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一百一十五章 還讓不讓人活了

清朝求生記

你們把這差事辦得這么好,就比送什么禮物給朕都強T了十三說發放手套之事,很是高興。

“其實這禮物也不是我們送的,而是百姓送您的。”十三阿哥笑著說明。

“百姓送的?”康熙一愣,“百姓居然還有禮物要送給朕,快拿來我看。”

十三阿哥走到外邊,拿了一把傘進來,那傘倒是一般的傘,只是上面卻掛著好多小布條。

“這是萬民傘,百姓居然給朕送萬民傘?”康熙有些個激動,接過傘去仔細觀看,“只是為了發送手套的事嗎?”

“回皇阿瑪,百姓說他們能衣食無憂,是您勤政愛民的結果,現在您居然連暖手之物,也替他們想到了,皇恩浩蕩,他們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最后就做了這個萬民傘,委托四哥和兒臣轉給皇阿瑪,以示他們對皇上的感激之情。”十三阿哥回話,“只是這萬民傘本是送給官員之物,送與皇阿瑪有些不太合適,但總也是百姓的一片誠心,拒之也是不妥,所以四哥和兒臣還是將它收下了。”

“收的好。”康熙將傘放在一邊,還是一臉的興奮,“誰說這傘只能送給官員,這是民心啊,朕當然要收,這個禮物太好了,朕很滿意。”

“皇上,說到禮物,十五阿哥他們也準備在除夕獻給您一份禮物呢。”云錦看他們事兒已經說完了,趕緊見縫插針。

“云錦。”小十六有些懊惱。

云錦明白他們是想給康熙來個驚喜的,只是你如果不事先告訴他,除夕宴上那么多事兒,誰知道他會不會安排時間來看你們表演啊。

“哦,你們是要給朕什么禮物啊?”康熙心情正好,笑瞇瞇的看著他們。

十五阿哥上前把自己這些人地打算說了一遍。

“皇上。本來這些阿哥們是想著再弄上一出戲地。可是真地來不及了。只好弄些曲兒來孝敬您了。”云錦補充道。再看看十格格。云錦接著說。“當然這個事兒。十格格也是一定要參加地。不然有好些個事兒都辦不成呢。”

“就是。給皇阿瑪獻禮怎么能少了我這一份呢。”十格格本來有些個郁郁地臉。現在也高興起來了。

“難得你們有這個孝心。那朕除夕之時可就等著看了。”康熙笑著點頭。

“老四、老十三。正好你們來了。云錦剛出了一個對子。看你們誰能接出下聯來。”康熙又笑看著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對對子啊。”十三阿哥看看云錦。又看看四阿哥。“這個我不是很擅長。還是讓四哥來吧。”

“行,那就老四來。”康熙看了十三阿哥一眼,笑了笑。

“上聯的內容,還請皇阿瑪明示。”四阿哥也不推辭。

“云錦,你說吧。”康熙看了看云錦。

“云錦遵命。”云錦對著四阿哥笑笑,“四爺,云錦的上朕是望而勿迫。”

“恐鴂之先鳴。”四阿哥想了一會兒,就答了出來。

四阿哥回的這下聯自然也是離騷里的句子,“鴂”二字的讀音是tijue,是杜鵑的意思,古時說鴂在秋分前鳴叫,那時百花就都要謝敗了,草木也要凋落。魯迅先生將這兩句摘出來,掛在書房是自勉的,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而四阿哥能對出來也不奇怪,憑他的學問,這離騷自然是能背下來的,那個又不多,大概過一下就能找到了,這個對聯本也就只能唬那些不會離騷的人罷了。

就這么談談笑笑的,時間也過得很快,一會兒宮女來稟報,晚膳已經擺好了。

太后還是不用云錦在一旁伺候,所以云錦也跟大家一起落坐,菜一上來,十三阿哥一看就笑了。

“這個疙瘩湯,怕又是云錦的主意吧。”他看了看四阿哥,“四哥,云錦真不枉在您府里呆了那么些日子,這勤儉持家的事兒學得倒是好,都帶到宮里來了。”

“不愛吃就別吃。”四阿哥接過宮女雙手奉上的疙瘩湯,淡淡的掃了十三阿哥一眼,還是那言簡意賅的風格。

“愛吃,我當然愛吃,”十三阿哥也趕緊伸手接過湯碗,“也別說,這云錦真是懂得人心思,這大冷的天,熱熱的吃點疙瘩湯,也真是舒服。”

正說著呢,上菜的人端著幾個泥團上來了,在一旁敲碎后,香味濃郁撲鼻而來,端上桌來,卻是皮色金黃橙亮,肉質鮮嫩酥軟的嫩母雞,這個菜只在寧壽宮和延禧宮展示過,連康熙都沒吃過,一嘗之下,也是連連點頭。

“這個就是黃泥燜雞嗎?味道不錯,肉質鮮嫩酥軟,應該很適合皇額娘食用。”康熙笑著問云錦,“是你想出來的?”

