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我在俄國當文豪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
既然是久別重逢,那么米哈伊爾自然跟自己的母親和妹妹聊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幾乎是任何值得一說的事情全都要拿出來講一講。
說一說家鄉那片米哈伊爾和杜尼婭小時候經常去玩的櫻桃園,講了講周遭鄰居們生活的變化,再談一談那些略有苦澀但同樣有所希冀的時光………
坦白說,在如今的俄國,其實很難聽得到太多積極向上的消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縱然許多人的日子已經很艱苦了,但隨時可能會因為一些別的意外事件讓日子更加難過。
而光是日子難過也就罷了,對于很多俄國人來說,他們不僅在受苦,而且十分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就是在受苦,換而言之,他們很少麻木地忍過去,而是真誠地面對苦難。
就像如今俄國廣大的農奴們,即便他們的思想某種程度上確實狹隘、稱得上愚昧,但他們并非對自己的處境一無所知,僅僅這幾年,俄國每年農奴暴動的次數幾乎是數以千計。
嚴苛的生存環境和地理環境都在某種程度上塑造著這個民族的性格,漫長的冬季和對苦難的認識也讓斯拉夫人在心中擠壓了火山一樣的情緒。
反映到現實當中,東正教是基督教幾個教派里最為冷酷的,社會上酗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而無論男女,俄國人往往非常有自己的個性,情感激越,做起事情來不計后果。
而反映在文學當中,這種情緒就更是普遍,《靜靜的頓河》當中,里面的人似乎都無懼生死,無論是戰爭、疾病還是生老病死似乎都成了一件尋常的小事。
其它像《戰爭與和平》、《復活》、《童年》等等作品,里面似乎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各有各的痛苦和不幸,始終在一刻不停地反思著什么,但縱然歷經千辛萬苦,到頭來得到的似乎依舊只有痛苦。
縱然是回歸到了宗教救贖,他們的心真的就安定下來了嗎?
又有誰能說老陀和老托筆下的那些人物,在大結局的時候真的得到了幸福?
所以真正讓人苦澀和屈辱的是,這生活不是以所受苦難的獎賞結束,不是以歌劇那種壯觀的尾聲,而是以死亡結束。
這就是很多個時代大部分人的命運。
總之,要是聊現實聊得太久,米哈伊爾跟自己的母親和妹妹的心情不免就沉重了起來,因此等聊得差不多了的時候,米哈伊爾也是及時中止住了話題。
畢竟久別重逢,還是讓這樣喜悅的心情再持久一些吧。
至于說讓自己的母親和妹妹這段時間先住在哪,米哈伊爾在心里快速算了筆賬后,馬上就找出了二十盧布遞了過去。
老實說,寫作至今,米哈伊爾掙得不算多,好在是足夠的節儉,加上近來又找到了組織,省下了很多飯錢,跟別林斯基他們打牌也贏了不少。
于是乎,在把錢遞過去的那一刻,米哈伊爾也是頗為淡定的笑了笑,開口道:
“媽媽,杜尼婭,這筆錢你們先拿著,我知道一家還不錯的旅館,你們就在那里先住上一段時間吧,期間還有什么花費就告訴我吧,我這里還有很多。”
嗯,除了繼續寫稿以外,我還有德米儲備金,耐綠王帕納耶夫儲備金,屠格涅夫日期限定版儲備金,別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算了算了,都是窮哥們,他們兩個算不上什么儲備金。
米哈伊爾這么盤算的時候,他的媽媽表現得很是高興,一下子就相信了米哈伊爾的說辭,倒是他的妹妹杜尼婭則是用略帶懷疑的眼神看了米哈伊爾一眼道:
“哥哥,你真的有這么多錢嗎?”
“當然,我富得很。”米哈伊爾的眼皮微微一跳:“再給我一段時間,我能買下半個圣彼得堡!”
“好吧好吧。”有些頭疼地看了自己這個突然有些愛說大話的哥哥一眼,這位沉靜的少女點了點頭道:“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希望你能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不然或許你還是需要一個人來幫你打理一下。如果暫時沒有的話,我愿意為之代勞。”
米哈伊爾:“………”
讓你代勞那我的底褲豈不是都要露光了………
“知道了,再說吧再說吧。”打了個哈哈暫且將這件事蒙混過關,很快,這樣一場時隔三年的重逢終于是在一種溫馨的氛圍中緩緩落下帷幕。
而米哈伊爾他們口中提到過幾次的彼得·彼得羅維奇,此時此刻也是抱著一種難言的心情游蕩在大街上。
更確切的說,他很懷疑自己前幾天看到的和聽到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既然上次在米哈伊爾那里看到了那樣的場景,又在給普莉赫里婭的信里面寫上了那樣的話,那么彼得彼得洛維奇就不可能不去關注《祖國紀事》這本文學雜志。
因此在這本雜志最新一期發行的當天,這位年紀不小的先生就趕忙到附近的書店里準備一探究竟。
本來他是想在雜志上看看到底有沒有米哈伊爾的名字,但是因為書店的人實在是太多的緣故,他反倒是先從書店的其他人口中聽到了那個討人厭的名字:
“這一期有米哈伊爾·羅曼諾維奇的新作嗎??”
“有的,我期待許久了!”
而在年輕人中間頗為氣惱地聽完那兩篇小說后,盡管彼得·彼得羅維奇覺得糟糕的無以復加,但是看著身邊那些年輕人熱烈的反應,彼得彼得洛維奇的心還是沉入了谷底。
就算他覺得再怎么糟糕,但有了現在這些沒有眼光的毛頭小子的起哄,那么他在信上所說的那些話,一下子就全都不成立了。
他們家的經濟狀況很快就要好轉,他在信上的那些言辭因為如今的這番景象無疑會引起那一家人的巨大反感,再加上那位年輕的作家旗幟鮮明的反對.........
總之,彼得·彼得羅維奇覺得自己想找一個有教養并且對他崇拜的無以復加的年輕姑娘的愿望,大概率是要落空了。
明明找的時機不錯,那位姑娘也完全符合彼得·彼得羅維奇的要求,怎么就突然變成這樣了呢?
果然就像有些報紙上罵的那樣,這年頭隨便什么人都敢寫作了!
盡管這兩天一直在心里以及跟身邊認識的人埋怨,并且確實心有不甘,但等到米哈伊爾一家開始跟他重新協商這件事的時候,面對突然強硬起來的普莉赫里婭以及米哈伊爾那雙深邃的黑眼睛,彼得·彼得羅維奇還是軟化了下來。
而等到米哈伊爾條理清晰地列舉起他所做的事情以及其它一些理由的時候,即使彼得·彼得羅維奇對自己相當寬容,也很會為自己辯護,但最終也只能是啞口無言,頗為狼狽地解除了這樁只有口頭上的一點約定的婚約。
再多的糾纏似乎已經無意義了,還是盡量維持住最后的一點體面吧.........: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