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辣妻,帶著億萬物資嫁糙漢

第812章 圓房

七零辣妻,帶著億萬物資嫁糙漢第812章圓房_全本網

賬號:

第812章圓房

第812章圓房←→:

因為顧聿安中了秀才,大家都知道顧家豆腐的顧娘子居然就是縣里頭名顧秀才的娘子。顧家豆腐的名氣也打開了。不少人慕名前來,尤其是一些讀書人,為了沾沾顧秀才的文采。不少人都來光顧他們家的豆腐腦和豆腐。喬婉靈機一動,又在豆腐上面特意印上了不少詩文。這不過是舉手之勞,可是印上詩文之后,仿佛給這豆腐鍍了一層金。不少人來吃豆腐的時候,看到上面的詩文,立刻感覺自己吃的不是豆腐。還別說,這個舉動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都也吃到顧家豆腐為榮。喬婉的這一舉動,讓顧家原本賣的一般的豆腐打開了銷路。原本一天也就是買三四板豆腐,現在已經改成了一天十板豆腐,都有點兒供不應求。原來的豆腐腦兒兩桶多少還會剩一點兒,可是現在已經改成五桶都不夠賣。天天從村里推獨輪車到縣城來,著實是辛苦。喬婉和老太太商量了一下。決定在縣城這里租個院子,這樣一方面賣豆腐就不用那么辛苦,可以省下來回的路程。另外一方面顧聿安住的縣城來也能和那一些讀書的書生多一些探討功課的機會。顧聿安不能閉門造車,總得和別人交流交流。而文人墨客一旦總是會有些詩會,以文會友。顧聿安既然走上這條路總不能孤軍奮戰,畢竟無論考的多高,最后都得當官兒。考慮到打開以后的人際關系和交際面兒,他們搬到縣城是最好的。老太太聽了這番話,立馬拍板兒拿定主意。三年多,他們手里已經攢了不少銀子。就是買一個院子都夠用。兩個人在靠近書院附近租了一個小院子。獨門獨戶里面有三間房,重要的是里面有一口井。這樣能方便他們賣豆腐。而且這個院子就靠著繁華的街市。只要把豆腐攤子支在門口就很方便。就是租金不便宜,一年要十五銀子。婆媳兩個把院子租下來,這回推著獨輪車回去。搬來縣城,他們還得想辦法把手里的地租出去,這20多畝地總得找個可靠的人。租出去之后收租子就是他們每年的口糧。喬家兩口子這個時候找上門來。主要一聽說女婿要搬到縣城去,立刻開始擔心自己兩個兒子和閨女怎么辦?閨女就不說了,已經讀了三年書,對于他們這樣的,人家閨女都已經養的快和秀才家的小姐一樣。讀不讀書倒無所謂,這會兒身上已經背上了顧秀才的妻妹的名聲,找婆家絕對不發愁。這兩天媒人,都快把他們家門檻踩破。可是兩個兒子怎么辦?結果顧聿安直接開口說了,讓兩個小舅子也跟著他到縣里去。喬家兩口子簡直恨不得給女婿跪下磕兩個頭,要知道兒子跟著去縣城以后跟著女婿說不準,也是秀才舉人當官的料。女婿能這么幫襯著娘家自然是對女兒非常滿意。兩口子對兒子千叮嚀萬囑咐,讓兩個兒子一定要聽姐夫的話。其實這三年多的時間,兩個兒子變化很大,不光知書達理,而且懂了很多道理。就是因為兩個兒子的約束,喬家兩口子現在也沒有像以前那樣總是只看眼前。兩個兒子只要拿讀書考秀才,拿捏自己爹娘,就足以讓爹娘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耍無賴。或者是渾渾噩噩的貪小便宜。畢竟秀才的爹娘是要品行端方。算是給爹娘套上了緊箍咒。兄弟兩個也很高興能跟著姐夫去縣城見識更多的世面,對于他們來說有百利無一害。很快顧老太太就把20畝地租給了族里的一戶人家。這一家人口多,自家沒有地。而且老實本分。兩家在族長的見證之下簽了契約。事情辦完,他們一家幾口人帶著行李搬到了縣城。三間房一間,顧淵他們兩口子住一間,老太太住另外一間則是喬婉的兩個弟弟住。