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670章 放假

即便是這樣,韓屯村還是留出來五百斤,所有的工人,每人一斤。

一斤的韭菜雖然不多,可多加點雞蛋,足夠一大家人初一吃頓素餡的餃子。

地區專家組,留在村里的兩個專家,一直堅持到工廠關門,才收拾東西回去。

韓志杰和韓愛國親自開車送的他們,一輛吉普車坐人,一輛貨車拉禮品。

村里不僅給他們準備了豐富的禮品,也給所有在韓屯村的專家和工作組成員,都準備了相同的禮物。

速食面和火腿腸都是成箱的,另外還有包裝好的麥芽糖,十幾種蔬菜就裝了一個大箱子,除去麥芽糖,每份禮物也超過了貳佰元。

地委領導的禮品,和他們的一樣,都交給小李也就是現在的李副主任,讓他給各位領導送去。

臘月二十九下午,韓屯村的食堂,外村的工人放假回家。不過食堂照開,村里人決定,今年大伙一塊過年,初一早上的餃子都在一塊吃。

初一的中午,個別人家有親戚需要招待,食堂正式關門,到初八開班再開門。

養殖場里外村的工人也放假了,放假期間,養殖場的工作由本村人頂上。

過年期間,養殖場的豬羊雞鴨鵝,能宰殺的都宰了,剩下的還不到原來的一半,不過母豬該集中生產了,用的人也不少。

孩子們放假了,劉翠蘭讓婆母帶著三個孩子,去自家的樓房居住。他們兩口子還是在養殖場居住,夜里有了突發情況,能及時處理。

二十八號的下午,最后一批包裝好的麥芽糖發貨。二十九號,生產的五百斤麥芽糖,全部簡單包裝,分到了各家各戶。

麥芽糖廠的五十個外村工人,過年的福利,每人多加了二斤麥芽糖。

他們高興的說:“韓屯村辦事可真講究,咱們這些臨時工,也和正式的工人一樣,都給了過年的禮物,還多了二斤麥芽糖。”

可別小看這一斤的麥芽糖,包裝好了,一斤麥芽糖價值一百元。周圍的村莊,都知道韓屯的麥芽糖好,真正吃過的,可是寥寥無幾。

就連麥芽糖廠的工人,自己在廠里吃過,可家里人真沒吃過。主要是韓屯的麥芽糖,根本不對外銷售。

二爺做的麥芽糖,中間的空洞大,里面布滿了小孔,一斤比集市上的麥芽糖,體積多了一倍。

工人們把麥芽糖,全部分裝成二兩的包裝,也是一大包,準備走親戚用。韓屯的麥芽糖這么出名,作為過年的禮物,特別的有面子。

自從麥芽糖開始生產,山本就訂購了全部的產品,村里人吃的,都是生產中的產生的邊角產品,每天幾斤的數量,也就是讓孩子們解下饞。

韓屯村二十三祭灶,每家才分了半斤正品麥芽糖。

剩下的四百斤麥芽糖,村里每人分了一斤,多余的各家根據情況購買,大家買完后,剩下的二十多斤,被悠悠舅姥爺給包圓了。

悠悠舅姥爺一家,在韓屯村參加分配的,可真不多。愛軍一家六口,援朝一家五口和愛民兩口子,都不參加村里的分配。

悠悠一家七口,也不參加村里的現金分配,不過村里的其他福利都有份。悠悠爸媽都參加工作了,也照樣跟著分配。

就這村里人還覺得過意不去,比起村里人分配的現金來,這些東西可真不算什么。

二十九號的晚上,在食堂吃過晚飯,韓道偉公布村里一年的收入。

村里的收入截止到陽歷八三年的十二月底,其實賬目韓道偉早就算了出來。不過二爺的麥芽糖生意,一年就兩個月,就沒分開計算,往后推遲了一個月的時間。

自八三年正月開始,韓屯村可以說是大變樣,原來的村莊推倒重建,投資也是最大的一年,連著上了幾個新的項目,總投資接近五千萬。

村里原來四千多萬的資金沒夠,悠悠姥姥的震宇公司,給村里墊資一千萬元。

可八三年的收入也高,高達六千二百七十六萬元。聽了這個數字,全村人都驚訝極了,這比八二年的收入,可是翻了兩番。

這么高的收入,主要得益于二爺的麥芽糖廠,開工倆月的麥芽糖廠,盈利3100萬。

聽到這個數字,大伙對二爺更加的敬重了。這么高的收入,可是二爺一個人的功勞。集市上這么多賣麥芽糖的,山本不僅考察了,還去省里做了檢驗,就二爺做的麥芽糖質量最好。

附近河灘村莊的大麥,基本上都被韓屯給收購了過來,這些原料,足夠用兩年的。

聽了做麥芽糖這么高的收入,大伙都說,今年是晚了,明年村里的耕地都種上大麥。

二爺卻說:“今年咱們給日本簽了合同,才能有這么高的收入,要是在咱們國內銷售,雖然不至于賠錢,可利潤就很低了。”

韓道偉不是那么想的,他說:“二爺,今年咱們村的麥芽糖可是打出了名氣,就是日本人不要了,在咱們這里也好賣。”

“高高三”大聲的說:“二大爺,做麥芽糖工具簡單,成本也低,賣的好了咱們就多做,賣的差了咱們就少做,您有啥好擔心的。

再說了,山本可是和咱們簽了一年的合同,做糖稀和糖漿,利潤也是夠大的。”

這倒是真的,依照合同一年的塘稀糖漿做下來,利潤最少也得在五千萬。

況且,只是制作糖稀和糖漿,比做麥芽糖可是簡單多了,用工也少多了,二十個人就能支撐下來。

悠悠心想,就是山本終止合同,自己也得把這樁生意給接過來,后世里這么好的麥芽糖,賣到了每斤千元的價格。糖稀和糖漿的價格,也比山本的定價高多了。

除了麥芽廠的3100萬的收入,今年韓屯村主要的收入有:

肉食廠2000萬元

養殖場300萬元

塘子坑魚加蓮藕400萬元

面粉廠120萬元

面條廠三月盈利200萬元

服裝廠100萬元

衛生院30萬元

蔬菜大棚6萬元

方便袋20萬元

合計6276萬元

還給悠悠姥姥的一千萬元,還剩下527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