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香瓜人

第一百三十七章 百分百滿昏

邁克爾·艾斯納的身體不是很好,最近還動了一場手術。

住院期間,邁克爾·奧維茨利用邁克爾·艾斯納的信任,徹底掌控了病房。

除了他自己,還有邁克爾·艾斯納的妻子外,就連羅伯特·艾格這個親信都不能進入病房內。

借著這個機會,邁克爾·奧維茨盡最大可能把更多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

但是邁克爾·艾斯納只是病了,不是死了。

等他身體康復之后,就發現了邁克爾·奧維茨的小動作,然后勃然大怒。

換做以前,邁克爾·奧維茨早就被掃地出門了。

但是大病一場之后,邁克爾·艾斯納的身體不是很好,迪士尼內部人心浮動,使得邁克爾·艾斯納掌控力減弱了不少。

而且以前他是兼任總裁的,現在總裁的位置坐著邁克爾·奧維茨。

在邁克爾·奧維茨不聽話的情況下,想要從前那般對迪士尼的掌控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強勢的邁克爾·艾斯納并不打算妥協退讓,振作精神的他開始和邁克爾·奧維茨進行各種明爭暗斗。

而雙方的重點,不約而同的放在了小吉伯特身上。

和小吉伯特關系不錯的羅伯特·艾格,就成為了雙方拉鋸的重點。

所以羅伯特·艾格現在很頭疼,他其實是不希望內斗的,因為這意味著會給其他公司機會。

別的不說,萬一把小吉伯特惹得不高興了,他不和迪士尼合作,對迪士尼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他要是迪士尼的總裁就好了,迪士尼就不會面臨這些問題了,羅伯特·艾格想到。

迪士尼內部暗流涌動,別說迪士尼了,就連小吉伯特這個外人都感受到了。

不過這不會影響小吉伯特的工作,不論誰獲勝,他都是被拉攏的重點,所以無意參與到迪士尼的內部斗爭去。

總不能邁克爾·奧維茨掌控了大權,就讓迪士尼和他斷了合作關系吧?

如果真是這樣,估計華納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做夢都能笑醒,這意味著好萊塢天才導演完全綁在他們的戰車上了。

內部紛爭暫且不管,雖然經歷過家長抗議這種影響電影的事件,但影片公關做得很及時。

在周日,《勇闖奪命島》再次砍下1710.4萬美元票房,首周末票房來到5731.3萬美元。

原本可以更高,首周末票房達到六千萬美元都不是問題。

只是受到家長抗議和分級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得影片的票房受到了一定的沖擊。

但這個首周票房成績,足夠讓大家滿意,并且把贊譽送給小吉伯特這個暑期檔小王子。

檔期里實在沒什么強力的競爭對手,所有影片都被《勇闖奪命島》壓得喘不過氣來。《勇闖奪命島》有種橫掃檔期的趨勢,宛如一個霸主一般。

毫不意外,小吉伯特再次拿到了一個北美周票房冠軍。

這是第幾個周票房冠軍,小吉伯特都懶得統計了,反正每部電影似乎都能拿到一兩個周票房冠軍。

唯一可惜的就是沒有拿到過年度票房冠軍,不知道這次《勇闖奪命島》能不能幫助小吉伯特完成這個愿望。

新的一周來臨,劇組踏上全美宣傳的旅程。

這種宣傳,一般都是聚焦在主演身上,小吉伯特樂得清閑。

但他的人氣居然比三大主演還高,不論是和影迷互動,或者去脫口秀節目,他都是最受關注的那一個。

“拍攝影片的時候,比如拍攝槍戰戲份,我曾經想過子彈擊中的瞬間人應該發出什么叫聲,會啊一聲,還是喊痛。

但羅杰·摩爾告訴我,并不是這樣的情況,他給了很多在這方面的建議。”

主持人就問道:“什么樣的建議?”

“就……你們懂的,真實的經歷。”小吉伯特說謊都不打草稿。

其實根據羅杰·摩爾私底下的說法,雖然他在情報部門服役過,但他甚至沒有開過槍,更不用說知道子彈擊中人體的感覺了。

但觀眾愛聽這些,并且會信以為真,小吉伯特只好滿足觀眾的需求了。

談到漢默將軍這個角色的時候,小吉伯特也說道:“我并不認為漢默將軍是一個叛國者,通過影片的臺詞就足以證明。

漢默將軍是一個鐵血軍人,一個關心和愛護手下的好將軍,最后時刻他忠于海軍誓言也能說明他深深的愛國之情。”

接著小吉伯特話鋒一轉,把問題扯到政府部門那邊:“我覺得,華盛頓那些人應該多關注這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軍人。

難道非要等到一個漢默將軍出現,才肯重視這些被忽視了很久的功臣嗎?”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公關宣傳上的話術,小吉伯特才不關心什么功臣待遇的問題,和他一個香瓜人又沒什么關系。

