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當國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震動之下暗潮涌

幾千騎在平壤被伏擊,幾乎是全軍覆沒,這個消息想要隱瞞是隱瞞不住的,迅速的傳到了遼寧和京師那邊,然后又以京師為中心,飛快的傳往各處。

遼寧震動、京師震動、天下震動,五千騎兵還是素稱強悍的遼寧騎兵,居然就這么損失殆盡,據只有主將帶著不滿三百騎回到大明境內,收攏了三天,也不過是將將五百騎。

馬隊騎兵吃了敗仗,往往事后還能收攏很多潰散的兵卒,但這次居然是這個戰績,是被殲滅也不夸張了。

原本那些輕視倭寇的文武官員都是慎重了起來,這樣的軍力來到了朝鮮,如此的靠近大明腹心京畿之地,那就不克不及輕易看待了。

已經是隔三差五才呈現在奉天門偏殿一次的萬歷皇帝,開始每日上朝,朝中和京中的各個機構都開始高速運轉。

時間過去了這么久,天津衛這個港口搜集到的信息已經足夠豐富了,最開始經由海商船長們傳到京師的消息,倭寇十幾萬近二十萬軍力,京師都是以為荒誕不經,可慢慢的,傳來的數目都是十幾萬到二十萬之間,只有比這個數目多的,卻沒有少的,加上遼東那邊的消息,現在大概已經能得出判斷來,倭寇最少是十萬兵以上的大軍。

這樣的規模,這樣的強軍呈現在朝鮮,實在是心腹大患,能在伏擊戰中讓遼西騎兵五千余覆滅,這樣的戰斗力怎么評價都不算高。

先前積極請戰的遼西總兵李如柏此時的境地真是坐蠟了,進退不得,這樣的失敗呈現,再去打,必定會耗盡家底,可不打,不表白態度,恐怕罪責就要上身了。

究竟是李成梁在背后坐鎮,應對倒還是得體,祖承訓的戰報發往京師的時候,李如柏的請罪請戰奏折也是一并的送到了京中。

李家表白了態度,愿意動用遼西一切可用戎馬,去往朝鮮和倭寇決一死戰,請朝廷恩準。

就連在宣府的李如松無奈之下都要跟著上表請戰,現在就是要把這個戰爭的規模,盡可能的擴大,用戰功來洗刷罪過。

不過已經出了這樣的事情,朝廷卻不敢大大咧咧的下判斷了,并且遼寧巡撫徐廣國的奏折上的很明白。

大明的巡撫除卻云南一處外,其余各省的巡撫的官銜中都有提督戎馬的稱號,也就是巡撫也要對所轄地的軍事負責。

祖承訓的敗戰,徐廣國自然也要負擔責任,徐廣國倒也沒有遮掩,他實實在在的在奏折中為自己請罪,這個事情朝廷不會拿他如何,徐廣國心里也是有數的很,從某種意義上來,他這個遼寧巡撫不是廷推會推出來的,而是內廷點將,有這個布景,自然無需擔憂太多。

徐廣國奏折上除卻請戰之外,更主要的是明朝鮮的情況,請朝廷務求慎重,目前先做好防御,然后再求征伐之道。

這個奏折上所提出的策略也是中規中矩,朝廷自然是準許,先讓徐廣國就田主持防務,然后朝廷準備后續。

所謂在長白山一帶呈現倭寇蹤跡的消息很快就被證明為虛妄,遼南總兵孫守廉又是回到了義州一帶,安插戎馬。

遼寧巡撫徐廣國開始調動戎馬,其實也是簡單,就是從遼東和遼西兩處抽調戎馬彌補到遼南這邊的鴨綠江畔和大明邊疆的各處要塞去,做好防御。

徐廣國其實其實不怎么緊張,因為祖承訓的騎兵潰敗之后,鴨綠江朝鮮一側,還在朝鮮手中的土地沒有什么轉變,也沒有什么告急,這明倭寇的戎馬暫時還沒有向西進發的意思,局勢還不那么緊急。

馬林那邊抽調了騎兵和步兵一共八千,一個副將領兵,遼西這邊卻是有一萬六千余來到,并且還是總兵李如柏親自帶隊,李家的精銳骨干幾乎是傾巢而出,這也算是表白一個態度,也做好了準備,如果有機會入朝作戰,那么李家要用最強的力量來獲取功勛,洗刷前面的那些混賬事。

在沈陽的遼寧巡撫徐廣國也是準備去往定遼右衛鳳凰城那邊,就近指揮了,別處巡撫手中都有個兩千到三千的巡撫標兵,由一名游擊統率,但徐廣國手里也就是五百余人的衛隊,撫標不過是個空架子。

