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行一世

第219章 孝敬馬丫

皇上震哥要找自己的娘的事情,觀丫是知道的。

在觀丫為皇上震哥生了一位公主后,皇上震哥經常來看望觀丫。

震哥把馬丫找一個女人冒充他娘之事,悄悄告訴了觀丫。

觀丫對馬丫也因為上次不同意她進宮的緣故,使得她錯失了選做皇后的機會,她心里對馬丫是有意見的,到現在她還耿耿于懷。

所以觀丫潛意識中,心里是反對她的親娘馬丫的。

哪有做娘的這么坑閨女的?!人家想把閨女送進宮里做妃子還不夠呢。

在觀丫看來,馬丫是公主,她的榮耀已經達到了頂峰,她不需要通過自己女兒因為做了皇后而炫耀自己,不需要通過自己女兒做了皇后而得到好處。

馬丫有的是銀子,身后有的是強勁的人手。

馬丫都可以左右皇上人選,把她自己的兩個侄子送進宮里,她還需要女兒為她掙得榮耀嗎?!

但是,觀丫心里不禁發問:老娘啊,你可知道你的女兒也是想榮華富貴么?!

馬丫再有錢,馬丫再是公主,但是它不能給觀丫帶來面子啊!

觀丫心里這么想,就要皇上震哥先順從馬丫,不要跟馬丫過不去,要不然,馬丫手中的暗探隊伍,很可能不會交到震哥手中。

甚至······觀丫想,馬丫能換了他這個皇上!

觀丫要皇上震哥自己派人去明察暗訪他自己的娘。

年輕人在一起,想法比較容易一致。

皇上震哥對于觀丫站在自己的這一邊,他對觀丫非常有好感。

在皇上派王絆去找自己的娘的過程中,其中有好幾個冒充皇上娘的女人,但是都被一一鑒別識破了。

鑒別后還不能處罰她們,她們也是孩子被丈夫偷著賣了的女人,一個個還是很可憐的!

鑒別她們假的辦法,那就是她們是不是大屁股,再有她們身上的胎記是不是長在腰上,最后一步,當然是由震哥的舅舅來鑒別。

看這個女人的模樣,即便有些像,再問些以前他們在一起生活上的一些細節。

也就是說,想蒙混過關,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皇上對于自己這唯一的親舅舅,對他非常好,先是讓王絆給他份差事,后來還在北都賜他一個院子。

當然,這些事情都由王絆來手,暗箱操作。

那么王絆交給皇上震哥一份什么差事呢?

那就是讓他暗中繼續尋找他的姐姐,他專門負責這件事。

為了讓他安下心來,便以賜他一座宅院為由幫他。

當皇上震哥的舅舅得知外甥就是皇上的時候,他更加急于要找到自己的姐姐了。

找到姐姐,他就等于有了靠山,比現在靠著皇上更加地穩妥。

這就是王絆的精明之處。

王絆鼓勵他,說花錢的事情他不用愁,這筆錢,皇上會賞他的,如果他能找到他的姐姐,王絆說,到時候他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做官,想賺錢,他想什么有什么,皇上的娘會在皇上面前為他說話的。

好了,皇上舅舅去找他自己的姐姐這事,不去論它了,反正后來也馬丫找著。

為此事后來還傳了多個版本,有說他的姐姐逃出北都后,被人牙子給販到了偏遠的山區,做一個瘸子的婆姨了。

有的說他姐姐出去后,路上遇到劫匪,銀子被人搶去,人也被劫匪給殺了。

最離奇的說法,那就是她在兒子八歲那年做了皇上后,她為了接近皇上,跟著徐小妹道士學修道.想著有一天,她以道士的身份進宮去,就能見上兒子一面。但是后來她發現,修道成仙比與兒子相認重要,她就真的一心一意潛心修道了。

反正各種傳說都有,就是見不到她本人。

那么皇上震哥的娘到底在哪里呢?

其實她逃出去后,沒幾年,等到北都這邊風平浪靜了,她又回來了,她去了一個大戶人家做了下人,老死在了大戶人家。

她至死都沒有認自己的兒子,因為她知道,不能給兒子添堵,不能給兒子添麻煩,她隱隱約約知道她的兒子是怎么回事了。

有一回她在人群之中看到皇上的威儀,她激動的老淚縱橫,還被跟一同去的媽媽嘲笑,說看到皇上,用得著那么激動嗎。

在這期間她并不像馬丫揣測的那邊,她找到了自己的娘家,她也回過娘家,只是她不敢進屋與弟弟相認,就遠遠地看著。

等到她找到她爹娘的墓地的時候,她夜間一個人去墳頭上哭泣。

后來,她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別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了,她被賣了之后,她就完全不屬于這里的人了。

再說,她窮困潦倒,她知道弟弟也許看在姐弟情分上可憐她收留她,但是弟媳婦呢?再說到時候自己會不會連累弟弟一家?

