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54大雪
354大雪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妹姒書名:
遠方之地,或是凈土。
“玫兒果然不凡。”徐立前視察人員安排,忙的焦頭爛額,卻又亢奮不已。他喜歡看到人們麻木死寂的眼中生出光亮的樣子!
“三艘海船,九千多,將近有萬人之數了。”徐夫人淡淡地道:“后續若是順利,應該能有十萬人。眼下我們這片地方,再接收三萬人就能飽和……該準備的,要準備起來了。”
“是,母親,大家早就等不急了。有些人還跟我反應,說咱們徐元的步子邁的太謹慎了呢。”徐立前道。
大夏的流民一直在斷斷續續地過來,這片土地一天比一天熱鬧。有了人,看到了希望,征兵工作也非常順利,訓練半年已經差不多了,需要的是實戰。
多少人正渴望著建功立業!
更何況有渤海國這批人前來,眼下的土地就顯得太少了!
“步子邁的慢,才能走的穩,走的遠。”徐夫人道:“立行,你記住,我們的新興勢力,切忌不能鋒芒太過,盲目擴展。而我們年輕,有的是未來。”
“你沒見宣仁帝,寧可放棄原屬于大夏的土地,也要將拳頭握起來,寧于一塊嗎?若是攤子鋪的太大,難免顧此失彼,得不償失。”徐夫人道:“你如今身份不同,凡事一定要冷靜,切不可被人鼓動,一時腦熱,失去理智。”
“是。兒子記住了。”徐立前肅然道。
“你兩個妹妹,惠兒有實干,能幫助你處理具體事宜;而玫兒卻能給你意外之喜,比如與洪光道長的交易,比如那注音之法,比如這一次的偷渡人口。我想要說的是,玫兒心性自由天馬行空,若她做出了什么決定,你最好都要支持。她不會做蠢事。”徐夫人道。
“我明白的,母親。”徐立前笑著道:“玫兒聰慧,總能讓人側目。她想要做什么,我當然都會支持她。”
徐玫想要做什么呢?
她其實也并不清楚。
莫仁離開之后,她在渤海國夏園里停留了一陣子,直到深秋殺至,天空開始飄雪,也沒有想要離開的意思。
她有一兩年沒有看過大雪了,有些想念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的景致。夏園是屬于徐元的產業,無論是王后一派,還是王叔一派,交戰的時候都避開了這里,讓這所精致的江南園子尤為安靜,宛若是一方凈土。
徐玫偶爾會出門,站在不為人知之處,觀察一條條平民百姓居住的巷子,替徐家賽選會愿意前往南洋避難的人家。她關照的,都是忠厚良善的人家,但凡有奸猾罪惡之輩,她一概掠過不要。她篩選了通知了徐家,徐家就會派專門的人過來游說接觸。
她的感知能力十分強大,特意施展之下,方圓三里的動靜,她只需心念一動,便能全部知曉。
比莫仁靠著鳥雀做眼睛,要厲害多了。
徐玫相信,此時這世間,或許有武功內力比她厲害的前輩高人,但論感知能力,絕不會有人超過她!
她開始稍微能理解一些洪光道長的能力了。哪怕僅僅是皮毛。
徐玫有時候忍不住想,此時此刻,若是洪光道長再次出現問她愿不愿意同他離開前往另外一個世界……每每想到此處,徐玫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打住,不要再想。
她會自己繼續想,會陷入悔恨的情緒之中,出不來!