但是這樣說,能吸引來公眾的注意力,最終體現在票房上。

宣發部門這邊也商討了幾個方案,很快聯系院線舉辦了二戰老兵專場,還有現役軍人專場。

五角大樓這邊,也配合劇組做了宣傳,包括軍事裝備方面的支持。

五角大樓發言人表示:“我們支持了很多裝備,很多都是現役武器,此外還提供了六架f18戰斗機,還有海軍的精英飛行員參與拍攝。”

“這么說?從金門大橋底下飛過的畫面是實拍的?”有記者問到。

“是的,”五角大樓新聞發言人說道:“當小吉伯特導演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們都很興奮,最終同意他拍攝這樣的鏡頭。

事實證明,我們的戰斗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超低空性能無與倫比……”

后面還扯了一大堆,但影迷們關注到前面的話也就足夠了。

得知戰斗機的鏡頭都是實拍的,里面還有一條戰斗機第一視角的鏡頭,讓影迷們相當的興奮。

《洛杉磯時報》甚至把f18第一視角從金門大橋底下飛過的鏡頭評選為本年度最佳鏡頭,評語是這樣寫的:

“雖然接下來還有很多電影要上映,但很難有哪部電影能夠超越這個鏡頭了,拍攝手法無與倫比,再次探索了電影拍攝手法的邊界。”

而影片后面那個炸彈定格視角,也被評選為第二名。

《洛杉磯時報》稱,如果沒有前面那個鏡頭,這個鏡頭就會是本年度最佳鏡頭。

在全美大規模公映首周后,次周在華納的安排下,《勇闖奪命島》也陸續開始在海外市場上映。

和以前不同的是,之前小吉伯特只是在北美名氣很大,但在世界范圍內,遠遠無法和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等好萊塢老牌導演相提并論。

但隨著好萊塢的影響力擴大,加上小吉伯特的影片持續不斷的在海外創造好成績,使得小吉伯特在國際影壇上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名聲。

五月十二日,北美這邊《勇闖奪命島》迎來了自己的次周末,而海外市場,影片率先在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五個國家公映。

英國倫敦,肯辛頓公園附近的肯辛頓商業街一家電影院門口,《勇闖奪命島》的巨幅海報吸引了過往行人的目光。

羅杰·摩爾占據主位,尼古拉斯·凱奇和艾德·哈里斯分列兩側。

007系列電影雖然是美國電影公司拍攝的,但英國人對這個英國特工也相當的熟悉,而且英國這邊還有007系列電視劇。

所以對羅杰·摩爾這個007的扮演者,英國很多影迷都不陌生。

世界又不是封閉的,大西洋彼岸《勇闖奪命島》創造的票房佳績,英國這邊也是知道的。

此時不少影迷從影院內進進出出,臉上帶著興奮的神色,很多人都是來看《勇闖奪命島》的。

《泰晤士報》抓住一個興奮的觀眾采訪:“請問這部電影怎么樣?”

剛看完電影的英國觀眾神色興奮,連手帶腳的比劃著,大聲說道:“這部電影實在太好看了,羅杰·摩爾很棒,塑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英國特工角色。”

“如果讓你給這部電影打分,你會打幾分?”

“滿分多少?”

“100分。”

“100分的話,我會打九十八分,暑期檔就該看這樣的電影,不說了,我要叫上我的好朋友,再去看一次。”

這樣的英國影迷不是個例,大部分英國影迷對影片的評價都非常高。

而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地區,當地的影迷對這部來自好萊塢的電影贊不絕口。

有影迷表示,這是他看過有史以來最好看的動作片。

超高的觀眾認可度和口碑,促使影評海外票房不斷攀升。

北美經過次周末的放映,影片上映十天,票房正式突破一億,來到1.08億美元。

接下來還有一段很漫長的放映日期,《勇闖奪命島》還能積累很高的票房。

樂觀估計,打破小吉伯特自己的北美票房紀錄不是問題,甚至有可能拿下今年的北美票房冠軍。

感謝pg13的分級,讓《勇闖奪命島》在北美院線上少了很多限制。

如果是r級分級,估計影片不會十天就突破一億美元。

不過影片最大的驚喜,其實是來自海外票房。

在英國上映首周,英國影迷還沒忘記羅杰·摩爾這個老邁的007。

不過這次之后,007不再是羅杰·摩爾的標簽了,取而代之的是約翰·梅森這個角色。

這對羅杰·摩爾來說是一件好事,007固然使得演員更容易成名,但也容易被這個角色捆綁住。

肖恩·康納利運氣好,沒有被角色捆綁,007不是他的限定標簽,但其他演員可就沒那么好運了。

而《勇闖奪命島》之后,羅杰·摩爾也不會被詹姆斯·邦德的標簽給束縛住,因為他有了一個更棒的角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