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

第312章 貴妃

“聽說你母親,去了水月庵,請了水月庵的幾個姑子進府,沒成想,那些個姑子,竟然偷盜了你府中的東西,不過好在你們家的二姑娘,倒是個極其有眼力見的,帶著一幫小廝婆子,就抓到了那些個到你們宋府去行竊的姑子。”

太子妃坐在上首,手中端著一枚青花瓷的茶盞,慢慢品著茶。

這事宋蕓正打算向太子妃娘娘稟報。

怎么太子妃娘娘,竟事先得了消息

那日宋蕓回府的時候,是由太子妃親自指了一隊錦衣衛,親自護送著她回了府。

難不成是那隊錦衣衛,向太子妃娘娘稟報了此事

錦衣衛中,處處都是太子妃安插進去的,太子妃知道此事,也不奇怪。

“回太子妃娘娘的話,確有此事,不過那些個進入府里偷盜的姑子,都給我小妹給抓住了。我小妹還問出來那些話。”

宋蕓不敢欺瞞上首坐著的太子妃,只得據實回稟了她。

“什么話你說來給我聽聽,正好今日我請了水月庵的慧慈師太進宮,她如今就在隔壁的房中,能夠聽見我們說的這些話。”

聽著太子妃這么說,宋蕓顯然沒有想到。

太子妃竟然已經請了水月庵的住持慧慈師太進宮來。

“回太子妃的話,那水月庵里,其實是個藏污納垢的地方,她們專門找人牙子,買一些年輕貌美的姑娘進入庵堂里,明面上是善事一樁,但實際卻是用那些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去伺候那些個進入庵堂里燒香禮佛的達官貴人。”

宋蕓一五一十把自己所知道的,統統告知了上首坐著的太子妃。

“你可有證據”

太子妃面上反應淡淡,似乎不曾受宋蕓方才那番話的影響。

“奴婢暫時沒有證據,不過若太子妃娘娘吩咐一隊錦衣衛,去水月庵查的話,說不定能查出什么蛛絲馬跡。”

宋蕓這么說,太子妃也不是不相信。

“不必了!去帶了隔壁房里的慧慈師太過來,她應該能告知我們,我們想要知道的答案。”

太子妃話罷。身后伺候的潘女官,和著幾個司正司過來的女官,把那慧慈師太,給請了過來。

慧慈師太跪倒在地,連頭也不敢抬起,連聲說道。

“求太子妃娘娘饒命,求太子妃娘娘饒命,貧尼也是受了其他人的吩咐,不得已才這樣做的。還請太子妃娘娘饒了貧尼一條賤命。”

太子妃娘娘笑了笑,掃過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慧慈師太一眼。

“聽人說,你會法術,能夠降魔伏妖,不知可是真的”

“都是一些江湖上流傳的小把戲,小人不過混口飯吃罷了,這些小把戲,入不得太子妃娘娘的眼的。”

那慧慈師太,顯然已經受了驚嚇,跪在地上就瑟瑟發抖起來。

宋蕓抬起頭,看了眼一旁司正司的司正,司正朝著宋蕓使了一個眼色。

宋蕓大致明白了那司正的意思。

想必眼前的慧慈師太,再還沒有過來之前,已經去了司正司,走過一遭了。

想必是被司正司里頭那些個嚴酷的刑罰,給嚇得不輕。

“你且說說,到底是什么人指使你這么做的若是你把那幕后主使人說出來,我或許還會放你一條活路,若是你執意不肯供出那幕后主使人出來,就休怪本宮心狠手辣,不放過你了。”

太子妃的話語嚴厲,不禁那跪在地上的慧慈師太被嚇到了。

就連宋蕓和潘女官,兩個在太子妃身邊伺候了多年的人,也被太子妃方才那些狠厲的話,嚇了一跳。

太子妃甚少有這樣嚴厲的時候。

“是貴妃娘娘,是安貴妃主使貧尼這么做的。貧尼這么做,都是安貴妃逼迫的呀!安貴妃為了籠絡朝中大臣,特意買通了貧尼,在水月庵里,放了那些個年輕貌美的姑娘進來。”

“若是有朝中大臣去了水月庵,就會讓那些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出來伺候。”

“這些事情,都是安貴妃指使貧尼的,就算貧尼有一千個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出來呀!”

“你說是安貴妃主使你做的,可有什么證據若是沒有旁的證據,我就要著人去儲秀宮請了安貴妃過來一趟了,到時候你在安貴妃身邊,災好好分辨分辨就是。”

太子妃說著,馬上讓潘女官去了儲秀宮,請了安貴妃過來。

跪在地上的慧慈師太聽著太子妃這么說,馬上被嚇得暈倒在地。

“先把她拖出去,不要臟了我的地方!”

太子妃對著一旁的馨女官吩咐道。

馨女官掃過宋蕓一眼,馬上出去喚了伺候的宮人進來,把那跪在地上的慧慈師太,先拖了出去。

儲秀宮里。

安貴妃坐臥不安,隱隱覺得有什么大事要發生一樣。

安貴妃坐在殿里的軟榻上,抬頭看了眼外頭的天色,已經日落了,那慧慈師太還不進宮來,到底在搞什么鬼

“貴妃娘娘,快日落了,慧慈師太現在還沒有入宮來,想必是不會過來了。要不貴妃娘娘還是先用膳吧!今日御廚房,做了貴妃娘娘愛吃的糟鵪鶉。”

安貴妃身邊伺候的宮女素蘭,拍了拍手,屋外侯著的御廚房過來送膳的丫鬟,已經把安貴妃的晚膳,端了進來。

看著御廚房伺候的宮人,擺了滿滿一桌子的飯菜,安貴妃也坐了下來,正打算坐下來品嘗的時候,殿外突然有丫鬟來稟道。

“貴妃娘娘,太子妃娘娘身邊伺候的潘女官過來了,看模樣,是太子妃娘娘想要請了貴妃娘娘,去東宮一趟。”

