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貫的具有鄉土氣息

清朝求生記

二月二十六日不止是皇上封璽放假的日子,也是宮中7t子,那些個小阿哥們從百官封印時起就放假了,在這天早早的來到了延禧宮,跟貴妃娘娘說,知道云錦不用跟在皇阿瑪身邊了,所以想找云錦一起到宮中各處去看看熱鬧。

“你就跟著他們去吧,”貴妃娘娘笑著對云錦說,“前幾天你在皇上那兒也拘得狠了,這幾天就且玩些吧,到了除夕又得忙了。”

“謝娘娘。”云錦正好也想著在宮里四處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年味呢,所以也不裝假,向娘娘行了一禮就跟著他們出去了。

過年的時候,孩子們是最快樂的,看著那小十六和小十七帶著小十八,在前面跑跑跳跳的,云錦心中也跟著興奮起來,不過,云錦打量著身邊的十五阿哥,卻怎么覺得他好象是有話要對自己說呢。

“十五爺,您是不是有事要對云錦說?”云錦停下腳步,小心的問道。

“嗯,”十五阿哥未曾開口,臉先紅了,“是這樣的,上次演長生殿之后,皇阿瑪很是歡喜,對額娘也多有賞賜,所以”

“所以您就想著這次過年時也來上一出?”云錦一聽就明白了他話里的意思。

“不是我想的,是小十六小十七的主意。”十五阿哥沖口說道。

“十五哥,你怎么把我們說出來了。”

不知什么時候,小十六和小十七他們已經跑回來了,正躲在一旁偷聽,十五阿哥這么一說,小十六和小十七立時就急了,十五阿哥一看他們也在呢,臉就更紅了。

“這是好事啊,是幾位爺對皇上和娘娘們的孝心,有什么不好承認的?”云錦笑著為十五阿哥解圍,又請幾位阿哥到旁邊的亭臺上坐下來說話。

“那就這么說定了。你再幫我們弄一個賀新年地戲。”小十七倒真是會順桿爬。

“幾位爺。您可是瞧瞧還剩幾天了啊?云錦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來不及啊。”云錦啼笑皆非。

“誰讓你前些天跑皇阿瑪那里去了?”小十六埋怨著。

“十六爺。這事能怨我嗎?”云錦苦笑了一下。對這個話題也不好多說。只好轉了口風。“這樣吧。戲是弄不出來了。曲兒倒是有幾首。不知幾位爺可能將就?”

“嗯。也行。云錦地曲兒也是有名地。那就這樣吧。你快些教我們。離除夕宴可是沒幾天了。”小十六急著催促。

“好哇。”云錦沖他們斜睨了他一眼。“云錦還以為十六爺好心來找云錦瞧熱鬧地。卻原來是另有所圖啊。”

說完這話之后,小十六和小十七是厚臉皮慣了,嘻嘻一笑也就過去,倒是十五阿哥在一邊又紅了臉。

“要弄曲兒也不難,可你們卻是要回答上云錦幾個問題。”云錦見十五阿哥如此,也覺得話說造次了,忙用話岔開了。

“你想問什么?”小十七有些警惕的看著云錦。

“放心,云錦不會難為幾位爺的,”云錦笑了笑,“今兒宮里不是要貼春聯嗎?云錦就問與這個有關的。”

“行,你問吧。”小十六和小十七互相看了看,又看看十五阿哥,點頭表示同意了。

“那云錦就放肆了,”云錦清清嗓子,拿出老夫子的樣子來,引得那幾個阿哥們淺笑不已。

“幾位爺先說說這貼春聯的習俗最初是起源于什么?”云錦開始問了。

“這個我知道,是桃符。”小十六搶著答道。

“嗯,不錯,”云錦點點頭,接著往下問,“這桃符是作什么用的?上面寫的什么?”

