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選皇夫
太學院和國學的事定下了基調,姜元羲親自寫了圣旨,交給了姜伯庸這個尚書令,盡早辦好此事。
至于世家的反彈,姜元羲也有過打算,若是蹦跶得太過厲害,她不介意長安城流血。
結果并沒有出現她擔憂的事,世家竟然沒有反對,而是詭異的沉默了下來,后來她仔細一想,倒是明白了世家沉默為何。
朝廷空缺的位置太多,科舉舉行在即,世家都在虎視眈眈著科舉取士呢,不敢在這風口浪尖上鬧騰,萬一惹惱了她,下命令讓他們家的子侄不能參加科舉,這可是家族的罪人。
一個蘿卜一個坑,早一點把坑占了,才能早點為家族謀利,反正不少世家想就算陛下開辦國學,初見成效最快那也得七八年、甚至是十幾年之后,到那會兒的光景是怎樣的都難說呢,何必為了那么久遠的事現在就鬧騰上?
留給他們的時間足夠多,這樣的自信在三月中旬舉行的科舉上被打擊得零落成泥。
科舉取三輪,姜元羲為了更好的取能臣而不是書呆子,還召了顧以丹進宮商討科舉考核的內容,足足討論了一整天才確定下來。
科舉三輪的考題全是姜元羲親自出的,三輪過后還能留下來的人就可以出仕,但出仕的起點高低取決于四月中旬的殿試。
而榜上有名能去長安宮參加殿試的人里頭,竟然有三成來自一個地方——丹陽縣太學院,剩下的六成是世家子,最后一成是其他各地的學子。
突然冒出個能頂得上世家一半的地方,不少世家都懵了,紛紛以為丹陽縣的學子是提前從女帝手中得到了考題——誰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丹陽縣是女帝龍興之地?
萬一是女帝覺得不能讓丹陽縣丟了她的面子,所以偷偷給了考題那些學子,然后丹陽縣的那群人才能在科舉上大放異彩。
這樣的聲音才剛剛出現,就被忙里偷閑關心了一下自己門生子弟的段公噴了一臉唾沫。
老人家正忙著編纂《百家盛典》,要不是得知他教導著長大的丹陽縣太學院學子都來了長安城參加科舉,他連科舉都沒空理會。
丹陽縣學子來到長安城的第一天,段公特意抽出了時間見他們,主要是傳達一個意思:他等著在科舉金榜題名之后為他們慶祝。
等結果出來之后,段公非常滿意,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覺得丹陽縣的學子們非常給他長臉,他還沒來得及跟其他一同編纂的大儒們吹噓呢,就聽到了丹陽縣學子科舉舞弊的風聲,當下笑容一收,怒目金剛出現。
段公是這樣昭告天下的:“丹陽縣里有一座太學院,跟長安城的太學院一脈相承,甚至丹陽縣的太學院才是祖地,而老夫作為太學院的山長,這些娃娃們的啟蒙都是老夫親自教的,你們覺得他們科舉舞弊,莫不是在質疑老夫的學識?
不服?不信?簡單的很,你們親自出題,讓那些娃娃們跟你們的子弟在你們面前一同答題,若是他們答不出來,老夫親自把這群丟人現眼的不肖門生趕回去。你們這是埋汰誰呢!”
段公用自己的名聲做保證,這些風聲迅速消失,段公的學識無人敢疑,只這件事并沒有就此結束。不少世家子不服氣,憋著一口氣準備在殿試上扳回一城,聽說殿試是陛下當場出題,就不信丹陽縣那群人還不露出馬腳。
而四月底,大雍王朝第一次科舉取士的結果也出來了。
頭名狀元來自姜氏子,榜眼來自丹陽縣太學院,探花才是世家子。
雖然頭名不是丹陽縣的人,但這個結果世家子們并不高興,因為狀元即便出身皇室,但他跟榜眼是同窗——即狀元也是在丹陽縣太學院讀書進益的。
而在二甲進士里頭,丹陽太學院的人更是全部在列,至于同進士,根本就沒有丹陽太學院的人,世家子竟然被比了下去。
這下子不少世家都生出想要派人去一探丹陽縣太學院究竟的念頭了。
其實也不怪這樣的取士結果,姜元羲科舉取士更多的是想要能臣,就算不是能臣,那起碼也是能干實事的,怎么才算是能干實事的呢?
在姜元羲的認知里頭,要懂農事、要懂水利、要懂算術等等,而這些都在考題上體現,世家子不知姜元羲要怎么考,可這些在丹陽縣的太學院里頭是有教導過的,姜元羲沒有把考題告知他們,卻難不倒他們。
但這樣的東風壓倒西風的事未能常見,等世家琢磨透了科舉取士的內容,下次再舉行科舉,丹陽縣的學子未必能干的過世家子。
一句話,還是底蘊不足。
但這樣的結果姜元羲已經很滿意,丹陽縣本就是龍興之地,丹陽縣的人對她忠心不二,他們當官,只會更忠心耿耿的為她辦事。
大雍王朝奠定根基的頭幾年有這些人在,她也能輕快不少。
把科舉取士出來的人都放到各衙門后,大雍王朝終于開始快速運轉起來,忙得腳不沾地的姜元羲也終于能歇一口氣了。
不等她松快,又有幺蛾子了。
這回既不是朝臣鬧騰,也不是世家作妖,弄出幺蛾子的人是姜氏族老。
這些人作為一族老人,在輩分上是姜元羲的祖父輩,都被她冊封為王爺,十幾位宗老齊齊聯名上書,請求她大選皇夫,早日誕下太子,穩固國本,以安民心。
這樣的請求出來之后,眾人才恍然,女帝已經年二十了,就算是世家小娘子,這樣的年紀也早就嫁人生子,先前大家忙著建朝立國,都忽略了這點,鄭幼娘見姜元羲天天忙得停不下來,只顧著心疼她的身子骨,這會兒聽到宗老的上書之后,鄭幼娘也起了心思。
長安宮一舉一動都牽扯著眾多人的注意,幾乎是姜氏宗老提出這事半天之后,所有世家就收到了風聲。
“女帝選皇夫,這是個好機會,若是能讓我們家的孩子當上皇夫,女帝生下了孩子,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