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288回 薛千戶

第288回薛千戶

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徐靜和半夜里睡不著,撫著肚子想了會心事,索性坐起來叫丫鬟掌燈,給楚啟寫一封信。

她想傳達給他她對他無條件的支持,可是拿起筆來,卻又覺得無從落筆,半晌也只是簡單寫下三個字‘我很好’。

她很好,他不要擔心,她很好,會在家里等他!

寫下這三個字,心事松了,倒也一覺睡到天亮。

夫人寫給英國公的信都是夾在軍報里加急送出去的,鄭率不敢怠慢,包裝好了送給軍中的人,沿途快馬加鞭,待送到楚啟手里的時候也不過五六日。

他先將京中的邸報大致翻了一下,不經意間看到夾在邸報里的信,心中一驚,連忙拆了信來看,待看見信里寫的三個字,又覺得心里暖暖的。

她將那一張小小的信紙對折再對折,放進了貼近心口的地方。

娶妻如此,夫復何求?!

同為夫妻,濟王和濟王妃又是另外一種局面,濟王雖然嘴上不承認,卻對于沒聽徐兆寬的警示而有一絲絲的后悔。

姚鈴兒因之前有求于慶國公夫人,沒少在慶國公的事上向濟王說慶國公的好話,比如她覺得能護得住下屬的濟王是多么的英偉,下屬們該是多么的敬仰云云。

濟王聽了很是受用,在梁國公退下不提之后,發動朝中的人脈來運作這件事,可誰知出了這樣的岔子。

姚鈴兒更是感受到了壓力,因為從濟王對她的態度上,她已經感受到了其中的生疏。

她好不容易壓王妃一頭,若是這樣就敗下陣去豈不是又要回到原點,她心中焦急如焚,面上卻絲毫不顯,只問道:“王爺不是說皇上對英國公爺并非十分信任,光憑英國公的上書,還有那幾個軍戶,只要太子一派沒有動作,英國公也是沒有勝算的么?”

濟王一手背負腰后,踱步到門前,望著窗外密密斜織的雨簾,仰頭悠悠嘆了一聲,說道:“可是父皇出動了錦衣衛的千戶薛湜,錦衣衛是父皇的心腹,慶國公做下那么多孽,雖然這些日子拿銀子掃平了一些,可到底水過留痕,誰知道會不會被揪出實證。”

姚鈴兒隱約覺得薛湜這兩個字十分熟悉,猶豫著問道:“那個薛湜是何許人也,王爺不妨試著拉攏一二?”

“若是他能歸我所用,自然是一本萬利的好事,”濟王說著發起吐哺之嘆,說道:“這些薛湜年紀雖輕,入錦衣衛的時日也不長,可瞧他做事卻十分老辣無情,偏他只效命于父皇,誰的帳也不買,是絕走不通門路的,實在是一件頭疼的事。”

姚鈴兒卻突然想起這個名字對應的那個長身玉立的英俊男子來,心里穆然一喜,問道:“王爺說的這個薛湜,是不是吏部尚書薛閶大人家的公子?”

濟王抬手闔上窗扇,淅淅瀝瀝的雨聲頓時被關在了窗外,他點了點頭,說道:“薛閶是效忠于太子的。”

姚鈴兒上前為濟王寬衣,緩緩說道:“可臣妾聽說薛尚書和薛公子的感情并不好,似乎因為薛尚書拋棄發妻,薛公子還曾幾次與薛尚書發生口角呢!”

濟王倒并不怎么關心這些家長里短的事,換了一件寬松的淡竹葉暗紋的寢袍,顧自系著腋下的衣帶,說道:“這些我略有耳聞,所以也并不擔心薛湜會投靠太子,因此皇阿瑪拔擢他入錦衣衛的時候,我也未說什么。”

姚鈴兒放在鎏金龍鳳帳鉤上的手一頓,微微轉過身沖躺在床上的濟王說道:“王爺,聽說薛大公子事母至孝,不若您先厚待他那在庵堂出家的母親,漸漸打開些突破口?”

濟王靈機一動,不由贊了一聲道:“還是你最機靈。”

姚鈴兒掩口輕笑,陪著濟王就寢不提。

翌日姚鈴兒早早起身送濟王上朝,又提起了這事,說道:“臣妾想,惠隱師太畢竟是女流,若由您出面,卻是多有不便,不如臣妾借著上香的機會先去打一打頭陣?探一探惠隱師太的口風?”

濟王覺得姚鈴兒這個方法很好,他攬住美人香肩,夸贊道:“你真是本王的賢內助。”

姚鈴兒溫柔垂首一笑,送了濟王出門,面上的笑容才斂去。

香云見濟王走的遠了,才過來低聲稟道:“娘娘,慶國公夫人又派了人過來請您過府說話,您看……”

姚鈴兒微微皺了一下眉,說道:“如今府里王妃病著,千頭萬緒都離不得人,你去一趟慶國公府,告訴慶國公夫人,她的意思我知道,但這事太過棘手,我總得緩緩想法子。”

香云應了一聲是,躬身退了下去。

香墜知道上回姚側妃是通過慶國公夫人左右了太醫院里的阮太醫,在王爺面前說姚側妃果真是小產,才把側妃假孕的事遮了過去,姚側妃作為交換,就是在王爺面前進言,讓濟王爺不要拋棄慶國公,慶國公夫人手里攥著側妃的把柄,這樣可怎么好?她有些訕訕地上前說道:“娘娘,慶國公那件事,您真的能幫得了忙嗎?”

姚鈴兒緊緊攥住的手便打在廊柱上,貝齒緊咬,半晌說道:“想拿那件事綁住我?哼,真是癡人說夢!”

香墜卻想不出什么法子,但她想姚側妃那般晶瑩剔透的人,必定有法子。

英國公府,徐靜和正躺在院中的藤蘿架下納涼,卻見藿香進來稟報道:“夫人,宋夫人送宋家孫小姐去豐先生那里讀書,您看是不是請宋夫人過來坐坐?”

靜和聞言便有些驚詫,因楚啟帶頭彈劾慶國公一案,濟王一派恨死了英國公府,而太子一派為了避嫌觀望,也遠遠不靠近。

之前送小姐來豐先生的學堂里念書的幾戶權貴人家都漸漸用各種借口沒有讓孩子繼續來讀書,有些客氣些的說是孩子身子不適,有些不客氣的干脆連招呼也不打。

豐先生卻是見識過大風浪的人,絲毫不為所動,對著為數不多的三個學生講得津津有味。

這三個孩子里一個是馨姐兒,一個是長公主的孫女,另一個便是宋夫人的孫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