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塵錦

第十六章 龍鳳胎

轉眼間便到了九月十五日,涼州白府門前張燈結彩,周圍的百姓紛紛提著賀禮前來道賀。

白毅天一向為官清廉,雖說來涼州任職不久,但名聲卻早已傳了過來。

百姓送來的賀禮不外乎一些老母雞下的蛋、家中現摘的新鮮蔬果之類的。

有關婚事的事宜皆是白素心操持的,她便做主將送賀禮的百姓都請到了府中一同喝喜酒。

普通百姓平日里哪里有什么機會入得了官爺的府邸?此番還真的是令他們覺得這位白大人不一般。

加上白府的喜宴上許多的食物是他們沒有見過的,那些提著蔬果前來的百姓心里不免有些犯嘀咕。

白大人為何如此款待他們?

白素心特意吩咐了下人跟他們解釋,就說是賀禮不在于禮物本身是否貴重,而是在于送禮之人的心意。

周圍百姓送的東西看似普通,可對于白家來說是一種難得的情分,因此白家自然要款待諸位。

聽了白家下人如此說,百姓們才得以心安理得的吃起了喜酒。

至于婚事細枝末節的事情白素心并不大關心,因此便甩手給了下人們來做,只知沒出什么亂子便可。

不過聽說祁大公子祁溶背著三妹出了門,當場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險些將三妹的雪白嫁衣給染上了雜色。

旁人都說祁大公子不舍得妹妹,這才做出這般看似出格的事情。

白素心聽后只是淡淡的一笑,她想到的是長姐出嫁那日,二哥可會像祁大公子那般哭得慘烈?

她當然無從得知,因為那封關于長姐婚事的信是二哥所寫,即便是當時二哥真的抹了眼淚,也不可能寫出來的。

想來祁大公子年紀也不小了,還能因為妹妹出嫁哭成那樣。

她的二哥不過是個十四歲的少年郎,當真不會痛哭流涕嗎?

父親婚事之后的一段時日內,白家一直洋溢在一種歡愉的氣氛中。

玉蘭和白素茹即便是心中有些不快,但卻也不曾表現出來。

祁瀲嫁過來之后,還是像之前那樣來為白素心教授武功。

白素心本就對這么個后母十分滿意,自然樂得與后母親近。

只是關于這位后母的稱呼,白素心顯得頗為頭疼。

若是稱她為“娘”,倒是不知道該如何稱呼白素心自己的親娘了。

最終白素心終于決定,稱呼后母為“大娘”。

雖說這么個稱呼顯得有些老氣,但總歸能將親娘與后母給區分開了。

祁瀲嫁過來的三個月后,白毅天便以她身體不適為由向三女兒那邊告了假。

白素心自然是明白大娘不來教她習武的緣由,大娘終歸是已經出嫁的人,又尚且年輕,怕是不久后便會有喜事傳來。

果然不出白素心所料,第二年谷雨之后父親果然派人傳話,說是大娘如今有了身孕,府中大小事務皆交由白素心來處理。

因之前就有了心理準備,白素心并沒有覺得有什么,反倒是玉蘭那邊,據說得到消息后便大病了一場。

玉蘭自從女兒白素茹出生后便再沒有生育,除了白毅天極少去她那里留宿之外,她的身子也是一大問題。

她只比白毅天小一歲,按理說不該如此,可她已經私下里找大夫請過脈,得知日后再生育子嗣的希望渺茫。

玉蘭原本是與白毅天在一個院子里居住的,自從祁瀲過府后,白毅天便命玉蘭搬到了西院,與白素茹同住。

再加上白毅天遮掩的不錯,因此玉蘭并沒能提前得知祁瀲有孕一事。

轉眼到了八月,祁瀲誕下了一雙可人的龍鳳胎。

白毅天為兒子取名為白皓梓,女兒取名為白素若,皆是寵到了心尖尖上。

沉浸在天倫之樂中的白毅天并沒有忘記為二女兒、三女兒尋找良配之事,因此便特意將兩個女兒叫到書房談話。

白毅天坐在書桌前,端起桌上的茶水輕輕抿了一口,才緩緩問道:“茹兒和心兒你們二人對于自己未來的婚事作何打算?”

白素茹一向性子內斂,猛然聽父親這么問早已羞紅了臉,哪里還有什么說話的勇氣。

白素心自然是與二姐不同,因而她便直言道:“女兒以為如今并不是出嫁的好時機。”

“哦?那心兒覺得何時才是好時機?”白毅天放下手中的茶盞,好奇地問道。

只聽白素心緩緩道:“若是父親將女兒或者二姐嫁到了涼州,他日您又回京做官了,這當如何是好?”

白毅天的眼神中先是有些遲疑,但很快便恢復了清明。

三女兒一向能看清局勢,去年他可是因為聽了三女兒的勸告,這才遠離了皇子間的紛爭。

那位接替他位置的胡大人早已斷了消息,估摸著已經是遭遇了什么不測。

至于兵部尚書的位置,目前也是暫且由禮部的郭尚書暫為代理的。

朝中已是無人承接這個兵部尚書的位置,三女兒說的不錯,他或許早晚會有回京做官的那一天。

“若是為父多年都不回京,你與你二姐便都不嫁人了嗎?”

白毅天的疑惑并不難理解,他不像白素心擁有先知的能力,因此總歸是顧慮的多一些。

白素心只是淡淡道:“父親回京的那一日不會太遠。”

白毅天暗暗點了點頭,腦海里不停地回味著三女兒所說的話。

三女兒究竟說的是什么意思,白毅天一時還沒弄明白。

白素茹一向猶如一個透明人一般,因此這個時候同樣是沒有開口說話。

關于這位二姐的婚事,白素心亦是不清楚該如何安排。

前世白素茹并沒有成婚,也不曾定親。

抄家之后據說白素茹與她一同入了宮,但那日面見平武帝的卻只有白素心一人。

那時的白素心不明白,為何平武帝獨獨召見了她?

直到多年之后,白素心才得知當初母親林傾荷跟隨外祖父闖蕩江湖的時候,曾救下了一位少年。

那位少年便是微服出宮的平武帝。

平武帝對林傾荷的相救一直還沒有找到機會報答,便聽到了林傾荷病故的消息。

因而平武帝便把這一份恩情轉還給了白素心。

對于身為九五之尊的平武帝來說,保全白素心的一條命留在宮中,便是對救命恩人的報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