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你馬甲掉了

第057章 圣女娘娘

真慶義學堂是元太師辦的三所義學之一,位于皇城東門口外“真慶觀”后頭。

真慶觀本是座香火凋敝的半廢道觀,已有數百年歷史,聽說前朝昌盛的時候,也曾經香火信客不絕。

只因官家重佛輕道,到了這一代,真慶觀便漸漸成了座清觀,人跡漸絕。

后來不知打哪兒來了個道姑,也不知哪年在里頭住下,日日獨自開門、打掃、進香、關門,倒是時時將觀內幾座天尊、真人像打理得干干凈凈。

后來那道姑又收了幾個女弟子,觀內又偶爾有女眷上門求簽問道,據說還挺靈驗,一傳十十傳百,來求簽的也就越來越多,道觀算是又活了過來。

真慶觀最后院的一片殿堂,原本供奉的伏羲、神農、軒轅三皇像,稱三皇殿,如今都只剩下三個坐墩,金身已不知去了何處,徹底空置下來。

這偌大的地方便被元太師給租用來辦學,又將與前院中間的隔門鎖死,以免擾道姑清修。

這義學堂本沒有名字,為稱呼方便,漸漸被人稱作真慶學堂。

真慶學堂專收開封府內家貧又頗有資質的好學弟子,從六歲到十六歲不等,免束脩,只要有足夠好的資質便可進學。

但極少有人知道這學堂背后的創辦者,乃是當朝太師大人。

是以元太師溜達到真慶學堂時,院壩里頭的玩耍蹴鞠、投壺、鐵環的孩子們,也不過以為來客是個普通老者而已。

“您來了。”掌院李堯恭恭敬敬侯在后院門口,將元太師迎進屋內。

“嗯。”元太師并不多言,點點頭,帶著隨伯進了屋。

“您可要先用茶?”李堯年過三旬,面容沉穩,貌極普通,正欲抬手端茶的右手,卻只有四個手指頭,小指是斷的。

他是元太師門生之一,丁亥年取了科考二甲第六十七名,先放了個州縣小官,后三年績優,入京御史臺。

因上告劉渭宦官擅權,被卷入五年前的科考舞弊案,遭貶官流放,幸得元太師保出,隱于此學堂,再不入仕。

此間學堂先生,均是像他這樣入仕不利的官身或是落魄舉子。

元太師搖搖頭,“不必了,你在外頭照常就是。”

李堯一躬身,目送元太師往后頭走去。

這院子最后頭是個香堂,原是道觀中懲罰犯錯的道姑跪天尊的,四面無窗,中間一尊真人大小的天尊像披著紅布,站在基臺上,頗有幾分煞人。

元太師先跪在天尊面前蒲團上,磕了三個頭,再起身,竟是掀開那天尊紅布,鉆進去繞到天尊像身后。

他輕車熟路在天尊像身后不知怎么動了動,那天尊后背竟悄無聲息往下落去,一扇僅容一人通過的小門赫然出現在石像身后。

門內隱隱可見一坡往下的臺階,元太師從懷中掏出火折,獨自往下走去。

臺階盡頭是一條寬敞通道,且沒有閉塞之感,似有通風之口。

臺階下站著一女子,身穿道袍,手提風燈,見到元太師一躬身,“您來了!”

元太師點點頭,“娘娘出關了?”

“是。”那人提起風燈,引著元太師往前走,風燈映上臉容,是個面容古樸的道姑,長眉入鬢,看起來溫婉和善,“娘娘正等著您。”

元太師跟著往前走,昏暗黃光照亮四壁,泛青的白石板一路鋪得整整齊齊。

直走了十丈許遠,面前一道石門,門上中間一道內嵌的圓形石鎖,圓圈中的花紋,赫然是一只展翅斜飛的燕子。

道姑抬手,輕輕敲了石門三下。

片刻后,那石門如那天尊像身后的門一般,悄無聲息由中間向兩側滑開,石門后空無一人。

道姑與元太師抬腳穿過石門,石門再悄然合上。

門后仍然是通道,卻如迷宮一般四通八達,道姑帶著元太師在里頭繞了半盞茶的功夫,方來到一條通道盡頭,一間石室。

石室中隨處都鋪著軟氈,連墻壁都不例外,壁頂懸了盞昏昏暗暗的宮燈,中間一道垂簾,靠墻有一張桌、一疊紙,一硯墨,除此之外一無他物,只中間一把椅子,上頭坐著一個身穿墨色長袍的人。

那人,雙腿無力地垂在椅前,兩條胳膊罩在長長的寬袖里,看不見手,身子靜靜靠在椅背上,頭上裹著方帕,看不見頭發,臉上的皮似脫水的土豆,干癟地皺成一團,五官都陷到皺紋里,閉著眼,一動不動。

“圣女娘娘。”元太師恭恭敬敬來到這人跟前跪下,對著椅子拜了下去。

那人并未有任何反應。

元太師雖然明知他不用說出聲音,只要站在這里,對方就能知道他的心意,仍自顧自說下去。

“您抱來那孩子時,說那孩子身負天命,所以您用僅剩的一條手臂斷經汲血,換了他起死回生;您說,去北地,乃是天意之行,讓老夫隨他去。如今那孩子雖安然歸來,還帶回林家的燕子令,可他卻似完全變了一個人,元某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想到奪魂這般異怪之事,還請娘娘解惑!”

“這,還是那身負天命的孩子嗎?”元太師說完,抬眼看著椅中人。

椅上的人,耷拉垂在胸前的頭顱,忽輕輕點了點。

道姑來到書案前,將紙與沾墨的毛筆取過來,雙手托著紙,毛筆則小心翼翼放到椅上人干癟的嘴邊。

那人輕輕張開嘴,用已無牙的嘴咬緊了筆,費力轉動著頭顱,一筆一劃在紙張上寫起來。

如此費了許久功夫,她輕輕張嘴,那筆落回道姑手中,她似乎用盡了所有力氣一般,頭歪歪靠在肩上,胸口輕輕起伏。

元太師顫抖著捧過那頁紙,上頭兩行歪歪扭扭的小字。

第一行:血魂,橋矣,渡有緣人。

第二行:她來了,九燕歸一,天心可逆。

元太師猛然抬起頭來,“新的圣女來了?”

那歪垂無力的頭顱輕點,耷拉的嘴角下輕顫顫地,露出一絲笑意,那絲笑忽凝固在嘴角,再也不動。

道姑忙跪到元太師身邊,匍匐磕頭于地,元太師一震,也忙匍匐下來。

石室內忽起了幽幽的風,沙沙撫過地氈,撫過燭火,似腳步,又似嘆息。

半晌,風止,室內又恢復靜寂。

元太師緩緩抬起頭來,那椅上墨色長袍下,只剩一具似風化干枯的人體。

“娘娘,已坐化仙去!”道姑又一次虔誠伏地。

元太師嘆息一聲,圣女的修境,需要以自身血肉為代價。

對娘娘來說,天聾地啞,眼已瞎,手已廢,腿已殘,即使能讀人心讀天心又如何,要不是為了等下一代圣女,怕不會撐著一口氣活到現在吧?

他輕聲對那道姑道:“青衫師傅,現下有何打算?”

青衫抬起頭來,看似普通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我會繼續山門使命,找到圣女,守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