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勤政殿。
建武帝正在批閱奏折,連續數封都是參奏兵部。
兵部尚書貪墨軍餉、成國公任人唯親、威遠侯縱兵劫掠、鎮南侯意圖謀反……
幾乎所有執掌軍權的武將,全都罪名累累。
御史的職責是風聞奏事,卻也少有這般激烈,聽起來不似大乾三興,更像是國朝要亡了。
建武帝詢問身旁老太監:“去查查,這幫御史又發什么瘋!”
老太監躬身退下,片刻后回來稟報。
“陛下,昨天威遠侯與盧尚書的車架遇上,互不相讓。威遠侯命親兵毆打盧府家丁,連盧尚書轎子都掀翻了。”
“今早盧尚書沒去禮部當值,據說在家養傷!”
老太監將查來的消息說出,盡量做到公平公正。
盧尚書出身世家大族,是周丞相的左膀右臂,威遠侯統領京營,女兒是太子妃,兩邊都惹不起。
“下旨申飭威遠侯,罰俸一年。”
建武帝給了個不痛不癢的懲罰,文武相互攻訐早就習以為常,本就是他有意引導的結果。
繼續批閱奏折,看到戶部關于受災人數的匯報。
“除存量死亡,凍死者超百人……”
建武帝眉頭緊皺,當了三十余年皇帝,竟然看不懂奏折。
什么叫存量死亡?
雪災對建武帝來說并不是大事,朝廷有規章制度,依律救災即可,但是看不懂的戶部奏折,讓他有種臣子脫離掌控之感。
“傳周愛卿。”
殿中值守的內侍,當即去丞相府傳旨。
丞相府位于皇宮右側布政坊,只一墻之隔,大乾以右側為尊,足見其權勢之盛。
約莫半個時辰。
周丞相在內侍的引領下,來到勤政殿三叩九拜。
“周愛卿請起,賜座。”
建武帝直接問道:“朕博覽群書,從未見存量死亡之詞匯,不知作何解釋?”
“啟稟陛下。”
周丞相剛剛坐下,聽到問話連忙起身。
“此語乃戶部徐尚書創出,意為京城以往年份百姓死亡數量,扣除后就是因雪災而死的人數!”
“……”
建武帝沉默半晌,問道:“這次雪災,京城死了多少人。”
周丞相瞥了眼面無表情的皇帝,猜不透是要聽好消息,還是聽真實的情況,想了想回答說。
“衙門發的公告,是七百二十六人。”
建武帝追問道:“那實際呢?”
周丞相實話實說:“只京城就超萬人,大雪封路,尚未統計附近州縣。”
建武帝嘆息道:“竟然死了如此之多,百姓受苦,朕心難安!”
“陛下,臣定竭力救治京城百姓。”
周丞相目光低垂,已然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京城不允許死這么多人!
萬年縣多死些,永寧縣多死些,乃至于附近州府也多死些,京城的雪災自然就減輕了。
“周愛卿下去吧。”
建武帝微微頷首,對周丞相很是滿意,懂事又能辦事,唯一可惜就是出身江南世家。
皇后崔家、丞相周家、禮部盧家等等,全部出身于江南,也都是投資建武帝的原始股東。
創業時自是甜甜蜜蜜,創業成功了,股份不在自己手里就很難受!
偏偏不能強行清退股份,會造成朝廷不穩,后世也會罵建武帝擅殺功臣、不能共富貴。
于是大力培植了以威遠侯為首的新興武勛,維持朝堂平衡,免得皇權旁落。
“當年若是聽老祖的話……”
建武帝眼底閃過一絲懊悔,旋即搖搖頭,回到過去重新來過,也會選擇與世家合作。
“也不知老祖躲在哪里,讓朕找的好苦啊!”
收斂心思,查看下一封奏折。
禮部蔡侍郎上書,有玉龜現于濟水,背負陰陽八卦,此乃天生祥瑞,特請獻于宮中。
以往見到祥瑞奏折,建武帝都會置之不理。
不夸贊,不懲罰。
皇帝需要有拍馬屁的官員,不止是愉悅心情,有什么不好明辦的事也能交給他們。
蔡侍郎就是其一,擅長四處搜集祥瑞。
前天抓來白鹿,今天捕到玉龜,明天又發現白虎,御花園養的奇珍異獸大多來源此人。
“忠心可嘉,當賞!”
建武帝沉吟許久,吩咐內侍擬旨。
“禮部侍郎蔡文林,忠君體國,勞苦功高,升任禮部尚書……”
連升三級!
老太監在旁邊聽著,面色如常,心底掀起驚濤駭浪。
威遠侯、盧尚書迥然不同的結局,似乎預示著什么,往后咱家可不能收江南的銀子了!
……
雪災來的快,去得也快。
街上的雪鏟干凈,尸體收干凈。
天色放晴,雪災就過去了。
衙門抓了幾個造謠生事的刁民,菜市口砍了腦袋,再沒人敢議論死了多少人。
又過了半個月時間。
京城百姓都忘了有過雪災,開始議論今年的花魁選舉,春風樓能否連冠,明月閣能否逆襲。
殮尸房內空蕩蕩冷清清,仿佛人滿為患只是虛幻。
“娘希匹,外邊的人可比咱這的尸體可怕多了!”
李平安也就私下里罵罵,去了外邊可不敢胡說,與生人說話時,恨不得將陛下萬歲掛在口頭上。
活命么,不寒磣!
眼見天色將暗,沒人來送尸。
李平安關門落鎖,穿街過巷來到崇寧坊。
崔氏書鋪。
早早已經點上了燈火,許多書生借著光看書,崔掌柜非但不嫌棄,反而讓伙計燒了開水祛寒。
李平安來過幾次,對這般情景已不陌生。
隱約能猜到崔掌柜的用意,將來哪個書生中了進士做了官,都會記得書鋪的恩德。
先前好奇問過崔掌柜,好事為何不做到底。
擺幾張桌椅,泡幾壺茶水,花不了幾個錢,就能讓書生記得更深!
“好事不可做盡!”
崔掌柜沒有細說,李平安反復揣摩,才明白其中深意。
書鋪只能站著讀書,將那些占便宜的人排除在外,留下的都是真正的窮書生。
這才是有用的雪中送炭!
且讀書人都有幾分傲骨,站著是借書,坐著喝茶就是施舍了。
君子不食嗟來之食,有骨氣有才華的書生,寧肯苦著累著,也不會接受書鋪的施舍。
其手段之微妙,非尋常人能領悟。
李平安對崔掌柜很是佩服,不愧與千年世家沾親,很容易就收攏了許多讀書人的感恩。
來到柜臺前,與崔掌柜說道。
“上次買的書已經讀完,感悟頗深,還請推薦幾本養身、食補類的道家典籍。”
正說話間,書鋪進來個書生。
模樣頗為狼狽,身上沾著白毛,手上幾處血痕,拎著只肥碩的大鵝。
“蘇公子,好久不見。”
李平安笑著打招呼,來人正是春風樓認識的蘇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