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

第171章 你想當官嗎?

二手穿越:大耳賊劉備第171章你想當官嗎?_wbshuku

第171章你想當官嗎?

第171章你想當官嗎?

黑山是太行山脈最南段的群山,范圍很大,不是單指一座山。

這一帶的山體大多都是黑褐色巖石,且山勢陡峭,到處是懸崖峭壁,入山必須從深谷中通行,即便艷陽天也會覺得山體陰暗,所以被稱為黑山。

此時黑山諸賊大多在涉縣附近的大伾山。

這是張牛角以往常駐的地方,也是他即將下葬的地方。

劉備沒帶太多人,只帶了張飛、白垚以及張白騎。

張飛和張牛角打過交道,又是近衛統領,當然是要來的。

白垚與張牛角很熟,又是黃巾軍右校,眼下黑山吸納了很多黃巾舊部,白垚更方便和他們接觸。

至于張白騎,劉備其實打算讓他加入黑山……

張白騎之前在渤海招攬了一些山賊和水賊,近千人,但實際上他沒有攻打南皮,只是截斷了東武城與南皮之間的道路。

他本想把這些人都帶到甘陵,但水賊們更想去遼東,跟著張白騎回來的只有五百山賊。

而且這些山賊中大部分人都不樂意留在甘陵,他們想加入黑山。

這其實是冀州大多數山賊的第一選擇,畢竟他們不是流民,也不是老弱婦孺。

老弱婦孺確實無可選擇,無論在哪兒,能有個地方安身就已經是天幸了。

但渤海來的賊兵不一樣,這些賊兵并不是不信任劉備,而是不信任這個世道。

劉備或許是靠得住的,但劉備畢竟是個官,而且是幽州過來的官,是不可能一直待在甘陵的——若是劉備走了,甘陵會變成什么樣子?

他們曾當過賊,曾作過案,劉備不會處置他們,但其他官員呢?