可徐廣國真要帶動起來,精銳力量他可以召集幾千甚至上萬,因為遼寧周圍的商團和墾殖農莊的護衛隊和民間團練都能夠動用。

因為是戰時,從遼寧到京師,從義州到沈陽,都是放置了快馬加急送信的郵路,務求消息能夠順暢及時的傳遞。

從義州那邊傳回來的祖承訓的敗因,徐廣國加了評點之后,迅速的送往京師,不過這個評點文書卻不是和奏折一起送往宮中的,而是交給了順天府丞呂萬才。

即將有大戰,有大敵在朝鮮,京師已經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不過身為順天府丞的呂萬才,卻沒什么忙碌的。

在外人看來,這呂府丞似乎比平日還悠閑了稍許,每日里見客宴客,很是自在,這卻是讓人頗為不明白,王通一系的角色,另外不,卻都不是喜歡玩樂輕松之輩,這卻是眾人的共識,眼下這呂萬才未免有點反常了。

自萬歷十七年以來,天津衛身世的進士也有了十余名,舉人更沒必要,處所上富庶了,舍得在書上下本錢,總歸是有成效。

這些人有的去處所上當官,有的則是留在京里做言官清流,舉人們也大多在京津一帶有個實職,身世何處,立場也就傾向于何處,那蘇松常、杭嘉湖的士子文官,整日里為自家那邊搖旗吶喊,一方面要減免商稅,一方面要鼓勵土地兼并,而天津衛身世的自然是傾向于天津衛這些新興商團的利益,商稅這個他們是堅持要征收的,因為如果減免商稅,天津衛和松江府不會減免,反卻是讓其他處的工商業者用更低的本錢和港口這邊的商團競爭,但土地兼并他們是支持的,因為土地兼并的越厲害,無業無地的農民就越多,港口商團就可以有更多的勞動力,各處的拓荒墾殖就能招募到更多的人手。

這一干文人士子所持的論調,如今也是朝堂上的一景,并且南邊的松江府身世的士子,山西那邊士子,漸漸的都和天津衛的合流。

他們論和諧江南士子言論的異同,卻是讓很多旁觀者看明白了些事情,原來假借大義假借圣賢事理在朝中政爭,是為了這樣那樣的利益。

總的來,這一干傾向于港口和殖民商團的文官士子集團,呂萬才能用的動,從某種意義來,他呂萬才也是這個集團官位最高的幾個,又和王通這個商團大首腦關系密切,自然有這個資格。

呂萬才這段時間會面的這些人,如果細究這一干文官的身份,就會發現,他們或多或少的都和港口商團有這樣那樣的關系,有些人即便不是身世于那邊,但已經在那幾處有了豐厚的利益,關系自然就密切了。

官員們在京師拉幫結派最正常不過,呂萬才算是天子明日系,這么做還可以被成是替皇帝招攬人心,誰也挑不出不是來。

眼見中秋,京師氣氛雖然緊張,可節日氣氛也是濃厚起來,主管天津衛和禁軍幾部的監軍蔡楠照例要進京辦差,白了就是給各處送禮,和各處打個招呼,有時候還要和勛貴之家們聯絡,通報下他們在天津衛財產的情況。

今年朝鮮有倭寇大軍,天津衛也是海防重地,蔡楠進京還有了一樁另外任務,要向京師通報天津衛的防務準備如何。

公差自然都是白日里辦的,晚上的時間比較自由,和以往一樣,一般都是李文遠或者呂萬才宴請,這一次是呂萬才。

在順天府丞的宅子中,下人們早早的得了叮嚀,自家老爺和蔡公公有些體己話要講,閑雜人等都避開去,這樣的事情也不稀罕,酒菜置辦好,管家過去看了一圈,然后將所有不相干的人遣散,自己則是搬個椅子守在院子門前。

“蔡公公,徐大人給呂某來過幾封信,呂某覺得他的有理,蔡公公請看。”

屋中點燃著大燭,幾處各有燈籠,顯得頗為明亮,蔡楠接過信箋在那里展開看起來,不多時就已經看完,蔡楠拿起酒盅卻不喝酒,把玩著沉吟。

“蔡公公,徐大人的有事理,大家的榮華富貴都在國公身上,可如今國公偏居松江一隅,有些事簡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皇帝對他雖然親信,可始終這么遠離,再厚的情分也要稀薄,若要國公長盛不衰,功業這塊上不克不及松懈!”

蔡楠放下信,仔細的看了呂萬才幾眼,緩緩的點了頷首,呂萬才靠近了道:

“蔡公公就在軍中,通曉兵事,想來辭更有針對,您看?”

謝謝大家的訂閱和,謝謝“lgz777,不往不去,i”各位朋友的打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