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二舅愛軍一家和周勝英回來了。三舅他們也是這天回來的,全家就姥姥和悠悠是臘月二十九回家的。
媽媽和桂金的錄取通知書,是臘月二十六到的,她倆成績好,屬于第一批錄取的。
今年舅姥爺家的房子蓋好了,房間寬敞,二舅和三舅他們都住在舅姥爺家。不過,吃喝還是在悠悠家。姥姥的代銷點一天到晚的不斷人,三舅媽回來就去幫忙。
三舅媽一個冬天,賣出去一千多件呢子大衣,只是這一樣,就賺了二萬元錢。誰幫她賣一件呢子大衣,她提給誰十元錢。
悠悠家原來的衛生室空了出來,成了孩子們的游戲室。姥姥在里面點上了爐子,房間里非常暖和。來買東西的人看見,都說姥姥慣孩子。
智萍和志新剛學會走路,倆人穿的像個皮球,跟在哥哥和姐姐后面,嘰里咕嚕的往前跑,跑幾步準栽倒,倒了就使勁的啊啊,被拉起來接著跑,沒一個哭鬧的,非常的好玩。
舅姥爺在一旁看孩子,笑著罵他倆:“你倆個笨蛋,還沒學會走就想跑,挨栽不虧。”
倒是志勇和志強兩人,出去了兩年,有些認生。不過一天過去,就和大家混熟了。有意思的是,他們兄弟仨人,都學會了一口東北話,動不動就禿嚕出來一句:“你噶啥啊?”把孩子們樂的不行。
舅姥爺沒事就看孩子,兩個腿上一邊坐著智萍,一邊坐著志新。智茹倚在旁邊,得空就爬到舅姥爺懷里,摟著脖子喊兩聲爺爺。大伙看見都笑話她,說她都大姑娘了還跟弟弟妹妹掙懷。
智慧就是燒著鍋,手里也拿著一本書。她見縫插針的學習,舅姥娘看了,心疼的不行。看到實在勸不動她,干脆不讓她碰家務活了,反正家里人多,讓她安心的學習。
今年臘月二十八打春(立春),這一天,村里組織人破開了一個塘子坑的冰面,撈出來一萬多斤魚。基本上沒往外賣,送給縣里的有關單位,感謝他們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剩下的給大伙分了,每人五斤魚。
除夕的晚上,村里家家燈火通明,好多人家都把電燈裝到紅燈籠里,全村一片明亮,到處喜氣洋洋。
姥姥把酒席設在了南屋的兩間西屋里,用三個大八仙桌拼成個長方形,轉圈放了一圈長條凳,上面擺了三十六個菜。
村里幾乎各家都來了人,有的圍不上桌子,就搬個凳子坐到旁邊。大伙喝興奮了,高聲的探討著村里的發展大業。
舅姥娘和姥姥領著舅媽和孩子坐在炕上,吃著水果和零食,盤算著各自的家底。還是三舅媽趁錢,她今年一年,就掙了四萬多。
大舅媽情緒有點低落:“俺存了快兩萬了,還以為在咱三家是最多的,誰知道還不到你的一半。”
二舅媽懊惱的說:“早知道,俺就不走了,本來俺去了就安排了工作,還高興的不行,誰知道俺成最差的啦。”
大舅媽也說:“朝霞,不是俺說你,別看你工作了,掙的真不一定比在家里多,你們要是在家啊,光是隊里就能分二千多,你一年的工資還不到一千。”
舅姥娘聽著不得勁,就接上了:“你們都有能耐了,俺和你爹掙的,以后就補貼給愛軍和愛民了。朝霞,你也別后悔,兩口子那能長期分著。你就安心的在部隊,俺和你爹掙的,以后都歸你們和愛民。”
悠悠躺在炕上,也在盤算自己的家底。今年一年,自己和姥姥過的相當輕松,根本沒費心思,可是錢掙的容易。
七五年的老款衣服,被李保國賣的風生水起,兩款襪子幾種頭飾也賺了十多萬。另外,還收了124000塊銀元,314根“小黃魚”金條,2萬余元的珠寶玉器。8萬多斤廢銅,5萬斤亂發。除去這些支出,還剩下了265萬余元。自己的商城里,光是豬肉和魚兩樣,就收入了幾個億。
悠悠美滋滋的看著一年來的成果,不知不覺的睡著了。
媽媽和桂金都是正月十八開學,她倆過了年就開始準備上學的東西。悠悠看了眼前一亮,進京的時機到了。趁著媽媽去上學的機會,去看看七十年代的京都,是個什么樣。
二舅和周勝英正月十六回去,正好也路過京都,于是大家就商量好了,媽媽和桂金和他們一塊走。周勝英在京都停留兩天,等她倆辦好入學手續再去部隊。
這就沒悠悠什么事了,悠悠怎能甘心。她天天纏著姥爺他們,詢問京都的情況,成功的引起了他們對京都的回憶,也將昊昊和迪迪的興趣挑了起來。
昊昊最先提出想去看**,迪迪記在心里,也嚷著要跟媽媽去京都。悠悠沒事就鼓弄姥姥,死活要去京都看看。
還是姥爺首先開始動搖,他和姥姥商議:“要不,咱們就帶著孩子去一趟吧,我也去看看以前的老友,婉瑩以后在京都,也能有個照應。
也不知道京大考古系的幾個教授,還在不在,這些人可是最早受沖擊的。要是還在的話,也應該回學校了,離了他們,考古系還辦個什么勁。”
爸爸也同意全家去京都:“去也可以,我也該給老首長他們配藥了。咱們提前去了,省得他們再來接。”
媽媽和桂金考上學的事情,已經寫信告訴了老首長,他回信說,買好車票后,把車次發電報告訴他,他好派人去接站。
姥姥當然是沒意見了,她其實最不放心媽媽,想跟去給媽媽安置好了。畢竟,姥姥在那里生活了幾十年,認識的人多。
姥姥常常失神的對悠悠說:“你媽從小沒離開過我,雖然快三十歲了,在我眼里啊,她就是個孩子。”
是啊,后世里,三十歲不結婚的有的是。二十九歲的媽媽,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
其實啊,悠悠兄妹三人,差不多都是姥姥看大的。媽媽跟著姥姥,還真沒操過什么心。
就這樣,一家人同去京都的事情,算是確定下來。不過,爸爸和姥爺都屬于在縣里掛號的下放管制人員,援朝舅舅專門往縣城跑了一趟,才給倆人辦好了進京的證明信。
二舅馬上找戰友,托他們買火車票,這支隊伍可是夠龐大的。
搜狗閱讀網址: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