安貴妃嘗著御廚房做的糟鵪鶉,問了身旁的素蘭就道。

“好端端地,太子妃娘娘請我過去東宮做什么這不年不節的。”

御廚房里頭伺候的御廚做的糟鵪鶉,果然是天下一絕。

也就只有宮里的御廚,能夠做出來這樣的味道了。

“潘女官還沒有用過晚膳吧去請了潘女官進來,陪著本宮,一道嘗嘗這御廚房做的糟鵪鶉。”

素蘭得了吩咐,馬上就著小宮女出去,把那潘女官請了進來。

太子妃娘娘身邊伺候的,就兩個貼身伺候的宮女,還得些賞識。

一個便是侯在殿外的潘女官,一個便是太子妃身邊伺候的馨女官。

潘女官入宮時間長些。

在太子妃身邊伺候,也頗受賞識。

片刻之后,素蘭就把那潘女官,請了進來。

依著規矩,潘女官對著安貴妃一番行禮問安之后,才道。

“貴妃娘娘,太子妃娘娘著我來請你過去,說是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和貴妃娘娘當面商量。”

宮里的事,不是一向都是太子妃說了算嗎?

好端端地,怎么太子妃突然著了身邊伺候的女官,來請她過去商量事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

既然是要去了東宮見了太子妃,安貴妃決定還是問問清楚得好。

“潘女官在太子妃娘娘身邊,也是伺候了這么些年的吧潘,對太子妃娘娘心思的揣測,想必也必我們這些人,要知道得多。太子妃娘娘請了本宮過去,到底是去做什么,還請潘女官給本宮提點提點。”

聽著安貴妃這么問,潘女官面上只笑了笑,就道。

“貴妃娘娘過譽了,奴婢不不過是太子妃娘娘身邊伺候的一個宮女罷了,能有什么樣的本事,揣測太子妃娘娘的心思。”

“貴妃娘娘想要知道太子妃娘娘請了您過去,是問什么,不如貴妃娘娘,把這個問題,留著過去問問太子妃娘娘吧!”

潘女官這么說,就是不愿意告訴她實情了。

安貴妃緊緊地盯著面前的潘女官,又再次開口道。

“潘女官在太子妃娘娘身邊伺候了這么些年,想必每個月的月例銀子,還是那點錢吧!”

“若是潘女官能夠告訴本宮,太子妃娘娘此次來請本宮過去,到底是為著什么事的話,本宮可以讓潘女官拿到你比一個月月例銀子還多的銀子。”

安貴妃口中這樣說著,一旁伺候的素蘭,已經著人去內殿拿來了一個紅漆木的匣子。

匣子已經上了鎖,安貴妃拿出隨身攜帶的鑰匙,把那木匣子給打開了,取出來一錠銀子,遞給了面前的潘女官。

“潘女官在宮里待了這些年,想必對有些事情,你應該比我要看得透,若是潘女官肯說實話,這錠銀子,就是你的。若是潘女官什么也不肯說,那就休怪本宮翻臉不認人了。”

“敢問貴妃娘娘,您這是在威脅奴婢嗎?”

潘女官面上笑了笑,就問道。

安貴妃也不看她,直接就道。

“是又怎么樣不是又怎么樣”

“若是安貴妃這是在威脅奴婢,奴婢大可以把貴妃娘娘方才說的那些話,一字不落地稟給太子妃娘娘,太子妃娘娘也是明辨事理的,想必貴妃娘娘方才說的那些話,落到了太子妃娘娘的耳中,不大中聽吧”

“中聽又怎么樣不中聽又怎么樣如今陛下還沒死,本宮依舊是陛下親封的安貴妃,太子妃手上雖有掌管六宮之權,但也休想越過我去。潘女官,你這是在敬酒不吃吃罰酒仔細我記住了你。”

“夫人,老夫人屋里的茉莉過來了,說是大姑娘如今在松鶴齋,陪著老夫人說話,說起了大姑娘的婚事,想要喊夫人過去,一道商量。”

李婆子湊近了趙氏的耳畔輕聲說道。

趙氏跪在蒲團上,跟著幾個姑子的動作,對著神壇上的那尊觀世音菩薩的塑像,三拜三叩首后,才起身來,坐到了一旁的竹椅上。

“大姑娘是什么時候回府的怎么我這里一點消息也沒有”

趙氏問了身旁的李婆子。

李婆子面上有些不好看,只是回道。

“夫人,大姑娘回來得急,老奴也是剛得了消息。如今大姑娘在老夫人屋里,不知夫人要不要過去一趟,看看大姑娘。”

“自然要去!蕓兒好不容易出宮回府一趟,我這個做母親的,又怎么能不親自去瞧瞧呢”

“你現在陪著我去換衣裳,如今我這一身衣裳,去見了老夫人,只怕老夫人又該說我,平日里什么事也不做,就在家里搞這些個裝神弄鬼的事情了。”

看了眼趙氏身上穿的法衣,李婆子只能先攙著趙氏進了里屋,去換衣裳了。

隨后又叫屋里伺候的幾個丫鬟,盯緊了屋里正做著祈福法事的幾個姑子。

宋家雖算不上什么大戶人家,但夫人屋里的陳設,樣樣不是凡品。

李婆子擔心水月庵來的那些個姑子,有一個兩個沒有眼力見了,偷拿了夫人屋里的東西,待法事完結后,夾帶出去。

李婆子帶著趙氏去了里屋換了一身家常的四季錦裁剪而成的衣裳,隨后就出了安心齋,往著松鶴齋去了。

翠微居里,躺在里屋的軟榻上頭。

屋里生了火盆,覺得有些熱,就讓芙蕖開了窗戶。

聽著安心齋那邊傳來的聲音,似乎是有人在敲鑼打鼓,似乎是在做法事一樣。

并不知道趙氏今日請了水月庵的姑子進府來做法事,就問了身邊伺候的芙蕖道。

“芙蕖,安心齋那邊今日是怎么了怎么又是敲鑼,又是打鼓,還有人在里頭唱歌難不成是夫人今人請了和尚來做法事。”

