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427章 工資高

他這次跟來,是考察織襪機的。在羅新華父子的幫助下,他來了就去了織襪機銷售處,參加了那里舉辦的學習班。

他的目的是辦織襪培訓班,收音機培訓班市場已經飽和,他急于尋找新的項目。

現在收音機培訓班主要是培訓修理人員,家庭收音機多了,每個公社都有幾個修收音機的門市。和以前相比,學習的人數減少了,有時候一期還不到二十人。

半個月過去,羅新才把織襪技術全部學到手,行情也打探清楚了,他認準了這個行業。

“嫂子,我這次可沒白來。您就看著吧,我肯定比他們干的好,他們光辦班買機器,我啊還回收產品,我家開著小百貨批發部,再多的產品也不愁賣。”

不得不說,羅新才這個想法,還真的是個好主意。

他和羅新華父子商量好了,讓他們幫著進貨。這次,他帶回去了五百套機器,還有大批的原材料。

一個月后,紡紗廠前期的一萬紗錠的安裝完成,500名工人也學成歸來。悠悠通過電子商城訂制的原料,早就填滿了庫房。

農歷的三月二十開始試產,大獲成功,產品比進口的高出了一個檔次。

三月二十六日,振華公司紡紗廠召開產品發布會。質優價廉的各種產品,訂單排到了年底。

三月底,二萬錠設備安裝完成時,臨水的工人到了,隨著工人到來的,還有各縣的領導同志,他們一是送工人,二是到深南參觀考察。

全區五千名工人,平均每個縣500人,一個村莊還不到一個,各縣在挑選工人時,提高了條件。

這次來的工人,文化程度都比較高,大部分都是初中生,未婚的女孩子占了90。

為了便于管理,各縣里都派了常駐負責人員。他們歸臨水駐深辦管理,協調本縣來振華紡紗廠女工的有關事務。

各公社安排一名婦聯的工作人員,她們也占了個招工名額,和女工同吃同住。在廠里掙的工資,算是出發補助,她們在單位的工資照發。

由此可見,臨水地委對這次招工的重視,5000名年輕的女工,離家幾千里,當然是安全第一。

陸陸續續一個星期,所有女工才來齊了。初次離家的女孩子,開始還有些難過和忐忑,進了宿舍,就活潑起來。

四人間的宿舍,每人一個雙人床。上面是床鋪,下面一半是衣櫥,一半是寫字臺和置物架。每個房間帶著陽臺,還有單獨的衛生間。

原來的女工都成了班組長,不僅負責技術培訓,而且成了新來女工的生活指導,畢竟兩地相隔幾千里,生活習俗不同。

農村的女孩子,根本沒見過這么高檔的室內設施,就連公社婦聯的同志,也不會用熱水器,好多連抽水馬桶都沒見過。

縣招待所算是縣里最高檔的,還沒有單獨的衛生間。即使是地區招待所,帶獨立衛生間的房間,也不到十個。

廠里預先給新來的工人,支付了50元的生活費,年底從工資里扣除。

伙食按自助餐的形式,不過菜式少,中午和晚上兩個菜,一葷一素搭配著。早上每人一個雞蛋,兩樣稀飯和兩樣小菜。

主食是饅頭和米飯,不論斤兩,隨便吃管飽。

餐廳四周有多處取飯點,不夠可是隨時取用,不過不能浪費。吃飯用統一的餐盤和碗筷,有專人負責清洗。專用的大型消毒柜,就有十幾個。

女孩子嘰嘰喳喳,開始還不敢拿飯菜,在班長的帶領下,才放開了膽量。邊吃邊偷著議論:“這就是共產主義吧,隨便吃喝。”

悠悠聽的哭笑不得,穿過來后,每次遇到比較好的福利,人們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了。可見共產主義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好生活的標志。

王處長擔心的問姥姥:“姑啊,您這么個干法,能掙到錢。別為了顧著老鄉的情分,把您給拖累了。我可是打聽了,整個深南特區,沒有一家工廠,像振華公司這樣做的。”

按照正常的利潤,一萬紗錠每年在500萬元,五萬紗錠年利潤2500萬元。

即使是在伙食上補貼一部分,每個人一個月也增加不了10元錢,五千人一個月5萬元錢,一年才60萬。穩定人心,效率提高些,飯錢就出來了。

縣級領導組成的考察團,吃住都在駐深辦。他們跟著工人吃了幾天飯,都放下心來。

工人的事情安排妥當,王處長托羅瑞和租了一輛中巴車,帶著大家在深南轉了十多天。他們白天看,晚上開會討論,實地參觀考察,對大家的觸動比較大。

王處長給他們支招,讓他們帶些貨物回去:“你們回去后,在討論適合自己縣里的路子。現在趕緊去買貨,特別是布匹。聽說地委的內部門市了吧,駐深辦的辦公費,可都從那里邊出。

你們啊,每人帶回去一萬元的貨,這次來深南的費用,就用不了。買不買隨你們,別說我沒告訴大家。”

聽了他支的招,各縣的領導都成了二道販子,大家一旦買開了頭,就上癮了。

看這也便宜,那也合適。買到最后,大家都掏空了口袋,連回去的路費都沒有了。還有人找他借錢,接著買東西。

王處長還得給他們掏錢買車票,把他給氣得,用手指點著他們:“我真是嘴欠,你們啊,還一方大員那,出門就帶這一點錢。

這么多人,還沒買夠一車皮的貨,一人給一萬,趕緊買去,我跟著你們丟不起這個人。

別忘了,回去趕緊把錢給我匯過來,我要是斷了地委門市的貨,書記把我給撤了,我就找你們要飯去。”

王處長的一句話,臨水各縣都成立了內部門市,駐深辦成立他們的代購點。

悠悠還是沒逃脫了坐火車回去的命運,她和姥姥跟著各縣的領導,一塊坐火車回去的。為了感謝他們幫振華招工,公司每人給了個收錄機,做紀念品。

臨回來之前,又給朝霞舅媽發了一批貨,她那里針織布料的春秋裝賣的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