當然了,由她篩選出來的,只是少數。徐家所送走的更多的人,也并非來自王城之中,而是王城之外,那些飽受戰亂之苦的小鎮和村莊。徐玫會出門做這份工作,完全是她自己給自己攬下來的差事。
除了這樁差事,其他的時間里,她開始研讀史書。
神魂更進一層之后,她明顯感覺自己的腦子更加聰明了些。過目不忘,許多晦澀難懂的內容,她總能很快就得到明悟。
或許,結束戰亂,讓盛世再臨,會是一件十分有意義且值得忙碌地的事。
徐玫想。
這一場雪,鋪天蓋地,下的極大。
渤海國兩方的仗也不得不停下來。人凍馬疲,大雪及膝,道路難行,怎么打仗。
“小姐,咱們要留在這里過年嗎?”大麥問道。
“恩。”徐玫眺望著天地之間一片素白,道:“這么大的雪,已然成災。不知道外面會有多少百姓活不下去了。我想,這個冬天,會有很多不愿意離開故土的良善百姓,為了兒孫子女活下去,會愿意背井離鄉。”
“可婢子聽說,咱們徐元的土地,沒法子養更多的人了。”大麥低聲道:“昨日婢子還聽到商會有人在討論說,是不是不要再繼續了呢。土地上要長出糧食,總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而這三四個月,那些才過去的人口,老老幼幼,都是要徐家供養的。消耗很重。”
“徐家是做生意起家的,怎么會白白供養他們,做虧本生意?”徐玫有些驚訝,嗔道:“你聽誰在說些亂七八糟根本不通的話。這些人上了船,這一路上的開銷的確是徐元所出,一日也不過是三五個饅頭,一個橘子罷了,這種開銷,徐家承擔的起。而他們到了地方之后,若有積蓄之人,完全可以購買房屋和開墾之后的熟地,仍然做個小地主;若實在一窮二白的,能出力做活的,則完全能夠在其他地主那里找到活做,養活一家人;又或者從官府之中接受借貸,借到開墾土地的工具和種子和糊口的糧食,按照官府規定,憑著雙手開墾出自己的土地來!有了收成,當然就能還賬了!”
“又或者,一家人若有一個青壯肯當兵,立即就能獲得一筆不少的安家費,足夠安置一家人半年的生活了。”
“怎么能是白白養著他們?”徐玫搖頭道:“他們給徐元創造出來的利益多了去了!”
“啊,是這樣啊。”大麥有些不好意思,道:“婢子也就是聽人說了,原來是胡亂說的。”
“徐元要立足南洋長期發展,只靠著經商所得吃老本怎么能行。”徐玫搖頭道:“再說,徐家商行是徐家私有財產,徐元卻是為公。這公私之間,總有需要分清楚的那一天。官府要有收入有支出,方才能長長久久,怎么能一直指望著徐家貼補。”
她看了不少書,也從經書之中明白了許多,所以才明悟了這些道理,看的分明。此時,左右無事,她還愿意耐心地給大麥解釋一番。
“婢子有些明白了。”大麥吐了吐舌頭,道:“就像大夏朝廷的國庫不能找皇上要銀子花,反而要供給皇上一些開銷一樣。”
“你說的對。”徐玫贊了一句。
大麥有些臉紅,低下了頭。
大雪不停,淹沒了膝蓋,幾乎到了成年人的大腿根了。已然成災。
雪后初晴,太陽有氣無力,風冷刺骨,將一切都凍的死死的,完全沒有一絲消融的跡象。只怕非要到開春之后,方才能有所改善。
城里許多人家已經斷了糧食,慘淡一片。
似乎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
徐玫踏在雪上,放開感知,俏臉一片冰冷。她走出城,走過幾個尚有人跡的村莊,臉色越發不好看了。
天災的結果,總是太相似。
回城的路上,徐玫腳步一頓,停下來,飛快地踢開積雪,從雪地里抱出了一個孩子,掌心貼在其后輩,立即開始運功,想讓孩子暖和一些。
小孩子不過五六歲的樣子,衣衫有些單薄,卻用料考究十分齊整,不像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會被埋在了雪地里,僅剩一口氣。
徐玫運功之后,見小孩子面容又青白轉而滾燙,不敢怠慢,立即帶著人去了徐家會館。會館之中有大夫,接過孩子之后,幾針下去,搖了搖頭,道:“小姐,恐是救不活了。”
這么小的孩子。
眉目精致的不像真的。此時面頰潮紅,更顯可憐可愛。
徐玫揮手讓大夫下去,從戒指之中取出一粒藥丸,塞到了小孩口中。藥液劃開,小孩子的臉色立即開始好轉,紅潮漸漸消退,呼吸也平穩了許多,只是體溫仍然沒有完全降下來。
徐玫沒有再給他用藥。
會館的主事過來問候,徐玫讓他將小男孩檢查一番,問道:“看出他是哪家孩子了嗎?”
