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福寶,荒年也豐收

第190章 都怪當年老娘眼瞎啊

瑞東鎮隸屬清平縣,在豐寧郡內,但是饒和縣卻在五安郡,兩郡相隔甚遠,坐馬車的話,也得四五天才能到。

四五天的時間,一家人需要的干糧不少。

當天晚上,徐老太又開始烙餅。

這一次不只是地瓜餅,徐老太還烙了不少白面餅。

臨走之前,小天寶讓小金給時斌捎了信,簡單說了一下自己的去向。

省的到時候京城回信了,時斌找不到她。

將小金放走,一家人分了兩輛馬車上路。

這一次的馬車不是那種小馬車,而是大馬車。

里面非常的寬敞,被徐老太和趙桂枝、李氏她們布置得也非常的舒適。

畢竟他們這一路上很可能要露宿荒野,這馬車也得當帳篷用。

將路上需要用的東西都搬上了馬車,不止有干糧,還有一些生地瓜和生土豆,徐老太甚至還帶了幾個陶罐。

原本徐老太是想將小天寶抱進馬車的。

可是她的手剛伸進小天寶的腋下,糊糊就過來了。

尾巴卷著小天寶的腰,將人直接放到了自己的背上。

“唉!糊糊!你給我回來!這次真不能帶你一起去!會嚇著人的!”

徐老太伸著手臂,想要將糊糊叫回來。

大手耳朵抖了抖,糊糊甩著尾巴,假裝自己聽不懂人話,一扭一扭地朝著谷外走去。

看見它這般做派,徐老太哭笑不得。

轉頭看向徐老蔫兒,“嘿!這虎崽子,還假裝聽不懂我說話!”

套好了馬車,正在檢查繩套的徐老蔫兒聽見老伴兒的話,轉頭看向了馱著小天寶離開的大老虎,也跟著笑了一下。

“算了,糊糊早就不是從前的小老虎崽子了,它不想聽,咱們說什么也沒用啊!它要跟著就跟著吧!現在世道亂,有它在,說不定咱們這一路還能順暢一些。”

認同地點了點頭,徐老太也不再阻止,挎著小包裹上了馬車。

等所有人都上了馬車,駕車的徐老蔫兒一抖手上的韁繩,“駕!”

不用多大聲,小棗兒便邁步朝著谷外走去。

跟在后面的趙大狗架著的馬車緊隨其后,也跟了上去。

踏雪踢踏著小馬蹄子跟著老爹踏云走在了最后面。

快要出村的時候,走在最前面的小天寶看見了出診回來的季大夫。

在徐老太面前都我行我素的糊糊,在季大夫面前卻異常的規矩。

老老實實地停下腳步,等季大夫在自己的大腦袋上擼夠了,才甩了甩腦袋。

看見徐家這浩浩蕩蕩的隊伍,一看就知道這是要出遠門兒。

剛想開口和徐老蔫兒詢問一番,還沒等說話,就被掀開馬車簾子的徐老太看到。

只見徐老太大手一揮,徐大柱便從車上竄了下去。

下一瞬,季大夫只感覺自己被一股巨力抬起,雙腳便離地了。

等再回過神來的時候,他連帶著他的藥箱,已經進了馬車了。

“季大夫,看見你真是太好了!正好我們要去饒和縣,還請你和我們一起出一趟診了。”

如果是別人,不問青紅皂白就將他擒上了馬車,季大夫是一定要翻臉的。

但是老徐家不一樣,他們也算是有過命的交情了。

一聽是要出診,還是去饒和縣出診,季大夫非常疑惑。

“饒和縣?這么遠!你們是在饒和縣有患病的親屬?”

手上摸著昨日被孫路帶回來的那只破舊的荷包,徐老太嘆了一口氣。

“是我那可憐的三閨女。”

聽聞要診病的竟然是徐三柳,季大夫也皺起了眉頭。

在他的印象當中,徐三柳是個溫婉內向的小丫頭,不管是家務活兒還是地里的活兒都是一把好手,平時不太愛說話,卻最愛笑,每次見到她,都是一臉笑呵呵的模樣。

“竟然是三柳那丫頭!說起來,我也好幾年未曾聽到她的消息了,她不是嫁給了云橋村的朱俊嗎?怎的去了饒和縣?”

說起這個,徐老太又深深嘆了一口氣,又摸了一把手上的荷包。

“都怪老娘當年眼瞎啊!”

狠狠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徐老太才接著說。

“這話呀,得從當年給三柳議親的時候說起了。”

原來當年徐三柳未出閣的時候,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好姑娘。

她性格好,又勤快,長得也是小家碧玉,所以當年上門的媒婆就特別的多。

稍微夸張一點兒,真可以說是上門說親的媒婆都快將他們家的門檻兒都踩爛了。

可就是這么多來說媒的,徐老太還是怎么看怎么不滿意。

同村的李壯不夠英俊,和義村的劉忠不夠壯碩,泉許村金自來太矮,盛清村的高廣義太窮······

總之,這么多人里面,就是挑不出來一個滿意的。

而對于自己的婚事,當時的徐三柳也是沒有主意的。

雖然每次有媒婆上門,徐老太也都讓她出來聽一聽男方的情況。

可是每次她都是這只耳朵進,那只耳朵出,從來也沒有放在心上的。

有爹娘為她把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爹娘給她找哪個夫婿她嫁哪個夫婿就好了。

反正爹娘總不會坑害她。

那時候徐三柳之所以會這般想,說白了就是她其實還沒有開竅。

沒有喜歡的人,自然嫁給誰也沒什么所謂。

直到徐三柳遇見了朱俊。

那一次徐三柳去鎮上賣野菜,在集市上一不小心崴了腳,正被同樣去鎮上買鹽的朱俊碰上。

朱俊人如其名,人長得英俊,又因為讀書,一身的書生氣質,整個人文質彬彬的。

見到徐三柳受傷,朱俊好心地將她送到了醫館。

后來徐三柳腳腕好了,想要感謝人家。

便在山里跑了一個月,挖野菜采野果,好不容易攢了一百文,去書齋給朱駿買了一只筆。

不知道朱駿的地址,徐三柳就在他們當時遇到的那家雜貨鋪子門口等。

可能是兩人命定的緣分,兩個月以后,還真的就讓徐三柳在雜貨鋪的門口,等到了再次來鎮上買鹽的朱俊。

那一次,兩人依舊相談甚歡,還約定了下次見面的時間。

其實每次兩人見面都沒有什么逾矩的舉動,就是相伴著走一段路,說一會兒話。1

可就是這樣簡單的相處,也讓徐三柳非常的歡喜。

她越來越期待和朱俊的見面,也越來越反感到家里來的那些給她說親的媒婆。

徐三柳的改變沒有逃過徐老太的眼睛。

深知女兒性格的徐老太沒有胡亂猜測,而是選擇直截了當地詢問。

面對母親的詢問,徐三柳滿臉通紅,卻也沒有任何的隱瞞,將自己和朱俊的事情一一說了。

一聽閨女有了意中人,聽上去對方條件還非常的不錯,徐老太也挺高興的。

可是為了閨女的名聲,她還是阻止了徐三柳和朱俊的私下見面,只說如果朱俊有心的話,大可直接來提親。

徐老太這么說,也是想看朱俊是否是真心實意的想要求娶他們家三柳,考驗一下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