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是在一團亂麻里找到了一個線頭,趙時晴終于從中抻出了一條線。
秀秀的小叔蘇行廉,就是紫藤山莊里行刺未遂的刺客!
趙時晴激動萬分,慷慨陳辭,與秀秀的一臉錯愕形成鮮明對比。
“秀秀,你娘沒有說錯,你那個小叔就是禍頭子!”
秀秀張著嘴巴,好一會兒才結結巴巴地說道:“你是說,你是說,我小叔,他,他,他去行刺長公主了?是住在我家客棧里的那位長公主嗎?”
趙時晴點點頭:“我給你講個故事吧。當年有個小孩,他叫蘇行廉,那年他八歲,在外面玩的時候,被拍花的拐走了。
拐子手里有很多孩子,如同貨物,供人挑選。
有一天,來了一個人,他在這些孩子當中選中了蘇行廉。
之所以會選中蘇行廉,或許是因為他的根骨好,是練武的好材料,也或許看中他機靈,總之,蘇行廉被買走了。
可是他的運氣不好,他從狼窩跳進了火坑。
那里有很多像他一樣的孩子,這里是培養殺手的地方。
蘇行廉和那些孩子在那里長大,長大后全都成了殺手。
蘇行廉家里一直都在尋找他,父母去世之后,他的哥哥蘇行儉便接過尋找弟弟的重擔,為了找他,蘇行儉帶著妻兒離開生活多年的吳地,回到梁地老家。
終于有一天,蘇行儉找到了蘇行廉,可是蘇行廉卻告訴哥哥,自己被組織控制,不是自由身。
為了替他贖身,蘇行儉幾乎付出所有。
與此同時,蘇行廉接到了新的任務,他要去行刺佳宜長公主和蕭駙馬。
這一次不是普通的行刺,他知道自己回不來了。
這次的行刺目標,是他的殺手生涯中級別最高的。
蘇行廉并非初出茅廬的新人,他知道這次行刺無論成功與否,他的下場都是死。
但這是他無法擺脫的命運。
于是在他去往梁都前,他又來到吉祥客棧,和哥哥告別。
他告訴哥哥,他要去執行任務,他還告訴哥哥,他有一個殺手同伴,在兆亭鎮上做廚子。
蘇行廉應該是想到了,他很可能已經連累了自己的哥哥,所以他臨走之時說出那個廚子的事,并不是想讓哥哥去找那個廚子做人證,而是讓哥哥在關鍵時刻,說出那個廚子的下落,為自己一家換一條生路。
蘇行廉行刺失敗,長公主夫婦不但沒有死,還陰差陽錯住進了吉祥客棧。
在此之前,蘇行儉為了讓弟弟脫身,通過賭坊花出去很多錢,殺手組織早就知道他和蘇行廉的關系了,只是紫藤山莊來過刺客的這個消息被梁王府封鎖起來,背后之人不知真相,所以暫時只能停止一切動作。
而長公主卻又在這個時候住進了吉祥客棧,那背后之人并不知道這是長公主一時興起的決定,他們陰謀論了。
畢竟,蘇行廉行刺長公主,長公主沒有死,反而住進蘇行廉哥哥開的客棧,誰會相信這是巧合?
可是我做證,這真的是巧合!
但是那背后之人不相信這是巧合,他們認定長公主之所以沒有死,是因為蘇行廉是內奸,而他的哥哥很可能也參于其中,于是他們終于還是對蘇行儉一家動手了。
蘇行儉夫妻原本可能是想讓兩個女兒全都逃走,他們已經在給女兒們說親,想讓她們遠嫁了,可是沒等親事訂下來,那些人便到了。
蘇行儉的大女兒蘇文文有腿疾,她怕拖累妹妹,就主動留了下來,與父母一起赴死。
蘇文文讓妹妹去投奔舅舅,并且把那個廚子的事告訴了妹妹,因為這是蘇行廉留下的唯一線索。
可是那個傻孩子,卻沒有去找舅舅,而是千里迢迢來到兆亭鎮,想憑一己之力,從那個廚子手里拿到那背后之人的犯罪證據,為親人報仇。
所以,蘇秀秀小朋友,現在請談談你的感想。”
她張張嘴,又閉上,再張開,臉蛋脹得通紅:“我不小了.十四了.”