“皇阿瑪,這是如月和云錦一起想出來的。”十格格搶著說道。

“回皇上,十格格說的沒錯,”云錦起身回話,“不過,這個做法卻不是十格格和云錦首先想到的,十格格和云錦只是知道民間有這么個菜而已,想來是因為此種做法不太登大雅之堂,所以宮中才一直沒有做過,倒讓十格格與云錦得了彩頭兒。”

康熙點了點頭,沒說什么,繼續吃他的了,而這邊小十六小十七也是吃得不亦樂乎,又埋怨云錦和十格格弄出了這等好菜也不告訴他們一聲。十三阿哥也是個愛吃肉的,自然也吃了不少,只是他在吃之前,卻是先看了看云錦和十格格,又笑了笑,那笑容里有些個玩味,而四阿哥表現的就有些另色了,不吃就不吃吧,可他卻還狠狠的瞪了云錦一眼。

云錦看他們如此反映,就知道他們是知道這叫花雞的來歷的,只是現在也不好說出來它的本名而已,所以也趕緊沖他們送去一個諂笑,又做出一個請他們保密的手勢。十三阿哥自然是笑著點頭了,可是四阿哥卻還是板著一張臉。

雖然是四阿哥對云錦居然將這叫花雞弄到宮里來一事有些個著惱,但好在他最終還是沒有說什么,所以這頓飯進行的也算順遂,沒起什么波瀾,再加上葷素搭配得當,大家各取所需,吃得也很滿意。

等晚膳用罷,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就告退出宮了。也是的,這玉璽也封了,差事也交了,飯也吃了,他們自然也該回府準備過年了。康熙也走了,至于是回到自己的寢宮,還是去了哪位娘娘那里,就不是云錦關心的事情了。

而這時十格格卻在那兒和那些個小阿哥們在研究除夕要唱什么曲兒了,云錦看太后雖然在那兒聽著,但也有了一些睏倦之意,就提出還是到延禧宮商量去吧,讓太后好生歇著。大

也是同意的,于是這一群人又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延禧T了這么一大群來,見著貴妃娘娘也有些個不好意思,貴妃娘娘倒是沒介意,反而興致勃勃的幫著一起參謀起來。

只是過年的曲目太多,十格格又唱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連二人轉都唱了出來,可惜一聽就不是東北人,唱得根本就不是那個味。這東西一多,挑得人就眼花,所以大家研究了半天,也沒定下來到底是用哪些曲目。最后還是云錦說再這么說下去也是沒有結果,不如先冷靜一晚上,大家也都用這個時間好好想一想,明天再過來一起商量。大家伙互相看了看,也同意了云錦的意見。

十二月二十七日,這些人一大早就來到了延禧宮,本來說好了是要研究曲目的,可十格格卻提出要去看貼門神,這些個小阿哥也是愛熱鬧的,自然也吵吵著要一起去,云錦和十五阿哥無奈,只好跟著他們走了。當然云錦的無奈有些做假的成份,她心里其實也很想去看看清朝皇宮里的門神是個什么樣呢,只是人家找自已幫忙,自己不好開小差而已,現在是他們自己鬧著要去看,云錦自然也是樂得順水推舟了。

這掛門神在宮中也是個很注重的事,事先要由工部奏聞康熙,到了正日子后,由工部、內務府官員督同匠役人等張掛外朝的三大殿等處的門神,而內廷等處,則是由門神庫太監先期報之宮殿監,宮殿監再傳齊營造司首領太監,從乾清門開始至各門各宮張掛,這些門神都是先裝裱在安有銅飾件的框內,在粗絹或者是布上繪制,用黃綾沿邊,掛好之后,一直到第二年的二月初三日再撤下保存在庫中。

云錦在現代所知的門神無非是秦瓊和尉遲敬德,再遠一點的就是神荼、郁壘,可是聽十五阿哥介紹這宮中掛的卻是有四種,分別是金瓜武門神、五谷豐登文門神、福壽雙全仙子門神、童子門神,不同的場所,要掛不同的門神。如金瓜武門神尺幅比較大,一般是掛在一些正門的地方的,而“娃娃門神”則是多掛于后妃宮寢的門上,用來祈盼多子多福。

