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人,您小瞧人了不是?來,這邊請,我幫您介紹一下緞匹的種類。”海保裝作年輕氣盛,受不得激的樣子,故意斜睨著康熙。
康熙看著海保氣鼓鼓的樣子,不由會心的一笑,年輕人吶,就是沖動啊!
“黃大人,這邊請。”海保在前頭帶路,領著康熙進了緞庫的普通樣品房。
海保拿起一件樣品,遞到康熙的跟前,裝作顯擺的樣子,十分賣力的介紹說:“黃大人,您瞧,這是全真絲色織的傳統庫緞。庫緞有花、素之分,素庫緞采用單面8枚緞紋,花庫緞采用正反 8枚緞紋,經線采用加微拈或不加拈的高支染色熟絲,緯線采用低支無拈的染色熟絲……”如數家珍。
康熙怎么可能不認識庫緞呢?
不過,海保不詳說,康熙還真沒想到,庫緞的經緯線,還分高支低支。
“黃大人,您再看這匹閃緞,經線和緯線分別使用兩種不同的色彩,以五枚、七枚、八枚或不規則緞紋的正反緞織入,則經面作底,緯色起花……”海保故意不厭其煩的做了詳細解說。
那神態和動作,明擺著告訴康熙,叫你還敢瞧不起年輕人?
康熙也完全沒有料到,海保才來了緞庫不到兩月,竟然如此的內行。
既然試了,康熙索性提高了難度,他故意從錦緞堆里,拿起不常見的繡著二龍戲珠圖案的“壯錦”樣品,不懷好意的問海保:“這個你也認識么?”
海保看了眼康熙手里的樣品,胸有成竹的說:“此乃壯錦,又稱僮錦或絨花。這種壯錦,用棉或麻的股紗作經線,以不加捻或者微捻兩種彩緯織入起花,在織物正面和背面形成對稱花紋,并將地組織完全覆蓋,紋樣組織復雜,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具有濃艷粗獷的觀感。不瞞您說,這種厚實的壯錦,最適合做‘被面’或‘褥面’……”
康熙明白了,海保是真正的錦緞行家,而不是虛有其表的口舌之徒。
技術問題既然難不倒海保,康熙索性改變了策略,問海保:“緞庫里,何物儲存最多?”
實際上,這已經超出了海保的職責范圍。
但是,海保忽然嘆了口,說:“挽本緞,已經在庫房里堆積如山了,居然還要外頭進貢回來。據下官的估計,最早入庫的那批壓在庫底的挽本緞,只怕是……”故意停下不說了。
康熙何等精明,他馬上意識到,緞庫里并不是沒有明白人,而是人才被壓制在底下,無法翻身出頭。
時辰不早了,康熙正打算離開,忽然心思一動,又問海保:“這緞庫附近,可有出名的小食?”
海保馬上笑了,說:“您吶,這算是問對人了。也是巧了,下官最愛的烤肉宛,鋪面就在菜場胡同口。您出東安門,往斜對過一看,就可以看見他們家的門臉和招幌。”
“唉,我很少上街,不認得路啊!”康熙故意嘆了口氣,“不如這么著,我請你吃烤肉宛,如何?”
“黃大人,您這是從何從說起啊?咱們旗下人家,豈有讓遠客請吃請喝之理?”海保二話不說,當即領著康熙他們幾個人,出了東安門,在菜場胡同口,找到了烤肉宛的鋪子。
烤肉宛的鋪子,也就是兩間灰頂小平房,門前搭著一個小棚。
棚下擺著兩張方桌,桌上放著兩個很大的鐵炙子,外加八條板凳。
棚子的外邊,靠墻邊的位置,一輛獨輪推車上面擺著案板,就是切肉的地方。
海保他們去的時候,鋪子里正好空了一張桌子。
“黃大人,請坐。”海保很客氣的請康熙先坐了,然后,他自己也大咧咧的打橫坐下了。
一直跟在康熙身邊的精壯漢子,忍不住皺緊了眉頭,怒瞪著海保。
海保呢,只當沒看見似的,徑直大聲吩咐道:“大宛啊,把你們家拿手的烤肉,每樣上兩份。”
“好嘞,請海爺您稍候片刻。”大宛過來哈腰行了個禮,就站到了獨輪車的邊上,開始麻溜的切肉。
“黃大人,您瞧瞧這個烤肉的支子,別看黑糊糊的不怎么起眼,卻是前明萬歷年間流傳下來的傳家寶。這種烤肉的老支子,表面為油脂滋潤,烤時不粘,沒有鐵器的生味。”。海保把康熙當作是老友一般,興致勃勃的介紹著烤肉宛的各種特色。
等切好的肉端上了桌子之后,侍衛們一直虎視眈眈的盯著海保,惟恐出現不測。
海保也知道宮里用膳的試毒禁忌,卻不慌不忙的親手烤了兩片肉。
正好,旁邊有一群乞丐,聞到了肉香,饞得直流口水。
海保的眼珠子一轉,先咬了一口烤肉,再叫來負責烤肉的二宛,說:“二宛,你嘗嘗看,是不是咸了點?”
二宛不疑有它,當著海保的面,接過烤肉咬了一口,細嚼了一番,疑惑的說:“海爺,我沒多擱鹽啊?”
“你再嘗嘗看,我覺得今天有點咸了。”在海保的誘導之下,大宛把整塊烤肉全吃進了肚內。
“海爺,小人真不覺得咸啊?”二宛覺得很冤枉。
達成了試毒的目標后,海保這才解釋說:“可能是我的舌苔厚了點,嘗不出味兒。”
康熙就坐在邊上,他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一度以為,海保已經看穿了他的身份。
但是,海保笑著解釋說:“黃爺,我的腸胃一直不好,怕他們家的烤肉沒洗干凈,吃了拉肚子。”
盡管心里還是存疑,但是,海保的理由倒也說得過去。
烤肉宛的靈魂有二,一是牛肉的精細,一是醬料的豐富。
既然帶著康熙來了這里,海保便介紹說:“黃爺,他們家的烤肉,只選四歲半齡、體重在三百斤以上的西口羯牛或乳牛,取上腦、里脊、元寶肉、子蓋等最嫩且適合炙烤的部位大約四十斤用于烤肉。另外,這碗里是醬油、醋、姜末、料酒、鹵蝦油、蔥絲、香菜葉混成的調料,蘸著調料把肉烤熟了,味兒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