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郎

第106章 入衛天子

:yingsx第106章入衛天子第106章入衛天子←→:

“據高位不能解國家危難,可謂無能無德殘忍兇惡之至也。”

城內郡守府前廳,劉協重復一句,詢問身邊的侍中臺崇:“若趙卿所言不假,此句如何解?”

臺崇拱手:“回稟陛下,國家危難,公卿據有高位不能解,是謂無能;不肯退位讓賢,是謂無德;姑息放縱群兇,只顧門戶計較,是為殘忍;群兇荼毒天下而屢屢退讓,養虎為患,是為兇惡也。”

他是京兆上雒人,處于武關道北端。

三輔吏民逃往南陽,尸體鋪滿武關道各處。

很多人幾乎是靠著吃人才活著抵達南陽,上雒、商縣盡數殘破。

算起來,臺崇也是破家之人。

他也閱讀了三省六部奏表,他自然支持趙基,相當于他提前二十年獲得了錄尚書事的大權。

今后能不能活二十年,到時候又能不能拜三公、錄尚書事都是未知之事。

而眼前,他就能立刻獲得議政、執政之權,他怎么可能放棄?

另一個侍中沛國丁沖帶著郎官侍立廳外,這是一飛沖天的機會!

不需要趙基樹立‘革除舊命’的旗幟,在場之人基本上都能領會這層意思,也知道革除舊命的必要性。

你不革除舊命,又怎么維新朝堂、煥發生機?

不讓年輕人上去,怎么煥發生機!

臺崇解釋完畢后,退后兩步侍立側旁,等候天子決斷。

劉協深吸一口氣:“備車駕,臺侍中持節登車,去迎趙卿!”

他很想去,可他不能去,他留在這里,才能避免其他意外發生。

“唯!”

臺崇出列長拜,劉協又看裴茂:“裴尚書持朕劍,逆臣阻擋,立斬!”

“唯!”

裴茂出列上前兩步長拜,整個氣質都發生了變化。

再謙遜、溫和的人,此刻也要展露獠牙。

安邑南面城樓附近,幾名河東軍吏看到車駕、旌節沿著空闊大街緩緩駛來。

互看幾眼,紛紛拔劍,當首之人昂首闊步走向周忠大呼:“此朝廷公卿與虎賁糾紛誤解,我河東郡兵實乃外兵,不宜涉足。”

如果他們的番號是北軍五校,又或者現場有個司隸校尉,他們作為司隸校尉徒屬,又或者有一位執金吾,他們都是可以參與進來的。

哪怕徐晃出面反對趙基,也存在一定合法性,即便徐晃失敗,也不會連累下面的吏士。

以郡兵參與朝廷糾紛,就是贏了,也是程序違法!

不是京營禁軍體系,你憑什么參加朝堂政變?

周圍幾十個郡兵聞言立刻就朝兩側退去,并呼喝伙伴,向更遠處推搡、撤離。

幾個軍吏持劍盯著周忠十幾個人,緩緩后退,撤離的越來越遠。

望著空闊的城樓與散落一地的器械,周忠長嘆:“逃離虎穴,又入狼窩。天子年幼,看來已被趙彥老賊誆騙……”

一名郎官拱手:“明公?”

“都退下吧,這是趙彥老賊與老夫等人的爭執,與汝等無咎。”

周忠喝令郎官退下后,獨自一人站在城頭,隔著垛口望著城外。

他是衛尉,他不能走。

三公不肯來,只能由他頂在這里。

而三公楊彪、張喜、趙溫三人則在安邑北門,與趙彥對峙。

趙彥麾下二十五個百人隊組成兩列大橫陣,就在城外百步外靜坐。

而更北端,胡班、裴征匯合將軍毌丘毅已糾合聞喜一切能糾集的青壯向南而來。

這是一場豪賭,對很多百姓來說來安邑看看天子也是一場盛事。

反正輸了,也追究不到他們頭上。

對參與政變,哪怕有一絲贏的希望,又能參與進來,絕大多數底層青壯男子都會參與進來。

無他,三代人都等不來這樣的機會!

百姓有個很簡單的判斷邏輯,鄉人趙基殺白波四將如屠狗宰雞,白波四將活著的時候拿捏公卿就如戲弄小娘子。

現在跟著同鄉舉兵,公卿拿什么擋?

