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云之大夏帝國

第二十六章 大漢鐵騎(二)

也許是周圍并無其他扶余游牧部落,或者是扶余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漢軍騎兵會以閃電般的速度穿越大森林,殺到他們的腹地來。

當晚,一夜無事,天剛蒙蒙亮,那名騎兵校尉就率領兩千兵馬,押著五萬多扶余牧民,以及漫山遍野的馬牛羊,開始向西返回通遼城。太史慈等人也沒有多耽擱,在清理了戰場,將所有無法帶走的物資全都一把火燒掉了之后,太史慈這才率領余下三千多騎兵,趕著數千頭牛羊,一路向東而去。

此時,文丑也率領主力到達了距離扶余王都不到五百里的地方,并且在此駐扎了一夜,隨后,又繼續領軍東進,朝扶余王都而去。

文丑在太史慈將率領大軍的重任交給他之后,他絲毫不敢大意,一路上小心警惕,即使是在夜間宿營的時候,他仍然派出大量游騎,在營地四周五十里范圍之內巡邏,并且讓士卒睡覺時都不能脫下衣服,兵器就放在身邊,戰馬就在帳篷旁邊拴著,如遇扶余騎兵突襲,隨時可以應戰!

天一亮,文丑就立即整軍,準備繼續向扶余王都出發,不過,前方游騎在這時送來了一條讓文丑大吃一驚的消息。

“將軍,北面發現大股扶余騎兵,正在向我們這邊趕來!”

文丑一驚,立即問道:“對方有多少人馬?”

“一萬以上,最多不過三萬,對方先鋒太快,小的不敢靠近!”

“立即整頓人馬,準備作戰!”文丑并沒有責備這名游騎軍官,畢竟,游騎的首要任務是偵察敵情,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把敵情送回來,而不是前去與敵人拼命。

隨著號角聲響起,那些還在營地里吃著早飯的軍士們立即行動了起來,八萬五千騎兵迅速上馬,按照各自的使命,有的前出偵察,有的則開始加強營地四周的巡邏,有的則列好了戰爭,隨時準備投入戰斗。戰斗準備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沒有人慌張,沒有人忙亂,雖然所有人的行蹤都很匆忙,不過,大戰逼近,卻并沒有讓這些士兵感到害怕。他們都是經歷過戰火考驗的,所有士兵心里都清楚,在面對強敵時,只有鎮定,堅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能夠取得勝利!

留給文丑準備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個時辰,五十里的距離,對騎兵來說,只需要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夠趕來了!當然,這還得除去游騎返回的時間,所以,留給文丑準備的時間,最多半個時辰而已!

其實,這股扶余騎兵并不是針對文丑而來的。昨日夜里,太史慈率軍襲擊了扶余部落的營地,雖然他派出了騎兵攔截,不過仍然有一部分部落的牧民逃了出去,將消息送到了最近的一支部隊那里。而這支扶余騎兵的將領認為,漢軍在襲擊了他們的部落之后,絕不會在原地停留多久,必然連夜向南,或者是向西撤退。所以,這支扶余騎兵連夜南下,準備將其截住。恰巧,他選擇的路線正好經過了文丑駐扎的地點,一次遭遇戰就這么打響了!

當扶余將軍看到眼前陣容強大的數萬,甚至有十多萬漢軍時,他立即就蒙了。那個逃出來的牧民報告,漢軍也就數千人而已。而現在對方光是戰馬就有近二十萬匹,那就是二十萬騎兵!

當然,這個扶余將軍不是白癡,他知道漢軍有多厲害,而且自己手里僅一萬余騎兵,這仗是沒有辦法打的!可是,眼看著自己的數萬同胞就要被漢軍擄走了,他能不去救嗎?

已經沒有時間給他多想了,文丑也看了出來,扶余人有點害怕。而文丑絕不是一個會輕易錯失戰機的將軍,見此情況,他立即翻身上馬。

“將軍,太史將軍讓我們小心……”

“對,我們很小心,不過,眼前這么大塊肥肉,我們如果不吃掉,太史將軍回來之后,不把我們罵死才怪!”文丑冷笑了一下,大聲下令道,“所有人準備戰斗,按沖鋒隊形排列,跟我殺!”

八萬五千騎兵排列成了最具有沖擊力的箭矢陣型,文丑和顏良就在這支巨大的“箭矢”頂端,在他身后,是八萬五千個同仇敵愾,士氣高漲,信心十足的戰友,是八萬五千個身經百戰,勇猛無敵,毫不畏懼的戰士!

五里地的距離,對騎兵來說,也就一刻鐘的功夫而已。文丑沒有玩什么花招,他一直沖在最前面,在距離扶余騎兵方陣還有兩百步的時候,文丑警惕的握緊了左手上的盾牌。這個距離,騎兵的弓箭是致命的,不過,讓他驚訝不已的是,這次,扶余人沒有用箭矢來阻擋他們的突擊!