芙蕖面上有些為難。

“姑娘,不是和尚。是水月庵的姑子,夫人這些日子做了噩夢,總有些疑神疑鬼的,沒和老爺商量,就請了水月庵的姑子進來做法事。”

“老爺前腳剛走,夫人就讓李媽媽從后門,把那群姑子帶了進來。夫人干旁的不行,背著老爺干事,倒數越來越麻利了。只是奴婢想不通,夫人怎么就請了水月庵那群年輕姑子入府來”

聽著芙蕖這么說,的心底里,只想對趙氏,說一個大大的服字。

做了噩夢就請了姑子進府來做法事。娘親真的是越來越疑神疑鬼了。

也不知那些個姑子是真有本事,還是進府來裝神弄鬼,有意騙錢的。

不過猜著,八九不離十,定是進府來騙錢的。

這世上,真正有本事的得道高人,少了。

弄虛作假,裝神弄鬼的人,那可多了去了。

“姑娘,你要不要去安心齋那邊看看,看看那些個姑子是怎么做法事的”

芙蕖問了就道。

一口回絕了她。

“不去,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一群姑子,在那里裝神弄鬼罷了,我可沒有那閑工夫,去看那個。”

聽著這么說,芙蕖就低下頭來,不自覺地又來了一句。

“姑娘,聽說水月庵的那些個姑子,個個都是有真本事的,還會舞劍,姑娘應該沒見過吧”

還會舞劍的姑子。

她的確不曾見過。

她方才就想著要去安心齋看看趙氏去,不如就借著這個機會,去安心齋看看娘親,順道看看姑子舞劍。

在的記憶里,會功夫的姑子,只有峨嵋派和衡山派的。

沒成想,那水月庵的姑子,也會功夫,那她就去大開眼界看看吧!

片刻功夫,芙蕖就帶著,來了安心齋。

還沒走近安心齋,只聞見一股股濃郁的檀香味,從安心齋里頭飄了出來。

被這檀香嗆得打了幾個噴嚏。

好不容易進了安心齋,只見那群水月庵的姑子,早已不見了蹤影。

安心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都倒在了地上。

看模樣,好像是中了迷香。

“姑娘,水月庵的那群姑子呢”

芙蕖還沒有反應過來,不解地問了一句。

“你自己不會看嗎?看模樣,應該是跑了。”

說著,喊醒了安心齋里伺候的小丫鬟,讓小丫鬟先去屋里好好檢查看看,到底丟了多少東西。

掃過一眼,就發現安心齋里,應該丟了不少東西。

看模樣,應該是水月庵那群姑子偷的。

“安心,去前院喊了小廝去順天府衙門報官,就說我們家,遭了竊賊。丟了不少東西。”

被喊醒的小丫鬟,清點了一番屋里的東西,放心夫人最珍重的那尊白玉觀音和夫人的首飾盒,已經不見了,還不見了幾件衣裳,一盒銀票。

聽著小丫鬟報出屋里丟失的東西,想要對趙氏來一句。

娘親,你可長點心吧!

丟了這么多東西,若是被祖母知道,是娘親自己引狼入室,去水月庵請了一群賊人回來,只怕祖母少不得又要說娘親幾句了。

“去松鶴齋請了夫人回來,偷偷和夫人說,安心齋遭了竊賊,夫人明白之后,自會回來的。”

囑咐丫鬟去松鶴齋請了趙氏過來。

而她自己,則是在屋里仔仔細細地查看了一遍,地上那些個凌亂的腳印。

那些賊人想必還沒有走遠。

她們宋家的院墻極高,除非輕功太好,否則一時半會也是出不去的。

親自去見了前院伺候的管事。

“宋管事,夫人屋里遭了竊賊,偷了夫人的不少東西,那些人賊人帶著那么多的東西,一時半會也跑不了,想必還早府里,你帶著一些人,下去好好搜搜,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宋管事得了吩咐,馬上就下去辦了。

那些姑子想必也是有些身手的,否則那么短的時間,也不可能迷暈了安心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

既然這樣,那她就請了幾個灶上伺候的粗使婆子,陪著那些個家丁小廝一塊在府里找找。

灶上伺候的粗使婆子,因著常年干的都是粗活,力氣非常人所能比。

喊了她們那些人跟著家丁小廝去找那些姑子,至少能抓到那些姑子。

半個時辰后,宋管事就在后院的假山山洞了,發現了那些個姑子,還有安心齋里被偷盜的東西。

宋管事發現她們幾人的時候,那些個姑子正因為分贓不均,吵了起來。

宋管事聽到了山洞傳來響聲,就帶著府里的家丁小廝,趕了過來。

那些個姑子還想要反抗,不過遇上了灶上伺候粗使婆子。

還沒有過上幾招,那些個姑子就被治得服服帖帖了。

“姑娘,這些姑子,該怎么處置”

宋管事問了的意思。

掃過一眼地上被捆得嚴嚴實實的七八個姑子,看她們個個容貌都生得不錯,怎么就干起偷盜之事,實在是讓人不解。

“宋管事,別著急處置了她們,待我問幾句話,再行處置。”

“一切聽姑娘的。”

宋管事話罷,馬上給讓了地方。

“你們這些人,誰愿意出來同我說說,你們好端端地,怎么就干起了偷盜的事情出來”