看罷熱鬧之后,這些人終于可以靜下來選歌了,經過一晚上的冷靜,這些人已經理智一些了,總算是決定了除夕演唱的曲目,接下來的幾天就是練習了。可這幫毛孩子啊,練歌也不忘散玩,一直要等到熱鬧看完之后,才能靜下心來。

十二月二十八日這天,宮中一改往常兩餐的習俗,改成吃三餐,主食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做的干飯,里面還要加上小豆。這天還要吃一頓水飯,就是把做好的高粱米飯或者是玉米飯后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的時候撈出盛入碗內,味道倒也清涼可口。另外還有一些餑餑,其中那個栗子面窩窩頭最是中云錦的意。

如果只是吃食上有講究也就罷了,起碼吃過了也就可以開始練習了,可問題是還有“得祿”“打鬼”什么的,他們也都要跑去看熱鬧,云錦體諒他們一天到頭,也沒幾天可以這么隨意,也就放任他們自流了,至于說歌曲嗎,練成什么樣算什么樣吧,過年嘛,只是圖個熱鬧罷了,他們有這個心康熙就應該知足了,還能真格要求他們達到專業水準不成嗎。

都說是光陰如箭,過起來那也是很快的,這些天眼看著就這么著混過去了,等這些小阿哥們記起自己的歌還學的七零八落的時候,除夕已經到了。這天宮中的習俗也很是繁瑣,尤其是貴妃娘娘這兒,因為康熙沒有皇后,所以需要皇后做的事情自然要由貴妃娘娘代行其責,云錦本來是可以不用跟著的,聽說貴妃娘娘要做的事情之后,云錦頭就一個變成兩個大,有心躲在延禧宮中偷懶,可又覺得自己這樣很是對不起貴妃娘娘對自己的情意,最后還是婉拒了貴妃娘娘讓自己歇息的好意,很自覺的跟那些個宮女一起隨侍貴妃娘娘左右。

除夕那天的寅時,也就是早晨四點,貴妃娘娘就要起床洗了,云錦也和宮女們一起幫著收拾,看著貴妃娘娘穿著里一層外一層的冠服,云錦都替她累得慌,不過想想這也是一種榮耀,其他的女子想要還得不到呢。還好這時候女子頭上的發飾還不象慈禧時那么繁瑣,不然頂著一頭這簪那簪,這釵那釵的,脖子哪能受得了。

貴妃娘娘收拾停當之后,就開始到宮中各處拈香禮佛,云錦隨著她一處接一處的走著,都覺得有些累,何況她還要拜來拜去的,也真是夠辛苦的。聽說康熙也是如此,只是他的去處與貴妃娘娘不同,他是先到養心殿的寅字桌、團圓桌、神牌前、天地前、東西佛堂拈香行禮,然后依次前往大一門、欽安殿、千秋亭、斗壇、萬春亭、天穹寶殿……自然還是每過一門,就要放爆竹,以表示對諸神的敬意。

當貴妃娘娘終于結束了這些累人的儀式回轉延禧宮之后,她又告訴云錦,這一套儀式在元旦日還要再來一遍,只是起床的時辰換成了丑時,也就是早晨兩點了,那時是為了接神。云錦聽了心中只是冒出一句話來,賣糕的,還讓不讓人活了。

不過這時哀怨也是沒什么用的了,云錦和貴妃娘娘都是趕快抓緊時間補個眠,好應付除夕家宴的到來。

這除夕家宴是在乾清宮舉行的,豪華和排場也是非同一般,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總管內務府大臣率領太監已經在此安設了萬壽燈和天燈,萬壽燈在丹陛上,天燈在丹陛下,安設之后,每天晚上都要點燈,天燈要一直到二月三日才會出燈,而萬壽燈則是左右各懸有萬壽寶聯16。每幅的兩面都繡著金字聯句,到除夕這一天,內務府大臣會率員役來換聯,并在兩廊的欄桿處也安上燈,這些燈要在除夕、元旦、正月十一、十四、十五、十六點燃,十八才會出燈。

這些事卻不是貴妃娘娘告訴云錦的,而是烏喇那拉氏介紹的,因為此次家宴她們也是參加的,要與公主、格格一起由蒼震門進入,在交泰殿外丹陛下排立,而貴妃娘娘她們則是聚集在乾清宮東西暖閣處,等候著康熙的到來,云錦自然是跟這些格格和阿哥福晉們在一起了,總不能跟康熙的嬪妃們混一起呀。(,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