、初八和初十,三天的時間。
現在六個燒雞可是筆大開支,怪不得收雞的只要當年的小雞,老公雞一般都在三斤以,一只老雞趕得倆小雞重了。
剛進食品站,站長就熱情的打招呼,“老韓,你那里的雞蛋咋樣,今天帶來了多少?”
“不多,還不到二百個,老話都說缺八月不缺臘月,這段時間老雞褪毛不下蛋,小雞還沒長成,雞蛋是不好收了。”
“這十五得做月餅,雞蛋的用量大了,還收不來了。不過把你家的兩頭肥豬拉來吧,我可聽說了,都長到二百多斤了。”站長的信息夠靈通的。
“下集給您拉來一頭,俺得留下一頭。秋后俺家蓋房子,得殺了管飯。”姥姥實話實說。
原來,食品站還承擔著八月十五做月餅和春節做點心的任務。姥姥因為要去縣城,就沒要月餅。
羅新才這次收的亂發多,5000斤亂發和2000斤廢銅,價值4000元,再加400元的利潤,一共是4400元。他的妻子又要了150袋的頭飾,加2000雙襪子,姥姥給了他900塊錢。
羅新才送貨的同時,拉來了五簍子紅香蕉蘋果,一簍50斤。姥姥要給他錢,他急了:“嫂子,您這是打我的臉,就這點東西兄弟能給您要錢。不滿你說,我五分一斤從果園里拉了一車,買廢品就靠它開道了。不是這東西放不住,我還想多給您幾簍子那。”
“那嫂子就謝謝你了,這蘋果又大又紅,這價格也就是你能買出來。”蘋果確實好,那個都得有半斤,散發出陣陣香甜味。
“嫂子,新才也就這點能耐,俺娘幾個這些年跟著他,嘴里沒受屈。”王代娣對姥姥夸他。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