豪強、寒門畏懼公卿的影響力,底層百姓真不怕。

馳道之上,聞喜青壯如似烏合之眾,又仿佛趕集一樣向南而行。

趙堅、趙垣難以躲避,各乘一匹馬,也是熱血激昂,與熟悉的鄉人、伙伴組成一個二百多人的團隊,向南推進。

由不得他們不來,真輸了,他們誰也跑不掉!

縣里青壯都來了,他們不來,不管輸了還是贏了,他們都會被鄉人鄙視。

侍中臺崇德車駕在安邑北城緩緩向南門而去,聞喜縣人則陸續跨過涑水木橋,追隨將軍毌丘毅來與趙彥匯合。城樓處,楊彪已經麻木,這種事情對他來說甚至已經習慣了。

不由得,他開始懷念東澗一戰倉促征集的弘農虎賁,若是弘農虎賁還在,又何至于這樣被動?

即便這樣,楊彪也感受不到恐懼。

刑罰、刀兵傷害、流血而死這種事情,對他們家族來說太過遙遠。

司空張喜也是大差不差,他是漢初趙王張敖之后,遷居汝南,累世公卿。

各類兵變之類,經歷的多了,也就適應了。

這次不一樣,是趙彥、趙基發動的,跟此前董卓、李郭之亂有一點本質不同。

因此,他更不擔心自己的性命安全。

性命安全有保障,又有什么好擔心的,無非就是去官下野。

就朝廷這攤子破事,誰愿意來收拾就讓誰來收拾,反正他是膩歪了。

他現在回想還能過幾年富足日子,享受天倫之樂。

留在朝廷里,真不是什么好事。

宗族在汝南,他更清楚關東的狀況。

也就楊家兄弟沉浸在‘關西孔子’的舊日美夢里,不肯承認關東發生的巨變。

三公在北門觀望、對峙之際,裴茂引十幾個人登上南門城樓控制制高點。

城門緩緩向內開啟,侍中臺崇站在車上,一手抓著車廂護欄,一手拄著天子旌節。

驅車而出,到虎賁陣前,向趙基宣詔。

“上詔,侍中、虎賁中郎將趙基率虎賁入衛陛前!”

“臣趙基奉詔。”

趙基長拜,轉身登車右手握拳對虎賁陣列振臂:

莢童立身隊前,側身看部屬,振臂竭聲吶喊:

虎賁們吐掉木枚,亢奮呼喊:

趙基再三揮臂,指著莢童:“先行入城,拱衛陛下!”

“喏!”

萬歲呼聲還未停息,莢童一躍上馬,抓騎矛對他負責的三隊虎賁揮動:“上馬,隨我入城拱衛陛下!”

趙基驅動戰車,來到常茂所領三隊前,抬手展臂指著城門:“第二隊,巡視街道,作亂者立斬!”

“喏!”

常茂翻身上馬,這個年輕人面色漲紅,持戟對身后大喝:“跟我走!”

趙基驅動戰車,又來到匈奴陣列前:“賢王所部入城中軍營休整,等待封賞;賢王可隨我拜謁天子!”

“是!”

去卑也是大聲回答,笑容洋溢,他沒想到政變會這么順利。

趙基驅車到輔兵五色隊前:“入城中軍營,收編原有伙伴,釋放刑徒,盡數收編!”

領隊的十五名虎賁大呼:“喏!”

這時候趙基驅車到徐晃陣前:“公明督兵入城內軍營,維持營地秩序,犯禁者立斬!”

“末將領命!”

而趙基沒有急著走,看向徐晃麾下的西河羽林:“羽林隨我入衛天子!”

西河羽林百余騎紛紛上馬,驅馬而進,脫離徐晃陣列。

趙基調轉車頭時,向徐晃拱手,徐晃也回禮做笑。

侍中臺崇拄著天子旌節,腳下牛車跟隨在趙基車后,看著趙基有序調度一隊隊倉促集結、整編的軍隊,再對比公卿這兩日忙著趕制冠服、赴宴享受豪強招待,他心情復雜。

調度軍隊真的不難,對趙基來說就是對方肯配合,他下達一個適合對方執行的任務,就算完事。

他本性中有著尊重和理解,同時殺敵如割麥,很多看似雜亂的事情還未碰到趙基,就自行理順。

(本章完)←→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