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節

第九十四章 鐘家一(兩章合一)

第94章鐘家一(兩章合一)

假扮兄妹,這是蕭真提議的。

趙時晴反駁:“為什么要謊上加謊,我們可以扮成舅甥啊,是不是,舅舅?”

蕭真:“我不想讓別人把注意力放在我們之間的關系上。”

畢竟,舅舅與外甥女年齡相近,難免會讓人想入非非。

這個舅舅是續弦生的吧,老夫少妻,一樹梨花壓海棠,若甄家老爺子馬上風,這位甄公子爭得過他的兄長們嗎?

或者,這個舅舅十有八九是庶子,庶舅還敢帶著外甥女登門坐客,世風日下啊。

趙時晴翻了個漂亮的白眼,其實她還挺想給蕭真當外甥女的,這樣就能名正言順地吃他的,喝他的,就連住客棧也不用自己花錢,過年還能多一份壓歲錢,多好。

不過趙時晴從來就不是一個喜歡與人唱反調的人,既然蕭真提議假扮兄妹,那就兄妹好了,趙時晴就是這樣一個善解人意的大好人。

在去鐘家的路上,蕭真告訴趙時晴,鐘皇后的父親曾任翰林院掌院,鐘皇后自幼在京城長大,待字閨中時,便是京城里有名的才女,太上皇尚在潛邸之時,她便是正妃,后來太上皇坐上龍椅,她便成為后宮之主。

可惜她嫁進皇室不久,鐘掌院便仙逝了。

太上皇登基之后,恩封皇后的娘家,封了鐘皇后的大哥鐘大老爺為承恩伯。

承恩伯的封號僅一代,不是世襲,因此,承恩伯去世之后,鐘家的爵位便被收回了。

現在,鐘家有官職的共有四人,品級最高的也只是一位正五品的同知,其他三人品級就更低了,且這四人之中,年紀最輕的也已四十有五。

這一代的仕途已經到頭了,可是年輕一代卻沒有出類拔萃的。

這便是鐘家的現狀。

鐘家雖然人丁興旺,在地方上也有名望,可實際上已經走向沒落了。

“鐘子揚的父親鐘三太爺是目前鐘家的家主,鐘三太爺是鐘皇后的堂弟,他的父親是鐘皇后的親大伯。

自從鐘皇后薨逝之后,鐘家人便鮮少進京。

鐘子揚最后一次來京城,是家母大婚的時候,他做為鐘家的代表前來慶賀,從那之后,鐘子揚便再也沒有去過京城,也就是說,我至今沒有與他見過面。

不過,我見過他的兒子鐘展博,鐘展博比我年長八歲,有舉人的功名。

那年他進京趕考,來公主府見家母,我與他見了一面,赫然發現,他與我在夢中見到的那位表舅有六七分的相似。

因此,我才決定來白鳳城,親眼見見那位表舅,可惜我來得不巧,鐘表舅帶著全家去給岳父賀壽了,而我沒能等到他回來,便被府里來的人強行帶回京城了。”

趙時晴連連點頭,對于蕭真說的那個夢境羨慕不已。

她使出洪荒之力,才能勉勉強強記起小時候的事情,而且也只限于出事前后,而蕭真,躺著睡覺就能預知未來,是的,他能夢到表舅帶人來打他,這不是預知是什么?

至于重生什么的,做為大雍封建王朝土生土長的小姑娘,趙時晴想都沒想過。

重生?肯定是那些熬夜不睡覺寫話本子的,半夢半醒神志不清時想出來的,正常人誰會往這方面想啊,哈!

當然在這方面,蕭真也不會實話實說,他深信,如果他說他是重生回來,兩輩子加在一起大幾十歲的老妖怪,趙時晴一準兒破口大罵,然后叫來一堆鳥獸研究他。

他又不傻,何必沒事找事,自尋煩惱。

因此,在表舅這件事上。他是說一半留一半,即使以后被發現他能預知,那就歸咎于做夢就行了,如果做夢還不夠,那就再加一位白胡子老神仙,但凡是夢不到的,那就是老神仙告訴他的。

