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賣玉米種糧的消息一經傳出,阮家莊周邊的人響應最快;其次是邊遠的村莊,那些村莊的土壤都不太好,極其缺水。已經很差了,還能更差嗎?因著這樣的念頭,官府很快回本,不止宛平、順天一處,截止四月之際,靠著賣玉米種糧,永樂皇帝已經收回了第一次出海的成本。
孟善只在順天府待了半個月,鳳城孟家車馬一到,便啟程回鄉。顧知縣抽調了一千兩銀子送上門,孟善不收,笑道:“當我給丫頭的陪嫁了。”
“她親事還沒著落,這陪嫁早了些。侯爺有心,來日給這孩子旁的傍身之物才好。”
聞言,孟善卻有些唏噓。
顧遙如今不過十一歲,怎么也要十五六才能嫁人。自己,還能活到那個時候嗎?自己一旦走了,孟家還會有人給她嫁妝?只是,現在就給了顧家,確實不合適,如是想著,孟善收下銀子,問顧知縣:“這孩子的親事,你有什么想法?”
顧知縣還真認真想過顧遙的親事,因道:“遙遙喜書,心善、性情耿直,我想著不若找個性子溫和、卻有擔當的讀書人。一來,二人有話可以說,再者,讀書人比武人好拿捏。”
夫妻之間有話可以說,是顧知縣一生的遺憾。他的發妻陪嫁頗豐,管家也是好手,卻大字不識幾個。他見顧遙聰慧不下沈姨娘,自然不舍得她嫁個不同文墨的武夫。
孟善頷首道:“可也。人品好、家世普通的讀書人,我認識幾個,回去挑一挑,若有合適的,派人告訴你。”
顧知縣并不拒絕,忙道:“那就勞侯爺費心了。”
四月初一,送走孟善半個月后,辰時正,蒙學館大門敞開,迎學子入門。
開門不過半柱香,門房的三間屋子便擠滿了人。在衙役的約束下,大家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歪歪斜斜地列著隊。屏風后,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路夫人回首贊顧遙:“還是你想得周到。”
顧遙笑道:“我只是提了一嘴,夫人肯聽,才居首功。”
路夫人笑著受了她的奉承。可不嘛?她若不照做,顧遙也不過是白費口舌罷了。
蒙學館館長袁方,今日卻未露面。對外主持招人的,是代館長王修。
王修是路知府的人,三十七歲的秀才。袁方年紀小,卻在他之上,目前看來,這王修并沒有不滿。一是袁方自己收撫了他,二個,顧遙才是蒙學館真正的主人,路家,只是合作者的身份。只不知他這份認可,是路家強迫的,還是他自己這么想的。不管他到底如何想的,能不表露不快,顧遙就沒意見。
雖然今日來的多為平民百姓,路夫人依舊滿意地頷首,笑著對顧遙道:“看這架勢,滿員不成問題。”
一間學舍十六人,一共六間,滿員便有近百學童。城內大興、宛平兩縣居民不過萬戶,百人,就是一百戶里頭有一家來讀書,比例雖低,卻較先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她出了力,等于路家出力,給自己男人在皇帝面前長臉,路夫人能不開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顧遙也滿意,她這蒙學館要想弄下去,就必須自負盈虧,束脩三百錢才能保本。路夫人起初嫌貴,不同意,顧遙實話實說:“若連這個錢都出不起,也別念書了。只筆墨紙硯幾樣,就能拖垮一戶人家。”
路夫人這才同意的。
若是滿員,一個月便能進賬四五吊錢,除去夫子的二兩工錢,還剩一半,做房舍、桌子的維修費用,雖說賺不到錢,也不會賠就是。
一個時辰后,當黃字堂滿員后,王修站了出來,含笑將準備好的說辭拿了出來:“對不住各位了,已經滿員了。沒報上的不必心急,學堂還有幾間,桌椅、夫子欠缺,待補齊后,大家早些過來便是。”
心有不滿的,看著滿堂衙役,除了怪自己來遲了,旁的什么都不敢說。見無事,路夫人、顧遙正要退下,只見一錦衣孩童走了進來,高聲道:“我報黃字堂。”
王修知這孩子出身必定不低,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他只能還是先前那套說辭:“抱歉,黃字堂滿員了。”
小男孩像是沒瞧見衙役似的,嘟著嘴道:“不管,我就要報黃字堂。”
雖說耍賴,可小男孩肉嘟嘟的,萌萌的小臉上,一雙葡萄大小黑溜溜的眼睛,多提多可愛了,路夫人稀罕得不行。待聞王修問自己,路夫人便叮囑他:“仔細問問,注意語氣。”
王修只得再回來問男孩:“你家大人呢?”
小男孩不說,意思是,他自己可以做主,就是大人。王修扶額,努力半晌,一直告訴自己,這就是個大人,認真與他解釋了一番。小男孩聽了緣故后,道:“夫子我有,桌椅我家也有啊。”
“你家什么都有,還來這做什么?”
小男孩道:“我家沒有這么多和我一樣小的人。”
顧遙見小男孩眉眼很熟悉,想了半晌沒想起在哪見過,再聽這話,心中一動,立即問他:“你可姓鄭?”
“咦?哪個姐姐在說話?姐姐怎知道我姓鄭?”
顧遙先聞他說話行事雖任性卻不胡鬧,又是個萌物,便存了三分喜歡;再知他身份,就更喜歡了。出身富貴,還能有這樣的性情,真得是非常難得,便對他很是寬容,細聲慢語將他說的話又確認了一遍后,方與路夫人道:“夫人派人去武安侯府商議一下,再做定論吧。”
“你與我一起吧。”
路夫人一聽是武安侯府的,應下同時,邀顧遙一同前往。鄭智雖不在,顧遙卻有些心虛,不敢見政佳人,哪可能過去?便道:“偏用到夫人的時候,夫人就拉著我。整這宅子,我何曾帶上夫人?”
“不去便不去,哪來這些歪話?想是對我不滿了?”
“豈敢豈敢。”
得了令的王修,將小男孩送到屏風后,與眾人道:“方才那是武安侯府的公子,果真如他說的,還能再收十來名孩子,有心的,可稍等片刻。”
路夫人親自帶著那孩子、鄭家四爺鄭聰,由側門出發,目的地,武安侯府。
眼看已至午時,考慮到武安侯府在行宮南二里處,蒙學館在府衙東,路夫人一時半伙回不來,顧遙便叫人奉了熱茶給等候的人,又上了些燒餅每人分了一個墊肚子。
待午時將盡,路夫人才滿臉喜色歸來,與顧遙道:“鄭家答應了,還答應出一個舉人、一個秀才做夫子,天字堂也能開課了。”
拉個舉人做夫子,相當于變去支教來了個博士后,顧遙有些不信,因問:“那舉人多大年紀?怎會來做館?”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