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

第五十六章 論邊事

張叔夜聞言笑道:“我這軍營鐵桶一般,誰能混進來?”徐衛知他沒當回事,也不再多說,兩人相對而坐,共進早餐。張叔夜憋了一宿,再也忍耐不住,直截了當的問起作戰經過來。徐衛也不藏著掖著,簡明扼要地將昨天的戰事講述一遍。

張叔夜聽罷,竟連飯也忘了吃,嘆道:“雖未身臨其境,也能體會當時兇險!徐九,你這回立下大功了!”自王善起事侵擾地方,他便一面追剿,一面上奏朝廷遣軍同剿。本以為,朝廷會調大名駐泊禁軍助戰,沒料到居然派出了徐九的鄉勇營。更沒有料到的是,徐衛這班鄉勇竟然在一天之內就擊潰王善賊部,斬殺匪首,收降余眾。他巴巴率大軍趕來,竟沒他什么事了。一來覺得有些汗顏,二來對徐衛又高看幾分,此子年紀雖輕,見識卻不小,不但能高談闊論,還能埋頭實干,絕對是可造之材。尤其令他傾心的是,徐衛生在行伍世家,能披堅執銳,率軍作戰,這本不稀奇。奇就奇在,這小子和他老子簡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他日前程不可限量。

“我與你父當年在西北共事,算你半個長輩,托大稱你一聲賢侄。自夏津一別,回到山東后我一直在想你提到的事。越想越覺得后怕,女真人上個月又派出使節入宋示好,今年以來,這已經是第四次,真如你所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賢侄以為如何?”張叔夜拿著饅頭一口未咬,神色肅穆地說道。

徐衛倒是吃得挺歡,聽張叔夜這般問,并不正面回答,而是說道:“還不算完,不出一個月,金人還會遣使入宋。不過這一回,會放出一個大釣餌。”

張叔夜放下碗筷,驚異道:“哦?愿聞其詳。”

徐衛見他如此認真,也不好再大塊朵頤,放下食物,正色道:“大人想必知道,燕云十六州本為中國之地,自石敬塘割讓給契丹人,便成了北方鐵騎南下的前沿,使我國戰無可依,疲于防守。宋金相約攻遼,事先講好滅遼之后歸還燕云之地。結果呢?僅歸還六州,要使我們對‘睦鄰友好’深信不疑,女真人必然會再派使節,放出風聲,要還歸其他地盤。大人試想,當今天子看到女真人在不斷示好之后,又主動提出要歸還舊地,會作何感想?”

張叔夜拍案而起,怒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徐衛看著盛怒的知府,笑道:“您有如此反應,是因為已經知道女真人的用心。但官家不一定這樣想。”

張叔夜一時無言以對,緩緩落座。不錯,大宋立國以來,數次北伐,意欲奪回燕云舊地,太祖皇帝甚至設立“封樁庫”,將收繳自各割據勢力的錢財并每年國家開支的結余都存入此庫,為的就是有朝一日,以巨額財物贖回燕云。太宗皇帝卻沒這般耐性,集結大軍攻遼,卻損兵折將。不得已,與契丹人立下盟約,燕云之地,似乎沒有了收復的希望。

至契丹沒落,女真崛起,當今天子又看到了希望。急不可待的與女真人約定共同伐遼,為的還是取回祖宗基業。可結果,只討回六州,還是以重金贖回的空城。可沒辦法,你打不過人家。在這種前提下,女真人主動提出歸還其他地方,官家會怎么想?不用說也猜得到。

一念至此,張叔夜汗濕衣衫,大宋危矣!偏在這時候,徐衛又說道:“我相信此時,女真人已經將部隊集結完畢,隨時可以南下。下官大膽猜測,一旦戰爭爆發,女真人必兵分兩路,一路攻太原,一路攻燕山。”又祭出預知歷史的金手指,徐衛不為別的,就為嚇一嚇張知府。此人是天子寵信之臣,從其以蔭官出身,卻能執掌一方軍民政務便可看出。自己目前在大宋朝廷里什么也不是,根本說不上話。只能通過像張叔夜這樣的人,代為向上頭通氣,不指望皇帝能聽得進去,進而大修戰備,哪怕在心理上有個準備,也不至于等到金軍南下時像無頭蒼蠅一樣倉皇逃竄。

張叔夜聽罷,質疑道:“若說女真人一路取燕山,我信。畢竟剛剛歸附,未加經營,人心不穩。但燕山也駐兵數萬,郭藥師乃遼國勇將,自保當無問題。太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朝廷屯有重兵,女真人不會傻到硬碰硬吧?”

徐衛一聲嘆息,連張叔夜都這么想?郭藥師是什么人?雖為漢人,但世代受契丹統治,遼國滅亡,他舉兵降宋,被視為棄暗投明,認祖歸宗。所以沒有人懷疑他的忠誠。但郭藥師為什么降宋?不是因為民族大義,而是因為遼國已不信任漢將,準備對他動手。走投無路之下,才被迫降宋。這樣的人能信么?不要以為披著一張漢人的皮,就是忠心愛國的主兒,幾千年以來,中國出的漢奸還少么?

如果在這個時候說郭藥師會反叛宋廷,投降金國,別說朝廷不信,就是張叔夜也不會認同。徐衛思之再三,只得說道:“燕山剛剛歸附,郭藥師雖然勇猛,但在女真人重兵圍困下,不一定能守住。太原雖然固若金湯,但女真人一旦將其圍困,而燕山又失守,后果會是怎樣?”

“直逼京師!”張叔夜脫口而出!根本不用想,太原用不著失守,只需被圍,宋軍主力就被牽制住。此時,若山燕失守,女真鐵騎就可以長驅直入,一直抵達黃河北岸!過了黃河,就是東京!赤裸裸的暴露在女真人面前!

“不行!我要上奏!”重重一拳砸在桌上,震得碗筷跳動,張叔夜大聲說道。

徐衛直視著他,提醒道:“知府相公一人上奏,能起多大作用?”

聽這么一問,張叔夜神色稍緩:“這你不用急,朝中不乏明智之臣,我廣為聯絡,一同上奏!”徐衛聽了,嘴上雖說好,心里卻不以為然。朝廷若真有不少明智之士,以趙佶偏聽偏信的作風,會沒有反應?宋朝歷代皇帝,倒沒出過暴君,相反不少皇帝前期還是比較雄心。比如當今趙佶,即位之初,就繼續推行王安石變法。可用的都是什么貨色?看蔡京就知道。到了后來,一年不如一年,漸漸的醉心于享樂之中,搞出了花石綱,逼出了方臘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