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蘭陵

第122章 有人想你了

高長恭心里愕然,卻見唐邕親自把剩余的醒酒湯,喂到了唐七嘴里。

唐邕滿眼慈愛的為唐七試去嘴的湯汁,望了一眼藍氏,故作生氣道:

“這孩子,這么大了,還不聽話。”

藍氏聽了,低垂了頭,聽到唐邕厲聲對唐七的小妾芬兒道:

“扶他回去休息。”

見唐七被扶著歪歪斜斜的向后院走去,高長恭拱手告辭:

“唐叔,四郎告辭。”

唐邕親自送高長恭出門,一路上嘆息道:

“阿七這孩子,不懂事,讓公子見笑了。”

“唐七其實心地很好。”

唐邕一聽高長恭的話,臉上的笑容都抑制不住,忍不住道:

“我就知道,他是個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高長恭嘴角微微上揚,唐邕這個做事沉著干練的人,在唐七這個沒有任何心計的小輩面前,倒是不設防,竟親自為唐七擦嘴。

“公子,唐叔想問公子一件事。”

“唐叔您說。”

“廣陽郡公府的嫡女,是作為騰妾,陪著公子的嫡妻嫁進大將軍府嗎?”

高長恭一開始不知道唐邕是什么意思,怎么無緣無故的問起元一儀來,但隨即馬上就反應過來,唐邕想為唐七娶元一儀為正妻?

前世唐邕就有這個想法,但在高洋為高長恭求娶鄭楚兒后,唐邕打消了這個念頭。

元一儀作為鄭楚兒的表姊,以騰妾的身份,跟著嫁到大將軍府的可能性極大,他唐邕再在皇帝面前得寵,也不敢為唐七,和皇帝的親侄子搶女人。

高長恭一時倒不知該怎么回答,如果說不是,又怕唐邕,馬上去元府,為唐七求親。

前世,元一儀喜歡的是鄭楚兒的大哥,倆人眼里的愛意,高長恭可是看在眼里的。

在鄭珂率兵抵抗周軍時,元一儀散盡家產,支撐鄭珂抗周。

但是,不知為什么,鄭珂最后娶的卻是另外的女人。

鄭珂婚后,卻又和元一儀舊情復燃,私自來往,倆人被正妻堵在房中,元一儀羞憤異常,自縊身亡。

這一世,前世鄭珂結婚的日子已過,他們倆人,應該會再續前緣。

“唐叔,鄭家嫁女,一切按禮數安排。”

聽了高長恭模棱兩可的話,唐邕不好得再問,按禮數,嫁入高家這種王侯之家,一般都要帶著一些姊妹和婢女,作為騰妾嫁過來的。

“陛下不日將在晉陽汾河岸邊,舉行軍事演習,到時,公子的岳父,也將被邀請去觀摩我大齊的軍事實力。”唐邕討好的說。

高長恭聽了,只微笑著點了點頭,便一撩長袍,鉆進了馬車。

望著高長恭的馬車遠去后,唐邕才轉身回去。

“我剛剛是被阿七這小子鬧昏頭了,竟然張口問高家四公子,那元家嫡女,會不會是他的騰妾。”

一回到藍氏的房間,唐邕一下子坐在榻上,有點氣的說。

但唐邕的話未說完,就見藍氏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柔柔怯怯的望著他,心一下子便軟了下去。

“你不用擔心,七兒我定會替他尋門好親事,嫁進來的兒媳,既要能干,管得住七兒這混小子,又要善良,對你孝順。”

藍氏感激的望著面前的男人,她的夫君未死前,這個大伯就護著她了,此生,她已認命跟著他了。

唐邕望著藍氏這個為他生了兒子的弟媳,藍氏那楚楚可憐的樣子,越發讓他心疼。

“過來。”

唐邕盯著藍氏的豐滿又有腰身的身子,心里不由得熱了起來。

藍氏聽話的站了起來,卻是先去關了門。

藍氏轉身才走到唐邕的面前,就被唐邕一把抱在了懷里。

拼命的嗅了嗅藍氏身上的香味,唐邕啞聲道:

“我準備讓我們的兒子,步入仕途了。”

唐邕低聲說著,兩只手感受著懷中柔軟的肌膚。

“你作為他的母親,要讓他多跟那個四公子交往,我們要為七兒的前程,引導引導。”

藍氏坐在唐邕的腿上,不敢亂動,任唐邕胡來。

“四……四公子看著倒是個好人,對七兒好像不錯。”

“這就是我高興的,七兒這小子,胡吃海喝的,竟然交上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四公子。”

“四公子對七兒的前程有幫助?”

“能和高家人交上朋友,對前程沒有好處?”

“四……四公子都沒有出仕………”

“高家的人,封王襲爵,都是遲早的事,遲早都是把持朝廷的王侯將相。”

唐邕要為自己寶貝兒子的前程,上個雙保險。

別看現在的高長恭,還沒有被封王,但是,從皇帝給他娶的妻子,是皇帝最敬佩的人的女兒,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皇帝對這個侄子的重視程度,人,不能只看表面和眼前。

“那四公子,小小的就以字行世,國人無不知曉,未來,決不會是個平庸之輩。”

“哦………”

藍氏的話沒有說完,嘴就被唐邕惡狠狠的堵住。

高伏趕著馬車,載著高長恭向大將軍府的方向而去,忽聽得高長恭在馬車里,不停的打噴嚏。

“公子,生病了?”

“沒有。”

馬車沒有停下,沿著朱雀大街,緩緩的向大將軍府駛去。

滎陽,鄭府。

鄭楚兒正在繡架前,用心的繡著另外一件白色的錦袍。

白色的錦緞,光滑如水波。錦袍的腳邊,用銀線繡著浪花和三足瑞鳥,瑞鳥自海底起飛,栩栩如生,一針一線,都是鄭楚兒的思念。

鼻翼一癢,鄭楚兒打了個噴嚏。

旁邊五個婢女,一順溜的坐在房中,每個人都用心的繡著鄭楚兒要帶到夫家的衣服和回鞋。

“女郎,有人想你了。”

翠柳停下手中拿的一雙小鞋子,笑著打趣道。

鄭楚兒抬眼看了一眼翠柳,笑道:

“誰想我,你?”

“鄴城的姑爺想。”知書笑嘻嘻的說。

“你這個小屁孩,知道什么?”鄭楚兒佯裝嗔道。

“知書,別說了,再說有人的臉,都要紅得跟海棠花一樣了。”弄琴笑著道。

幾個女孩正開心的笑著,忽見蕭婆婆進來,望著鄭楚兒笑瞇瞇的道:

“女郎,聽外面喧鬧,好像鄴城來人了。”

鄭楚兒一聽,腦子里飛快的浮現出一張溫潤如玉的臉龐。

“你們做著,別偷懶啊。”鄭楚兒說著,就像一只小鳥,歡快的飛跑出了繡房。

“切,我們也去看看。”

“我倒要去瞧瞧,是誰這樣勾我們女郎的魂。”

幾個婢女說著,放下手中的針線,哪管鄭楚兒剛剛說的話?嘻嘻的低笑著,都跑了出去。

鄭楚兒氣喘吁吁的跑到正堂,一抬頭,看到的人,卻是元一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