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門風流

第六百六十二章 仗義?公義!

第六百六十二章仗義?公義!

小小的暖閣中除了居中的杉木梨花榻之外,就是兩邊四張帶有腳踏的榆木交椅。墻上掛著一幅人物畫,不過寥寥勾畫數筆,瞧著卻與鄭和有幾分神似,余的不過高幾花瓶之類,角落處的一座木屏風大約是整間屋子中最華麗的家具了。

此時此刻,坐在鄭和左下手第一張椅子上的張越面對這個開門見山的問題,忍不住又端詳起了主位上的人。

這便是六下西洋,在歷史上留下豐功偉績,同時還有航海史上無盡謎團的鄭和?這樣一個人,會甘心就此被擱置在南京,在守備太監上終老?

“鄭公公既然受命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此前可知道下番官軍和其他京衛有支米支鈔的差別?雖說米八鈔二乃是永樂年中的規矩,但兩京和中都諸衛以及河南、浙江、湖廣的衛所軍士,素來全數支米,不給鈔,怎么偏生大過年的鬧成這般模樣?此外,依我看來,下番官軍都是海上營生精熟的精銳,若是就此擱置,實在是太可惜了。”

雖說問得直截了當,但鄭和并沒有指望張越會在這當口說出什么要緊話來——他和文官打交道的次數多了,其中有因為他是天子親信而曲意巴結的,有因為他是太監而不屑一顧的,也有當面賣好背后使壞的……但總而言之,這些人無不是喜歡顧左右而言他,話里藏鋒。于是,剛剛啜飲了一口熱茶的他聽到張越這番話,不由得怔住了,旋即便抬起了頭。

“張大人既然直言,我也索性直說好了。”他隨手把那茶盞放在梨花榻旁邊的高幾上,一字一句地說,“這些下番官軍中,其中最年輕的也跟我下過兩三趟西洋,我自然不想看著他們就此擱置了一身本事,所以一個月前到了南京,我便向皇上上書。結果你也看到了,他們的待遇如今就相當于尋常京外衛所的士卒!”

鄭和說著就站起身來,臉色緊繃:“當初他們夾帶私貨,我沒有管,原因不是因為什么水至清則無魚,而是因為在海上隨時隨地有不測之禍,到時候便是尸骨無存。而身在異邦歸心似箭,若是連那點額外收入都沒有,單靠朝廷那幾貫鈔的賞賜,人心易變,隱患無窮。他們得到的固然不少,可人在海上一漂泊就是一年多,回來之后難免放縱。所以,這些人多半都沒有什么積蓄,如今一旦遇上不利的措置,更是到了這樣窘迫的地步。”

在官場多年,張越也見慣了各式各樣的人。他對那種慣于耍手段的人固然敬而遠之,但是對那些仿佛完全沒有私心的圣人也同樣是敬謝不敏——至于一味追求兩袖清風,只知道以嚴苛規矩約束下屬的人,他更是從來沒什么好感。因此,鄭和說得直接,他更是覺得其人值得欽敬,當下便問道:“鄭公公可想過以后再下西洋?”

“下西洋……朝廷如今務求節儉,上下官員多半都是反對此事,我縱使想再請纓,也不會湊在這種時候。但是,張大人你既然是曾經提出過開海禁,那么我有幾句話想說。”鄭和重新坐下,又目光炯炯地盯著張越,“數百艘寶船下西洋,不少人都覺得這是徒耗錢糧炫耀國威,而外夷來貢,多半是趨利而不是慕威,所以不足取。但是,倘若不是寶船頻繁出航,這條航道仍是海盜橫行!而且,并非我夸大,寶船遠洋,西南夷各國懾服,交阯自然得利。”

說到這里,見張越聽得仔細,毫無不耐煩的模樣,鄭和頓時更來了興致,端起茶潤了潤嗓子之后,便又開始一樁樁一件件地歷數下番的諸多好處,待口若懸河說到最后,他卻忽然停住了,隨即竟是笑了起來。

“羅羅嗦嗦竟是說了這么多,想不到我也有這等饒舌的時候!張大人,我知道你不是因循守舊的人,既然力主開海禁,自然不會把寶船當成純粹的取寶船。我如今年紀一大把,哪怕不能再出海也無所謂了,只希望能為那些官兵謀一條路子。”