院子最大的好處是灶房非常寬大,正適合他們家做豆腐。來到新家一家人都很高興,尤其是老太太這輩子也沒想過能不在村里住,跟著兒子來享福。院子雖然小可是到底跟村里不一樣。老太太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兒子和兒媳婦兒圓房。這三年她盼來盼去,總算是盼到兒媳婦兒身子養的圓潤。喬婉原本已經及笄,也就是顧聿安是按照他們那個世界的成人標準來要求。不然的話,喬婉估計連孩子都生了。老太太偷偷摸摸給他們把新房布置出來。喬婉忙著出去采購,根本不知道老太太在家里忙什么。顧聿安是忙著幫媳婦兒去當免費勞動力。等兩人忙活完,晚上吃了這一頓暖家飯。老太太都不讓兒媳婦兒洗碗,直接把小兩口趕回了房去。“行了,行了,咱們今天累了一天,你們兩個趕緊回房。”喬婉覺得有些古怪,顧聿安也覺得有點兒問題。可是想著老太太絕對不可能有啥壞心,就算是老太太不顧及別人,也得顧及自己這個親生兒子。兩人摸不著頭腦,有點兒納悶兒的回到房里,一推門進去立刻就明白過來。屋子里早已經布置成了新房,桌上兩根龍鳳蠟燭。還擺著花生,蓮子,大棗,桂圓。寓意早生貴子。而床上的大紅龍鳳喜被更是醒目的很。窗簾子上貼著的紅喜字,讓兩個人瞬間都臉紅。雖然上輩子兩個人已經結婚,可是這一輩子也算是一個洞房花燭夜。顧聿安關好房門,牽著喬婉的手走進了新房。喬婉臉有點兒紅,雖然說兩口子都已經是老夫老妻,可是到底洞房花燭夜還是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新鮮感。這輩子兩人雖然親親摸摸,除了沒有真正的深入交流以外,基本上該做的全都做了。畢竟顧聿安是一個健康的成年男性。每天晚上抱著如花似玉的媳婦兒,什么都不能做,簡直是一種折磨。而現在顧聿安一把抱起了喬婉。喬婉發出一聲驚呼。“你干嘛?”“抱你圓房啊,老太太一直盼著你趕緊能生個孫子,孫女給她抱。這回我總算是盼來了福利。”顧聿安二話沒說,用腳踢上房門,直接抱上了床。喬婉用手攬著他的脖子,臉上一片嬌羞。兩人雖然是夫妻,可是這輩子他們卻是在用其他人的軀體行夫妻之實。感覺上仿佛是新婚初夜一樣。“三哥……”后來顧聿安沒讓她再說出一句完整的話。喬婉一整晚都沒能睡。被顧聿安鬧了一整夜。無論她如何求饒,哀求都沒用。這個男人像是開了閘的猛虎,完全是要把她吃干抹凈。多虧他們住的這間房里面是套間,臥室靠里,不然的話,喬婉都沒臉見人。這個男人逼著她在耳邊相公哥哥變著花樣的叫個不停。兩人其實都有一種角色扮演的感覺。仿佛又回到了新婚。第二天喬婉是真沒起來。等到她腰膝酸軟的從炕上起來的時候,已經都過了晌午。聽到她起身的動靜,坐在一旁看書的顧聿安才一臉愧疚的湊了過來。“媳婦兒,你醒了。”“顧聿安,你離我遠一點兒,今天晚上罰你不能跟我一塊兒睡。”喬婉這副身體雖然已經成年,可是也架不住第一天就這么折騰。這會兒真的感覺像是散架一樣。喬婉臉上的表情是真的怒了。顧聿安把人抱在懷里幫她穿衣服。“那可不行,咱娘要是知道了,估計把我的腿打斷。難道你真舍得讓咱娘懲罰我?”顧聿安仗著顧老太太把喬婉疼到了骨子里。這就是赤果果的威脅。喬婉是真的一根手指頭都不想動。被人這么體貼的伺候,穿衣的確是心里舒坦多了。“可是你也不能這么過分。”“好,今天晚上我不鬧,你好好的讓你休息。什么時候你休息好了,咱們什么時候再來。”前半句還像話,可是后半句分明不懷好意。喬婉臉又紅的像是紅云一樣。狠狠地推了一把顧聿安。這人開了葷,怎么可能放得過自己。兩口子上輩子做了那么久的夫妻,怎么會不知道這個男人的欲望很難填滿。“你,你要臉不要臉啊?”“要什么臉呀?在我媳婦兒跟前,我不要臉,我只要你。”