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涅殃

第四十八章 五皇子

一手抓著胸口,又是一拳重重打在其臉上,紅衣少年喘著粗氣,嘲諷道:“不得群聚,只是蝦兵蟹將,你再還手啊!”

打臉少年一目已是流血青紫腫脹不堪,另一目仍憤憤瞪著紅衣少年,揮出一拳,卻無力被紅衣少年攔下。閃舞小說網其實打臉少年剛十歲過半,二人身高有些差距,多攻紅衣少年下顎,紅衣少年則好打其臉目。

孔仲卿和剛退下的三人見狀忙是上前,兩人駕著打臉少年,兩人攔著紅衣少年,這才能分開二人。孔仲卿也是意識到了先前眾人群欺這紅衣少年實有不該,拉開打臉少年后便沖著紅衣少年捧手一鞠道:“不問公子有錯在先,我等群起而攻,實是不該,還請公子原諒。”

紅衣少年一擦嘴角調轉側身還不領情,是壓根不覺得自己先前有錯。

以打臉少年為首,又想沖上去廝打,口中嚷嚷著,“若不是他擅自推開我等房門探看,我們會打他?瞧瞧他那態度,我們哪里有錯?”

“是啊!是啊!該他道歉!”

“范綺雯,住手!”這時,姜子陽等人到場,也聽到了孔仲卿賠禮,打臉少年等人所嚷,環視一圈確見眾學生房門大開,但姜子陽先行喝退打臉少年等人。35xs后姜子陽竟捧手沖著紅衣少年一揖,頗為客氣問道,“學生不該,五皇……”

“咳!”姜子陽身側一人提醒,姜子陽忙改口,“梁公子可傷到?”

姜子陽身側二人已是到了那梁公子身后,一人先行詢問得允后才是近前察看梁公子傷勢,后代為回話姜子陽,道:“公子無礙。”

姜子陽松了一口氣,又回身訓斥范綺雯等人,“你們平常打鬧,今日竟還群聚圍毆,無論事出何因,都是不該。現罰你們回屋面壁,三日不得進學堂,什么時候知道錯了才可出屋!”

范綺雯等人立即再次怒目,牽扯到傷處疼得齜牙咧嘴,還張嘴欲辯,但看姜子陽面色嚴峻,還算尊師聽話,末了也只是多瞪了梁公子幾眼,便是應了姜子陽一聲“是”各自回屋。

姜子陽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見孔仲卿還在,便吩咐孔仲卿道:“你去喚乳娘來,給他們上上藥。”

“是。”孔仲卿答應一聲,但沒立即就走,側了側身看著小二月。

姜子陽這才留意到孔仲卿側身后二月,詫異問道:“這姑娘是何人?”

孔仲卿答道:“小姐名二月,說是皮懷禮妹妹,來尋他。35xs”

姜子陽左右看看,不見皮懷禮,便對孔仲卿道:“先帶到懷禮屋中等,你先去喚乳娘來,再去找找懷禮身在何處。”

“是。”孔仲卿這才動身,先是送小二月進了皮懷禮宿屋,然后離開尋人。

姜子陽請了梁公子等人離去,至姜子陽另兩排末尾屋中。

片刻后喬喬氏拿了傷藥過來,各屋分發后著重親自為傷得最重的范綺雯上藥,不管范綺雯痛呼,不斷訓斥,“現在知道疼了?打架的時候怎的沒個輕重?瞅瞅你這眼睛傷的,還要不要了?”

“哎呦!哎呦!要!要……我知道錯啦!乳娘您輕點……啊!疼!您輕點呀!”

范綺雯正是孔仲卿室友,小二月久等坐不住,清晰聽著范綺雯痛呼便是到了隔壁門口。望著里頭喬喬氏雖嘴上嚴厲,但手上其實是輕了又輕,細致為范綺雯上藥。小二月回想,剛剛見那紅衣少年梁公子表面輕傷,但衣服下面還多受腿腳傷得也重。偏偏他自個兒還不說,這會兒子跟著姜子陽走了,也不知有沒有人給他上上藥。

小二月天真心善,看了看手中還握著的兩串臟糖葫蘆乖巧丟棄在門口該是丟物的竹簍,從范綺雯屋中拿了一盒傷藥,便去尋找那梁公子。二人也沒留意。

姜子陽屋內,左臥房,右藏書,中間小廳兼書房。梁公子坐在僅有的桌案后。姜子陽和梁公子兩名隨從則站立說話。

姜子陽仍不斷向梁公子請罪,“草民教學無方,致學生頑劣,叫五皇子多受驚嚇傷及身體,還請五皇子降罪。”

原來這梁公子竟是當今圣上五子,五皇子梁允,與皮懷禮同歲一十二。除皇后為太子妃時便嫡出的現年十七歲長子太子外,也是皇后嫡出次子。皇家不比平民,規矩更嚴,只皇后為妻,所出為嫡子;其下封妃者實也為妾,所出皆為庶子。可見梁允身份之尊貴,出生時便得封宣親王稱號,雖因年幼還不賜封地,但要知與其同歲稍長幾月的四皇子至今還不得稱。若當今太子無才,其便是太子的第二順位人選。

梁允已消氣,不多為難姜子陽,擺了擺手,道:“我既隱瞞身份,不怪不知情者不尊。”

五皇子兩名隨從其一忙下跪請罪,“卑職看護不周,請五皇子降罪。”

這人是宮中帶刀侍衛,名王五,年二十歲。是左領軍衛大將軍,先帝在位時曾出戰疆場,立下戰功后得封爵位三等開國公的王將軍家中庶出五子,因此得名。王五此次便是奉皇命隨行看護五皇子。現五皇子受傷,他難辭其咎。

梁允覷了王五一眼,念一路上王五隨侍在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便也沖著王五擺了擺手道:“是我命你留在屋中,自己出來逛逛,不怪你。”

“謝五皇子開恩。”王五叩謝起身。

這時,五皇子隨從另一人捧手而出,請示道:“臣奉皇命商請姜子陽再入朝為官,擔任少府監卿兼任太子少師。現姜子陽不愿入宮,還有皇命,看五皇子是否愿在新竹堂就學?”

此人是太府寺少卿方忠信,現正暫代太子少師一職,除太子太師——屈太師正職教導太子外,其主要負責教導五皇子梁允習書。

梁允聞言撇了撇嘴,不置可否,先問道:“吾未成年,父皇怎就叫我離京?”

方忠信忙解釋道:“皇命只說叫五皇子先在新竹堂學習一年,若合適方可延后,多則三載,但年時節慶,或若有事皆隨時告假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