而南北太行莽莽群山,能藏人的地方太多了,匿于山水之間確實也更容易在亂世中活下來。

就像那些被擊潰逃散的黃巾,只有白垚和于毒這些曾和劉備打過交道的人愿意主動投奔劉備,其他大多數黃巾軍殘部也都進了黑山。

其實那些山賊是愿意跟著張白騎的,也愿意在劉備手下當兵,但當兵就不是他們樂不樂意的事兒了,而是他們未必夠格。

劉備這里管得太嚴了,張白騎也是正規軍出身,而且他和冥卒們還算是第一代“教官”,他也是認同嚴格管理的。

包括黃巾余部在內,所有的青壯劉備都會按部曲現有的規制重新選拔,確認有從軍意愿且通過體檢再入軍,然后全都視為新兵重新訓練。

訓練和武選機制是一視同仁的,不歧視任何人,但也不給任何人優待,完成新兵訓練后會被分配到各部軍中,也沒法形成鄉黨或是小山頭。

這就使得山賊們既不能老鄉抱團扎堆,又必須接受嚴格管制——劉備的部曲是脫產職業兵,對紀律要求很高,當然糧食和軍餉也向來是管夠的。

只是這兩年年景不好,伙食降了級,沒法天天吃肉,只能每旬改善伙食,所以訓練量也跟著降低了一半。

但諸如衛生、禁令等其它要求并沒有降低,還因避免瘟疫而變得更嚴格了。

這些要求確實會勸退很多抱團的山賊,但劉備不打算改變這已經成型的機制——尤其是軍隊,必須把好的機制一直維持下去,否則很快就會變成山頭林立的私兵。

不能為了獲取兵員數量而輕易丟掉已經良好運轉的選才和晉升規則,劉備的部隊一直沒有出現過任何內部問題,已經證明了這看似簡單的規則是有效的。

有效,那就應該一以貫之,并逐漸完善成軍中規制。

就連張郃與白垚,都是戰前臨時任命,戰后通過了武選流程才正式論功任職的。

白垚能成為甘陵西部司馬,靠的是聚攏三萬多黃巾遺民的功勞——他目前的職級比張郃與張飛都高,僅次于中軍司馬關羽。

而陳封和田豫,兩人一直在劉備身邊,關系相當親近,且田豫已因功被任命為兵策從事,但至今都沒有軍職。

劉備對部曲的基本要求是身高六尺五寸以上(漢尺,合1.5米,這也是武帝時對漢軍正卒的要求),田豫之前因為還沒發育,身高不夠,武選第一關就過不了。

不過田豫現在已經合格了,最近他正在發育期,幾個月時間長高了大半尺,但沒有完成武選之前,田豫是得不到軍職的,也就沒有手下。

當然,劉備的部屬可以自行招募人手,但他們招的人如果沒有完成正規訓練流程或通過武選,那就得不到軍中認同,也沒法正式論功,只能視為輔兵。

而一旦經歷了訓練,這些人就都會服從劉備的指揮,畢竟實施訓練的是劉備和關羽,而且劉備一直是那個管飯管錢管治療的大兄。

這種機制產生的最大效果,并不是提高士兵的個人能力,而是使部曲全都成為劉備的人,并按當前任務進行分配——沒人能往劉備的部隊里塞私兵,也沒人能拉幫結派分山頭,就算形成了小山頭,也會在后續的任務和晉升中自動拆散。

這種集中訓練后再分配的方式,成本遠高于讓下屬自行招募部曲,因為包括裝備在內所有開支都得劉備自己出。

但這在如今這個年代很重要。

——看看當今天子面臨的情況就知道了,雒陽那么多兵力,但絕大部分都是別人家的,皇帝指揮不動,天天提心吊膽的躲在西園……

只有崔琰那邊算是例外,劉備也沒把崔家人當自己的兵,崔家目前屬于半依附的軍閥,給個東部司馬只是基于形勢需要。

劉備這里是沒有小山頭的,也不敢有小山頭。

而黑山就不一樣了,這里全都是小山頭……

到了大伾山下,劉備便見到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首領。

左髭帶了張燕出來迎接劉備。

其實大多數黃巾殘部都聽過劉備的名字,他們中有不少人都知道劉備收留了廣宗婦孺。

大多數黑山賊首也聽過大耳賊的名號,當初劉備為友復仇以及解決李移子等流寇之事他們還沒忘。

劉備其實沒有再藏著,他不僅報了大耳這個匪號,還報了涿郡劉玄德的字號。

所以基本所有首領都出來迎接了——大部分首領都下山來迎,其他首領自然也得給點面子。

“大耳兄乃家父故友,當為燕之長者,請長者入寨相敘……燕以往常常聽聞任俠仗義大耳名號,卻是今日才知大耳兄也是官……”

張燕是個很剽悍的年輕人,個子不高,但看起來非常精神,氣質也確實很像張牛角。

而且一見到劉備就以晚輩自稱,這當然不是在示弱,而是極其聰明的表現——這能使人更認同他張牛角繼承人的身份。

“備確實是官,可這年月要做官就只能當賊……飛燕年歲與我相當,當以兄弟相稱才是,這山中無論老幼皆是兄弟,長者唯有已故盟首。”

飛燕是張燕的匪號,這匪號倒不是自稱的,而是因為張燕身手矯健迅捷如飛,黑山軍中皆稱其為飛燕。

既然張燕給面子,劉備當然要把面子還回去,順便把張燕抬了一輩。

劉備不自認長者,左髭自然也不能認——連帶著所有人都不能把張燕視為晚輩,只能把已經去世的張牛角視為長者。

那張燕就方便多了。

“大耳兄遠道而來送家父最后一程,燕感激不盡,燕為大耳兄引路……”

張燕顯然是聽懂了劉備的意思,立刻躬身行禮,在前面牽著劉備的馬進了山谷:“請問大耳兄,為何說當官便只能當賊?”