這般長相的孩子,一看就絕非尋常人家能夠養出來的。
那主事搖搖頭:“屬下眼拙,就連這身衣服的料子也認不出。”
小孩身上別有其他裝飾,只有手腕上了一個非金非玉的鐲子。那主事之人想鐲子摘下來認一認,但轉動半天,卻怎么也褪不下來。
鐲子明明很松。
徐玫看出異常,開口道:“算了。待人醒了再說吧。”她想了想,道:“將他送到夏園吧。”
主事領命。
三天過去,小孩仍然未醒。
他的體溫從滾燙到微燙又到正常。當他體溫正常的時候,眾人都以為他很快就能醒了,但卻怎么也沒想到,他不僅沒有醒來,而且體溫竟然繼續向下降,直至變得無比冰涼。
若非是仍舊有呼吸,所有人都會以為,他已經死了。
“這位小公子情況倒是匪夷所思。”朱燕摸了摸小孩子的額頭,被冰涼的溫度嚇了俏臉一白,有些擔憂地道:“也不知是生了什么病?小姐,要不,婢子再去請幾位大夫來看看吧,說不定誰就有法子呢。”
徐玫搖搖頭:“沒用的。”
小孩子這種情況詭異的很,尋常大夫,哪里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唉,當年小姐您救下殿下的時候,殿下也不過是餓暈了,喝了兩碗粥,就緩過勁兒了。”朱燕陷入回憶,又一臉擔憂。
“再等等看吧。我們反正已經盡了心,活不活,要看他自己了。”徐玫的目光再次落在他的手鐲上。
怎么看,她怎么覺得,那手鐲,和她的戒指有太多相似!
當風從大海上吹過來之時,就是春天要到了。
冰雪開始消融,露出大地黑色的泥土。渤海國境內,尤其是城外村鎮,竟然十室九空!
徐玫乘船,迎著海風,開始南下。
“聽說你救了一個古怪的小孩子?”莫仁問道。
開船之后不久,沒有航行多遠,他竟然乘著金雕,出現在了徐玫所在的海船上。
這個冬天,大夏的形勢還不錯,沒有天災,也沒有外敵擾邊。實際上放棄了一些地方,僅僅是整合一部分國土,讓他極有所得,如同五指張開大有疏漏的手掌被握成了一個拳頭。
但這種不錯的形勢,隨著春日的到來,顯然是不會再持續下去了的。
大康已經放出話來,任何勢力,都不允許向大夏流入一顆糧食!同時,大夏聯合北方胡人,西南張氏,南蠻波斯國,南方緬甸國等等諸多勢力,準備就在春天三月,一同興兵分食大夏!
“大夏局面到了最危難之時,你不想著怎么多存點兒糧食物資好度過青黃不接之時,也不想著整軍備戰好迎接接下來的群狼……怎么還有心情跑到我這里來,關心我救沒救一個小孩子?”徐玫睨著眼睛問道。
那頭金雕在海面上翱翔,時而撲進海面,竟然能捕食海魚!
真是不錯。
騎乘起來,肯定很不錯。
莫仁微微一笑,道:“那群狼不是三月才來嗎?我不是神人,不能總繃緊神經,總要休息一兩日的。再說,師妹救人……我怎么能不關心呢?當年,我就是師妹救下的嘛。”
推薦作者君完本作品《第二春》
一場災難,林家被下了大獄。
林氏出嫁女也跟著倒了霉,低頭做人之下,也免不了被送進佛堂別院,得到一紙休書也是稀松平常。
林宜佳悲愴之下心底又有一些慶幸,因為她的丈夫更加體貼她了。只是,在喝過夫君親自送上手的安神湯之后,再醒來時,突然回到了十二歲那年,母親開始為她精心挑選夫君的時候。
《江南春》
沈氏家族有一道族墻。
沈柔凝耐心地在族墻內生活到十二歲,才終于有機會踏了出去。
瞧瞧這江南建寧京城的繁華盛景。
也想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使得她的母親對情癡的父親,對親生的兒女,從來都是漠然相對?
世家朝堂,涉及閨閣女的風波從無新意。
真相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且不管情愛……世家那么大,她想要先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