“是用來驅鬼壓邪的,上面書有神荼、郁壘二神。”這回換小十七答了。

“幾位爺可能背上一首與桃符有關的詩嗎?”云錦再問。

這回小十六和小十七則是答不上來了,于是他們就把眼光放在了十五阿哥身上。

“爆竹聲中一歲除,曈曈桃換舊符。”十五阿哥也不負他倆的期望,想了一想就背出來了。

說實話,這首詩中只有“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句,云錦還算是有些印象,其他的可是耳生的很,會問這個問題也只是想難為一下他們,至于十五阿哥背的對與錯,她可是不知道的,不過想來應該是不會錯的。

“那么最早出現的春聯是由誰所寫,內容為何?”云錦又接著問了下去。

這下可是連十五阿哥都不知道了,他們面面相覷,都沒有開口。

“云錦問的這些個問題,是在某一年的春節前夕,一個群里的朋友向大家發問的,本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桃符是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叫春聯的,不過因為這個答案關系到明朝皇帝朱元章,所以云錦想想還是沒有問出來。

十八爺,”云錦蹲在十八阿哥面前,柔聲的對他說,“云錦告訴您,您可要記住了,那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寫的,內容是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

馬上到新年了,北京的天氣當然是很冷的,云錦這一行人又是坐在外面,所以小十八的臉蛋凍得紅通通的,可他卻是不叫苦,只是用那雙大大的眼睛盯著云錦,跟著她念了幾遍,然后沖她展顏一笑,表示自已記住了。云錦見他如此乖巧可愛,再想想他歲不長久的命運,不禁有些個心酸,伸手將他摟在懷里,小十八先是一愣,隨后也伸手抱住云錦。

這還是云錦第一次如此親近小十八,之前她總是覺得小十八雖小總也是個阿哥,自己不好越了禮數,現在這個時候卻是突然有種感覺,小十八在人間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還是應該多給他些溫暖,反正旁邊也沒外人,就讓她抱一小會兒吧,

“云錦,你現在能教我們曲兒了吧?”剛才那道題他們明明沒答上,可小十六卻是壓根不管這茬兒了,只是催著云錦趕緊教他們唱歌。

“好我的十六爺,您也得容云錦想想啊。”云錦笑著放開了小十八,站起身來,心里還有些不舍,你還別說,這小正太的身子軟軟的,抱起來真是舒服。

云錦出那些個題的目的,本來也不是專為整治他們的,所以小十六要賴帳,云錦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那你快想。”小十七也在那兒催。

“十七爺,哪有這么快的,且讓云錦一天,明兒個給您成不成啊?”云錦搖搖頭笑了,“幾位爺,咱們坐這兒也有時候了

是可以起身了,十八爺已經凍壞了呢。再說,難不TTL云錦瞧熱鬧真就是一句虛話?”

這話說得不只是十五阿哥,連小十六和小十七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們忙站起身來,繼續前行,不過也沒忘了一再叮囑云錦,明天一定要弄出來,他們還會一早就去找她的。云錦點頭答應了,這才能消消停停的好好看看宮中過年的情形。

一路上不時能看到那些太監們在掛春聯。沒錯,是掛。宮中的春聯和福字一樣,是掛而不是貼,這與民間不同,要按現代的說法,也更環保一些,上面的字是滿文,可是,云錦看了這個春聯卻是大吃了一驚。

云錦吃驚不在于聯上的字滿文還是漢字,也不在于它是掛還是貼,她吃驚的是,這些人掛的聯居然是白色的,難不成是近日有什么重要的人物去世了嘛?可昨天自己還在康熙那兒,沒聽說什么啊,難道說是今天去世的,唉,這大年下的,日子口趕得可是有些不好。

可是,也不對啊,這些個掛聯的人,臉上都是笑呵呵的,如果真是有什么喪事,他們這么著,不是找挨打嘛,挨打還是輕的,也許就此小命就沒了。云錦再看看這些個小阿哥們,他們也是沒事人一樣,一點也沒有吃驚或者是傷心的樣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云錦,你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對嗎?”十五阿哥看出了云錦的不對勁兒。

“十五爺,他們掛的是什么啊?”云錦指著那些個太監。

“云錦,你傻了嗎?”小十六和小十七笑了起來,“那自然是春聯了。”

“可是,”云錦沒理他倆,接著問十五阿哥,“那為什么是白色的?”

“這是咱們滿人的風俗,與漢人有所不同。”十五阿哥溫和的笑著給云錦解釋。

“虧得你還是滿人之后,連這個都不知道。”小十六和小十七還在一邊嘲笑云錦。

“云錦不是沒見過嗎?不知道有什么稀奇,”云錦白了他倆一眼,“再說皇上寫的福字不也是紅色的嗎?”

