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生存記

第四章:可以留下

“叫大家來,是想問,關于陳溫要留在咱們村長居,你們是同意還是不同意?”

一時間,小小的屋子變得吵吵嚷嚷的,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

村里人對那個在村門口想投河自盡,被救起來的小姑娘都有點耳聞。

那條河淹死過不少人,小姑娘算得上福大命大了。

而這些年也不是沒有收留過難民,沒有一個想要留下來的,他們都沒有想到那個小姑娘是第一個想要留在張家村的。

“為什么小姑娘不去城里?”有人問了,就有人應和。

“是呀,城里還有難民所可以收留她。”

“那難民所是人待的嗎?亂哄哄的,小姑娘瞧著不是那些的漢子的對手。”

“是呀,沒爹沒娘的,容易受人欺負。”

張村長的木拐杖用力地敲了敲地,“你們是同意還是不同意?”

“我不同意。”有一個漢子高高地舉起雙手,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

“那你說說,為什么不同意?”張村長問。

“那小姑娘能干嘛?瘦弱得很,鋤頭都舉不起來吧。”

是呀,不少人頗為認同,種田就是要力氣的,村里婦人遇到收成的季節,夠嗆。要是個青年漢子要留下,他們二話不說,肯定同意。

“我同意。”張碧霞一拍桌子站起來,“那小姑娘我看了,吃得不多,一股機靈勁,做點小活沒問題的。”

“我也同意碧霞說的。”

“我也是。”

婦人們容易起愛憐之心,她們也有孩子,萬萬想不出這要是自家孩子流落在外,會遭遇多少不測。

“我也贊成那孩子留下來。”一位年長的老人家說,“征兵帶走我們那么多孩子,回不來的也多,村里百年前人口多達四百多人,現在呢?即使每家每戶都有兩三個小孩,但還是縮減了一半,我看那孩子不是個壞心眼的,可以留下。”

“對,就是說啊,特別是村里的女孩不多了。”

這下,贊同的人多過不贊同的人,那些不同意的只好禁了聲。

“那小姑娘住哪兒啊?”

有人小聲問道,然后大家都安靜了。

張碧霞見大家都沉默不語,就想說讓小姑娘住她家沒問題,她爹是村長,家里空房間多。

“安排住李素娘家吧。”張村長思慮后說。

李素娘今年五十有二,從鄰村嫁過來的,二十來歲的時候丈夫出去打仗,就再也沒有回來,她就做了寡婦,唯一的兒子也早早夭折沒了,之后一直留在張家村,沒有改嫁。

她不愛爭,不愛出頭,又勤奮,一個人也能養活自己。

就是年老了,許是她年輕時天天哭,如今眼睛都看不太清了,身上也有點毛病。

所以至今都是一個人獨居。

張村長想的是,陳溫住在她家,也是彼此有個照應。

“行啊,素娘一定開心壞了,她一直念叨自己一個人太孤單,我一會兒回去就和她說。”說這話的是李素娘的鄰居,也是個熱情的婦人。

陳溫的去留就這么決定了。

雞鳴三聲,陳溫就翻身起來了,即使外面天還沒全亮。

古代人們節省油燈,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昨天也早早地閉眼了,但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睡得一點兒也不踏實,一晚上都能醒好幾次。

更別說,睡的還是干草席子。

陳溫用破舊的小布條,把干燥的頭發束起,綁成一個高馬尾,扭扭酸痛的脖子,出去了。

陳溫剛邁出一小步就和散著頭發出來倒水的張碧霞遇上了。

“醒這么早?”

“嗯,睡不著。”

張碧霞點頭,“那行,你吃完早飯,我帶你去新住所。”

陳溫漫不經心地點點頭,然后反應過來,驚訝地瞪大眼,“您是說,我,我可以留在張家村?”

張碧霞笑著應答:“對,以后你就是咱張家村的一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