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534章 鬧情緒

悠悠躲進自己的空間里,把織錦的每一道工序都制作成專輯,僅靠這些真實的場景,就火大發了,量超高,收入飆升。不僅做了,還發了筆小財。

幸虧家里安裝了電話,振華和震宇兩個公司的事情,才能及時處理。娘倆每次去臨水都是匆匆而回,李保國經常打電話抱怨:“姐啊,您把兄弟給忘了嗎,過年倆月了,咱姐弟還沒吃過一頓飯哪。”

過了正月十五,村里人就開始陸續的搬家。直到正月底,全村都搬到了防臺上。搬家這種大事,姥姥都沒顧上,扔給了舅姥娘和大舅媽她們。

搬家以后,悠悠家和舅姥爺家住在一起,一天三頓吃食堂,悠悠終于從做飯中解脫出來。

張集公社灘區的各村,正月里過的雞飛狗跳。墊村臺過了二月二就開始,正月底以前,群眾必須全部從宅基上搬出來。

灘區的房屋雖然大部分被洪水沖毀,但群眾新建的臨時住房,依舊在自家的宅基上。

盡管初七公社上班就安排灘區搬遷工作,二十多天的時間,搬家加拆遷,可是夠緊張的。

灘區的村莊,護村林里搭滿了窩棚。各家都喂著豬羊和雞鴨,只好臨時用樹枝和棍棒,圍起來個柵欄院。

各家的窩棚不大院子不小,除了豬羊還有拆房子的門窗磚瓦和梁檁木料,每家的院子里都亂糟糟的。

一家一個窩棚,吃住都在里面,桌子床鋪,鍋碗瓢盆糧食囤,窩棚里擠得轉身的空都沒有。幸虧現在氣溫高了,窩棚保暖差,多蓋床被子也能湊合。

到了這時,灘區的群眾都羨慕韓屯村,大家都說:“看起來還是在生產隊里好,人家韓屯集中蓋的房子,吃飯在食堂,豬羊集中養,比各家自己過的時候還自在。”

“現在韓屯的人和工作人員一樣,人人都上班領工資,聽說工資比國家的正式工都高,就連六七十的老太太都有活干。”

“咱們也吃公糧,一場大水把二年的收成都沖跑了,原先還發愁收了糧食沒地方放,這下干凈了,月月買糧食吃。”

“原來收成低,吃飯都顧不上,隊里也窮。現在產量高了,誰家都有節余。分開地各家都得買牲口和地派車,要是集中到一塊,哪個隊都能買幾輛拖拉機,咱們缺個領頭的好干部。”

“哪個村沒兩個能人,關鍵是人家韓屯村的人心齊。他們村就一個姓,人也少,就是有兩個刺頭,也蹦跶不起來。”

“俗話說的好:人心齊,泰山移。石廟村二千多口人,夠大吧,人家就有兩個隊分開又合在一起,不光有拖拉機,還買了收割機和播種機。這回墊村臺,人家倆隊單獨墊,聽說墊好就扯電。”

石廟村子大,四個防臺都在村外比較分散。墊村臺得把防臺利用起來,他們村臺只能分成兩個。還是集體經濟的兩個生產隊,主動結合在一起,要村東的小村臺。

他們兩個生產隊,合在一起五百多人,比韓屯村還大,墊了一百畝的村臺。

韓屯村的村臺六十畝,加上原來的四十畝防臺,也夠百畝了。

這次灘區墊村臺,原則上每戶半畝的宅基,可現在各家的孩子多,結婚都得建新房,因此,國家在制定規劃時,村里十五歲以上的男孩子,都給墊出來一處宅基。

二月初,灘區的土地剛化凍,人們就開始頂凌播種,把露出水面的耕地,全部種上了大麥。

二月初三,墊村臺的民工就來了。這次和以往不同,民工多毛驢也多,膠輪車不見了,一色的地派車。

這次墊村臺比七五年黃河大堤的復堤工程量都大,安排的民工也比那次的多。

韓屯村六十畝村臺來了六百名民工,一畝村臺十個民工。

灘區的宅基一般都在一丈以上,比各家的房子都高。防臺比各家的宅基高出來四米多,和各家的屋頂高度差不多。

一畝的村臺在原來的宅基上,就得近三千方土,十個人兩月的工期,每人每天五方土,這也是歷年的標準。

墊村臺由國家黃委出資,報酬和復堤標準相同,國家提供伙食,按勞取酬。

現在家家都有地派車,每家都喂著大牲口。毛驢雖然沒有耕牛多,數量也不少。特別是家里有壯勞力的,比較喜歡喂毛驢,農閑能拉腳掙錢。

民工在家都自動結合好了,基本上是倆人一組,地派車加上毛驢。

地派車本來就省力,加上毛驢,倆人裝卸車都快,一天十多車還比原來輕松。

幾天的時間過去,勞動量就出來了,效率比預計的高了一倍多。

照這個速度,倆月的工期一個月就能完成。最高興的是灘區的群眾,夏收前三月和四月兩個月的時間,足夠建新房的。

民工也高興,他們能提前一個月回家,正好到了春種的季節。堤外的村莊和灘區不同,他們都留春地,種棉花和地瓜得澆水,必須得靠人挑。

韓屯村看他們墊的快,特意給自己村的民工,每人送了二斤豬肉改善生活。民工連著吃了兩三天的肉,都說比過年吃的都過癮。

石廟單獨墊村臺的那倆生產隊聽說了,也跟著送了。別的村土地都分開了,集體沒有積累,想送也無能為力。

可石廟村的民工,在一個村干活,墊小村臺的有肉吃,墊大村臺的聞著吃不著,多少都有點情緒。

韓屯和石廟村的民工都是外縣的,離家較遠,以前根本沒聽說過韓屯村。到了這里,可算是開了眼界。

韓屯村的現狀打破了他們對農村的認識,大伙說的最多的就是:“農村人也能開工廠,不分地也能過上好日子。”

“咱覺得這兩年過的夠好了,和人家比差的太遠了。俺做夢也沒想到,農村人還能這樣活。”

“原來咋沒聽說過有這么個村子,要是早知道,咱們也跟著學學,說不定也能這樣活。”

“人家村里的衛生室,比咱們公社的醫院都好,聽說看病的機子都是外國造的。”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