“殺!”文丑立即興奮了起來,見到扶余人驚慌不已的樣子,他迅速的把左手上的盾牌別在了馬鞍上,接著操起了另外一把戰刀。

當扶余騎兵軍官把隊伍調整好,鼓舞起士氣的時候,文丑已經率領騎兵殺了過來。沒有時間給扶余人準備了,當這支巨大的“箭矢”插入扶余騎兵方陣的時候,戰斗的結果基本上已經確定了下來。

騎兵之間的戰斗是往來沖殺,一股作氣的沖過敵人方針之后,文丑立即率軍返回,開始了第二輪沖擊。不過,扶余人確實是在馬背上生存的民族,他們天生就是草原上的戰士,天生就是騎兵。經歷了最初的恐慌之后,鮮血,痛苦,以及傷員的哀號聲激勵起了扶余騎兵的斗志,也激勵起了他們求生的欲望。不勝,則亡,戰場上不可能有第三種選擇,他們都不想死,那么,就只有戰斗!

扶余騎兵迅速的組織了起來,發動了反沖鋒,迎著大漢騎兵就殺了上去。這次,扶余人仍然沒有使用弓箭,在不到一百步的距離之內,弓箭對騎兵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且這將使前面的扶余騎兵失去拔刀應戰的機會!

如同兩柄巨大的戰斧交錯相擊,兩股騎兵相互穿透,等到一沖過頭的時候,又紛紛調轉馬頭,轉身再戰。此時,文丑已經吃了好幾刀,不過,新式作戰服,以及他在身體關鍵部位加上的鎧甲幫了他很大的忙,只有腳手受了幾處不算太嚴重的刀傷。文丑也已經殺得興起,恐怕此時沒有任何人能夠讓他放棄戰斗,沒有任何人可以將他敢出戰場。當這個猛將被鮮血,身體上的痛苦把潛在的戰斗本能給激發出來的時候!

兩沖三輪之后,文丑的速度慢了下來,雙方的戰馬都已經相當的疲憊,紛紛放慢了速度,以相互沖擊為主的戰斗轉變成了原地廝殺!很多騎兵在戰馬被砍死之后,都已經下地作戰,不過,扶余騎兵沒有逃跑,沒有放棄,他們知道,此時要逃,已經太晚了。逃,就將付出更大的代價,只有擊敗對手,才能夠獲得生的希望!

雖然兵力上占優勢,在文丑的帶領下,漢軍騎兵穩穩的守住了自己的戰線,且不斷的消耗著敵人的有生力量。他們手上都是用最堅韌的鋼材打造的戰刀,他們身上穿的是最堅固的鎧甲,而他們也都有著超越了敵人的勇氣與信心!

如果此時文丑讓部下喊話,迫降扶余騎兵的話,恐怕這場戰斗到此也就結束了,可文丑殺得興起,哪想到要敵人投降!而扶余人的絕望很快就轉變成了拼死一博的信心與斗志。

正在此時,突然一隊騎兵從東面殺入。文丑先是一驚,因為這面的包圍圈還沒有完全建好呢。不過,當他看清楚那面帥旗的時候,心里立即興奮了起來。

“太史將軍殺回來了!”

隨著文丑振聲吶喊,他周圍的數千大漢騎兵也大聲喊了起來:“太史將軍殺回來了!”

頓時,漢軍軍心大振,士氣大作,原本已經疲憊不堪的戰士仿佛被注滿了能量一樣,紛紛開始反擊。此時,他們也顧不得什么陣型,戰線了,都朝著太史慈大軍前來的方向殺了過去!

扶余人也是一驚,他們并不知道太史慈此時手里也就只有三千兵馬而已,見到漢軍士氣打大振,都認為殺來的是漢軍主力騎兵,至少有數萬兵馬吧!一時之間,扶余人徹底的絕望了,他們再怎么抵抗,也難逃一死!

太史慈并不沖動,而是非常冷靜的解決了這場戰斗。在他只前,一群會扶余語的東鮮卑人大喊著:“投降者不殺,抵抗者殺無赦!投降者不殺,抵抗者殺無赦……”

見到漢軍肯收俘虜,絕望的扶余人紛紛放下了武器,顯然,他們早就已經承認失敗了,而這些聲音,在他們聽起來,就是生命的呼喚,如果能夠活下去,那為什么要拼死戰斗?當扶余騎兵領軍大降的旗幟降下來之后,所有扶余人都停止了抵抗,連主將都投降了,他們還用得著去玩命嗎?這是啥子都知道做出的選擇,所以,所有的扶余騎兵都很爽快的做出了投降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