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421章 接待貴

要不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深南之行,不同的人員,看到的也不同,搞接待的感興趣的就是這個。

吃過午飯,羅新華父子一起陪著考察團,去振華公司的工廠區參觀。

振華公司和一年前相比,可真是大變樣。1300畝地,全部建設完了,一排排寬敞的車間,全部開工。

廠區的路上,隨處可見充當運輸器械的拖拉機,來來往往的人員,匆匆而過,到處都是機器聲。

臨水收音機廠的技術人員,進了收音機廠就來了興趣。特別到了收錄機車間,都走不動了。

服裝廠大部分都換成了電動縫紉機,全部是從港島過來的英國機器,質量那是沒說的,可是價格也高,三千多元一臺。

不過,據羅新華說,效益也高,比原來提高了好幾倍。上腰機,一天的產量1800條,以前的機器最多100條。

包邊機,釘扣機,鎖眼機,三線機,五線機等,不是親眼看到,都不敢相信世上還有這么高級的機器。

原來的縫紉機,都被周圍的家庭作坊買去了,比買的時候價格還高了些。

原來的縫紉機,是政府給配備的計劃內指標,出廠價購買的。處理的時候,按的是市場價,剛用一年的縫紉機,算是質量較好的,價格比國家的定價還高出一些。

家庭作坊,可是沒有國家指標,這些處理的縫紉機,比起市場上的高價縫紉機,還是比較劃算的。

工業局的負責同志,看到這些進口的縫紉機器,非常的感興趣,不過聽了價格,就開始唉聲嘆氣。

“韓書記,窮也是配套的,這些先進的機器,咱就是知道了也買不起。”

援朝舅舅不是這么認為的,他說:“別的我不知道,我的家鄉張集公社,村村都有縫紉機廠,工人的工資,比被服廠的正式工人,高了一倍還多,沒一個虧損的。

村里的條件,遠遠比不上被服廠。可是咱們的被服廠卻年年虧損,這就是管理上的問題了。

還有就是,我們村的肉食廠,從每天60頭的生產量,發展到200頭的產量,不到兩年的時間,積累了千萬元的資產。咱臨水的肉食廠,國家投了多少錢,也沒見他們的盈利。

你們看看咱臨水的廠子,盈利的還剩下幾個。回去以后,一個個的整改,也別貪多,改好一個算一個,堅決不能再糊弄下去了。”

工業局的同志一臉的尷尬,同來的人員也不知聲了。悠悠看到氣氛不對,就給援朝舅舅支招。作為穿越人士,自己可是知道國企的弊病所在。

也知道國企的命運,到了九十年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國企大批倒閉,工人大量失業。

八十年代盡管提出了改革開放,可還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國企是這個年代的寵兒,也是國企的黃金期。

國家為了發展經濟,加大了對國企的投入,為城鎮人口,提供的大量的就業崗位。

“舅舅,你們還想盈利啊。你們的廠子,那么多的當官的,光拿高工資不干活,掙多少錢才夠他們花的。

一個當官的,一年一千元也不夠。公家的廠子,那廠都是幾十個管理人員,倆工人也養不住一個干部。

公家的廠子能和咱村里的比嗎,您沒看舅姥爺他們幾個村干部,誰不是和群眾一樣干活,按工分領錢,工資還沒村民高。

再說了,舅姥爺他們就沒吃過一頓公飯。公家的廠子里,當官的在家吃過飯嗎,一天倆飯局,那次吃的是個人的。那一頓吃的不得一頭豬錢,得多少個工人才能掙出來。

三舅啊,你是不知道,群眾是咋議論你們的。說你們是一頓吃頭牛,腚底下坐座樓。”

其實,這種現象得到二十一世紀,才會出現。現在,可是沒達到那種程度。再說了,腚底下坐座樓的還真沒幾個。

現在,正處級的干部,才有專車,副縣長和副書記都沒有專車,公社里的干部,基本上都是騎自行車,有大的集體活動,才抽調拖拉機站的拖拉機。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的樓房造價,一個平方五六十元,大部分樓房二三層,最高的四層,基本上都是單面樓,一千個平方的樓房就算是大的,也就是五六萬元錢。

悠悠說的一頓吃頭牛,也是說地委的標準,現在,一頭牛賣四五百元,縣級的招待所,也沒有這麼高的標準。

茅臺酒還是8元一瓶,喝上十瓶茅臺,才80元錢,再說了,5瓶茅臺就差不多能喝趴一桌。

這時候的白酒,可都是高度酒,最少在五十二度,能喝半斤以上,就是高酒量了。

這時候的海鮮,價格也不高,二百多元的標準就是高的了。可是,那位領導吃飯,不得有幾個跟班的,往往就是領導開一桌,隨同人員開一桌。兩桌酒席下來,四五百元是正常現象,可不就是一頭牛了。

悠悠的“一頓吃頭牛,腚底下坐座樓”說出口,大伙噗的一聲,都笑噴了。姥姥拉過她,大巴掌就招呼上了。

“你個不省心的,又胡說八道了,這都在哪聽說的。回去后,好好的給我上學去,姥姥再也不讓你跟著了。越大越長回去了,這咋光長個子,不長心啊。”

大伙都跟著打岔,援朝舅舅把悠悠護到身后,對姥姥說:“姑啊,您可不能打孩子,悠悠說的在理,及時的給我們提了個醒。平時沒覺得怎樣,讓她這一說,還真的是這樣。

姑啊,我們在上面,聽到這話的機會還真的不多,您老聽到了,得及時的告訴我,這才是真的疼我。”

“援朝,你聽她胡說八道,我咋沒聽說過。”說完沒好氣的瞅了悠悠一眼,她老人家心里清楚著那,知道悠悠這是在網上看到的。

跟隨的人熱烈的議論著,若有所思的說:“你們別說,這話說的還真是形象,咱們以后都得注意了,一定得管住自己的嘴。”

羅新華及時的打岔:“韓董,明天,我們是去別的工廠,還是去市場?這一年來,深南的變化可大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