宋蕓此次回府,不單單只是和太子妃娘娘告了假,回了看了趙氏和宋老夫人這么簡單。

方才在屋外的時候,她就聽見了宋蕓和宋老夫人商量起自己的婚事。

雖說宋蕓如今做到了宮中掌管六局一司的尚儀大人,但畢竟說到底,還只是個有點官職的宮女。

到了適當的時候,也是要放出宮去的。

不過宋蕓得了太子妃娘娘的賞識,放不放宋蕓出宮,卻還是另外一回事。

方才她在屋外的時候,就聽見宋蕓提起了內侍衛統領陳玉麟。

陳玉麟是晉安伯陳家的長子。

陳家同宋家,也算得上是世家。

不過那也是上一輩的事情了。

宋老太爺年輕的時候,外放出了京城,出了京城之后,就在雁蕩山下,遇見了一群為非作歹的山匪。

宋老太爺心中的俠氣砰動,就拿起了武器,和那群山匪殺在了一起。

結果不敵山匪,反而被山匪給抓了。

是那個時候晉安伯二公子,也就是陳家的老太爺,陳善心出了手,救下的宋老太爺。

經此之后,宋老太爺就和陳家的老太爺交好。

宋家和陳家,就變成了世家。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上幾輩人的私事了。

這些事情,已經不知道過了多久了。

坐在宋蕓和宋老夫人二人中間,看著不說話,宋蕓有些奇怪。

怎么一向話多嘴碎的錦兒,如今竟然話少了

難不成真的和祖母說的一樣,錦兒真的變得越來越規矩了

宋蕓有些難以置信,問了身旁的就道。

“錦兒,怎么你今日話這么少,難不成是心底里藏著什么話,想要等大姐走后,再和祖母說的。”

“大姐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是覺得錦兒會欺瞞大姐嗎?”反問了一句。

宋蕓笑了笑,看著身旁的,不急不慢地說道。

“那可不一定我家錦兒,畢竟大了,凡事都有了自己想法。姐姐哪里猜的透,錦兒心里正想著什么。”

其實的心里,旁的沒想。

想著的只是面前的宋蕓,宋蕓是宮里的尚儀大人,那陳玉麒,又是內侍衛統領。

她們二人若是在一起。

豈不就是現代電視劇里頭講的,宮女和侍衛私通。所以他們二人要想在一起,只有等宋蕓出宮,才能夠在一起。

在宮里,他們兩個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夠在一起的。

“大姐姐,其實方才你和祖母在屋里說的那些話,錦兒都聽見了。錦兒知道了大姐姐喜歡上了晉安伯府的二公子,如今在宮里當差的內侍衛統領陳玉麒。那陳公子,我入宮的時候,也曾見過,模樣生的不錯,和大姐姐倒是挺般配的。”

突然聽著把這些話說出口,宋蕓顯然是受了驚嚇。

錦兒年紀還小,怎么連這些事情也都知道了。

“錦兒,這些話,除了姐姐之外,再不能說給旁人聽了,若是被旁人聽見,錦兒把這些話說出口,旁人可是要笑你的。”

“你一個尚未談婚論嫁的小姑娘,千萬不能張口閉口就是說男子的模樣生的不錯,和你也般配這些話。”

既然宋蕓不許她把這些話說出口,那她往后就不提了就是。

不過她不覺得自己一個未嫁之人,說這些話,有什么不對的。

“大姐姐說的,錦兒都明白了。大姐姐說的這些話,錦兒一定會記在心里,不敢忘記的。”

又不得不扮演了一個半大不大小孩子說的話。

其實說實話,扮演小孩子,不被旁人看出了。

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且的年紀加起來,只怕也到了大媽的年紀了。

試問一個到了大媽年紀的女子,還要時常裝作一個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模樣,真的很辛苦。

扯了扯嘴角,強顏歡笑起來。

宋蕓還有話想要和宋老夫人單獨說。

她還是不在這里摻和得好。

“大姐姐,既然你和祖母還有事情要商量,錦兒就不留下來繼續打攪你們了,錦兒就先出去了。”

話音剛落,就從軟榻上起身,轉過身,朝著身后的宋老夫人和宋蕓福了一禮,就出了屋子。

宋老夫人有些不放心錦兒,囑咐了馬婆子,去追上,親自送著回去。

“蕓兒,看著錦兒越發懂規矩的模樣,不僅祖母覺得欣慰,就連你娘親親自看了,也覺得很是欣慰。錦兒終究是大了,凡事有了自己看法,這樣就好,這樣就好。”

宋老夫人說著,突然想起來還有宋蕓的事情沒處理好。

蕓兒此次回府來,不單單是進府來看她的。

還想要把自己的婚事,托付給了她。

“蕓兒,你中意那陳玉麒的事,太子妃娘娘可曉得了你在太子妃娘娘身邊伺候多年,幫她打理后宮的瑣事,若是你親自開口求她,不管怎么說,她都會幫你的。”

宋老夫人說的這些,宋蕓自己也明白。

雖說她在太子妃娘娘身邊伺候這么些年。

但說到底,太子妃娘娘終究是宮里的主子,而她,只不過是伺候人的宮女罷了。

只不過是級別高出了旁人的宮女罷了。

還沒有出宮前,宮中的一切女子,都是陛下的。

即便陛下如今出征在外,但無論怎么說,都是陛下的女子。

宮里的女子,不可以對旁人有任何非分之想。

尤其是宮里的侍衛。

宮女和侍衛私通,可是重罪。

“祖母,就算蕓兒和太子妃娘娘說了,太子妃娘娘自己也有難處,只怕是幫不了我。太子妃娘娘如今是宮里的女主人,但我也知道,娘娘這些年,過的艱難。我此番回府來,就是想要請了祖母,幫我去晉安伯府,走動走動,探探晉安伯夫婦的意思。”

