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端

第450章 干涸的水源地

姬蕊兒從未想過這些,她看著周圍那些普通的牧人,那些驅趕著牛羊不存尋找水源的百姓,那些人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

她從未將他們納入自己的計劃中,如果她想要做一個女王的話,那百姓的福祉必須是她要考慮的。

頭一次,她覺得自己的計劃過于荒謬,難道自己要贏得一片空曠的荒地來做女王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哥哥別說給自己烏延國了,就是把鴻音王朝周邊所有的國家都變成曠野再交給自己,又有什么意思?

姬蕊兒看著那些人,忽然間想到了一個絕好的解決爭端的方法。

也許,當真是不需要打仗,就能和平的過日子呢。

周堯見她默不作聲,“怎么了,公主殿下有什么好法子嗎?”

姬蕊兒看著那些人愈行愈遠,才轉過頭來對周堯說,“如果我們能尋到水源地去看看,也許就能解了這場旱災之困呢。”

周堯的眉毛忽然間就挑了一下,“是呢,我怎么沒想到呢,也許,去水源地看看是一個好辦法。”

兩個人商量好,便要出發,但周堯還是冷靜一些,他思量了一下方緩緩說道:“公主殿下,我們還是給定海侯打個招呼的好,不然他以為我們丟了,總會不安的。”

姬蕊兒見周堯提起定海侯,就老大的不痛快,“他不會不安的,想必是覺得沒了我這個麻煩,他才自在呢。”

周堯不是那種會刻意討好人的,這時候只覺得尷尬,若是替定海侯說話,顯得是悖逆了公主;若是不替定海侯辯解幾分,又覺得良心不安。

左右為難之際,他還是覺得不管怎樣,都是應該給定海侯知會的。

“公主,你倒是也為我想一下啊,同為送親使,定海侯又有爵位在身,我的品級本就沒他高。回頭他追究起來,我怎么答復?

再說了,這事情,多個人多份力量,總比我們兩個人去的好。”

姬蕊兒聽他說的委委屈屈,又是基本屬實,也不好再亂發脾氣。

之前她可是不管不顧的,跟定海侯是一句話也不愿意講,至少那一路西來,她都是冷著臉,不肯假以辭色的。

甚至是遇到阿丟勒,她都覺得自己的心跳的反而更加歡快呢。

定海侯,那個送自己發簪的男人,那個說要跟自己想要跟自己有以后的男人,她再也不愿意去奢望了。

沒了期待之后,她覺得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平等了許多,她不再將他當做是高高在上的主宰,也不再將他當做能夠救自己于水火的救世主,更不再將他當做自己一世的良人。

他們只是兩個一起到烏延國的人,她貴為綏安公主,肩負和親的使命。

他是定海侯,是賓州牧,是鴻音王朝的送親使。

以后的以后,她都是如此想,半年多了,她沒有與他講過一句話。

奇怪的是,定海侯也沒有主動與她講過一句話。

他們之間都是靠周堯傳遞消息,周堯一開始只是納悶,不知這兩位貴人為何如此驕矜。

既不主動與對方說話,又要時常互相關懷,他當真是搞不明白。

過了幾日,周堯這才反應過來,發現這兩人之間是有些不同尋常的情誼。

正因為他們二人互相關懷所以有溝通的需要,可是二人之間又明顯的有著齟齬,所以不肯直接說話。

周堯本來想當一個和事老,給他們調停一下。不然每日里這樣傳話也當真是麻煩的很,而且在烏延國,也只有他們三個人可以互相商量,真要這樣一直別扭下去,總不是個事兒。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的算盤落空了。

不管他多么賣力的說對方的好話,可是那兩個人就像是沒聽見一般,只將周堯當做傳聲筒。

還錯以為是對方要跟自己和好,兩個人本就驕傲,那股子驕矜的勁兒上來,更是誰也不愿意先低頭。

只盼著對方到自己面前來,低頭認錯,姬蕊兒甚至幻想過定海侯來找自己私奔,當然那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她知道就算是阿丟勒會為了自己一起逃跑,定海侯也不會。

可是這種念頭還是時不時的冒出來,折磨著她。

如今要主動邀約定海侯去探查水源地,他不會是想著自己又找了什么借口,叫他一起跑路吧。

懷著這種忐忑不安,姬蕊兒在等待著周堯的回復。

周堯見好不容易說動公主,不要起了個念頭,就拉著自己兩個人去找什么水源地,這才放下心來。

“主意,的確是個好主意,難得你們想得出來。

只是,你們就這樣去了,就能解決問題嗎?如今干旱成這樣,水源地必然是已經干涸了。試問,你們是會鑿雪山還是能炸冰洞?”

周堯一聽就愣了,“定海侯,你怎么能知道水源地已經干涸了呢?

你是去看過了嗎?或許,只是中間哪里堵塞了呢,如果是那樣就好辦了,我們可以幫著把堵塞的地方挖開,這樣,百姓不就不用為旱災發愁了嗎?

而且,我們也就不用經歷戰火了呢。”

說到不用經歷戰火,周堯的臉上在放光一般,那本來就俊秀的臉,更加的明媚起來。

可是在定海侯看來,這就是一件最最愚蠢的事情,他嘆口氣,“周將軍,你可有想好,可還記得,你來這里的使命是什么?”

周堯嚴肅的回答道:“我受陛下之托,來這里護送綏安公主和親,是為送親使。”

“我不知你還有沒有收到陛下的其他旨意,但陛下對烏延國的經營之意,不是一日兩日了。裴少將軍在會昌州,也有好幾年了。

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你可有想過?”

周堯只覺得自己的腦袋一下子就轟的一聲響,是呢,陛下的交代呢,似乎都忘到了腦后。只想著自己的感受,只想著不打仗對老百姓該有多好,可是陛下為鴻音王朝的付出呢?

他能將自己的親妹妹都遠嫁來換得暫時的和平,可是最終還不是為了徹底的攻破烏延國,踏平燕都,讓安烈帝可以瞑目。

跟皇帝陛下的深謀遠慮比起來,自己當真是限于了兒女情長,失去了理性,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