這一世,十八歲之前,他的確僅從夢中知道鐘子揚會帶人來殺他。

而十八歲在石磯山九死一生之后,他便完完整整記起了前世,前世,那些錦衣衛的確是鐘子揚帶來的,而前世,為他擋刀的就是蕭岳。

這兩個都是他信任的人,一個背叛他,一個卻為他而死。

這一次,即使甄五多沒有拉著他來吳地找女兒,待到京城的事情告一段落,蕭真也是要來吳地的。

而那個時候,他來吳地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殺鐘子揚。

現在他來了,只是來的時間有點早,有的事情他還沒有查清楚,不過無所謂,或遲或早,鐘子揚都要死。

他要殺鐘子揚的事,蕭真沒有告訴趙時晴。

可是趙時晴是誰啊,別看她年紀小,可是已經在刀尖上走過一回了,即使蕭真沒有承認,趙時晴也知道,這次白鳳城之行,十有八九要見血。

此時,他們“兄妹”二人已經坐在了鐘府用來臨時接待客人的門房里。

片刻之后,一位管事出來,請了他們進去。

甄家兄妹是從京城來的,他們與長公主府有生意上的往來,當然,懂的都懂,這兄妹二人或者他們家族,就是給長公主賺錢的。

所謂不與民爭利,這只是表面上的,那些權貴之家,手下都有給他們賺錢的商賈,這些商賈,有的本就是豪商,還有的則是被委以重任的家生子,在外面是有錢的大老爺,回到府里還是伏低做小的家奴。

甄家兄妹來鐘府的原因,是他們受佳宜長公主之托,趁著來吳地做生意,順路給鐘家長輩問安。

以前這種事情也是有過的,那些皇子公主們,對于自己的外家,既要抓在手里,又不想紆尊降貴,因此,逢年過節,便會派有些體面的管事替自己去問安,送點小東西,換回的可能是一份厚禮。

佳宜長公主上一次讓人來白鳳城,還是過年的時候,鐘家派人來京城送年禮,長公主府的人跟著回去,一是送禮,二是給長輩們拜年。

現在不是年節,但是甄家兄妹是順路來的,也是說的過去的。

甄家兄妹雖然帶來了二十四色的厚禮,但這肯定是在白鳳城置辦的,并非從京城帶來的,雖不用心,但足夠尊重。

以鐘家如今的情況,還能得到長公主如此的尊重,鐘家長輩們心里還是很舒服的。

畢竟,現在鐘家與皇室的聯系,也就只剩下佳宜長公主了。

雖然孝康皇帝留下的兩位公主與鐘家也有血脈相連,可畢竟隔了一輩,且兩人無依無靠,除了公主封號什么都沒有,以后說不定還要讓鐘家資助,所以鐘家的長輩們自動將這二人忽略掉了。

可是佳宜長公主就不一樣了,她有食邑封地,是京城貴族圈子里頂尖的貴婦,她不但是當今的妹妹,還是清泉蕭家的長房長媳。清泉蕭家雖是將門,可是底蘊厚重,舊部門生遍布,蕭家在整個大雍朝都有極高的聲譽,遠非區區鐘家可以相比。

即使沒有皇室這層關系,對于現在的鐘家來說,蕭家也是一門好親。

因此,雖然甄家兄妹只是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年人,可是如今鐘家的掌家人鐘三太爺,還是帶著自己的兒子鐘子揚,以及長孫鐘展博一起見了他們。

丫鬟鋪上錦墊,甄家兄妹跪下,恭恭敬敬給鐘三太爺磕了頭,這是替佳宜長公主磕的。

當然,即使此刻佳宜長公主在場,也不會親自磕頭。

不過鐘三太爺已經很滿意了,鐘皇后和孝康皇帝已經去世多年,佳宜長公主還能記得有鐘家這門親戚,已經非常難得了。

寒暄了幾句,鐘三太爺便說起了死去的蕭真,雖然遠在白鳳城,可是鐘三太爺也聽說了蕭真的事,此時說起難免又是一番傷懷。

甄公子甄貴,嘴上說著安慰的話,注意力卻落在鐘子揚身上。

這一世,蕭真比前世提前三年見到鐘子揚,此時的鐘子揚,比夢里要年輕許多,他比佳宜長公主年長五歲,保養得很好,看上去只有三十出頭,儒雅清秀,斯文有禮。

蕭真知道,這只是鐘子揚想讓人看到的一面,他還有另一面。

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鐘子揚是會武功的,可是知道這件事的人并不多。

鐘子揚年幼時得過一場大病,病愈之后身傷一直沒能復原,鐘三太爺便給他尋了一位武功師傅,把鐘子揚送到師傅開的武館里學武功,直到八年之后,鐘子揚十三歲時才回到家中。

鐘家是書香門第,不想讓人知道此事,便對外宣稱鐘子揚去養病了,因此,鐘子揚會武功的事,就連鐘家其他房頭也不知道。

見鐘家人傷心得差不多了,甄貴便又說起了長公主府的喜事,佳宜長公主有孕了!