宋蕓這么說,宋老夫人自然也明白。

“晉安伯府的陳老夫人,同你祖母,是往日的舊相識,我去幫你問問她的意思,也可。只是這畢竟是你自己的婚事,你得自己有主見,有想法才是。憑我,是幫不了你的。”

宋老夫人說著,招手就喚了屋外伺候的丫鬟進來。

“茉莉,你去安心齋,請了夫人過來。就說我請她過來,準備商量大姑娘的婚事。”

茉莉是宋老夫人屋里伺候的人。

做事一向機靈警覺,由她親自去請了趙氏過來,再好不過。

茉莉點了點頭,馬上動身就去了安心齋。

今日是黃道吉日,趙氏特地讓人去城里的水月庵,請了幾個法師回來,準備在家里面做一場祈福的法事。

安心齋的正堂里,有幾個姑子在正堂里誦經,有幾個姑子在屋里不斷撒著糯米和水。

這糯米和水都是在佛前供奉過的,有了福氣。

灑在人的身上,就等于沾了福氣。

白荷出嫁的日子定在了正月間。

不過正月里的好日子實在是太多,趙氏請了先生入府,仔仔細細挑了好幾個好日子。

一個是正月初三,剛過完年后。

一個是正月十五,佛陀菩薩的誕辰。

還有一個是正月二十,那日宜嫁娶,搬遷。

正好白荷出嫁之后,要隨著丁貴一到回了鄉下的田莊,所以幾次選擇之后,和趙氏還是選了正月二十那一日,做為白荷出嫁的日子。

待嫁的這些日子里,趙氏交代了白荷幾句,讓白荷待在自己屋里,老老實實繡自己出嫁時穿的嫁衣。

哪里也不許去。

和宋老夫人商量過后,決定讓白荷從宋老夫人的屋里的出嫁,有了宋老夫人做白荷出嫁后的靠上,想必那丁家,也不太敢為難白荷。

許久不見陳錦然。

這幾日陳錦然突然遞了帖子過來,說想要邀他過府相聚。

因為過些日子,就是陳雪元嫁入漢王府的日子。

陳錦然說他有幾句話,想要同自己親自說。

既然他有話想要對自己說,那他親自去見一見他,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這些日子一直待在府里,不曾出府去,她已經悶得慌了。

借著這個機會,能夠出去一趟,怎么能不牢牢掌握呢

坐上了馬車,就讓車夫出發了。

她今日出門,原本只想帶了芙蕖一個丫頭,但她去趙氏屋里的時候,娘親非要讓她捎上山茶和杜鵑。

就因為山茶和杜鵑是趙氏那邊過來的人,所以趙氏才會讓她帶上山茶和杜鵑的。

昨日夜里沒有睡好,今日她們又起得早,要燒水給自己洗漱,用過早飯之后,她們幾人又張羅著把那些個杯盤碗盞收了下去。

剛上了馬車,幾個人靠在一起,就呼呼大睡起來。

無論如何喊,皆是喊不醒她們的。

既然喊不醒,那索性就等到去到了陳家,再將她們喊醒。

車輪轱轆轱轆地轉了幾十轉,終于到了陳家。

今日是漢王府著人來下聘的好日子。

馬車剛拐進陳家所在的石鼓巷,只見前頭已經有數十輛馬車,擋在了自己前頭。

看馬車上的標志,應該是漢王府前來下聘的人。

今日原本應該是漢王妃隨著小世子一同來了陳家下聘,可漢王府的小世子,沒瞧上那陳雪元,說什么也不肯隨著漢王妃來陳家下聘。

漢王妃拗不過自己的兒子,只好帶了娘家的侄子,代替漢王府的小世子前來下聘。

漢王妃出身高貴,出自隴西的世家崔家,是崔家二房的大姑娘。

當初之所以能夠嫁給漢王,成為漢王妃,和漢王伉儷情深,說起來還是以前的一樁趣事。

那時候的漢王爺,被陛下派去征戰瓦剌,回來的時候,途徑隴西,借宿于崔家。

當時的崔家二姑娘,也就是如今的漢王妃,在自家的小花廳里,遠遠地瞧見漢王爺一眼,當即就喜歡上了漢王爺。

可是那時漢王爺還不知情。

崔家二姑娘把這事和自己父母說了之后,崔家二老爺和二太太,就擅自做主,把漢王爺留在了崔家幾日,并安排了崔家二姑娘同漢王爺見面。

這一來二去,漢王爺對這崔家二姑娘,也生了好感。

最后漢王爺離開隴西的時候,就把這位崔家二姑娘,帶入京中了。

漢王妃娘家的侄子,是隴西崔家的三公子,崔玉。

崔玉是漢王妃弟弟崔真的兒子,自小就養在京中,漢王妃對他極其疼愛。

若不是為了自己兒子的婚事,她說什么也不會讓自己的侄子代替自己兒子,前來陳家下聘。

“你便是宋二姑娘吧”

聽見了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回過頭來。

只見一個衣著樸素,梳了圓髻的圓臉婦人,帶著兩個穿著蔥綠色夾襖的丫鬟,出現在了自己眼前。

點了點頭。

那婦人又道。“宋二姑娘,我是我家公子院里伺候的管事婆子,姓周,宋二姑娘叫我周媽媽就行。”

周媽媽說著話,就引著進了陳家旁的巷道里。

“前院漢王府的人正在下聘,正堵得慌,宋二姑娘還是隨著老奴同側門進來吧!我家公子已經在院里等了宋二姑娘許久了。”

