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求生記

第一百二十六章 你們這禮也太寒酸了些

清朝求生記

熙的生日自然就是萬壽節,那一天周邊的百官都上朝TT并進獻了禮物,另外這些官員和百姓們還進獻了各種食物,但是均被康熙皇帝以“因閱視河工,巡訪風俗而來,非為誕辰也”為由謝絕了。

康熙的這種高姿態自然是博得了江南官員及百姓們的交口稱贊,云錦也是從心里感嘆這老康真是會做人,他未收取一份禮物,卻是收得了一大票民心,這個買賣可是做得夠精的,當然了,老康此次南巡也不是一點禮物都沒收的,在三月十四日,駕至瓜洲金山寺時,他就收了玉杯一只,白玉鸚鵡一架,不過他也不白收,賜了詩又賜了字。

萬壽節畢竟是萬壽節,不是老康說一聲“非為誕辰也”就可以馬虎的。蘇州織造府為了籌辦此事自然是忙得熱火朝天的,不過云錦相信,那個李煦是樂不得的呢。能在他的府里給皇上過萬壽節,那得是多大的榮耀啊。

在人家的地盤上,不用四阿哥囑咐,云錦也肯定是不會去指手畫腳的,而且這里可沒什么家宴,她與十格格二人與老康他們的宴席也是分開的,什么唱曲兒助興的也自有這些地方官員們安排,那些個戲班樂女的早就準備好了,云錦和十格格是絕對不會自貶身份參與其中的。

云錦與十格格在太后和康熙面前的表演,那是一種親情的體現,是晚輩對長輩的孝心,只能是自已家里人私下里的事兒,是絕對不會出現在公開場合的,就算是云錦與十格格自己不介意,老康也是不會允許的。

只是表演雖然是不需要準備了,但給老康的生日禮物還是要送的,問題是現在住在別人府上,也沒辦法張羅什么,云錦與十格格商量了好一陣,也想不出什么不用太麻煩人、又特象樣的禮物來,最后云錦決定大雅不成,干脆大俗,弄個簡便通俗的東西給他。

果然在萬壽宴前,康熙把云錦和十格格二人叫去閑談,她們也明白這是老康在給她們機會送禮物,想來老康經過太后壽宴之后,對她們二人的禮物也是有所期待的。

云錦與十格格二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都苦笑了一下,康熙抱有這么大的期望,那待會兒的失望也會更深了,可是箭在弦上,也不能不發了,好賴不濟那也是份禮物,總比什么都不送強吧?

和康熙扯了一陣閑篇兒之后,云錦示意十格格在這兒陪老康,自己則找了個借口出去了,那借口也不用太過高明,反正老康自然明白云錦是出去準備禮物了,很痛快的就放了行。

去不多時,云錦就親手端著一個托盤進來了。

“皇上,一會兒宴席之時,十格格和云錦不能在您身邊侍候,所以現在先敬您一碗壽面。”云錦將托盤放在桌上,將上面的碗蓋打開,原來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

“好。朕就來嘗嘗你們準備地壽面。”康熙笑著接過碗吃了起來。

“嗯。面條爽滑筋道。湯味又很是鮮美。不錯。”康熙吃過一口之后。贊許地點頭說道。

“皇上喜歡。就多進些吧。這可是壽面呢。”云錦笑著說道。

“是啊。皇阿瑪。壽面可是一定要吃完地。”十格格也在一邊幫腔。

“好。朕一定會吃完地。”康熙也笑著點頭。

其實考慮到待會老康還要去參加宴席,云錦準備的面條本就不多,只有那么小小的一碗,所以康熙也很快就吃完了。

“你們給朕準備的壽禮,不會就是這一碗面吧?”康熙看云錦和十格格上完面之后,就再沒有別的動作了,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

“皇上,這面條可不是一般的面條啊,剛才您不也說好吃來著嗎?”云錦說這話卻是有些臉紅,再好吃,配料再豐富,那也只是一碗面條,給一個普通人當壽禮都有些寒磣,更何況是給一國之君呢?