好消息一向不如壞消息傳得快,雖然京城里的人都知道佳宜長公主老蚌生珠,可是鐘家卻還不知曉。

果然,這個消息一出,鐘三太爺大喜過望。

甄寶小姑娘默不出聲,一直在默默觀察,此時見鐘家祖孫三人俱是笑容直達眼底,顯然這不是裝出來的,他們是真的很高興。

甄寶便趁著大家都高興的時候,提出想去給太夫人請安,并將此事轉告。

鐘子揚連忙叫來一位管事媽媽,讓她帶甄寶去后宅。

出了見客處,那位管事媽媽便忍不住悄悄打量甄寶,說是小姐吧,身邊連個丫鬟也沒有,出門走動,頭上也只戴了兩根珠釵一朵珠花。可若說是下人吧,卻又舉止從容,落落大方,那份雍容大氣,是鐘家小娘子們身上看不到的。

管事媽媽的眼力遠比鐘三太爺和鐘子揚更毒,沒辦法,后宅里待久了,眼光漸漸就有了。

現在鐘家輩份最高的有兩位,一個是三老太太,她是鐘子揚的母親,如今掌管后宅的就是她。

另一位是有誥命在身的二太夫人,如今鐘家四位有官身的子孫當中,有兩位便是她的兒子。

不過二太夫人寡居,平日里吃齋念佛,不問世事,但是長公主派來的人,她老人家還是要見一見的。

甄寶姑娘跟著管事媽媽進來后,便把之前的流程重復了一遍。

先磕頭,然后看著老太太和太太小姐們為蕭真哭上一場,再然后她便報告好消息,老太太、太太和小姐們又驚又喜。

和前面的流程不同的是,女眷們還喜極而泣。

甄寶姑娘陪著她們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走的時候還得了一個紅封,里面是一張十兩的銀票。

還是那位管事媽媽,帶著甄寶姑娘回前面。

走著走著,身后傳來聲音:“甄小娘子請留步(廣告:這本書也是我寫的,沒看過的客官請移步)。”

甄寶轉身,見是一位年輕姑娘帶著丫鬟,這位姑娘剛才也在,不過也只是長輩之間相互介紹,年輕的小輩沒有介紹,甄寶也就不知道這是哪一位。

還是那位管事媽媽介紹說道:“甄小娘子,這位是二房的五娘子。”

甄寶行禮:“鐘五娘子好。”

鐘五娘子回禮,未語先笑:“甄小娘子可有時間到我那里坐坐?”

今天過來本就是一探虛實,現在有人邀請,甄寶當然愿意。

鐘五娘子的繡樓離這里不遠,管事媽媽告訴甄寶,鐘家這一代有八位小娘子,如今五六七八尚在閨中,其中七娘子只有六歲,而八娘子尚在襁褓之中。

現在住在這座繡樓里的只有五娘子和六娘子。

不過甄寶并沒有看到六娘子。

鐘五娘子讓丫鬟上茶拿點心,甄寶沒有拒絕,品著茶吃著點心,才能多聊一會兒。

鐘五娘子很快便切入正題,她對甄寶說道:“甄小娘子是從京城來的,不知可否見過慧心慧明兩位公主?”

趙時晴還是上次去京城,才知道這兩位的存在。

她們是孝康皇帝也就是太子顯的女兒,并非太子妃孟氏親生,她們的生母是孫選侍。

今上追崇太子顯為孝康皇帝,太子妃孟氏為孝康皇后,又封了慧心為公主,可是卻沒有追封東宮其他人,也就是說,這兩位公主的生母也還只是選侍的身份。

且,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佳宜長公主與這兩位親侄女并不親厚,反而更喜歡今上和皇后所出的四公主。

這樣一來,慧明和慧心這兩位公主的處境就更尷尬了。

甄寶沒想到鐘五娘子追上她,竟然是與這兩位公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