周媽媽一面說著話,一面給引著路。

入了陳家,只帶了芙蕖一人,留了杜鵑和山茶守在馬車之上。

緊緊地跟在了周媽媽的身后,目光掠過眼對面蕪廊下的丫鬟婆子。

見一眾丫鬟仆婦,此刻正站在蕪廊下頭,看著前面院里,漢王府來的人,正在下聘。

掃了一眼,又迅速回過頭來,繼續跟在了周媽媽的身后。

在與周媽媽的交談中,得知了眼前這位周媽媽,是陳錦然兒時的乳母。

“早就聽我們家哥兒說過,宋二姑娘是個天仙一般的人物,如今一見,由此看來我家哥兒說的不錯,宋二姑娘當真是天仙一般的姑娘。”

雖說這是客套話,但聽見有人夸自己,面上總是高興的。

“周媽媽千萬別這么說,什么天仙一般的人物,錦兒可擔當不起!方才路過蕪廊的時候,我發現貴府的姑娘,才是天仙一般的人物。”

她這說的自然是那陳雪元。

方才她站在蕪廊下,掃了一眼,見陳雪元隱與幾個丫鬟婆子之間,正偷偷看那前來下聘之人。

那崔玉的模樣品性,一點也不比那漢王府小世子要差,甚至于比起那位小世子,崔玉的模樣,更要俊俏幾分。

周媽媽聽見身后的夸了自家姑娘幾句,面上笑了笑,卻不說話。

方才她在人群之中,也瞧見了隱于人群之中的二姑娘。

二姑娘不好好在老夫人屋里待著

出來做什么

還好方才只是被宋家二姑娘發現,若是被其他人發現,那可就不好了。

哪里有待嫁女偷偷跑出來看自己前來下聘之人的

這不是沒有規矩嗎?

周媽媽不說話,似乎是注意到了哪里不對勁。

不過既然周媽媽不愿說話,她還是不說話,不點破得好!

繞過了蕪廊,又過了幾條夾道,終于到了陳家待客的小花廳。

因著今日是漢王府前來下聘的日子,所以陳家的待客廳中,已經上了七八桌席面,男女隔開。

男賓在外間用飯,女賓則是用屏風隔了,在里間吃席。

周乳娘把帶到了席面上,交代幾句之后,就退了下去。

“姑娘,這周媽媽靠譜嗎?怎么奴婢覺得,這周媽媽一點也不靠譜,像是把咱們撂在這里不管一樣”

安心站在身后,輕聲嘀咕了句。

坐在席面上,四處張望了一番。

今日陳家宴請的賓客,應該都是本家的人,方才她四處轉了轉,沒發現宴請了其他家的人。

今日到場的,應該都是陳家本家的親戚。

身旁坐著個穿戴不凡,衣著艷麗的姑娘,看上去年紀約摸十三四歲的模樣,瞧了眼身邊的,回想一番似乎沒見過此人,轉過頭就問道。

“姑娘,不知你是長房還是二房帶來的貴客今日這席面,是我們陳家長房二房三房的本家宴席,并未沒有請外頭的人,不知道姑娘是長房還是二房帶來的貴客?”

“夫人,老夫人屋里的茉莉過來了,說是大姑娘如今在松鶴齋,陪著老夫人說話,說起了大姑娘的婚事,想要喊夫人過去,一道商量。”

李婆子湊近了趙氏的耳畔輕聲說道。

趙氏跪在蒲團上,跟著幾個姑子的動作,對著神壇上的那尊觀世音菩薩的塑像,三拜三叩首后,才起身來,坐到了一旁的竹椅上。

“大姑娘是什么時候回府的怎么我這里一點消息也沒有”

趙氏問了身旁的李婆子。

李婆子面上有些不好看,只是回道。

“夫人,大姑娘回來得急,老奴也是剛得了消息。如今大姑娘在老夫人屋里,不知夫人要不要過去一趟,看看大姑娘。”

“自然要去!蕓兒好不容易出宮回府一趟,我這個做母親的,又怎么能不親自去瞧瞧呢”

“你現在陪著我去換衣裳,如今我這一身衣裳,去見了老夫人,只怕老夫人又該說我,平日里什么事也不做,就在家里搞這些個裝神弄鬼的事情了。”

看了眼趙氏身上穿的法衣,李婆子只能先攙著趙氏進了里屋,去換衣裳了。

隨后又叫屋里伺候的幾個丫鬟,盯緊了屋里正做著祈福法事的幾個姑子。

宋家雖算不上什么大戶人家,但夫人屋里的陳設,樣樣不是凡品。

李婆子擔心水月庵來的那些個姑子,有一個兩個沒有眼力見了,偷拿了夫人屋里的東西,待法事完結后,夾帶出去。

李婆子帶著趙氏去了里屋換了一身家常的四季錦裁剪而成的衣裳,隨后就出了安心齋,往著松鶴齋去了。

翠微居里,躺在里屋的軟榻上頭。

屋里生了火盆,覺得有些熱,就讓芙蕖開了窗戶。

聽著安心齋那邊傳來的聲音,似乎是有人在敲鑼打鼓,似乎是在做法事一樣。

并不知道趙氏今日請了水月庵的姑子進府來做法事,就問了身邊伺候的芙蕖道。

“芙蕖,安心齋那邊今日是怎么了怎么又是敲鑼,又是打鼓,還有人在里頭唱歌難不成是夫人今人請了和尚來做法事。”

芙蕖面上有些為難。

“姑娘,不是和尚。是水月庵的姑子,夫人這些日子做了噩夢,總有些疑神疑鬼的,沒和老爺商量,就請了水月庵的姑子進來做法事。”

“老爺前腳剛走,夫人就讓李媽媽從后門,把那群姑子帶了進來。夫人干旁的不行,背著老爺干事,倒數越來越麻利了。只是奴婢想不通,夫人怎么就請了水月庵那群年輕姑子入府來”