顧聿安那一本正經的耍無賴,讓喬婉真是難以招架。顧聿安扶著走路都微微,雙腿有點兒打顫的喬婉出去吃飯。老太太那是一臉喜色的,從灶房里端出來一直熱著的飯菜。“娘給你留了飯快吃,餓壞了吧,都怪安哥。這孩子第一次也不知道疼疼你媳婦兒。”狠狠的剜了一眼自己兒子。顧聿安急忙摸了摸鼻子,連聲道歉。“娘子就原諒為夫。”這裝模作樣的模樣,讓喬婉真是打也不得,罵也不得。反正今天豆腐肯定是賣不成,喬婉吃完飯又回房歇著。顧聿安借著讀書的借口又蹭到了床上。喬婉靠著他睡著了,顧聿安一手攬著媳婦兒一只手在那里翻看書籍。忽然覺得這樣做任務也算是圓滿,就不知道這個任務到底是隨機的,還是說再能給他們機會可以夫妻相會。第一次覺得這任務可以慢慢的做。做完一輩子,也許是一種幸福。等有一天他們兩個都兒孫滿堂,壽終正寢未嘗不是一次圓滿的任務和兩人圓滿的相聚。輕輕摸著妻子的頭發,想著還在等待他們回去的葡萄。手輕輕的放在了喬婉的腹部。如果他們也能生個女兒就好了。也算圓了自己為人夫為人父的遺憾。接下來的日子喬婉和老太太繼續賣豆腐,早上磨豆腐的活兒是由顧聿安和喬婉的兩個弟弟輪流幫忙。用顧聿安的話來說就是是個男人,不能用讀書做借口。應該照顧老弱婦孺,這才是男人的擔當。況且誰說讀書人一定得叫文弱書生?讀書人也一樣可以有強健的體魄。在顧聿安的訓練之下,兩個弟弟完全沒有現在讀書人的那點的矯情。不光知書達理,跟著顧聿安還會一些拳腳功夫,更是把家里的家務承擔了一大半。而顧聿安在縣學里上學。也結識了不少讀書人。顧聿安在讀書人當中算是異類。他第一次帶自己的幾個趣味相投的朋友回來吃飯的時候,是親自到攤子上幫著喬婉端豆腐腦,甚至晚起袖子洗碗。沒有把幾個讀書人給驚訝壞了。幾個人異樣的目光當中,到了后院兒之后才一言難盡的勸說顧聿安。“顧兄,以后你可不能做這些事情,就是女人才做的事情。你這樣做了可是有損你的名聲,掉你的身價,你可是咱們縣里的狀元。”“哪能做這些,這些女人才做的事情。”眾人那是苦口婆心。“各位此言差矣。誰規定這些是女人做的,哪些是男人做的?男兒不能養家糊口,連起碼為自己的親人分擔一點家務都要找理由,為了自己的名聲,為了自己的一切,那我們讀書有什么用?讀書就是要明事理。孝順不能光用嘴,孝順是要用自己的行動。在下只有一個寡母,只有一位賢妻,他們為了供我讀書,含辛茹苦。風里來雨里去的做生意來供養我讀書,如果我連替他們做一點兒這個都得顧及這個,顧及那個,哪配為人?”“可是顧兄我們讀書也不容易,哪有那個時間幫他們做這些?再說這些和風雅可沒有任何關系。”有人還是覺得這個道理不通。“誰規定我們讀書之余就不能做這些,只要想就可以擠出時間幫家里人做這些。你想一想家里的娘子和老母他們有多不容易?難道你以為他們做生意很容易嗎?數九寒天,他們依然要站在風里,就為了賺幾錢銀子供我讀書,而我成天在外面風花雪月。文人的風雅不是靠自己家人犧牲所有來給我們供養的。如果不能體會家人全心全意供養我們的辛苦,那么我們又何配為人。”“如果連自己家人的辛苦都體會不到,就算是將來考中了舉人做官,又如何能夠體會黎明百姓的辛苦?要知道百姓里除了我們所說的百姓以外,我們的家人,父母,娘子以及兄弟他們都是黎民百姓。他們的疾苦就是所謂黎民百姓的疾苦。”眾人聽完這話,不由得有些深思。是啊,自己的家人就屬于所有百姓當中的一員,如果他們面對自己的家人,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又怎么去體會所有黎明百姓的疾苦?為民撐腰,為民做主。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