“那些福字皇阿瑪是要賜予親近臣工的。”

十五阿哥雖沒明說,但云錦也有些明白了,因為這些臣子有很多是漢人,而漢族又是忌白色,康熙自然是不能賜個東西還給人添堵,故而他寫的福字都是用紅色的,而只在宮中張掛的春聯,就按照滿俗用白紙或者是白絹寫了,當然也不是就這么的直接掛出來,而是要以藍邊包于外,紅條鑲于內。

而且這一天除了有掛春聯以外,東西六宮還要張掛宮訓圖,十五阿哥看云錦也是不太明白的樣子,就向她解釋,這個宮訓圖,畫的都是有美德的后妃的故事,借此來教育后妃們要遵守三綱五常,實行孝道。另外,這圖也不是由宮里派人去掛的,而是宮殿監傳知東西六宮的首領自己掛上就行了,還有,這圖要一直掛到第二年的二月收門神的日子才能撤下,收藏在景陽宮后的學詩堂里。

東西六宮所掛的圖也不一樣,貴妃娘娘和云錦所住的延禧宮掛的是曹后重農圖,至于其他宮里,景仁宮是燕姞夢藍圖,承乾宮是徐妃直諫圖,鐘粹宮是許后奉案圖,永和宮是樊姬練獵圖,景陽宮是馬后練衣圖,永壽宮是班姬辭輦圖,坤宮是昭容評詩圖,儲秀宮是西陵教蠶圖,啟祥宮是姜后脫簪圖,長春宮是太誨子圖,盛福宮是婕妤當熊圖。

一行人在宮中逛來逛去也有些個累了,經云錦的提議他們來到了太后的寧壽宮,卻發現十格格已經在這兒了。

“云錦,如月已經在這兒等你很久了。”等大家都請安坐好之后,太后笑著對云錦說。

“太后,這您可冤枉如月了,誰說如月是來找云錦的,如月可是專程來看您的。”十格格撒嬌著說。

“太后,十格格說的是,云錦出來前并沒有說要到您這兒來的,是跟幾位爺走累了,想到您這兒來歇歇,順便也贈點吃的。”云錦含笑對太后說。

“你這丫頭,我這有什么東西是你沒吃過的,怕是你自己做的倒還好些。”太后笑呵呵的說道。

“其實云錦不過是嘴上的功夫,要論手藝還得是您宮中的御廚。”云錦笑著提議,“您要是不信,咱今兒個就考考他,讓他做個疙瘩湯如何?”

“疙瘩湯?”太后聽云錦說完就笑了。

“云錦,你也真是的,想吃就說想吃,干嘛要找借口,哪有用疙瘩湯考人的。”十格格也捂著嘴樂,“不過,太后,讓云錦這么一說,如月也是想吃了呢。”

“那就讓他做吧,雖有些上不了席面,但一說起來,我也是有些饞了呢。”太后點頭。

“讓他做是做,可千萬別說是考他啊,不然他還不嚇著了。”小十六和小十七對要去傳話的宮女說,一邊說還一邊笑著。

“兩位爺覺得好笑嗎?”云錦不能說別人,只好拿他倆開刀,“要知道,在平淡之中才能見真章,把那些個山珍海味做好吃了,有什么難,難得就是這些個平常之物,能把這個做好了,那才是真手藝呢。”

“好,好一個平淡之中見真章,云錦倒是有些見識的。”康熙笑著走了進來,先給太后行了請安禮,“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康熙起身后,其他人又開始給他請安。

“皇帝,封璽儀式可是結束了?”太后等這些請安儀式都完成后,才笑著問康熙。

“是,兒子可以松泛兩天了,所以來陪陪太后。”康熙笑著點頭。

“你長年忙碌,難得清閑,就好好歇歇,不用總惦記我,有這些個小輩們陪著,我也是高興的。”太后慈祥的對康熙說。

“他們是他們,兒子是兒子,”康熙笑著擺擺手,“再說昨兒兒子在您這兒進得香,云錦那主意出的不錯,今兒個她不用到兒子那去了,我就想著她肯定又會跑到您這來,所以就過來看看她是不是又要弄出什么花樣了。結果剛一進來就聽她說平淡之中見真章什么的,這話是有些道理,但卻從何說起的呢?”

“是云錦說要考考我宮里的御廚,讓他做個疙瘩湯。”太后說起來還是覺得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