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皇子

第二百六十六章 奪關

十三皇子第二百六十六章奪關_wbshuku

第二百六十六章奪關

第二百六十六章奪關

讓所有守城的楚兵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援軍”進入青州關之后,并沒有投入到和攻城敵人的戰斗中去。

“援軍”們很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朝關門的方向沖去,另一部分卻拿起手中的刀槍,向守關的楚軍士兵砍殺而去。

“你們干什么?你們瘋了嗎?怎么向我們自己的將士下手?”守關將領見到這一反常的情況,立即大聲喝斥道。

誰知這些“援軍”仿佛沒有聽到守關將領的話,仍然向這些守關士兵發起瘋狂的攻擊。

“將軍!我們中計了,來的這些是敵人,快讓弟兄們沖過去,一定要阻止他們打開關門。”見守關將領還沒有反應過來,一旁的副將連忙提醒道。

“對,對,大家趕快上,殺死這些偷襲的家伙,將關門奪回來。”守關將領這才反應過來,立即大聲喊道。

但是,這時已經晚了,新來的這些士兵已經到了關門之前,殺光了守在關門附近的楚軍士兵,抬起了巨大的門栓,正在將關門緩緩的打開。

而與此同時,由于守關的楚軍士兵,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打亂了手腳,便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對付,已經爬上城頭的敵軍身上,使得好些攻關的敵人,已經跳上城墻,和守關的楚軍士兵展開大戰。

前去搶奪關門的楚軍士兵,也被死死的堵住了,關門一點點被打開,早已守在關外的攻城士兵,立即大聲叫喊著,飛快地沖了進來。

“堵住,給我堵住。”負責守衛青州關的將領,這時已完全慌了手腳,只想著獲得軍功的他,哪知道如何處理現在的事情。

這些身穿楚軍軍服的“援軍”,當然是楊云所率領的封地士兵,他們占領海州的一些小城之后。并沒有在那里逗留,也沒有留下士兵守在那里。

他們匆匆地換上楚軍軍服,補充了各種物資,然后將用不上的物資銷毀,楚國糧倉中多余的軍糧也燒掉,做完這些事情之后,他們便集結在一起,以最快的速度向青州關奔來。

封地士兵將攻下城池的主事官員全部斬殺,最大程度的延緩了,楚人向朝廷傳遞消息的速度,再加上他們一路幾乎沒有停留,終于在消息,還沒有傳到青州關之前趕到這里。

青州關本是一雄關,正常情況下五萬守關楚兵,即使面對二三十萬敵人的攻擊,也可以將關口守住。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敵人會從楚國內部過來,所以導致了他們的失敗。

此時,青州關上的封地士兵,再加上鄭國、于月和大涪組成的聯軍,人數幾乎是守關楚兵的兩倍。

更關鍵的是,守關楚兵遭到了突襲,一時手忙腳亂,士氣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不久之后他們便完全處于了下風。

這場戰斗沒有持續到一個時辰,在損失了大量兵力之后,守關的楚軍將領便帶著幸存的楚國士兵,狼狽的逃出了青州關,將這雄關交到了敵人的手中。

“末將陳廣,見過吳王殿下!”戰事剛剛結束,帶領兩萬大涪士兵,駐扎在鄭國和于月之間,助他們一起抵抗楚國的大涪宣威將將陳廣,立即來到楊云跟前,向他打著招呼。

這時,鄭國驃騎大將軍端木雄,于月寧王李文科,也紛紛來到楊云跟前,笑呵呵的和他打著招呼。

看到端木雄,楊云專門在他附近打量了許久,想看到端木霽月的身影,但是始終沒有得見,只好在心中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只付出了很小的代價,便成功攻下了這一座名揚天下的雄關,大家的心情顯然很好,樂呵呵的說了好半天。

攻下青州關之后,楊云便把這座雄關交給了端木雄和李文科,由他們兩國共同鎮守。

當日兩國之所以愿意和楊云共同出兵,就是因為占領這青州關之后,他們便有了抵御楚軍的倚靠。所以兩國幾乎派出國內可以派出的所有兵馬,配合楊云完成了這一次行動。

占領青州關之后,楊云并沒有在這里多做停留,他很快帶著封地的三萬士兵,以及陳廣手上的兩萬大涪將軍。再加上端木雄和李文科每人給他分出一五萬千兩國士兵,組成一只八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廬州府行去。

再一次經過海州的時候,此時他們到達楚國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楚國。但是由于楚國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云州前線,一時之間還抽調不出兵馬,來阻擊楊云的大軍。