她弟弟到了北都后,在到處找她的時候,她就在離她弟弟的家不到三里路的一戶大戶人家里做傭人。

他們姐弟兩個至死都沒有再相見。

她受著苦,她的弟弟倒是因為她的緣在享福,這真是件滑稽的事情。

好了,關于皇上震哥尋找自己的娘的事,該告一段落了。

提這件事,主要就是為了說明皇上與馬丫之間,從此有了一條鴻溝。

那么我們該把視線轉移到王絆身上了。

太皇太后張氏死了,內閣重臣中,也都在幾年之內死的死,告老還鄉的告老還鄉。

皇上對于新上任的內閣大臣,當然沒有老臣那么讓他放心。

皇上又不能每件事情都去處理。

這期間,作為皇上最信任的王絆,就脫穎而出了。

王絆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在沒有了太皇太后的約束,沒有了以前元老級別的內閣大臣約束,他在得到皇上相當信任的情況下,開始弄權,他根本不把新上任的這些內閣大臣放在眼里,他們不但根基不深,還不得皇上信任。

王絆把主子哄好了,什么事情就好辦了。

過去太祖皇上立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牌匾,在皇上震哥看來,只是笑笑。

要知道,此時的皇上,還不到二十的年紀,她信任誰去?

先皇留下來的忠心耿耿的內閣老臣,都不在了,皇上只有對從小到大一直伴隨在自己身邊的王絆信任了。

有什么事情,皇上震哥都跟王絆商議。

王絆揣摩透了皇上的心思,什么事情都順著皇上的心意來,順著皇上的意思說,他溜須拍馬,很得皇上的寵信。

人一旦受到寵信,那么他做什么過分的事,在寵信他的人看來就屬于正常了。

想見皇上,得找王絆,想升官,得找王絆。

找王絆,那么你就得花銀子。

所以王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受賄了許多銀兩。

他倒也會做事,他把收來的銀兩,散出去一部分。

王絆打算給自己建造一所豪華的宅子,這事讓誰去辦呢?

他把建造豪宅這樣的差事,交給了花姐去辦。

他跟花姐笑著道:“銀子不是問題,宅子一定要絢麗!”

花姐就來問馬丫怎么辦,要不要賺他一筆?

馬丫回道:“他的錢來的那么容易,賺!”

事實上,王絆用這樣的辦法,去堵馬丫的嘴,就相當于他跟馬丫在分他受賄來的銀子。

馬丫口中的賺,那不是跟他談什么東西多少錢,花姐在馬丫的授意下,說錢不夠了就跟他要,過后還不記賬!

另外一件王絆巴結馬丫的事情,那就是下面新上任的兩淮巡鹽御史不買恭儒山莊的賬,抓了許多恭儒山莊的私鹽販子,并且嚴刑拷打,大有深挖他們幕后是誰指使的意思。

王絆他心里清楚的很,憑借他一個巡鹽御史,能扳倒恭儒山莊?能扳倒馬丫?

王絆做夢都不敢這么想,這個巡鹽御史真是初生牛犢。

那么派誰去處理這事情呢?

王絆派的不是別人,而是跟馬丫有一腿關系的國丈周大清。

周大清作為欽差大臣,下去處理此事。

王絆很聰明,為了博得馬丫好感,他授意周大清去除掉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兩淮巡鹽御史,然后讓一直賦閑在家的很少被人提起的孫戎出任。

孫戎上任后,他肯定跟恭儒山莊勾結到一起去,這倒不用王絆煩心!

