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不歸

第103章 宋易安,也是葉易安

“宋——元——杰……”宋易安細細地琢磨。

福子說:“您要順便除掉他嗎?”

宋易安搖頭:“暫時還不用,殺的人多了,反倒容易引火上身。他想要好名聲就讓他要,反正我又不稀罕。”

“京城還有什么事需要我知道嗎?”

福子說:“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小主人聽聽吧。因為前些日子發生的使臣接連被殺案,各國使節都很不快,翊朝的威嚴大大折損。前些日子,在宋詡的壽宴上,東瀛的使臣耀武揚威,想給宋詡難堪。蜀王宋元杰據理力爭,沒有讓東瀛人占了便宜。加上和其他皇子們對比,宋元杰的威望立時大增。京城傳來的消息說,宋元杰作為蜀王,聽說夔州一帶雨水不斷,似乎準備向宋詡遞奏折以安民心。他到底有沒有把奏折遞上去,尚不確定,只是小主人您問了,小人便如實說。”

“巡防營的副帥趙巖是咱們的人,小主人是想用他了?”

“聰明!”宋易安說,“他被舅舅安插在巡防營快十年了,該出來做事了。”

“聽說您在宮里的時候,受過他的照顧,我們是不是……”

福子沒有把話說完,因為雖然光線不好,不能讓他看到宋易安的眼神,但宋易安微微抬起的頭,竟給了他一股強烈的壓迫感。

“小主人想的真通透。”

福子的夸贊,還不能引起宋易安的滿足。宋易安說:“你千萬提醒周眉語,請求出京的事不要太急,多緩幾天。宋元德那邊也就罷了,若是引起宋詡的懷疑,這出戲就唱不下去了。”

“是。小人記下了。”

福子說:“您是說他們會發動兵變謀反?”

“在好好地當著太子和親王的時候,這兩個蠢材或許想不到這個主意,但現在他們兩個都丟了恩寵,正是風聲鶴唳的時候,他們不想死,就會讓別人死。”

“可就算這樣,宋元德也不該跟宋元吉結盟啊。宋元德重傷,是鐵定沒了坐皇位的資格了,他和宋元吉斗了這么多年,難道會把皇位拱手讓給宋元吉?”

宋易安說:“我沒有兄弟。在人前,我需要有個‘宋易安’的名頭,在人后,我還留著‘葉易安’的職責。”

福子忙跪下請罪:“小主人息怒,小人失言了。”

此時此刻,沒有必要和手下兄弟計較,更何況他們不知者無罪。宋易安將福子從地上拉起來,自己也站了起來,說:“你是舅舅派來助我完成大業的兄弟,我豈會怪罪你?天色不早了,辛苦你這一趟。以后你我還要相互照應呢。”

“是。福子定不辱使命。”

宋易安回了一禮。

福子不再拖延,回到窗下,按照原路,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雨幕之中。

宋易安關好門窗,用事先準備好的毛巾,將福子留下的水漬擦拭干凈。她的頭越發疼了,身上冷的直打哆嗦,四肢酸麻,眼前冒起光暈。是了,定是受了風寒。泡了半天熱水澡,竟沒有效果。這具身體,真是個累贅。

強撐著身體把地板個窗臺擦拭干凈,宋易安托著沉重的身體走到床榻前,衣服也不想脫了,頭重腳輕地躺上去,扯過被子胡亂蓋在身上。臨昏睡之前,她不合時宜地想:“好好的發髻,怕是真的要壓壞了。”

次日清晨,雨停了,但天空沒有放晴,還是陰沉沉的不敞快。赫連衣一心想著重新給宋易安梳頭,便踱步走到宋易安房門前。

已經是卯時了,赫連閔早就出門了,宋易安的屋子里怎么還靜悄悄的沒聲音?還在睡嗎?不該呀。

赫連衣敲門:“殿……安姑娘,早膳準備好了,你起床了嗎?”

屋里沒聲音。

赫連衣多敲了幾下,依然沒有得到回應。

赫連衣推了推門,門還鎖著,發出了咣當咣當的聲音。

畫娘子在一位婢女的攙扶下走過來,問:“怎么,安姑娘還沒有起床嗎?”

聽母親的語氣沒有責怪的意思,但赫連衣還是有一點窘迫。他不想讓宋易安在母親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赫連衣替宋易安辯解說:“許是認床,昨天晚上睡得晚。”

這個借口,赫連衣自己都不相信。

畫娘子試著推了推關得嚴嚴實實的窗戶,皺眉說:“不會是病了吧?”

宋易安冷笑:“此一時彼一時,與其兩個都滅亡,倒不如各取所需。宋元德也知道自己沒了爭奪皇位的資格,但是他想活下去,哪怕茍延殘喘,他還想找我報仇。宋元吉也是如此。所以,他們兩個聯合起來,等宋元吉殺掉宋詡,受朝廷內外唾罵的時候,董貴妃就站出來,自欺欺人地說,宋詡在臨死之前就已經把皇位傳給了宋元吉。到時候外有軍隊威脅,內有偽造的圣旨,宋元吉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當皇帝了。”

“他們想得美。”

周眉語不愧是葉子攸親自調教出來的、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這么多年的將軍,出手快狠準,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宋易安沒有親眼見到她剿殺刺客和偷襲宋元德的一幕,不過,單憑福子的寥寥數語,宋易安也能想象到當時的慘烈。

宋元德險些被燒死,很好;宋詡準許他暫住京城,也很好。只有這樣,她才有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身敗名裂,永無出頭之日。

宋易安說:“我眼下沒有紙筆,你且記下,馬上傳給京城。”

“是,小主人請吩咐。”

“宋元德重傷,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就算他不情愿,他的母親也會建議他和宋元吉聯合,一起想辦法對付我。而他們的最終目標不是我,而是宋詡屁股底下的那一把龍椅。”

“他們當然想得美,不止要讓他們想,還要讓他們付諸行動。”

福子作了一揖,問:“小主人想怎么做?”

“這是個絕佳的機會。我記得周眉語的義父徐紹聰祖籍是云陽,而現在云陽的水災比夔州還要兇猛。你傳信給周眉語,讓她過幾天給宋詡上書,帶兵去云陽,就說去監督云陽官員開倉放糧。宋詡會給徐紹聰這個面子。等周眉語帶兵出城,馬上改變裝扮折回京城,悄無聲息地在京城潛伏下去。”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