此話一出,他便死死盯著張越,見對方面上一點動靜都沒有,不禁有些失望。他自然不是沒有私心的圣人,幾次下西洋都是帶著這么一支官軍,早就是如臂使指,無論于公于私,他都得安置好這支他使喚得動的隊伍。而且,張越還年輕,又和皇太子朱瞻基交好,決計不會沉寂一輩子。倘若到了那一天,他鄭和還有再度楊帆的機會。

“哪怕朝廷從今往后不再下番,這些官兵的出路倒不是沒有辦法。鄭公公可知道,我曾經上書請試行海運?比之漕運,海運看似繁復危險,但在溝通南北上頭決不遜色于漕運,但這就需要大批懂得海上營生的人。下番官軍去做此事,無疑極其適合。讓他們在運糧之外帶上私貨,則運糧之外還可得利,生計也就解決了。”

自從永樂年間會通河鑿通,運河清淤等等完成,海運就一度廢止,再加上鄭和一直在海外,張越這折子直接呈遞給的朱棣,他自是一無所知。此時深感興趣的他急忙追問了一番,繼而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下洋寶船每次都需整修,尤其是大船更是如此,倒是那些輕便小船,用來運糧恰是便宜,也免得在港口里頭停泊著浪費了。”

“當初太宗皇帝對于此事有些意動,但權衡再三仍是暫時擱置,卻也首肯過。只是,如今皇上新登基,此事恐怕難以立刻實行,可不管怎么樣,我都會盡力想想辦法。鄭公公,你回來也已經有一年多了,那些寶船都停在太倉劉家港,若是一直沒有好好修繕,恐怕不過多久就是一堆朽木,這件事還請你多多留心。至于下番官軍,其他的我暫時幫不上忙,讓他們和京衛一樣支米卻是還能做到的。這不是什么仗義,而是公義,昔日的功臣落魄至此,豈不叫人心寒?”

盡管曾經是紅極一時的親信宦官,但侍奉多年的朱棣已經去世,鄭和與朱高熾并沒有多大關聯,因此之前的上書還遭到了嚴厲斥責,可說是束手無策。因此,張越既然承攬下了此事,他頓時心中大喜,竟是站起身來沖對方深深一揖,口中稱謝不迭。

既然有了這樣的共識,兩人少不得又商議了一陣。眼看已經快到了子時,鄭和竟是親自把張越送到了二門。等人一走,他便對身邊的鄭恩銘說:“把那個莽撞的家伙帶過來!”

“爹,都這么晚了,要責罰要訓斥等到明天也不遲。大過年的,您卻幾天都沒休息好。”

“明天?明天萬一他們鬧騰出大亂子怎么辦!”

鄭和狠狠瞪了養子一眼,眼看鄭恩銘百般無奈地下去照做,他方才抬頭望了望烏云密布的天空。他在眾人眼中已經是這輩子到了頭的老家伙了,可是,既然機會擺在面前,他總得試一試搏一搏。否則,眼看辛辛苦苦繪制的那些海圖從此束之高閣,眼看精壯的士卒就此蹉跎一生,眼看自己這最后幾年就空擲在這大宅里,他怎么甘心?

出了鄭府,被冷風一吹,張越立時感覺到腦袋有些昏昏沉沉,這才記起自己和袁方還喝了不少酒。好在這一趟路上總算是沒遇到什么情形,安安穩穩地到了家門口。盡管已經過了三更天,但因為他沒有回來,門房也一直有人守著,接了他之后就忙著讓人往里頭報信,又安頓馬車,須臾,就只見不少屋子的燭火都亮了。

“只讓人帶信說要晚回來,也不說到哪兒去了,結果誰也沒法睡覺!”

洗漱更衣,打發了其他人先去休息,見杜綰使勁揉了揉眼睛,一臉嗔怒埋怨的模樣,張越不禁大大伸了個懶腰,隨即才嘆了口氣說:“娘子大人可是錯怪我了,我才知道,這正月初一簡直是比什么時候都累,我這會兒腦袋都快脹破了!明兒個不準時起了,睡個懶覺吧!”

