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涅殃

第六十六章 殿考中

時圣鄌高宗承觀一十二年,秋近,大明宮,含元殿上。閃舞小說網

今年圣上榮寵,親自出題監考,由巡察御史狄大人做副監,合初考會試與殿試為一,直接在含元殿外設坐,應考者皆可直接參與,有幸一睹龍顏。說是這么說。

圣上高坐于含元殿門前,兩側宮人撐傘伺候。底下考生坐位最近的也是在龍尾道樓梯之下開外十米處,還不敢當真高抬頭去窺探,悄悄抬眼只能模糊看清圣上下巴。坐位最遠的則快排到了御橋,只能遠遠模糊望見圣上端坐身影,如同拇指大的小人,五官根本難辨。這倒是叫各位考生心中愈加發力,更渴望高中進取,如此一來便能進了含元殿,清楚一睹龍顏。

皮照民報考較晚,坐位便在最末。但他沒有去望那遙不可及的高高在上之人,而是先打量了附近一番。每位考生的坐位之間還間隔五尺,很好地避免了交頭接耳作弊之嫌。場上一周也是每隔七尺便有一官兵把守。除了高坐圣上,副監狄大人也在圣上旁側設有坐席,但狄大人只在圣上宣布“開考”之前立于坐處。待圣上宣布“開考”,一旁太監高聲傳達之時,狄大人便離開了坐位,同次之還有幾位監考官員一同四處巡查。閃舞小說網

在四周“嘩啦嘩啦”的輕輕翻動試卷之聲中,皮照民也收回了打量目光,翻過試紙先行仔細閱卷。考題分為兩部,一部為一句問答,題為一句,應答也該為精短一句,共三十五題;二部則是設命題,叫考生以長篇形式自由發揮不限篇幅短長。聽說今年的長篇命題有三,每位考生所得的考題皆不定是哪一個,便是進一步防止了作弊之嫌。

皮照民已很快答好了問答之題,正盯著自己卷上的長篇命題“百廢待興,何以抓周”做思量。不知不覺一道人影近前,駐足片刻。

狄元芳稍看了看皮照民已答之題,點了點頭,見皮照民又很快抓起筆來,開始利落揮筆做命題應答,也沒多做逗留,又去巡查旁處。

兩個時辰后,最后一根時香灰落,圣上一抬手,太監便高聲宣道:“時間到,考生停筆!”

皮照民剛剛好寫完最后一字,一邊應聲落筆,一邊稍看,自己竟洋洋灑灑足寫了十五、六張宣紙。落筆之后考生就不可以再動桌面上物,皮照民顧不得桌面試紙有些散亂,雙手恭敬收于桌下,也得空左右看看。

只間皮照民左右之人桌面上也似乎如此,不過有心細數,那二人應答長篇命題所書宣紙皆不多過十張。那二人也不是倉促停筆,甚至在被宣停筆之前就先一步落筆,還能有時間等著筆墨皆干,稍稍整理了一遍篇頁先后,只有最后兩張墨跡還未干透,依然攤開晾在桌面上。

皮照民對比之下不禁擔憂,自己是否應答過于繁復,有些事情怕也有些逾舉,本不是他能議論之事……

已有宮人手執托盤,分每一豎排由前往后一一收取各考生答卷。見前方有人低聲對收卷宮人叮囑幾句,宮人雖不出聲,但皆點頭應下,手中稍多耽誤動作。待宮人收到了皮照民這里,他先顧不得反悔已答恐有失,也低聲對那宮人道:“有勞宮人,由左至右答紙為先后順序,末頁恐還未干,還望宮人多加仔細。”

那宮人對皮照民點了點頭,先收取了問答之卷和先頭幾頁干透宣紙,按順序合靠在一起后從一頭卷起,成為一卷用布繩捆扎。后宮人一張一張拾起還未干透的宣紙,吹拂一番,若能干透也再拆開捆繩同卷一卷重新扎好,外用布包再行包裹捆扎。扎巾上有簽注明考生何人。最后幾張未能干透的,但確保好歹疊放無礙,宮人便攤開來依然細致順序疊放,另至一盤,后將皮照民包好紙卷也放置于同一托盤上。

皮照民的坐位是在這一排最后,宮人收完他的,便是完成了工作。他手中已疊加捧著五六托盤,最下方都是一捆捆前頭考生完整答卷,一個盤子上便能碼放了十幾卷;那上頭的托盤中皆都如皮照民的,有攤開放未干答紙,和一卷包好答卷。

皮照民看著宮人仔細,安下心來。

后一眾考生皆在原位上等。圣上、狄大人和幾位考官退入含元殿,殿門未關,也算開堂閱卷,盡顯公正。

人人都可以看到,圣上叫隨侍太監隨機抽取考生試卷奉于面前,是與眾位大人一同閱卷。圣上自己直接看過的卷紙,在看后分成了三份,一份數多,圣上只看了一會兒都沒看完便落,定是落榜之卷;一份圣上一字不落看完后落,目前為止數量五六,該是有望進取之卷;一份則到目前為止還是空盤,眾人都猜該是何龍鳳才能獲圣上青睞,定是前三甲之卷啊!

其余包括狄大人在內閱卷后則只分成兩份,大數落榜,少數是他們認為可取進之卷。待全部卷紙都閱完后,他們選中的試卷還要奉給圣上再閱,圣上又從中擇選一番,有人落榜,有人進。期間圣上也會與狄大人等人稍作商討,有些圣上沒能看中的試卷,全靠著狄大人幾位力纜狂瀾才得以落入取進之盤。可見圣上并不是一意孤行之人,聽屬下據理力爭,都會作為參考。

奇怪的是,三甲之卷還未選出。難道是過后還會再重審取進之卷,從中擇選?

這時,全部能取進試卷圣上都已閱過,問身旁太監道:“可見考生皮照民答卷?”

太監恭敬應道:“回圣上,無皮照民之人答卷。”

圣上皺了皺眉頭,先看向了狄元芳。狄元芳不用圣上開口詢問,便做搖頭,表示他也不曾見。

圣上便問眾人道:“你們何人閱過?”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始終無人應聲。此次圣上親自閱卷,本沒做掩名,哪一份答卷是哪一個考生的,大家可都是知道的。但數量太多,許有人閱過,卻未看中,一時記不清了也是有可能的。

圣上并未為難眾人,只問收卷十數太監道:“你們誰收的皮照民答卷?”

收取皮照民那排答卷的太監便上前來,恭敬應道:“回圣上,是奴才收的。”

“你取來給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