趙時晴哼了一聲,在心里說:你的智商和四歲的也差不多。
算了,還是不說了,秀秀也是報仇心切。
趙時晴清了清嗓子:“我就是趙二小姐,紫藤山莊是我家的,佳宜長公主和駙馬就住在那里,如果你小叔行刺成功,那么所有人都會認為他們的死和我們家有關系,是我阻止了這場謀殺,你小叔不是我親手殺的,他是自殺,如果你認為他的死是因我而起,那咱們現在就是仇人了。”
秀秀怔了怔,剛才還好好的,怎么這就變成仇人了?
這位趙二小姐,可真是風一陣雨一陣。
“咱們也不能算是仇人吧,如果咱們是仇人,那我父母和姐姐的死,都是因我小叔而起,我小叔豈不是也成了我的仇人了?”
趙時晴點頭:“對,就是這個理兒。”
趙時晴問道:“你和你小叔的關系如何?親厚嗎?”
秀秀搖頭:“我只見過小叔兩次,一次是我爹把他帶回家,另一次是他偷偷來,被我撞上的,后來我娘總是抱怨,說他是禍頭子,連帶著我和姐姐也不喜歡他了,更談不上親厚。”
是啊,即使沒有后來的慘案,她爹為了給小叔贖身,也快要傾家蕩產了,這樣的親戚,還不如永遠找不到。
趙時晴又問:“那你覺得咱們是仇人嗎?”
秀秀斬釘截鐵:“不是仇人,害死我爹娘和姐姐的人才是我的仇人,我要去找舅舅.”
說到這里,秀秀像泄氣的皮鞠子,沒精打采:“找到我舅舅也沒用,我舅舅平時都不愛出門的,更不會多管閑事,以前他就說過我爹,說這么多年了,說不定你那弟弟已經變成了作奸犯科的壞人,我爹很生氣,把我硬從舅舅家里帶走”
趙時晴想了想,說道:“你家以前住在吳地,一定還有親戚朋友吧,我們現在就要去吳地,可以順路把你帶去,對了,你舅舅家在哪里,你若是想去你舅舅家,如果順路,也可以把你送過去。”
秀秀:“我舅舅住在京城附近,離這里很遠的,你們不順路。我爹為了盤下吉祥客棧,把吳地的房子鋪子全都賣了,至于親戚朋友,我從小在外家長大,不認識吳地的親戚朋友。”
趙時晴懂了,也就是說,把秀秀帶到吳地,她也沒有棲身之處。
不過這也難不倒趙二小姐。
“這樣吧,你就先跟著我吧,回頭我若是再去京城,再帶你去找你舅舅。
現在,我養你!”
秀秀怔住:“那我需要做什么,洗衣服做飯?這些我都會。”她在張廚子那里也不是白吃白喝,她每天要干很多活。
趙時晴:“凌波是我的丫鬟,你不能搶她的差使。”
秀秀:“要不我學趕車?”
她實在想不出來還能做什么了,雖然不會趕車,可這個好像也不難,能學會的。
趙時晴:“這駕騾車是因為你才買下來的,等你學會騎馬,我就把騾車賣掉,不用趕車。”
秀秀更加愧疚,原來就連這駕騾車也是為她買的,再加上趙時晴替她賠給張廚子的錢,她現在欠得更多了。
“那我還能做什么.”
趙時晴笑瞇瞇,像是一只偷油成功的小老鼠:“你的易容術是從哪里學的,你爹,你娘?”