楊云刻意讓大家繞開海州的一些大城池,所以他們經過海州的時候,并沒有經歷太多的大型戰斗。

行軍途中,對于一些防守較弱的小城,則直接攻下,用以補充各種物資。更多沒有多少防守兵力的小城,見楊云大軍來到,干脆棄城而逃,避免太大的損失。

就這樣,楊云所帶的八萬士兵,一邊行軍一邊搞破壞,一路走過的地方,被搞得雞飛狗跳。

這計謀是姚俠出給楊云的,給楚國留下一大堆爛攤子,讓楚國人大費周章的收拾殘局,使他們沒有太多的精力再對大涪用兵。

楊云所率的八萬士兵,在海州府境內沒有遇上任何麻煩,于是他們便一路前行,很快到了廬州府。

廬州府和海州府的情況可不一樣,因為廬州府緊挨著大涪,他們所有城池的防守等級增長了許多,無論是城墻的厚度高度,還有駐兵的人數都多了許多。

在這種情況下,楊一云所帶的大軍進入廬州府,便遇上了不少的麻煩。

進入廬州府的第一天,楊云所帶的士兵就遇上了三次埋伏,雖然這三次埋伏,并未對隊伍造成太大的損失,但是卻嚴重的影響了行軍的速度。

伏擊隊伍的是廬州城的士兵,這一次于鮮帶出四十萬人出征大涪,使得國內士兵嚴重匱乏,就連廬州城這樣的大城,現在也只有三萬兵馬。

這一點人,當然無法和楊云所說率的八萬士兵正面抗衡。所以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采取偷襲的手段,襲擾這八萬士兵是楚軍最好的選擇。

在這樣的策略下,使得楊云等人行軍的速度大大減緩,給廬州府的城池了充足的準備時間。

所以當楊云率領士兵進入廬州府境內之時,廬州城大小的城池都采取了關門死守的態勢。就連之前出兵偷襲楊云等人的廬州城,在楊云的人帶兵經過城外的時候,他們也選擇了堅守不出。

而一些防備能力太弱的小城,干脆放棄防守,在楊云的隊伍經過之時,這里的大小官員便帶著城中一些重要物資躲得遠遠的,等大軍過去之后,他們再重新回來。

廬州城所有官員采取的這一措施,給楊云軍隊補給帶來了一些麻煩。幸好他們在海州府的時候,從各層次獲得了大量的糧食和各類物資,總算沒有造成物質嚴重匱乏的現象。

一路走走停停,隊伍終于來到楚江邊,只要成功的渡過楚江,就可以到達于鮮隊伍的后方,到時候和前線的勝王楊明,前后夾擊楚軍,一定可以給于鮮帶來很大的麻煩。

蘆棲渡這個地方,楊云并不陌生,上一次從鄭國返回大的時候,就是從這渡江的時候,遭遇追兵追擊,使得楊云掉入江中,最后在楚人的追擊下,才不得不從流夷回到大涪。

這一次來到蘆棲渡的時候,原來守在這里的楚國士兵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就連這里的大小船只也被藏起來了。

這一情況,讓楊云給他手下眾人十分頭疼,姚俠帶人在附近四處搜索,還抓住一些當地人,審問一番,費了好大功夫,才找到一些被藏起來的船只。

熟悉地形的朱晨安,又帶著一些以前在這里生活過的士兵,走遍了附近許多城鎮村寨,又找到了一些渡河的船只,再加上士兵們加班加點的趕造,終于有了一支可供一兩萬人同時過江的船隊。

為了籌集過江的船只,楊云率領的八萬士兵在這廬棲渡駐扎了五六天時間,才開始了渡江的行動。

為了使隊伍能夠安全渡江,楊云每天都讓人在高處觀看江對面的情況,讓楊云感到高興的是,只發現數百楚國守兵,對面并沒有大軍駐扎的跡象。

看來正與楊明大戰的于鮮,一時之間無法抽調出士兵,來擋擊自己這一支隊伍。這情況讓楊云和手下眾人十分高興,讓他們對成功渡江,并襲擾于鮮的后方充滿了信心。

數百大小不一的船只,載滿了一個個精神抖擻的士兵,極其壯觀地向楚江東岸行去,楊云和巨遠光等人站在岸邊,看著平靜異常的對面碼頭,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這時,船隊已經到了江中心,再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成功到達楚江東岸。

可就在這時候,將對面傳來動靜,一對騎兵突然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朝江邊沖來。

這些騎兵的速度很快,沒用太長的時間,他們就到了江岸邊的碼頭上。

這些騎兵顯然早有準備,到了江邊之后立即翻身下馬,舉起手中的弓箭就朝江中的船只射去。

這隊騎兵大約三千人左右,人數雖然不算多,可江中的船只此時就像靶子一樣,很快有許多士兵被弓箭射中,掉入了江中。

反應過來的渡江士兵,馬上舉起早已放入船中的盾牌,阻擋江岸上射來的弓射,并加快行船速度,想要盡快沖到江岸,消滅這些突然出現的敵軍騎兵。

但讓大家絕望的是,江岸后方又出現了敵軍的身影,這一次出現的是步兵,黑壓壓的一片,目測下來足足有四五萬人。

“這些可惡的家伙,他們現在早已來到江對岸,卻躲在后方不現身,就等我們過江,再對我們發起攻擊。”看著這些即將到達江岸邊的楚軍,一旁的朱晨安憤憤地說道。

“是啊!這楚軍的領軍將領,看來是很有頭腦的,我們渡江的行動不可能成功了,快傳令,讓前面的劉遠帶著士兵撤回來。”見不斷有士兵中箭倒在江中,楊云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