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

第四十一章 門楣

“這里面的事情啊,其實你們都不知道。”郭寧妃想起往事,就道:“我、惠妃、定妃幾個,都不是最早陪伴在皇爺身邊的人兒,當年皇爺娶了皇后之后,又看上了孫家的女兒,千方百計討了來,孫氏有才有貌,又機靈又嬌俏,那時候真是得了百般寵愛,這也不算什么,皇后本來就是個大度的性子,不計較這些。”

“可是孫氏在皇爺耳邊含沙射影地說了不該說的,”郭寧妃道:“說皇后嫁過來多長時間,沒有誕育子孫,皇爺雖然是雄偉丈夫,圣明聰聽,但是還是在心里留了影,之后行跡神情上被皇后看了出來。”

“后來呢?”郭寧妃年老了,就喜歡說一些過往的故事,女官也就順她的意,仔細聆聽。

“后來的事兒,不被人知了,”郭寧妃道:“但是皇后誕下了太子和寧國,之后皇爺又給皇后四個兒子養在身邊,我們幾個開始侍奉皇爺的時候,太子都老大了,每次去皇后那里,六七個孩子團團圍繞著,看著別提多熱鬧了。”

“聽聞皇爺曾想著把秦晉燕周四個親王全寫在皇后的名下,”女官道:“皇后沒有同意。”

“是啊,皇后跟我說過,”郭寧妃道:“終究是別人的兒子,雖然碽妃早逝了,但是淑妃還活著呢,生了兩個兒子卻被皇爺趕到外邊住著,皇后在的時候連美人都當不上,更是連兒子的面都沒見過幾次——這都是皇爺的安排,不許皇后告訴皇子身世。”

“皇后說過,”郭寧妃道:“宋朝章獻劉太后,也是養了仁宗,沒長大的時候也沒人敢告訴他生母是誰,后來知道了,差一點就不能保全家族。不如一開始就說明白了,就像漢朝的明德皇后一樣,也是姓馬,跟皇后一個姓兒,皇后就常常以這個人比例,說明德皇后沒有兒子,漢明帝就給他抱養了皇長子,對她說人未必要自己生子,只憂愁有兒子卻不能精心養育。后來皇子養在明德皇后膝下,皇后一早就告訴他身世,但是母子之間卻沒有絲毫的嫌隙,皇子做了皇帝之后,沒有追崇生母,而是屢次給馬家封侯。這樣足以為戒。”

“且看史書,”郭寧妃道:“漢朝自明德皇后之前,沒有兒子的皇后是什么結局?無一不是無子被廢,只有她,沒有兒子依舊做的了皇后,可見那話說的是對的,生了兒子又能怎樣,也有不孝順的兒子,也有不成器的兒子,生了還不如不生呢。如果會教養,就算是別人肚子里爬出來的,也能教地只跟自己親近。”

“唉——”郭寧妃又嘆口氣道:“太久了,一晃眼這些事情就過去了這么多年了。皇爺當年嫌棄太子性子仁弱,如今卻希望所有的子孫都是太子那個和睦寬厚的性子。我看除了秦王的世子驕縱桀驁,其他晉王、燕王和周王的長子,都是按著先太子的性子教導的啊,也都十分友愛敦睦,有這樣的王長子在,其他皇孫們犯了多大的錯,哥哥們都不會計較。”

郭寧妃身邊的這個女官其實很聰明,因為她聽出了非常奇怪的地方——幾個當年養在皇后膝下的皇子長成了,有了自己的兒子,都把長子教導地像先太子那個脾性,也確實都十分仁愛,但是為什么郭寧妃卻略過了懿文太子的兒子,當今的太孫朱允炆呢?難道太孫在仁愛有禮這一條上,不比先太子更甚么?

但是她沒有去問,不管郭寧妃是有心還是無意,這都不是她能問得起的問題。

之后郭寧妃道:“聽說前幾日,皇爺命尚炳、濟熺和高熾去宮門分閱衛士,高熾是最后一個回來的。”

“是。”女官道:“皇爺問他原因,燕王世子回答說是前去城門的時候,見那些士兵們為了迎接檢閱,早飯都沒吃,天氣冷得緊,世子讓他們先吃了早飯,才開始視察的,所以就回來晚了,皇爺很是高興,連番夸贊世子仁愛呢。”

“是啊,”郭寧妃笑道:“高熾是個好孩子,你也不看看他母親是誰,當年皇后在所你所看的《》的第四十一章門楣已啟用防盜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內容接不上。后面隱藏部份請到百度搜:琦書屋進去后再搜《》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