“這是我外家的家傳絕學,可是這個對天賦要求極高,所以傳到我娘那一代,就只有我舅舅一個人學成了,小時候我住在舅舅家里,舅舅就教給了我,我還沒有全都學會,就被我爹接回家了。”秀秀說道。
趙時晴:“看來你外家也沒有傳男不傳女,或者傳里不傳外的規矩,那你能教教我嗎?只教我幾招就行。”
也就是說,只要秀秀教她易容術,以后就可以白吃白喝跟著她了。
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秀秀猶豫,舅舅沒說過不能外傳,她回家以后,也曾經想要教過姐姐,但是姐姐不想學,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多繡幾條帕子。
舅舅既然沒有說過不能外傳,而且趙二小姐只說學幾招,那她小小的教上幾招,舅舅應該不會生氣吧。
“好,我可以教,但咱們把丑話說在前面,這個要看天賦,我娘就沒有天賦。”
趙時晴欣喜萬分:“好好好,我和你說啊,我可有天賦了,我上次在京城扮成書生,都沒有被人識破呢。”
她沒有吹牛,之前在魁星樓那個大放厥詞的小書生子涵,就是她。
于是,她和秀秀之間,就這樣快樂地約定了。
趙時晴高興了,到了下一個鎮子,她大手一揮,叫了一桌酒席,熱烈慶祝四人小組升級為五人小分隊。
再次上路,秀秀不再只是坐在騾車上,她開始學習騎馬。
精通易容的人,不但有一雙巧手,身體的協調性也要好,凌波學了十天,摔得遍體鱗傷才學會的騎馬,秀秀只用了三天,便能騎得很穩了。
又到了一座鎮子,他們賣掉騾車,買了一匹馬,這樣一來,五個人全都可以騎馬了。
當他們再一次下馬的時候,他們便已經踏在吳地境內了。
放眼望去,一片片的竹林,一片片的池塘,空氣中飄來桂花的甜香,趙時晴恍然,已經是中秋了。
遠在梁都的大哥,他還好嗎?
今年的中秋,對于整個梁地,是一個禁忌的名詞。
而此時,讓這個節日成為禁忌的締造者,胡太醫,正和遠道而來的妻兒擁抱再擁抱。
胡太醫沒有醫學世家的背景,他就是小縣城里的一個好學上進的年輕大夫,那一年太醫院招考太醫,他背著行囊來到京城,過五關斬六將,考進了太醫院,消息傳來,整個小縣城全都轟動了,他成了小城醫者的楷模。
而他,卻終沒能在太醫院站穩腳跟,甚至直到他離開京城,也沒能買下一處小院,把妻兒接到京城。
直到現在,他才恍然大悟,這就是老天爺在幫他呢,如果他的妻兒也在京城,他還能像現在這樣一家團聚親熱擁抱嗎?
現在,胡太醫的家,位于梁都一處雖然清靜,但卻并不偏僻的地方。
這是一處三進的宅子,從里到外無不透著精致,他來梁都,梁世子趙廷晗除了許偌他一家團聚,還給了這處宅子,另外,還又給了他一萬兩安家銀子。
只是妻子一來,就抓著他問:“今天已經是中秋了,你怎么還有閑情逸致在家過節?”
胡太醫嘆了口氣:“世子爺能不能吃上今年的月餅,這是老天爺決定的,我說的話,你別當真。”
而此時的趙廷晗,正在吃月餅,他在王陵,月餅是趙云暖送過來的:“這是袁姑娘親手做的,大哥,你嘗嘗。”
趙廷晗問道:“今天過節,你怎么還要大老遠地跑過來?”
趙云暖冷哼一聲:“我查清了,母妃在和喬貴妃通信,被我識破之后,喬貴妃的來信不再偷偷摸摸,而是正大光明。”
喬貴妃是皇貴妃,她的品級高過梁王妃,也高過趙云暖這個郡主。
現在正大光明了,她的來信,聶氏要跪接,連帶著趙云暖也要下跪,然后眼睜睜看著聶氏把信拿進遂寧宮。
趙廷晗面沉似水,喬貴妃忽然想起聶氏,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受了永嘉帝指使。
趙云暖說道:“大哥,咱們不能再等了,要加快進度了,否則夜長夢多。”
趙廷晗頷首:“那就告訴天下人,我不但吃上了月餅,而且還活得好好的。”
八月十六。
梁地大郡主趙云暖,率梁地文武官員三十人,來到王陵,祭拜父王。
趙廷晗雖然清瘦,但氣色看上去很好,他一襲麻衣,就這樣走了出來。
臨近中秋,梁都便來了很多新面孔,他們都是各地各府派來打探消息的。
關心趙廷晗生死的,不僅有皇帝,還有想要過繼子嗣給他的宗親們,更有另外七位大王,以及朝中的文武重臣。
可是他們一直等到中秋,無論是梁王府還是王陵,都沒有傳出趙廷晗的死訊。
而就在八月十六這一天,隨著那三十名官員從王陵歸來,一個消息便如旱地驚雷,驚動了整個梁都。
趙廷晗還活著,而且身體已經好了!
而這個消息,很快便傳到京城,傳遍大雍朝。
梁王后繼有人,世子趙廷晗身體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