其實劉備進山之前就已經沒騎馬了,但張燕牽馬這姿態做得讓人很舒服,也難怪張牛角會對他另眼相看。

“備無家族庇護,也無父兄依靠,若是不做大耳賊,現在也當不了這個官……其實牛角盟首當年若是沒被人誣告,眼下也該是官的。”

劉備走到張燕身旁與其并排而行:“我看飛燕你也很適合當官,不知飛燕可有此心?”

張燕確實是個很適合當官的人,光是接手張牛角遺產的做法就很有水平。

先是辦個簡易的喪事,但并沒有直接將張牛角下葬,而是以復仇的名義團結黑山賊,使得各部不散。

然后攻取真定趙家塢堡,取趙浮的性命為張牛角復仇。

但又并不做艱難攻堅之事,不打真定縣城,而是帶著收獲立刻回山,保障各山頭不受損失。

這樣一來,張牛角以前的朋友和部屬全都會認可張燕這個繼承人。

在名分和實效都有了之后,再邀請南北太行各山頭首領,在太行諸賊見證下以張牛角義子的身份辦葬禮,正式接過張牛角的社會聲望和人脈關系。

這些事看起來都簡單,但實際上大多數人不會按照這個順序辦事。

張燕辦這事的流程堪稱接班教科書,張牛角死后,黑山諸賊竟沒有任何一部改投別處。

“燕微末之人,當初若非黑山救助,燕早就化作荒野中的無名骸骨了,沒有做官的命……”

聽劉備說他適合當官,張燕搖頭說道:“聽聞大耳兄在西河與甘陵活人無數,若是能如大耳兄這般使黑山之民得活,便已是燕生平之愿了。”

“我在西河落戶兩萬余人,在甘陵落戶八萬人……總數也不過十萬罷了。”

劉備正色看著張燕:“飛燕,你黑山此刻何止十萬人啊,怕是三十萬都有了吧?黑山耕地可不多,要怎么養活這么多人?”

黑山能出動五萬多青壯攻擊高邑和癭陶,老弱婦孺全加起來的總人口確實差不多有三十萬了——目前甘陵才十幾萬人。

“燕也在為此事而愁,前些日子出兵癭陶就是為了取種糧,如今周邊山谷都已經播了種。但山中土地貧瘠,收成肯定不夠,而且眼下存糧太少,甚至難以熬到秋收……”

張燕也點頭說起山里的難處。

“那,飛燕作何打算?出兵劫糧嗎?”

劉備皺起了眉頭:“可若是再出兵,又能往哪里去呢?”

中山已經被左髭搶了一遍,常山高邑、巨鹿癭陶也已經被劫過了,魏郡是流民集中地,遍地流民把田里的草都啃光了,地里也沒什么糧食……黑山周邊各郡現在比黑山還窮。

張燕嘆了口氣:“燕確實不知該怎么做,請大耳……不,請玄德兄教我如何活人。”

“要生活,自然脫不開士農工商……農我就不說了。”

劉備也痛快,直接便說起了辦法:“飛燕若能讓麾下諸軍受雇于朝廷,那便是士,至少能使軍中自活,不依賴農人供養。”

“此外,若是能取黑山鐵礦鍛造,這便是工。”

“鍛鐵售賣各處,便是商……士農工商齊備,黑山便能活三十萬人。”

說到此,劉備頓了頓:“但若是士農工商皆備,必有更多流民來投黑山,那時卻又不止三十萬人了……”

黑山確實是有鐵礦的,大伾山以及烏金山都有,而且烏金山是露天礦,這山也被稱為“紫金山”,因陽光射到山上的巖石會反射絢麗金色而得名。

那些巖石就是夾雜了伴生物的礦層。

張燕深深的朝劉備彎腰行禮:“玄德兄高才,此言已勝過億萬錢糧了,將來之事,待養不活人了再說吧……只是,燕有惡名在外,要如何受雇于朝廷?”