聽著芙蕖這么說,的心底里,只想對趙氏,說一個大大的服字。

做了噩夢就請了姑子進府來做法事。娘親真的是越來越疑神疑鬼了。

也不知那些個姑子是真有本事,還是進府來裝神弄鬼,有意騙錢的。

不過猜著,八九不離十,定是進府來騙錢的。

這世上,真正有本事的得道高人,少了。

弄虛作假,裝神弄鬼的人,那可多了去了。

“姑娘,你要不要去安心齋那邊看看,看看那些個姑子是怎么做法事的”

芙蕖問了就道。

一口回絕了她。

“不去,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一群姑子,在那里裝神弄鬼罷了,我可沒有那閑工夫,去看那個。”

聽著這么說,芙蕖就低下頭來,不自覺地又來了一句。

“姑娘,聽說水月庵的那些個姑子,個個都是有真本事的,還會舞劍,姑娘應該沒見過吧”

還會舞劍的姑子。

她的確不曾見過。

她方才就想著要去安心齋看看趙氏去,不如就借著這個機會,去安心齋看看娘親,順道看看姑子舞劍。

在的記憶里,會功夫的姑子,只有峨嵋派和衡山派的。

沒成想,那水月庵的姑子,也會功夫,那她就去大開眼界看看吧!

片刻功夫,芙蕖就帶著,來了安心齋。

還沒走近安心齋,只聞見一股股濃郁的檀香味,從安心齋里頭飄了出來。

被這檀香嗆得打了幾個噴嚏。

好不容易進了安心齋,只見那群水月庵的姑子,早已不見了蹤影。

安心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都倒在了地上。

看模樣,好像是中了迷香。

“姑娘,水月庵的那群姑子呢”

芙蕖還沒有反應過來,不解地問了一句。

“你自己不會看嗎?看模樣,應該是跑了。”

說著,喊醒了安心齋里伺候的小丫鬟,讓小丫鬟先去屋里好好檢查看看,到底丟了多少東西。

掃過一眼,就發現安心齋里,應該丟了不少東西。

看模樣,應該是水月庵那群姑子偷的。

“安心,去前院喊了小廝去順天府衙門報官,就說我們家,遭了竊賊。丟了不少東西。”

被喊醒的小丫鬟,清點了一番屋里的東西,放心夫人最珍重的那尊白玉觀音和夫人的首飾盒,已經不見了,還不見了幾件衣裳,一盒銀票。

聽著小丫鬟報出屋里丟失的東西,想要對趙氏來一句。

娘親,你可長點心吧!

丟了這么多東西,若是被祖母知道,是娘親自己引狼入室,去水月庵請了一群賊人回來,只怕祖母少不得又要說娘親幾句了。

“去松鶴齋請了夫人回來,偷偷和夫人說,安心齋遭了竊賊,夫人明白之后,自會回來的。”

囑咐丫鬟去松鶴齋請了趙氏過來。

而她自己,則是在屋里仔仔細細地查看了一遍,地上那些個凌亂的腳印。

那些賊人想必還沒有走遠。

她們宋家的院墻極高,除非輕功太好,否則一時半會也是出不去的。

親自去見了前院伺候的管事。

“宋管事,夫人屋里遭了竊賊,偷了夫人的不少東西,那些人賊人帶著那么多的東西,一時半會也跑不了,想必還早府里,你帶著一些人,下去好好搜搜,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宋管事得了吩咐,馬上就下去辦了。

那些姑子想必也是有些身手的,否則那么短的時間,也不可能迷暈了安心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

既然這樣,那她就請了幾個灶上伺候的粗使婆子,陪著那些個家丁小廝一塊在府里找找。

灶上伺候的粗使婆子,因著常年干的都是粗活,力氣非常人所能比。

喊了她們那些人跟著家丁小廝去找那些姑子,至少能抓到那些姑子。

半個時辰后,宋管事就在后院的假山山洞了,發現了那些個姑子,還有安心齋里被偷盜的東西。

宋管事發現她們幾人的時候,那些個姑子正因為分贓不均,吵了起來。

宋管事聽到了山洞傳來響聲,就帶著府里的家丁小廝,趕了過來。

那些個姑子還想要反抗,不過遇上了灶上伺候粗使婆子。

還沒有過上幾招,那些個姑子就被治得服服帖帖了。

“姑娘,這些姑子,該怎么處置”

宋管事問了的意思。

掃過一眼地上被捆得嚴嚴實實的七八個姑子,看她們個個容貌都生得不錯,怎么就干起偷盜之事,實在是讓人不解。

“宋管事,別著急處置了她們,待我問幾句話,再行處置。”

“一切聽姑娘的。”

宋管事話罷,馬上給讓了地方。

“你們這些人,誰愿意出來同我說說,你們好端端地,怎么就干起了偷盜的事情出來”

宋蕓此次回府,不單單只是和太子妃娘娘告了假,回了看了趙氏和宋老夫人這么簡單。

方才在屋外的時候,她就聽見了宋蕓和宋老夫人商量起自己的婚事。

雖說宋蕓如今做到了宮中掌管六局一司的尚儀大人,但畢竟說到底,還只是個有點官職的宮女。

到了適當的時候,也是要放出宮去的。

不過宋蕓得了太子妃娘娘的賞識,放不放宋蕓出宮,卻還是另外一回事。

方才她在屋外的時候,就聽見宋蕓提起了內侍衛統領陳玉麟。

陳玉麟是晉安伯陳家的長子。

陳家同宋家,也算得上是世家。

不過那也是上一輩的事情了。

宋老太爺年輕的時候,外放出了京城,出了京城之后,就在雁蕩山下,遇見了一群為非作歹的山匪。

宋老太爺心中的俠氣砰動,就拿起了武器,和那群山匪殺在了一起。

結果不敵山匪,反而被山匪給抓了。

是那個時候晉安伯二公子,也就是陳家的老太爺,陳善心出了手,救下的宋老太爺。

經此之后,宋老太爺就和陳家的老太爺交好。

宋家和陳家,就變成了世家。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上幾輩人的私事了。

這些事情,已經不知道過了多久了。

坐在宋蕓和宋老夫人二人中間,看著不說話,宋蕓有些奇怪。

怎么一向話多嘴碎的錦兒,如今竟然話少了

難不成真的和祖母說的一樣,錦兒真的變得越來越規矩了

宋蕓有些難以置信,問了身旁的就道。

“錦兒,怎么你今日話這么少,難不成是心底里藏著什么話,想要等大姐走后,再和祖母說的。”

