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二百八十三章:朱由校游孝陵

“陛下,黃河決堤了…”

南京城外,勇衛營駐地之外,朱由校今早起了個大早,正帶著黃得功等一批親衛,在郊外射獵。

朱由校剛射出一箭,還沒有來得及覺得可惜,便就聽到后方一陣馬蹄聲,卻是一名御標營的傳令兵跑回,遠遠帶來一份公文。

王朝輔接到手上,顫顫巍巍遞了上來。

他說完話,就這樣盯著前方毫無動靜的天啟皇帝,再看看緊隨其后的黃得功等親衛,心中嗟嘆一聲。

本以為這天啟三年,大明的窘境會好上一些。

卻是沒想到,在第一日就遇到黃河幾處決口,水淹州縣,難民四起的情況,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啊。

朱由校左手牽著馬韁,腰間挎著帝王劍,轉身將長弓遞給黃得功,聞報后笑了一聲,灑脫道:

“叫隨駕的內閣大臣們,從速議出賑災之法。”

“朝輔,撫寧候還沒來嗎?”

王朝輔聞言,先是點頭,片刻后才小心地道:

“陛下,撫寧候怕是不會來了。”

“可惜了,朕本以為,以他的能耐,能猜到朕這次叫他來,只是為了單純的聊聊啊…”

朱由校搖搖頭,說完話再度輕笑,道:

“他來不來,射獵都要繼續,向東走吧。”

做大明的皇帝并不輕松,這一點,朱由校早就是知道,未來的天災人禍他心里也有準備。

無論什么,都不能阻擋這次針對江南地區的改革、整頓。

“這里是何處?”

朱由校勒停坐騎,發現前方巨石蔥樹,伴有三兩民房,空氣中彌漫著糞肥味道,便皺眉詢問道。

王朝輔道:“回陛下,這是到了紫金山。”

“紫金山…”朱由校喃喃一聲,“太祖皇帝與高皇后的孝陵,就建在紫金山南麓吧,來都來了,隨朕進去看看。”

一聲令下,幾十余騎紛紛隨在天啟皇帝身后,來到了位于紫金山腳下的孝陵所在。

紫金山方圓有限,無八百里平川任朱由校馳騁,也無甚么野獸,可以讓他體驗狩獵快感。

朱由校縱馬前行,遠遠見到一處石坊。

這是一座兩柱沖天式石雕牌坊,高四尺,寬一尺有余,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

“陛下,這是下馬坊。”王朝輔輕聲提醒。

“下馬坊…”

朱由校重復一句,抬起頭來,望著這六個大字,心中贊嘆一番。

當初建造此處石坊時,雕刻石匠想必格外用心,遙隔三百年,依稀可見這三字透出的威嚴、霸氣。

“下馬。”

朱由校淡淡說完,率先翻身下馬。

黃得功身著戎裝,窄袖戎衣,腰間束著玉帶,佩茄袋刀帨,取“咬臍郎打圍”之意伴隨圣駕。

他先示意眾人,才是趕緊下馬,憨笑一聲道:

“陛下,官員下馬就行了,您不必如此的。”

朱由校轉頭看他一眼,牽著馬韁步入下馬坊,環視周圍景色,輕聲道:“朕是這大明的君,卻是高祖皇帝的臣。”

“這下馬坊,朕也應該下馬。”

黃得功恍然大悟,拱手道:

“陛下說的是,臣學習了。”

“你要學的還有很多,日后,你也有出去帶兵的機會,要沉住氣。”

朱由校這話說的并不重,似乎若有若無之意,但是聽在跟在身后的黃得功耳中,卻是心中振奮。

畢竟對黃得功來說,這是天啟皇帝第一回顯露要自己外出帶兵之意,劉元斌與他同輩,眼下已是勇衛營騎兵隊官,還在西南大捷中立功。

周遇吉同樣,現在已經是勇衛營百總,手下帶兵,凡有作戰,皆是立功的機會。

唯有他,一直隨在皇帝身邊,鞍前馬后。

黃得功早就心中覺得不服,今日這話以后,心中再無此意,更加一心一意的做皇帝親衛。

“孝陵衛呢?”

按說下馬坊就該有孝陵衛的兵士駐守,走了這么久,卻連個人影都沒見到,莫非這三百年下來,孝陵衛早已如其它衛所一樣,軍伍廢弛了?

帶著略微的怒氣,朱由校來到了一處碑亭。

此處整體呈平面為正方形,遠遠看去,如同一座小型城堡,正因如此,當地人俗稱其為“四方城。

朱由校走近一看,發現碑上刻印幾個大字,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陛下,此處是永樂十一年,成祖皇帝為太祖皇帝撰述的歌功頌德碑及碑亭。”王朝輔在身后輕輕說著,臉上洋溢著少見的豪氣。

是啊,這個碑文上刻記的,都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的豐功偉績,連朱由校看了,都自覺形愧。

一介布衣,在元末亂世中崛起,最終剪滅群雄成為天子,這是主角才會有的劇情!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這又是何等的霸氣!

朱由校在此處,恭恭敬敬的行禮三次,未敢對這位大明的開國皇帝有絲毫不敬。

命人常加灑掃此碑以后,朱由校才是領著一行人輕手輕腳的離去。

沒有人對天啟皇帝如此小心翼翼懷有意外,任何人在這,都不會對朱元璋的絲毫不敬。

他的經歷,實在太過傳奇。

經過歌功頌德碑及碑亭,進入孝陵主城內,側面看見了觀音閣,朱由校并不打算進去。

觀音閣前數步距離,有一塊巨大的石壁,據傳,是整塊青石打磨而成,高、寬近兩丈。

石壁正面上方有一排六字梵文,其下有高浮雕火焰紋佛象背光,背光上有八吉祥圖案。

石壁下部為須彌座,束腰上雕刻口花文飾,石壁背后刻著“水晶屏”幾個大字,落款為“江寧劉瑞生”。

這塊大石壁,是當年永樂皇帝為紀念生母,在孝陵觀音閣外敕建。

一行人經過觀音閣,途中經過四方城、石象路、翁仲路,最后到達陵宮,全長走了約半里左右。

進入主城建筑以后的半里地,簡直鋪天蓋地的換了一副樣子。

城內道路都鋪著大青板,整體建筑均采用花崗巖,各式品級,栩栩如生的文臣、武將石像侍立兩側,兢兢業業,百年如一日。

跟在天啟皇帝身后,黃得功一行親衛都是大開眼界,步履也變得小心謹慎,生怕一個不慎,驚擾了此處的中華龍魂。

不知過了多久,朱由校看著眼前的陵宮入口,深呼口氣。

王朝輔親手將一襲云肩膝龍紋大髦披在天啟皇帝身后,朱由校則深呼口氣,沉吟片刻,按著腰間的帝王劍邁步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