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291章 超高收入

批發部里的東西也豐富了好多,特別是各種名酒,供應豐富。工作人員告訴姥姥:“現在不提階級斗爭了,工礦企業都開展抓革命促生產活動,逐級舉辦各種勞動比賽,產量增加了,供應當然就豐富了。”

姥姥批發了好多名酒,不過奶粉麥乳精等營養品還是短缺。各種海產品倒是運了過來,冷凍的帶魚、鲅魚都有了。

姥姥和楊奶奶還是說不完的話,每晚都嘮到深夜。楊奶奶這一年,主要是賣襪子和頭飾、紗巾這些小商品,有機會就收些銀元金條和玉器。

一年的時間,她要了三萬多元的貨,收購到了一萬五千多元的金銀和玉器。兩位老人身體健康,一家人的生活富足安康。

羅新才一年收了8萬斤的廢銅,5萬斤亂發,6千斤一尺的頭發,2千斤二尺的頭發,共計167200元。他還收了38000快銀元。

王代娣別看生孩子了,她賣出去的小商品比楊奶奶還多。羅新才收廢品,稍帶著賣小商品,共要了五萬多元的貨物。

羅新才家的小五長的粉雕玉琢,嘴里經常吹泡泡,令人看了特有喜感。小四有空就守著弟弟,非常的喜歡。他終于當上哥哥了,還是他盼望已久的弟弟。

姥姥給小家伙拿了一個睡袋,一個斗篷,另加一套嬰兒銀飾。給四個大的,每人一身運動服。

王代娣對姥姥說:“嫂子,這個小的,是掉福窩里了。他四個哥哥,一個挨著一個,小的拾大的破,就沒用過新的。到了他,全都是新的。”

羅新才家的老大,今年上高二,姥姥送了他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他接過書就翻看起來,像入了迷。直到喊他吃午飯,才從書里回過神。

“大娘,謝謝您。這書真是太好了,俺學校都沒找到成套的,這回俺考大學有希望了。”

“孩子,能幫到你就好,別光顧著學習,得適當的休息。”姥姥囑咐著他。

王代娣也說他:“看你大娘也這么說吧,你不分白天黑夜的,一直學可不行,讓你大娘看看,這兩個月掉了得有十斤肉。

嫂子啊,您說這叫什么事啊,原來吧,該上課時去勞動。現在吧,很不得一天當成兩天用,玩命似的學習。俺家的生活夠好的了,孩子還瘦了這么多。那些住校的孩子,身體能受的了。”

羅新才一如既往,還是給姥姥準備了一頭宰殺好的大肥豬。姥姥推脫不掉,只好收下了。

李保國這一個冬天,可是干大發了。他的攤子越鋪越大,已經發展到外地區,而且不止一個。

他一共買出去45000套風衣和褲子,條絨褲子12000條,呢子大衣16000件。另外,他還收了86000快銀元,280根小黃魚,15000余元的玉器,5000多元的老家具。

玉玉也借著他的銷售渠道,賣出去6萬元的各種小商品。

悠悠給他爺倆,一人準備了一身純毛呢子套裝,休閑式的呢子套裝,穿在身上,整個人都顯得灑脫起來。玉玉個臭美的,穿在身上,就沒舍得往下脫。

今年,除了孩子,悠悠給所有人準備的都是這種衣服,連姥姥和舅姥爺他們,也是休閑服。只不過,自家人又增加了羊絨的毛線衣褲,大人孩子都有。

姥姥穿到身上,一直夸好。悠悠得意的吹噓:“那是當然,這可是軟黃金。”別說軟黃金了,就是真黃金,姥姥見多了,也沒放在心上。

王奶奶看到姥姥異常激動,孫萬杰和王衛紅兩人都考上了大學,而且孫萬杰的成績全區第二,王衛紅考的也較好。

孫萬杰報的是京華經濟系,王衛紅報的是京都醫學院,倆人的通知書都來了。

春節前,姥姥幫著石廟買了982頭豬,共計157124斤,愛國舅舅又多了8000元的收入。大舅媽過意不去,提前給全家人都做了一件唐裝襖,連孩子都有。

今年的春節熱鬧非凡,韓屯村進了臘月就分錢,每個工值2元,在全縣最高了。

現在可以說,村里各家的存款都在五千元以上,半數以上在萬元以上。就這賣魚的收入還沒分配,留著發展村辦企業。

韓屯村的收入,宣傳出去得在全國引起震驚。悠悠記得到八十年代中期,農村才出現了萬元戶。有的地方為了湊數,把家里養的雞鴨都算上了。

村民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養豬,今年基本上每家都喂了二十頭豬,每頭豬收入一百五十元,光是養豬一項每家就收入三千元。

盡管家家都有存款,大伙勤儉節約的習慣沒變,還是起早貪黑的干條編。出門換身新衣服,在家還是穿著原來的舊衣服。大伙的說法是:“舊衣服勁造,干起活來也放心,不用怕掛破了。”

不過各家的鋪蓋都換成了新的,原來分些棉花,都織布穿了,孩子做身棉衣都得算計著,哪有舍得做鋪蓋的。

今年分的棉花多,婦女們都忙著干條編,織布的少了,棉花富足,大伙就做了新鋪蓋。

婦女們聚在一起,談的最多的,就是家里新做的被褥,用了多少斤棉花。

婕閣進了臘月就結婚了,她還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四個哥嫂都說了,以后父母的房子,歸婕閣所有。

婕閣的婚禮相當的低調,他倆約好了,一塊去公社登記,辦完手續,倆人就回來了。家里給他們辦了快二十桌的酒席,不過和別人辦喜事相比,少了鬧房的樂趣。

大伙的心里,到底是放不開,怕一句話不合適,給新郎造成心里負擔。

二盼的對象又來商量結婚的事,還是被她奶奶給罵了回去。這次老太太換說法了:“國家提倡晚婚晚育,不到25歲,你別提結婚的事。你要是覺得不合適,俺還想招個上門女婿那。”

二盼婆家也沒辦法,只好等著了。他們確實舍不得提退婚的事,彩禮是不多,二盼的奶奶也同意退給他們,關鍵是二盼是遠近聞名的好姑娘。

今年韓屯訂婚的男孩子多,不過結婚的沒一個。他們都不到法定婚齡,因此結不了婚,現在還沒人敢先辦婚禮后補證。

搜狗閱讀網址: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