“皇阿瑪,這面條可是不一般的,它比其他面條更容易保存,也更容易熟。”十格格也趕緊夸這個面條。

云錦和十格格異口同聲的都說這個面條不一般,其實它也不過是后世最常見的方便面而已。

不過真要說它是方便面,也還是有些委屈了這面條,因為這個面條不只配料豐盛,湯頭也是講究的,更主要的是,里面也沒有那么多的防腐劑,這個面條正確來說應該是方便面的祖先“伊面”。

據說清代大書法家伊秉綬任知府時,有一次在家中辦壽宴,廚子誤將油當成水,將面條放入滾油炸熟了,無奈中只好將錯就錯,將已炸熟的面條煮一下,再澆上雞、豬骨及海鮮燉制的濃湯,沒想到客人們食用后紛紛稱贊,后來伊府的廚子又把這個做法改良了一下,先放水中煮過,再立刻再放入油中炸過晾干,這樣處理過的面條放在熱水中隨時就可以泡軟,食用起來也是非常的方便。

當然這個伊面是在清朝中期才出現的,現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呢,所以云錦和十格格才能拿出來作為禮物獻給康熙,云錦看著這加工方法與現代方便面極其相似的伊面,很是可惜清朝時沒有專利技術的意識,本來是中國人先想到的點子,結果這方便面的大規模生產卻是被日本人搶了個先,不過現在自己提前把它弄出來了,也不知道會不會改變這種結果。

“那又如何呢?”康熙聽完十格格的話有些不以為然,“說來說去,它也不過是一碗面而已。”

“皇上可不要小瞧了這碗面,”云錦看十格格說的不明白,于是就把話接了過來,“您吃的這碗是煮出來的,可其實這個面用熱水泡一會兒就能吃。”

“怎么樣呢?”康熙淡淡的說,“不要說你們又打算拿它來賺銀子。”

“銀子是要賺的,這么方便的食品肯定是會大受歡迎的,”云錦向康熙討好的笑笑,“不過十格格和云錦想的卻是,如果在非常時期,需要節省一切時間,那么有了這個東西,至少做飯的時間是省下來了,比如說……”云錦說到這兒,停了下來。

“比如說戰場上。”康熙把話接了下去。

“皇上高瞻遠矚,云錦倒是沒想那么遠,云錦想的是,朝政繁忙的時候,官員們倒是可以用的。”其實云錦想的也是戰場,只是她一個女孩子家家的,關心朝廷之事已經夠另類的了,如果連軍隊之事都上了心,那就好說不好聽了,如果不是為了讓這個伊面更能象個壽禮的樣子,云錦也不會想出這個理由來。

“總也算你們是費了心思的,能用不能用的,這份禮朕就算是收下了,回頭云錦把做法交給朕,”康熙微笑著搖搖著,“不過,你們這禮也太寒酸了些,朕可是不會謝你們的。”

“皇上,不是十格格和云錦不想給您送象樣的禮物,只是在這里有諸多不便,等回宮之后

會再補一份壽禮給您的。”云錦暗中一扯十格格,示意她跟自己一起上前表態。

“好,那朕可就等著了。”康熙點點頭,“現在時候也不早了,一會兒就要開宴了,你們也該回去準備一下了,”老康禮物也收了,承諾也得了,馬上就開始趕人了。

萬壽節那天的熱鬧自然是不用說的,但是也沒有鬧到多晚,康熙第二天還要正常辦公的,其實萬壽節的第二天就是德妃娘娘的生日,不過康熙卻是提都沒提這事兒,不知道是不是忘記了,可是離的這么近,怕是想忘也很難,也許他只是在自己面前沒提而已,那邊禮物早就送過去了,反正他只需要吩咐一聲就行了,也不用費多少心思。倒是四阿哥,身在京城,又身為人子,上門送禮是必然的,心思也不能少用了,只是能不能得著好臉就不知道了。

言歸正傳,在萬壽節的第二天,康熙召見了江寧織造曹寅,說曹寅,可能有些人還不太熟悉,但要說他是曹雪芹的爺爺,估計就沒幾個人不知道了。

這當然也不是老康此次南巡第一次見曹寅,之前就已經見過好幾次了,云錦初見他時,很是好好的打量了他一番,雖是有些上了年紀,但也能看出年輕時的清秀模樣,與康熙的對答之間也能看出他不是一般的受寵,據十三阿哥說,在萬壽節上,康熙還親筆書寫了一副對聯賜給他,內容“萬重春樹合,十二碧云峰”,除此之外還賜了玻璃、墨羊宴及精油和花水等等一大堆禮物。

而十三阿哥會說到這些,也是有鑒于十格格對這個曹寅的濃厚興趣,看來她也是知道這個曹寅與曹雪芹的關系的。十三阿哥見十格格對一個臣子如此感興趣也不是不奇怪的,但十格格說她是因為這個曹寅與康熙的關系不一般,所以才想知道的,十三阿哥也就釋然了,畢竟曹寅的母親孫氏是康熙的乳母,曹寅本人又是康熙的伴讀,關系自是與別人不同。