“大姐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是覺得錦兒會欺瞞大姐嗎?”反問了一句。

宋蕓笑了笑,看著身旁的,不急不慢地說道。

“那可不一定我家錦兒,畢竟大了,凡事都有了自己想法。姐姐哪里猜的透,錦兒心里正想著什么。”

其實的心里,旁的沒想。

想著的只是面前的宋蕓,宋蕓是宮里的尚儀大人,那陳玉麒,又是內侍衛統領。

她們二人若是在一起。

豈不就是現代電視劇里頭講的,宮女和侍衛私通。所以他們二人要想在一起,只有等宋蕓出宮,才能夠在一起。

在宮里,他們兩個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夠在一起的。

“大姐姐,其實方才你和祖母在屋里說的那些話,錦兒都聽見了。錦兒知道了大姐姐喜歡上了晉安伯府的二公子,如今在宮里當差的內侍衛統領陳玉麒。那陳公子,我入宮的時候,也曾見過,模樣生的不錯,和大姐姐倒是挺般配的。”

突然聽著把這些話說出口,宋蕓顯然是受了驚嚇。

錦兒年紀還小,怎么連這些事情也都知道了。

“錦兒,這些話,除了姐姐之外,再不能說給旁人聽了,若是被旁人聽見,錦兒把這些話說出口,旁人可是要笑你的。”

“你一個尚未談婚論嫁的小姑娘,千萬不能張口閉口就是說男子的模樣生的不錯,和你也般配這些話。”

既然宋蕓不許她把這些話說出口,那她往后就不提了就是。

不過她不覺得自己一個未嫁之人,說這些話,有什么不對的。

“大姐姐說的,錦兒都明白了。大姐姐說的這些話,錦兒一定會記在心里,不敢忘記的。”

又不得不扮演了一個半大不大小孩子說的話。

其實說實話,扮演小孩子,不被旁人看出了。

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且的年紀加起來,只怕也到了大媽的年紀了。

試問一個到了大媽年紀的女子,還要時常裝作一個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模樣,真的很辛苦。

扯了扯嘴角,強顏歡笑起來。

宋蕓還有話想要和宋老夫人單獨說。

她還是不在這里摻和得好。

“大姐姐,既然你和祖母還有事情要商量,錦兒就不留下來繼續打攪你們了,錦兒就先出去了。”

話音剛落,就從軟榻上起身,轉過身,朝著身后的宋老夫人和宋蕓福了一禮,就出了屋子。

宋老夫人有些不放心錦兒,囑咐了馬婆子,去追上,親自送著回去。

“蕓兒,看著錦兒越發懂規矩的模樣,不僅祖母覺得欣慰,就連你娘親親自看了,也覺得很是欣慰。錦兒終究是大了,凡事有了自己看法,這樣就好,這樣就好。”

宋老夫人說著,突然想起來還有宋蕓的事情沒處理好。

蕓兒此次回府來,不單單是進府來看她的。

還想要把自己的婚事,托付給了她。

“蕓兒,你中意那陳玉麒的事,太子妃娘娘可曉得了你在太子妃娘娘身邊伺候多年,幫她打理后宮的瑣事,若是你親自開口求她,不管怎么說,她都會幫你的。”

宋老夫人說的這些,宋蕓自己也明白。

雖說她在太子妃娘娘身邊伺候這么些年。

但說到底,太子妃娘娘終究是宮里的主子,而她,只不過是伺候人的宮女罷了。

只不過是級別高出了旁人的宮女罷了。

還沒有出宮前,宮中的一切女子,都是陛下的。

即便陛下如今出征在外,但無論怎么說,都是陛下的女子。

宮里的女子,不可以對旁人有任何非分之想。

尤其是宮里的侍衛。

宮女和侍衛私通,可是重罪。

“祖母,就算蕓兒和太子妃娘娘說了,太子妃娘娘自己也有難處,只怕是幫不了我。太子妃娘娘如今是宮里的女主人,但我也知道,娘娘這些年,過的艱難。我此番回府來,就是想要請了祖母,幫我去晉安伯府,走動走動,探探晉安伯夫婦的意思。”

宋蕓這么說,宋老夫人自然也明白。

“晉安伯府的陳老夫人,同你祖母,是往日的舊相識,我去幫你問問她的意思,也可。只是這畢竟是你自己的婚事,你得自己有主見,有想法才是。憑我,是幫不了你的。”

宋老夫人說著,招手就喚了屋外伺候的丫鬟進來。

“茉莉,你去安心齋,請了夫人過來。就說我請她過來,準備商量大姑娘的婚事。”

茉莉是宋老夫人屋里伺候的人。

做事一向機靈警覺,由她親自去請了趙氏過來,再好不過。

茉莉點了點頭,馬上動身就去了安心齋。

今日是黃道吉日,趙氏特地讓人去城里的水月庵,請了幾個法師回來,準備在家里面做一場祈福的法事。

安心齋的正堂里,有幾個姑子在正堂里誦經,有幾個姑子在屋里不斷撒著糯米和水。

這糯米和水都是在佛前供奉過的,有了福氣。

灑在人的身上,就等于沾了福氣。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