“備好歹是個官啊,也是能代表朝廷的。”

劉備看著張燕挑了挑眉:“雖說備手里沒什么余糧,但卻能讓有糧的人家出錢糧啊……”

“玄德兄要攻打哪兒?”

張燕也不廢話,聽劉備這么說,立馬很上道的問起了目標。

“不是我要打哪兒……”

劉備搖頭:“是你要帶兵去打貪官污吏,然后備來把你趕走,再讓他們每個月定時出錢糧,免得他們挨了揍沒人幫忙……你聽說過保護費嗎?”

“啊……啊?”

張燕愣了,保護費?啥玩意?不是說受雇于朝廷嗎?

“這保護費,其實就等于收稅……只是我這個甘陵都尉收不到其它郡的稅,那就只能收保護費了……”

劉備攤開手:“我雇你去嚇唬他們,然后我去收保護費,收來了咱們一人一半,你看如何?”

“咳……果然好生意……可我為何不自己去收呢?”

張燕大概是開始舉一反三了。

“你現在是賊啊,還是攻占過兩個大縣的大賊,誰敢相信你帶兵過去只是為了收保護費啊?”

劉備拍了拍張燕的肩膀:“所以我才問你有沒有興趣當官……當了官,總歸是比賊更好做生意的。”

張牛角的葬禮辦得比較簡樸,但也相當隆重。

簡樸是因為窮……眼下必須節約一點。

隆重,是因為來送葬的人很多。

有名號的大賊都有數十家。

黑山以張燕為首,另有二十多個山頭,比如孫輕、王當等;

北太行以左髭為首,有十來個山頭;

白波谷來了郭大賢、前黃巾左校劉石等;

魏郡內黃賊(內黃縣到黃河之間的水匪)眭固、黃龍;

上黨雷公、楊鳳;

河內平漢、大計;

常山賊浮云、白雀;

還有涿郡西河的大耳和環眼等等——大耳也是大賊,且不算甘陵那邊,只論西河亭就已經是大賊了,孤身火燒望都的環眼賊也很有名……

河北各個賊窩的賊人基本全都到齊了,如果把這些大賊治下的部眾全算上,總人口怕是得上百萬。

張燕也趁機與各家結成同盟,并以已故的張牛角為盟主。

這也是劉備提議的,讓已故之人為盟主,這事兒就商議得很順利,既能讓各家有盟約,又能避免相互爭斗。

同時,也能避免張燕成為盟主后吞并各家——張燕此時是實力最強的。

在張牛角葬禮結束后,劉備立刻給了張燕第一筆生意。

帶兵到鄴縣城外,包圍鄴縣張家塢堡。

鄴縣張氏其實不是什么名門望族,但比大多數名門都有錢——這是中常侍張讓的家族。

張讓家中豪富,房子修得比郡王府邸還氣派,很好辨認。

實際上這已經算是僭越了,不過沒什么人敢管。

其實張家人手挺多,但再多私兵也抵不住黑山動不動就出兵上萬啊……

張燕做生意還是挺厚道的,一出兵就是一萬五千人,搞得魏郡各家都以為是黃巾復起,沒人敢出門。

其實魏郡現在是有兵馬的,而且兵力還不少,鄴城足足有四千守軍,這是魏郡功曹審配這段時間搞來的。

由于黑山賊之前聲勢太大,魏郡太守的職位目前還沒賣得出去,審配是魏郡實際管事的人。

審配倒也是個剛勇之人,見黑山大軍入境也沒慫,還飛快的向四方派了快馬求援,隨后固守于鄴城。

但黑山軍壓根沒有圍鄴城,直接就沖著張家塢堡去了。

而審配壓根沒搭理張家塢堡——士族當然不會去救宦官家族。

張燕嘗試著去威脅了張家一把,但果然如劉備所說,沒人敢相信他來這兒只是為了收點保護費……

而收保護費的活兒劉備甚至都沒有親自出馬——劉備把這事交給了張郃,畢竟張郃熟悉地形,也熟悉冀州的人。: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