康熙這天召曹寅過來,是讓他負責刊刻《全唐詩的,據說康熙在四十二年就在考慮編纂此書,現在他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曹寅,還將內府所藏的季振宜《唐詩發下,作為此次校刊的底本,另外老康還讓包括彭定求、沈三曾在內的十個賦閑在江南的在籍翰林官一起參加校刊編修。

云錦之所以會知道這些,是因為康熙和她閑聊時說起的,而康熙會與她閑聊這些個,則是因為十三阿哥,他在知道康熙要編纂《全唐詩時,想起了云錦曾經說過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來,就學給老康聽了,老康聽了也覺得這話有趣,所以特意把云錦找來,說是她讀書這么久了,怎么著也該讀過了唐詩三百首,所以要她作一首詩來聽聽。

“皇上,”云錦擺了一張苦臉給康熙看,“您是知道云錦的,看書比較雜,又不求甚解,那唐詩讀沒讀過三百首,云錦是沒有數過了,卻是一定談不上熟讀的,別說熟讀三百首了,怕是能背下一百首,云錦就很慶幸了。既然是沒有熟讀唐詩三百首,所以云錦是既不會作詩也不會吟的。”

其實要說后世的詩,云錦還是能記得一些的,可是她不想隨便的就用了,一來是用一首少一首了,再來是如果讓人覺得你有詩才,那以后就會總找你作詩,讓自己上哪兒找那么多詩應付去。

“虧你還有臉說得出口,”康熙笑著看云錦。

“皇上,云錦這是實話實說啊,總不能欺瞞您不是,”云錦討好的沖他笑笑,又看了看十格格眼中的興奮和躍躍欲試,“不如讓十格格來。”

“如月的詩,朕已經聽過了,今兒就想聽你的。”康熙倒是來了堅持勁了。

“皇上,您這不是誠心難為云錦嗎?”云錦哀求的看著康熙,見他一臉不為所動的樣子,只好嘆了一口氣說,“皇上,云錦現在作詩的水平還不行,就給你吟一首吧。”

“你且先吟來聽聽看。”康熙笑著說道,卻是不表態這吟詩能不能就代替了作詩。

“那云錦就吟了啊,吟的不好皇上可不許笑,”云錦也不能強迫康熙認可,只能先背一首再說,“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食盡皇家千鐘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你倒是會省事,只背個數字詩出來。”康熙失笑道。

“皇上,云錦是想說,云錦沒什么高遠的志向,只求能做鳳凰身下的一只小麻雀,云錦就很知足了。”云錦恭敬的對康熙回著話。

“好了,今兒這作詩的事就放你一道,不過你以后可一定要好好的學起來,朕過段時日還是要來考較你的。”康熙搖了搖頭。

“云錦謹遵皇上的吩咐。”云錦見老康是鐵了心要自己學作詩了,那就學吧。

“行了,作詩的事兒免了你的,就唱個曲兒來聽聽吧,記著要與唐詩有關的。”康熙閑適的坐在那里品起茶來。

云錦先聽他說要自己學作詩,還想著他可能是覺得自己總是唱曲兒,顯得有些輕浮,應該學些個高雅的東西,可轉臉他卻又讓自己唱上曲兒了,弄得云錦也有些摸不清他的意思了,不過,話說這老康的心思,自己從來也是摸不準的,不管他了,還是先唱歌吧,他這個命題的歌曲還是有的。

草青青,水藍藍,

白云深處是故鄉,故鄉在江南。

雨茫茫,橋彎彎,

白帆片片是夢鄉,夢鄉在江南。

不知今宵是何時的云煙,

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蓮。

只愿能夠化作唐宋詩篇,

長眠在你的身邊。

(歌曲鏈接:

“這個曲兒里雖是有唐詩之詞,卻是不符合意境的。”康熙聽了卻不甚滿意,“你的故鄉也不是江南,也不應該留在這里,別忘了,回京后你還欠朕一份禮物呢,想賴可是賴不過去的。”

“皇上,云錦不過隨便唱唱的,云錦的家在京城,自然是要回去的,”云錦笑了笑,“再說,您的帳誰敢賴啊?”

首先要感謝滴露凝寒的寶貴意見。

再有昨天為了電腦出問題的事,之錦沒寫多少字,今天先寫出一章來更新上,然后就要出門辦事了,晚上之錦盡量會再寫出一章來的,但也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汗一個,爬走。(,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