“睡什么懶覺,今天太子殿下讓人送信來了,催討你的東西!”杜綰見張越合眼就睡,忍不住砸了一句話下去。瞧見他一個激靈睜開了眼睛,她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起來,“離京前他就捎話讓你不要偷懶閑著,你不好好琢磨,這件事情可是對付不過去的。再說,兩淮轉運使王大人那位公子的事情你就真的不管……”

聽到這層出不窮的事情,張越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能做的唯有深深嘆一口氣而已,能安慰自己的只有能者多勞這四個字。

京城錦衣衛衙門。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對于如今的朝廷來說,比起前朝,文武大臣幾乎都沒有換過,人事有變動的只是那些次一級的地方。然而,錦衣衛衙門卻是從上到下大換血,連著幾個月,這里的好幾間屋子都是徹夜亮著燈,身穿鮮亮衣袍的人進進出出沒個消停。

正月初一的這天晚上,校尉小旗總旗等等軍官總算得了假,早早都回去了,但百戶以上軍官全都聚在了正房屋子里聽指揮使王節分派事情。這里頭沒有一個是從前袁方手下用過的人物,但即便如此,他們對于這位新任主官沒日沒夜拖著大伙的舉動仍是心懷不滿。熬到深夜,好容易散了,眾人一出門就竊竊私語了起來。

“這都多久了,京里上下的事務還沒理出頭緒來,成日里就是召集大伙耍威風。”

“聽說先頭那位袁大人可不是這樣的,樣樣事情井井有條,而且從不阻著下頭人得利。”

“咳,輕聲些,誰不知道王大人先頭只是一個小小的百戶,這回是一下子被提上來的,自然最怕別人瞧不起他……哎呀,房大人,您這是往直房去?大年初一也不回家,怪不得皇上常常稱許您呢!”那說話的千戶陡然之間沖著旁邊點頭哈腰打了個招呼,瞧見人走了,這才對其他人低聲耳語道,“瞧見沒有,這才是真正的貴胄出身,皇上最寵信的是這位!”

房陵向那人點了點頭便走了過去,沒理會這些議論。進了西北角的一間直房,他點亮了火褶子點燈,隨即就掩上了房門。這正月初一誰都不愿意干值夜的辛苦差事,他卻不想回家去看那些至親的嘴臉,于是干脆攬下了此事,畢竟他手頭確實還堆積著不少事務。從上鎖的匣子里翻出幾本折子,他看著看著突然看住了,一目十行掃了一遍,昏沉的腦袋一下子清醒了下來。

這當口南京錦衣衛要添人了?須知名單上這兩人都是和他一樣剛剛擢升不久,剛剛進入錦衣衛,按理說決沒有那么快調任的道理,是指揮使王節容不下他們,是天子要打發他們去南京養老,還是覺得南京錦衣衛辦事不利,要添幾個精兵強將?

想起張越和孫翰都去了那邊,房陵不禁憂心忡忡地揉了揉眉心,很快就擺脫了那剛剛鉆出來的一絲傷懷。路是他自己選的,如今就得一門心思走下去。這條捷徑就猶如雙刃劍,但使把握得不好,那就是萬劫不復,到時候誰也救不了他!

于是,他隨手取了一張信箋,攤平了就用左手書寫了起來。等到寥寥幾十字走完,他便用信封裝好,又以印泥封口,繼而站起身來。把這封信夾在一本論語中放回書架原處,他這才再次坐下,一份份看起了桌上的公文。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頭卻傳來了敲門聲。

“誰?”

“房大人,是咱家!”

這熟悉的聲音一入耳,房陵就一個激靈跳了起來。趕上前去開了門,他就瞧見外頭赫然是老態龍鐘的鐘懷,忙笑道:“這么晚了,什么事情居然要勞動鐘公公親自過來?”

“就是因為大半夜,所以才只能咱家親自來,誰讓這場面上的事都讓范弘他們幾個給占了,咱家卻是勞碌命?”鐘懷沒好氣地撇了撇嘴,隨即才正色道,“皇上要治罪舒仲成,你且仔細些,把罪名羅列好了預備著。”

言罷他也不多說別的,沖著房陵又說道:“王指揮乃是東宮舊人,只不過手段才干都尋常,偏生還好自大,這些咱們都看著。房大人只消辦好了事,以后有的是上升的地步。除了這件事之外,那邊的事情你辦得縝密些,切勿漏了形跡,你可明白?”

“公公放心,我自然明白。”

送了鐘懷出去,等回到屋子里,房陵不禁嘆了一口氣。哪怕是號稱仁孝如當今這位皇帝,也還有睚眥必報的時候,假以時日,漢王朱高煦的下場可想而知。幸好他早就站對了位置,否則如今就遲了。