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52章 全包

不僅是五花肉好吃,瓦塊魚、芹菜和西紅柿菠菜雞蛋湯,大伙也都叫好。大冬天的能吃上青菜,口味確實好。

四菜一湯的飯菜,又沒上酒,其實挺簡單,很快就吃完了。現在人們的飯量都大,各個桌子上的菜都吃得干干凈凈,就剩下幾個饅頭,也沒人覺得不好意思。

先喝了一碗泡面,又喝了一盆雞蛋湯,大家飯后基本上都沒喝水,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抽上了煙。

這個年代人們的收入低,可煙民挺多,基本上二十歲以上的男人都會吸煙。

有錢的買煙吸,沒錢的卷煙吸。錢多買好煙,錢少買便宜的。

看到所有人都放下了筷子,領導們帶頭往外走,接著參觀韓屯村。

先看農業生產,養殖廠、蔬菜大棚和各種農機。自動化的養豬場,給大家帶來的震撼最大。

存欄量過萬的大養豬場,豬舍都是自動化的,加上喂養大牲畜、養羊場和養鴨養鵝,一共才用了16個人。

大型的沼氣池,不僅能供應食堂和衛生院的燃料,還解決了農村令人頭疼的環境問題,肉食廠里的污水也排放到這里。

韓屯村三十畝的蔬菜大棚,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溫室大棚里,反季節的蔬菜種了十幾種,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西葫蘆、筍瓜、豆角、蕓豆、四季豆,都能采摘。

菠菜、油菜、芹菜、卷心菜、生菜、韭菜等綠葉菜,郁郁蔥蔥,一片生機,隨時都能收獲。

三十畝大棚,韓屯村總人口,不足三百了,這些蔬菜根本吃不完。

地區兩辦的同志,趕緊給韓玉林打招呼:“韓支書,您們村的蔬菜,我們全包了,別再往外賣了。”

韓玉林笑著說:“行,聽你們的,高主任知道,本來我們也沒買過。以前的菜量小,村里住著專家和科技大的師生,沒黑沒白的給我們幫忙,我們也沒啥好東西,就這點青菜稀罕,剛夠他們吃的。

這菜都剛成熟,明天他們就要回去了,今后就都給你們留著。”

“韓支書,那咱們可說好了,明天我就派車來拉,對了,你們的白蓮藕還有嗎,最好也給帶上十筐。”

現在副食品門市賣菜,基本上都是五十斤一筐,十筐就是五百斤。

地區兩辦的同志埋怨高主任:“高主任,您在韓屯享福,也不能忘了兄弟們啊。這到年底了,各單位都檢查驗收,接待任務重不說,關鍵是沒東西招待。

您倒好,守著這么好的東西,也不給打個招呼,就不知道兄弟們作難。”

高主任指著棚里的蔬菜,委屈極了:“你們也不看看,這些菜剛長成,提前告訴你們也沒有啊。”

當大伙看到麥場里方方正正的草垛時,更加的驚奇,他們都說:“上午在專題片上看到聯合收割機割莊稼,總感到不真實,看了這草垛,才知道是真的。明年收麥時,一定得來韓屯看看。”

接著參觀韓屯村的公共設施,大伙更加的意外了,一個不到三百人的小村莊,竟然醫院、學校、幼兒園和食堂都有。

最后參觀的是各家的住宅,由于提前安排好了,各家的院門都是敞開的,家里基本上都有人在。

不止是布置好的院落有人,沒布置的空閑院落,院門和樓門也都開著,隨便大家觀看。

來開會的可都是主要領導干部,和普通的村民差別大了。他們進門在主人的帶領下,樓上樓下的看了個遍,心里感嘆,表面沒一個大驚小怪的。

韓屯的住宅別墅和家庭布置,別說是農村了,就是在大都市,也可以說是頂好的。只有院子里的蔬菜和房子里的織布機,還帶著農村的氣息。

今天來開會的,是臨水地縣和公社三級的主要領導,可以說是臨水地區的上層人物了。

他們見多識廣,在樓房里轉了一圈出來,都有一個共識:韓屯村光是房子里的擺設,最低在萬元以上。

樓房的價格是公開的,每棟四萬八,再加上房子里的擺設,各家這得是幾個萬元啊。

當大家得知一家有幾處房子時,不約而同的說:“韓屯這是妥妥的十萬元村。”

大家一致認為,韓屯這是提前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今天的會議不應該是社會主義新農村觀摩會,應該是共產主義典范村觀摩會。

地區的領導都去了韓援朝的家里,家里早就布置好了,不過他們倆都忙,至今沒住過一次。

領導樓上樓下看了一遍,地高官和援朝開玩笑:“援朝啊,咱們這一班人,你可是最大的土豪了,這別墅可比咱們的家屬院好多了。”

李專員感慨的說:“沒想到韓屯能發展到這個地步,咱們這些國家干部,可沒有村里的農民收入高。”

韓玉林感激的說:“李書記,我們村能有今天,多虧了您的幫助和支持,韓屯可是您的聯系村,我們村的肉聯廠還是您幫著建起來的。

李書記,村里的可是給您把房子裝修好了,一會咱就去看看,您自己去挑一套喜歡的。”

幾個人跟著起哄,就是地高官都說:“走,咱們幫著李專員挑房子去。”

他們嘴上說是挑房子,其實是去幾套公用房慰問專家團和科技大的師生,順便和山本他們的團隊見了個面。

明天,這些人都要回去了,今天的會議開的正是時候,地縣領導給他們贈送了錦旗,表示感謝。

各縣委辦的同志則找上了韓道偉,他們也和地委辦的一樣,都想要新鮮的蔬菜。

現在也只有臨水的郊區,有十幾個溫室大棚,還不夠供應地區的市場,各縣根本就買不到。

韓屯可是有三十個溫室大棚,不往外買的話,足夠本村人吃的。冬季的反季節蔬菜價格高,可大家參觀完韓屯村,都知道韓屯村真的不差這點賣青菜的錢。

地區要招待省里的檢查,縣里也得招待地區的檢查。努力工作了一年,大家都想爭先進,搞好招待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