周大清跟孫戎這哥倆在多年后,兩個人又嘰嘰咕咕嘻嘻哈哈聊到了一起去。

此時早已不像當年那樣,因為馬丫都想要彼此的命似的,現在他們真的是哥倆好了。

孫戎早已接受了馬丫是周大清的女人這個事實。

來自孫府的太后蓮兒,以及來自周府的貴妃觀丫,她們是一黨,又周孫兩家本來就是親家,更是一黨。

所以這事就等于周大清跟孫戎合謀,扳倒了巡鹽御史。

當然,不是殺他,而是尋了他的錯,把他貶到了彩云之南去上任縣令。

孫戎成功做了兩淮巡鹽御史,這對于恭儒山莊下轄的私鹽販子來說,是件大喜訊。

他們有一段時間無法無天,要不是馬丫出面干預,怕他們賺得太嗨,而引起眾怒。

所以在這段時間,實際上控制著朝廷整個鹽運的,是馬丫,她授意馮一青,按照二八分成的形式賺錢。

也就是他們販賣百分之二十的私鹽,朝廷鹽引出去百分之八十,這個數不能變。

在馬丫看來,畢竟國庫不能空虛,朝廷各種開支還是需要大量銀子的。

恭儒山莊在那段時間,等于壟斷了所有私鹽的生意。

如果有誰膽敢不經恭儒山莊的同意販賣私鹽的,那么他們最終是會被人告發被官府給抓起來。

王絆在通往權力的過程中,他是相當敏銳的,知道誰不能得罪誰能得罪。

那么再來說說王絆在這段時間都得罪了誰。

就拿一個案例來說。

當年備受先皇基兒罵過二高的于大人,如今做了巡撫大人,他就被王絆害進了大牢。

此時的王絆,因為受到皇上震哥的寵信,他又怕馬丫背后捅他刀子,便把百官賄賂他的銀兩,變相地讓花姐收了一些去了。

這就等于用銀子封住了馬丫的嘴。

在馬丫看來,她才不會在意朝廷誰去掌權,只要皇上震哥說話算就行。

即便王絆把宮里的那塊太祖皇上立下的碑移除,馬丫也不管那事。

那碑上可有宦官不得干政的條款。

皇上不介意,馬丫介意啥?!

哪朝皇上,沒有自己信任的人?!

皇上震哥既然這么信任王絆,馬丫才懶得管他那些閑事。

主要還是王絆讓馬丫得到了好處。

除了給大量的財讓花姐賺取,逢年過節,百官在王絆上供銀兩財寶的時候,王絆可不敢獨享。

王絆不能給馬丫送銀子去,王絆知道馬丫不缺銀子。

王絆給馬丫送去珍貴的名人字畫,以及稀世珍寶。

這些東西都是王絆親自送到馬府去的。

他跟馬丫說孝敬她的!

此時馬丫跟觀丫的母女關系已經處于半透明化了,大家都知道,都心照不宣不說而已。

茶余飯后誰也不去議論它。

因為百官知道,馬丫是憑借實力,走到今天這個地位上來的。

馬府里的看家護院的,那個個都是江湖好漢······

那么王絆孝敬馬丫,百官又都給王絆送禮,這跟于大人有什么關系呢?

于大人傲氣啊,于大人剛正廉潔,他瞧不起王絆這個宦官。

想當年王絆為了進宮做宦官,寧愿不要教書這份差事,自己把自己給閹割了。

這在于大人看來他簡直沒骨氣,不算人,擱在別人身上那叫奇恥大辱,而擱在王絆身上那叫進宮的敲門磚。

所以百官逢迎巴結王絆,而于大人卻分毫不給。

這使得王絆大怒,他指使人誣陷于大人,以他對皇上心懷不滿大不敬等莫須有的罪名,把他下入大牢,打算秋后問斬。

此事驚動了于大人的家人,他們連忙到北都來活動,后來在一些有良知的大臣的指點下,于大人的老婆便登門拜訪馬丫,跪在馬丫面前求馬丫給于大人一條生路。

馬丫令馮一青手下的人去調查,結果果然是冤枉了于大人,是王絆陷害的。

馬丫因為收了王絆那么多的財寶,不太好意思跟王絆撕破臉。

要是撕破臉,馬丫怕他以后不孝敬自己。

馬丫就想,扳倒王絆后,自己能得到什么好處?

于是馬丫就指使馮一青,讓于大人做巡撫時那個地區,組織了百姓進了北都為于大人請愿。

在重大的輿論壓力下,王絆把于大人放了,但是做了降職處理。

過后王絆哭喪著臉,給馬玉送了一對玲瓏剔透的玉如意時,對馬丫道:“您想給他一條活路,您吩咐奴才就是,何必廢這般事呢?”

馬丫忙地讓王絆坐下喝茶,說這事她真的不知道,一定是下面人假傳她的意思去煽動這么多民眾為于大人求情了。

這事兩人都心中有數,這事就算過去了。

后于大人的妻子親自上門來感謝馬丫,王絆得知后,怕自己再有麻煩,怕馬丫再出什么餿主意,忙地讓于大人官復原職了。

為什么要在這里舉于大人的例子呢?

因為后面出現了戲劇化的變化,發生了一件大事,于大人是主角。

當然,王絆在后面的這件大事中,他也充當了另外一個主角。

這里提一下,就算是埋下伏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