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太子爺

第475章 一路秒殺

第475章一路秒殺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極品太子爺第475章一路秒殺(女生文學wenxuem)

天道,王道,人道。

這是歷史上,自古以來常常被人提及的課題。

而很明顯,這墨家,就是尊崇天道的。

他們摒棄的,便是王道。他們認為,天下都當公平,皇帝也是人道中的一個才對。這種思想,放到后世,自然是共產主義,沒有毛病。但是顯然,并不適合這個封建王朝。

更不適合“與時俱進”的理論。

劉錚沉思片刻,負手而立。

片刻才開口笑道。

“劉錚認為,三者綜合為一,便是國道!”

“何為國道?”

“國道何道?”

一個個問題懟了過來。

劉錚繼續道:“剛才已說,三者合一,便為國道。為何還需發問?”

那些問的人,一個個都啞口無言。

既然是三者合一,自然是天道,王道,人道,缺一不可。這很明顯和他們的思想不同。

那人再問:“三道合一,如何治之?”

劉錚哈哈大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錚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先生乎?”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全場。

鴉雀無聲。

“好!”

司徒空,率先聽得眼睛大亮,跟著喊了出來。

他再次眼神灼灼看著劉錚。

好一篇治世長文!

其中,將這天道,王道,人道,貫穿得十分清晰,從頭至尾,條理清晰。從遠至近,從大至小,從天至人!

“善!”

“彩!”

“贊!”

不久之后,山間喝彩之聲,再次響起,經久不息。

劉錚呵呵一笑。

開玩笑……

這可是唐朝時期,魏征寫給李世民的,大名鼎鼎的《諫太宗十思疏》!

這一篇長文,便是最適合這封建社會思想,協調統治階級,和天下民眾的!

沒有墨家的徹底摒棄皇室,也沒有儒家對皇室各種跪舔。魏征的治國思想,從來都是突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

如此論調,用來辯駁墨家,再合適不過!

“這這這……”

司徒空旁邊的張旸,這個時候臉色已經變了。

該死!

如果說剛才那短短幾個字,在他看來有取巧的成分,那這一篇相當華麗的治世名篇,絕對就是治國理論,以及文采方面,對這些望北者的全面碾壓了!

繼續走。

第五十八個臺階的時候。

“劉知州,如此推崇大道,認為奇淫巧技如何?”

劉錚一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物之極便是理,錚從來以為,工科是未來社會之趨勢,何存奇淫巧技之說?”

“贊!”

“大善!”

第一百七十三個臺階。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劉知州以為,絲竹聲樂,又是何道?莊子認為,禮樂乃奢靡虛偽之物,劉知州以為如何?”

看來是個音樂高手!

印象中,莊子和莊子學派,都跟墨家一樣,認為禮樂虛偽。

說起這個,還有一個小故事來嘲諷儒家。

一天晚上,兩個儒家之徒去盜墓。大儒在地面望風,小儒在墓里作案。大儒問:“天快亮了,怎么樣了?”小儒答:“還沒解開衣服呢!這死人嘴里有顆珠子!”

不過,這番對話是吟詩。

大儒問:“東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道:“未解群襦,口中有珠。”

接著,那小儒一邊在死人嘴里挖珠子,一邊吟唱:“青青之麥,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

兩個跳梁小丑,行此盜賊之事,還不忘吟唱禮樂,著實諷刺無比。

劉錚淡淡道:“文學音樂,當為大藝。”

“其意,便在于無意!”

全場再次喝彩!

這句話,可是來自后世莫言所答,文學的意義,他說,文學最大的意義,便是沒有意義!

這句話,發人深省。

因為沒有意義,但還一直存在,這難道不是它最獨特之處么?

文學如此,音樂又何嘗不是如此?

它可能不會產生什么直接的利益,卻能在人的思想深處,對人產生改變,進而間接影響格局。

這就是它們的意義!

繼續走!

“劉知州認為,醫者……”

“農田百畝,灌溉無憂,家有三戶,劉知州以為……”

“物之極,則為理!然,至極后?”

“化學!”

“日出日落,陰晴圓缺,劉知州認為……”

“劉知州才華橫溢,在下想比拼詩詞,如何?”

“可!”

“堪輿之術,劉知州……”

一路往上,一路通殺。

跟著劉錚的人們,這個時候,已經看傻了。

那些望北者們,已經聽傻了。

任何問題,任何領域,這些人的問題,稀奇古怪,包括天文地理,文學數術,醫學,物理,化學,哲學,治國,音樂……

然而這劉知州……

竟然一路無阻!

眨眼間,已經超越五百個臺階!

司徒空,驚了。

張旸,臉色黑了。

解語,聽得懵了。

裴嫣然和秦長風,也是與有榮焉。

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